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模式探索-以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为例论文

基层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模式探索-以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为例论文

基层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模式探索
——以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为例

汪桢沛1,尹德志1,于 涛2

(1.西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000;2.中共成都益多公益服务中心党支部,成都 610000)

摘 要: 基层党建是党建的基础,也是党建引领我国发展治理的基础环节。新农村社区的发展治理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党建的显性成果也需要通过社区的有效治理和发展成效体现出来。在分析党建与社区发展治理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以成都市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为例,研究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因地制宜地提出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的思路、对策和模式,以真实案例为我国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提供参考和范本。

关键词: 基层党建;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

引言

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是构成当前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党建是社区治理的基石和保障,社区治理能力又是衡量社区党建能力的实践标准。在社会治理主体结构发生变化、治理主体格局由单一的政府组织扩增为多元化主体共同治理的新时期,多元治理主体之间面临不同的治理诉求,凸显出多元化矛盾和冲突。社区居民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之一,不仅是社区生活、服务的对象,更是社区在治理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群体,在社区治理中两者应互通共融,以居民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舒适度为目标,提高居民治理参与度,构建社区和谐共同体。同时,基层党组织作为社区治理主体之一,怎样在多元的各方共治大环境中合理回应社区治理诉求,解决社区治理冲突与矛盾,实现对社区治理的引领,成为当前基层党建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基层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是实现“治理有效”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其中实现乡村“治理有效”,是国家有效治理的基石,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基石。同时,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还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党管农村工作。”三农问题一直以来是困扰我国发展的重要问题,亟待解决。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更是直接作用于农村发展、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的推动力量,只有将这股力量有效注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农村基层党建,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凝聚力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才能提高治理水平,达成治理有效的目标,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扫清障碍。

工地数年摸爬滚打下来,黑健成长为一个项目经理,更成为公司一名施工生产的干将。每到一个新的城市,王经理总能带领自己的团队“开疆破土”,通过在建工程承接其他任务,2004年他到泰达博物馆银珠公寓项目,为公司顺利搬迁到天津打下基础,2011年他带领团队到哈尔滨,通过做哈西万达陆续在哈市承接万达茂、富力江湾、华南城等项目,从一个项目,到一个办事处,如今已经成为公司支柱型分公司。

(二)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是牢筑国家治理新局面的关键所在

基层党建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执政党的工作基础。习近平指出,“要加强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新时期,国家治理各各方面纷繁复杂,不仅需要执政党提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更需要依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更必须要依托社会基层党建的力量打好牢固的基础,在筑牢的“地基”上一层一层地修“新房子”,才能有方向、有计划、有节奏地将治理这栋“高楼”修建完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过程中面临许多尖锐的矛盾,基层党组织需要根据执政党的要求和现实社会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提高党建水平,为国分忧,为家担当。

(三)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是党的领导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同时,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党和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必须在各地区、各组织、各部门中渗透进党的组织力量,把党的组织力量发挥到极致,才能有条不紊的谱写中华民族的伟大蓝图。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党建活动的载体,是党员最容易直接接触,也最容易直接参与到的党组织。要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党建活动有效地将组织内部力量直接作用于农村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新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分支力量,与社区党员密切联系,能直接得到社区党员的第一手反馈信息,对基层党组织在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完善和改进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成效及经验

(一)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基本情况

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位于郫都区西南边缘,距郫都区14公里,位于花园镇东街外,右边紧靠IT大道,左边紧邻城灌高速和沙西线,距国道317线和温彭快速通道均为2公里,南隔江安河与温江接壤,北隔走马河与安德为邻,是温、郫、都三县交界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全村现有耕地面积2408亩,总人口为2795人,总户数为874户,分13个村民小组。村社区党总支现共有正式党员127名,预备党员1名,党员人数占总人口数比重为4.8%。其中,60岁以下的党员有78名,60岁以上的党员有49名,老年党员所占比重为38%;外出务工党员63名,社区内常驻党员64名。

(二)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成效

上述贫富差距扩大趋势还仅仅是发生在前人工智能时代。如前所论,在人工智能时代,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且越来越快。因此,新奴隶社会就是中级人工智能的技术逻辑在资本逻辑作用下的必然悲剧。

第三,党组划分功能化。为了最大化地发挥党小组的优势,带动村级发展,七里香村社区党委打破按村社划分党小组的常规旧观念,创新使用新思维,广泛征求党员意见,了解党员专长,因地制宜建设了市场信息、驾驶技能、青年示范、种植产业、技术人才、夕阳红宣传、自由职业、年轻企业8个不同类型的“功能党小组”。每个功能党小组都有专业的技术化党员带头,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吸纳相关专业的居民参与进来。各小组发挥自己的组内特长和优势,服务全社区,同时各小组之间相互支持、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共建齐赢,把社区的发展治理水平提升了又一高度。

2.创建规范平安社区,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七里香村在创平安社区工作中,一是宣传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到志愿者活动中;二是完善辖区安全网络和规章制度,并建立了一支16人的巡逻服务队;三是开展无毒社区活动,积极带动小区居民共同参与。村委会还以坝坝会、宣传栏、LED等形式,组织辖区村民开展“法律进村社”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各项普法宣传工作,设立“一村一律师”公益岗位,为村民免费咨询法律事务,与镇司法所携手开展民事调解坝坝会,营造辖区浓厚的法制舆论氛围,使村民懂得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提高村民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

