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现实思考论文_王兰君

构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现实思考论文_王兰君

95851部队南京市栖霞区 210046

摘要: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本源之地,文化生态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针对当前文化生态中的失衡现象,只有坚持政治文化主导,打造特色鲜明的战斗文化,夯实道德文化根基,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中,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功用。

关键词: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思考

引言: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在军队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就提出了“政治工作是我军和革命战争生命线”的科学论断,强调“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给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现实变化的契合能力削弱,进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凸现”,因而,加强军营文化建设,是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路径选择。

一、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发展与困境

在当前多元文化交织融合的背景下,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生态有失衡的危险:主导文化面临重大冲击、战斗文化的精神内化不够、道德文化建设问题凸显,能否构建符合军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际需求的文化生态,是关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 教育客体层面

主要表现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广大士兵作用的减弱。在部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士兵。新时期,一方面,广大士兵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仍然逃脱不了消极思想的影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念对广大官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价值观念多元化态势和利益多样化价值取向对马克思主义主导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使军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更深层次的矛盾和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广大士兵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认同感。随着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各种利益关系的深层次矛盾和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这些矛盾在部队工作的方方面面也有所表现。随着普通士兵个体利益诉求实现难度的增强和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的不完善,广大士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产生了怀疑,思想政治教育对基层士兵群体的作用日益弱化。

2 教育主体层面

主要表现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部队干部群体作用的缺失。在部队中,干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象,也承担着教育士兵全体的重要职责。干部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其要运用部队公共权力,管理部队公共事务。干部群体的思想文化对整个部队的思想文化起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加强干部群体的思想文化和价值领域的教育工作显的尤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最早运用于军队建设里。在革命年代和建设初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干部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党员干部坚定信仰、夺取革命的全面胜利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发挥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扩大和社会的整体转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有效解决部队干部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遇到的工作积极性不足这一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利益的存在使部队干部更多地带有“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干部自身也存在着种种合法的利益需求,并会谋求这些利益的最大化。而部队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组织目标至上,没有去考虑个人需求;只有生硬的精神激励,少有物质和利益激励;只讲单纯奉献,不讲实际回报;重视统一灌输教育,轻视个人精神需求。这使得新时期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干部群体不能发挥有效激励的功效。同时,作为学历较高的部队干部人员无形中会与社会中其他不同行业的人员进行对比,往往会产生一种落差感,这也是最近几年希望转业的干部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3 当前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传统政治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型政治文化;三是外来的尤其是西方政治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多元政治文化并存、交织的局面,使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一元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相对滞后。一是在功能上的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功用主要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教化,主要是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灌输到干部群众的意识中,用以指导干部群众的思想认知和生产生活。而文化则超越了思政,具有更加广泛的功能。尤其是文化具有传播和辐射的功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二是方法上的超越。传统思政教育主要是通过强制灌输的方法,这一点是基于普通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较低的前提和假设的基础上的。而进入新时期,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和政治觉悟有了大大的提高,思想和文化更加多元,依靠传统的强化灌输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而文化则更加注重通过引导、规范的方式,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教育功效。

二、构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措施

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纬度之一,其基本涵义是对人的身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从人的社会化角度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就是使社会个体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以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并使社会个体获得全面发展。

1、加强道德文化建设

奠定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坚实基础。其次,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文化为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来讲,是指党用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对官兵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与一定社会或阶级相符合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官兵群体的工作和生活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文化建设,实现官兵自身的价值,满足官兵的利益诉求,从而提高官兵积极性,实现教育的有效性。军营文化的构建过程,实质就是官兵接受先进的价值观,积极铸造部队形象的过程。

2、大力弘扬战斗文化

彰显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鲜明特色文化生态作为活的有机体,有一个关键的灵魂,这就是战斗文化。首先,要坚持从历史中汲取战斗文化精髓。重温军史战史,才能找到那种视死如归、不怕牺牲、敢于拼搏奉献的战斗精神,才能体会到这一精神的可贵和难得,才能从内心深处让官兵产生对战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必须在历史中找到战斗文化根源,以其精髓来感染人、教化人、启迪人。铭刻着军史战史的革命遗址、纪念场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课堂和鲜活教材。要健全军史馆、荣誉室,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和战斗精神凝结在可见、可感、可悟的纪念场馆中,并渗透到官兵生活训练的各个方面,使部队战斗精神的优良传统人人熟悉、代代相传。

三、结束语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才能获得社会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认同,文化是物质的载体,因此,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想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尊重、理解、关心官兵的角度,紧密结合形式、任务和官兵的实际思想,关注和发挥官兵的潜能,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建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教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2]杨海龙.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3]胡晓珂,李明.构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现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1:137-140.

[4]巩克菊.人的利益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王亚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价值观教育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6]魏泳安.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兰州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兰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构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生态的现实思考论文_王兰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