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论文

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

李超群 赵望锋 (滨州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 要] 随着团中央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提升团支部活力成为基层团支部的核心工作。本文以团支部活力建设中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培养好干部、完善新模式、打造新品牌等七个方面的建议,力求实现从外力推动到内在自觉提升的长效建设机制。

[关键词] 团支部活力;提升策略;长效机制

2016年团中央出台了《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方案强调要“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活力,着力推进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的高校共青团”,进一步明确了共青团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新形势下,共青团要充分发挥对青年学生的服务引领作用,提高组织凝聚力,坚定理想信念,就必须高度重视基层团支部建设,提高团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以崭新的姿态面对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服务好、引领好青年大学生,培养一支信念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青年团员队伍。

而教育教学督导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促进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教育教学督导是和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紧密相连的。教育教学督导的设立以及其目标的建立都与教育教学的目标及其质量要求密切相关,即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培养此类人才的过程中做到和没有做到的方面,我们的失误和我们的经验。并且,对于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来说,相互之间的教育教学都是一个唯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但存在着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相互的认识,而且存在着他们相互的成长。因此,梳理教育教学督导的历史沿革和进行现状分析都是非常必要的,为进一步确立全方位、人性化地进行教育教学督导制度而服务。

高校团支部是最基层的团组织,是与青年大学生直接接触在基层组织,是加强青年大学生团员组织认同感的根本所在。要加强团员青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必须加强团支部活力建设,解决脱离青年团员这个根本问题。活力建设,就是培养旺盛的生命力,要能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团支部活力的提升,是团组织有效发挥组织职能和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服务引领广大青年成长成才、培养好党的后备军的必然需要。

一 高校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明显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存在问题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 团员入口把关松,团员意识薄弱

大部分同学在中学加入了团组织,尤其是高中阶段,入团要求较低,甚至没有要求,开放式发展团员。中学阶段,学业压力比较大,团组织学习少,思想学习不够深刻,同时大部分团员没有经过入团仪式,导致对团组织没有正确全面的认识,团支部组织松散,缺乏核心意识和组织意识,不清楚团员角色应该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团员身份自豪感比较低,缺乏深层次的角色认同和使命责任担当。

高校团支部中的团干部配置符合要求,但是整体上思想素质不够过硬,理论学习不足,思想信念等各方面素养有待加强,与普通同学差异不大,传帮带能力有限,对团工作指导的能力有待提升。高校的团干部培训重视理论培养,缺乏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团支部活动很难上水平、上档次,缺乏新意,刻板,缺乏吸引力,不能有效将团员凝聚在一起。

2 团组织活动无吸引力,归属感待加强

可诱导表达IL-12的GPC3靶向性CAR-T细胞在免疫健全小鼠中的抗乳腺癌作用(刘 莹)(7):631

3 团干部培训形式化,整体素养有待提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为0.05。

4 团支部制度缺失,监督考核不规范

三峡职院机制教学团队通过走访全国大批机械制造企业与机电设备应用企业,根据企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创新性的构建了“因材施教、分层培养、工学交替、强化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按岗位要求、个人素质和个人志愿,将机制专业分机械加工、质量检测、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三个层次设置专业方向和教学班级,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教学;并构建注重技能培养的“工学交替”实践教学体系。

二 高校团支部活力提升策略

团建活动缺乏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党的思想指导。高校二级学院一般都设置有党总支、教工和学生党支部,党组织对团支部建设的有效指导,尤其是学生党支部对团支部的具体监督、指导,将会大幅度提升团支部建设的活动,提高团支部的活力。在某些高校实施教工党支部和团支部“1+1”结对共建模式,让师生党员走进宿舍,以党员“优秀形象”面对面引导,作为团支部活力提升的重要突破口,取得明显效果,整体提升了团支部的工作水平,提高了团支部活力,加深了团员对党建的认识。

团支部活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团支部制度建设非常不完善,平时工作开展缺少监督、指导,年终缺少总结、考核,形式化、流程化,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监督的作用。团支部存在的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没有在思想根源上找原因,工作娱乐化、思想指导性不强,缺乏强有力的制度约束和思想引导。团支部考核制度不完善,甚至缺位。

1 完善选拔培养机制,培养高素质团干部

积极占领网络空间,主动发声,通过网站、QQ、微信,建设新型的网络团支部,加强交流,畅通对团支部和班级工作的指导,建立快捷、高效的信息联络平台,加强团支部在班团一体化中引领服务职能。利用新型的乐于接受的网络方式适应大学生对工作交流和信息沟通需要,利用好新媒体,引导同学、服务同学、创新工作、发展自身。

