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舒张末期图像的瞬时无波型比率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效果分析论文_潘文1,刘庆军1(通讯作者),徐海祥1,董海琪1,刘

(1昆山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2昆山市中医医院影像科 江苏 昆山 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模拟瞬时无波型比率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4例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行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及舒张末期图像的瞬时无波形比率(iFRCT),CTA检查作为对照组,CTA联合iFRCT检查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检出狭窄≥50%的冠状动脉段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狭窄≥50%冠状动脉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A联合iFRCT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效果显著,对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诊断准确性高,是一种无创、非药物依赖性的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瞬时无波形比率(iFRCT);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0-0129-02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结构性狭窄的重要方法,但心脏介入专家对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的主观评价容易作出错误判断。目前临床将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金标准”,其为冠脉所提供给心肌区域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与同一区域在正常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血流量之比,能够较好的评价冠脉功能性狭窄[1]。但FFR操作复杂,需要使用血管扩张药物,部分患者的耐受性不佳,导致临床使用受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模拟瞬时无波型比率(iFRCT)无需血管扩张药物,已被临床初步证实为可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2]。本研究进一步分析CTA模拟iFRCT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4例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1例,女43例,年龄42~79岁,评价年龄(61.3±11.2)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胸痛等症状,结合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并计算iFRCT。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CTA检查,设备使用Philips公司iCT,球管电压120~140kV,球管电流800~1000mAs,机架转速0.27s/360°,采用心脏扫描模式,行心电门控重建,重建厚度0.9mm,重建间隔-0.45mm,使用心脏标准算法,选择在R-R间期R波后75%R-R间期时相重建,矩阵512×512,若75%时相重建影像效果欠佳,则在30%~80%R-R间期内间隔5%R-R间期再行重建,选择其中影像质量最佳的时相;最后在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横断面影像(TI)、曲面重建(CPR)、容积重现(VR)等进行图像分析[3]。在此基础上,行心电图检查,获得心电图信号,计算iFRCT,其以心电图和冠状动脉的压力作为计算基础,以识别IFR舒张窗口内的每个心跳搏动和每次心跳的血流动力学轨迹,使用常规压力导线,测量舒张期自由波周期的冠状动脉压力;自由波周期为心脏舒张开始前的25%至舒张期结束前5ms的时期[4]。

1.3 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分级

采用Nobel分级法,轻度狭窄为狭窄<50%,中度狭窄为狭窄在50%~75%,重度狭窄为狭窄≥75%。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率(%)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诊断效果比较

观察组中,80例患者中共有1040个冠脉节段,其中有4个节段缺如,共检查1036个节段,可供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有881个,不可评估节段155个(运动伪影27个、对比度减低39个、管壁严重钙化53个、支架36个)。≥50%的冠状动脉狭窄检出218段,共55例,其中,单支病变12例、双支病变26例、三支病变17例;对照组中,≥50%的冠状动脉狭窄检出149段,共36例,单支病变10例、双支病变17例、三支病变9例,见表1。

表1 两组诊断效果比较

3.讨论

常规冠脉造影检查有几个不足之处,尤其在临界病变的评价上,这与存在多个不规则的狭窄有关,可影响冠脉远端的血流量及阻力,导致评估准确性受影响。FFR是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金标准,但国外研究显示,以充血狭窄阻力指数作为参考标准时,iFR与FFR具有同等诊断效率;而在自由波周期时腺苷作用时的阻力下,FFR的诊断没有优于iFR。在测量的准确性方面,iFR与FFR的相关性较强,证实iFR可作为独立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一个功能指标。而且iFR可重复性高、变异小,其变异系数低于FFR,重复测量平均差也明显较小[5]。

iFR是在心脏舒张的自由波周期测定狭窄远端和近端的平均自由波周期压力比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空间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好,与FFR有良好的相关性,无需使用腺苷等血管扩张剂,对冠心病非罪犯血管评估、串联及弥漫病变、模拟血运重建等均有良好诊断价值[6]。本研究结果显示,iFR在诊断狭窄≥50%的冠状动脉段数上以及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均明显优于常规CTA。

综上所述,iFRCT对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诊断效果确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马跃,侯阳,乔爱科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模拟瞬时无波型比率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S1):208-209.

[2]肖春庆,吴延庆.瞬时无波型比率在冠心病诊治中的指导作用[J].广东医学,2016,37(19):2970-2972.

[3]朱丽丽,郑玉飞,徐辉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对心肌桥及其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2):167-170.

[4]单衍刚,王振光.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致心肌缺血性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临床价值[N].泰山医学院学报,2015,35(7):729-732.

[5]刘思宇,侯阳.瞬时无波型比值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4):354-356.

[6]侯江涛.从有创(FFR和iFR)到无创(FFRCT)的生理评价技术[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8,18(5):361-363.

论文作者:潘文1,刘庆军1(通讯作者),徐海祥1,董海琪1,刘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8

标签:;  ;  ;  ;  ;  ;  ;  ;  

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舒张末期图像的瞬时无波型比率评价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效果分析论文_潘文1,刘庆军1(通讯作者),徐海祥1,董海琪1,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