团支部建在班上,更多的情况下,班级集体活动相对较多,但是团支部主动组织开展的活动,团组织的活动开展不够到位,“三会一课”开展的质量不高,团组织在班级中的领导力、引领能力不足,不能有效进行思想引导。团支部活动少,交流少,吸引力、凝聚力较低,导致团员对组织的靠拢意识不够,归属感较低。

2 完善团组织活动体系建设,提升团员认同感和归属感

团员认同感与组织凝聚力一脉相承,只要能够提高团员的组织认同感、归属管,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就建设起来的。团组织的认同感要在活动中培养,要开展有意义、健康积极向上的活动,将广大团员情况团结在组织中,随着活动的开展,团组织凝聚力的提升,要积极提升活动层次,开展思想深刻的、符合时代发展需求,解决团员实际困难,指点思想疑惑的活动,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共青团的认识,

3 加强网上团支部建设,打造高效红色联络平台窗体顶端

团干部是团支部建设的核心力量,是团支部能够引导班级、团支部建设的关键所在,是团支部思想引领者和活动组织者。团支部建设的好坏与团干部整体素养息息相关。完善团干部选拔机制,将思想正派、富有朝气、热心共青团事业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完善培养机制,提升团干部的综合素养,提升思想素质、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巩固以团支部为核心的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

4 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新模式,提升团建整体水平

高校团支部活力是做好团支部建设的关键,迫在眉睫。团支部活力提升要讲究方法方式,要抓得住、行得通,符合高校团支部的时代特点,遵循新时代青年团员成长的特点和规律,要深入人心,既要总结前期的工作经验,又要问策于青年大学生,既要坚持完善政策机制,又要加强思想教育,积极推动上下联动机制,统筹布局,合力推进建设改革的生动局面。通过“培养好干部”“提升归属感”“打造红平台”“完善新模式”“促进双融合”“打造新品牌”“抓好监评考”等七个方面促进团支部活力提升。

5 促进与学风班风深度融合,提升团支部活力

学风、班风与团支部活力密不可分,互相促进,相辅相成。高校团支部的特点明显,成员年轻有活力,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塑造正确世界观的重要时期。三者一成俱聚,一毁俱毁,具有明显的不可分割行。将团支部活力建设融入学风、班风建设,形成良好积极的班级氛围,各项工作将事半功倍、和谐顺畅。比如积极开展推动班级同学参与学科竞赛、知识竞赛,如果全班同学都能融入目标一致的学风活动中,人人奋进、互相帮助,那么团支部活力建设也将会水到渠成。

总氮含量测定方法为凯氏定氮法,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采用甲醛滴定法,使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参考GB 18186—2000。

6 重点项目引领,打造特色品牌活动

活动开展要提高影响力,就必须要凝聚团支部力量,走出团支部,去参加各类活动,既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本领,又改进了不足,明确了方向。团中央联合教育部等部门组织了“挑战杯”“创青春”“三下乡”等国家级、省级比赛项目,通过这些项目学习、思考活动组织方式,提升活动组织水平。同时要根据专业特点,征求团支部意见,建设符合班级专业特点和广大青年兴趣的活动,如环境工程专业坚持开展水资源保护志愿者活动,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开展支农志愿者活动,通过专业和兴趣特色活动,打造专业品牌、班级品牌,团结广大青年,凝聚人心,并在活动中发挥好服务引领的作用。

7 抓好监督评价考核,促进团支部活力提升

团支部活力建设的长效机制必须依托于制度建设,监督考核机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完善以“提升支部活力”为中心的监督考核制度,督促团支部自觉按照制度要求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周期性活动,融合“党支部监督、师生评议、互学互评、第三方测评”等方式,加强上级组织、平级组织对团支部工作的评价考核,在考核中指导,以评促建,推动团支部认识缺点,改进不足,自觉提升团支部活力,实现由外力推动到内在自觉的长效转化。

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没思路、没方法、缺资金、缺指导、缺支持,团支部特色活动的建设、开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配合,团支部凝聚力的形成也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建设的思想工程。在今后的工作中,从一点一滴做起,抓团干部选拔培养、抓团制度建设,完善监督考核体系,通过加强指导、扩大民主参与力度,完善创新团支部建设体制,促进更多团员青年自觉参与到团支部的工作和建设中,建设一个个活力四射、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新型团支部。

参考文献:

[1]袁源,马俊,林楠.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团支部活力的思考与对策[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6,26(6):24-25.

[2]陈壮艳.新形势下提升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的尝试——以中山大学新华护理学院为例[J].文教资料,2018(13):167-168.

[3]高杰,刘勇,范璐君.教育场域视阙下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研究——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J].实事求是,2017(4):26-28.

[4]潘洪涛.高校班级团支部活力量化考核体系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8(2):115-118.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08-0062-02

(责任编辑:姜海晶)

标签:;  ;  ;  ;  

新形势下高校团支部活力建设问题分析及提升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