3.集老中青三代力量,共建共享健康社区

七里香村主动发动群众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以党建引领,青少年群体为社区治理主要切入点,齐聚家庭中三代力量带动每一个家庭,家庭激活社区,在社区内小手牵大手,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健康社区大局面。七里香村建立了“先锋少年班”,并成功孵化了一批优秀的“先锋少年广播员”,用孩子们悦耳的童声向广大群众播报党的时事政治、新闻纪要、村内的重要事件等,充分利用孩子的带动,激活家庭细胞共同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先锋少年班的辅导员均由家长担当,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让家庭中的父母学会专业的沟通、教育技能,掌握青少年的性格特点,让家长们成长为优秀的师资力量。先锋少年班从开班以来共开课21次,与老年人共同开展活动5次。通过不断努力,七里香村还被评为“成都市学习型社区”,与此同时,和成都工业学院结对,开展“支部+高校+青少年”活动,融入高校资源结对共建。

(三)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经验

第二,党建信息网络化。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指导、管理培训等已成为一大主流和普遍现象。七里乡社区党委也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化模式对党员进行管理,建立“党员微信群”发布最新消息,监督党员学习app在线学习打卡,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同时还提供给社区党员更加便利的学习模式,反哺形成对党员学习的监督和反馈机制。与此同时,社区党委还在走访入户过程中不断发掘优秀人才,并将发掘的人才信息分类归档入库,建立社区“人才库”,随时跟踪了解归档人才的最新动态,从中考察吸收入党积极分子。截至目前,七里香村社区已从人才库中发展了6名积极分子,1名预备党员,壮大了支部力量,提高了党员质量。

第一,党建活动常态化。七里香村社区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建设新要求,社风党风齐抓共建,社区内原有的例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农民夜校”等基础党建学习活动按部就班地进行,逐步融入党员生活,使这样的学习成为其生活常态,不仅加强了党员对党的知识的集中学习,还增强了党员之间的凝聚力。同时,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三固化”、“四联系”的制度对辖区内各户居民进行入户走访,宣传党内政策的同时收集反馈信息,遵循民情民声民意,合理化整改党建活动方案,提高党员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让社区党员由“党员必须”的观念逐步转变为“党员争先”的自主意识,变“被动”为“主动”的向党组织靠拢。

1.推动党建“三化”,为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1.日间照料中心高效使用,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七里香村日间照料中心于2018年6月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镇文化站也迁至日间照料中心,让日间照料中心不仅成为老人休息娱乐的场所,更是全社区居民娱乐休闲的场所。周末有中小学生在此下棋、学习、听故事,平时有老人在此唱歌、跳舞等,自营运以来共服务村民4000余人次、开办健康讲座4次、象棋比赛1次、歌咏比赛2次、书法比赛3次、舞蹈比赛5次、开展月满中秋、爱满重阳、健康驿站关爱环卫人和特殊人群等慰问活动,长期为辖区内老年人免费提供血压等身体检测,并和村民一起把每月的14日定为“老年阅读日”。在活动开展的同时,七里香村还与“成都御蜡坊”进行项目合作,引进该公司的理疗、康养产品,通过理疗、健康文化和传播健康理念等形式,得到了广大村民的喜爱与使用,使日间照料中心不再仅仅是养老的地方,更是“养生”的地方。

2.实现社区治理“三化”,以社区发展治理成效树立党建权威

七里香村社区党委目前有全职工作人员5名,另有兼职1名,负责全村社区795人、874户、13个村民小组的全部日常便民服务以及党建工作,人少工作量大。同时,社区党委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强,依然存在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思想素质不高等问题,优秀年轻干部的来源不足,严重影响了社区党建工作的开展。同时,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的硬件设施、开展社区党建活动、对社区党员进行各种教育等要求必须不断投入资金,由于社区党支部缺乏活动经费,对社区党建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党组织活动受经费和场所的制约,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活力,削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党员是党建活动的主力军,也是党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七里香村社区党员目前共有135名,占原生总人口数量比重低,其中还有一部分党员长期在外务工,导致社区内党员总人数不足百人,党员力量薄弱、分布涣散。由于这些现实因素,很难召集所有党员在同一时间和同一空间内开展党建活动,党员相互之间产生的沟通和摩擦就少,甚至同一社区的党员还有彼此之间相互不认识的情况。虽然通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党员之间可以利用微信群、党员学习之家等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以及参与平时的党建活动,但虚拟世界的接触和现实世界面对面的交流总存在一定的差距,容易产生言语上意思表达的不全面和争议,也无法和谈话对方有表情、眼神之间的互动,不容易拉近党员之间的距离。再加上社区内存在问题党员,辖区内党员之间很难融合起来、凝聚起来,这一突出问题成为社区党建活动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第三,实现社区力量年轻化。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同全国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时也提到:“党和政府要始终关心各族少年儿童,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青少年儿童作为祖国的新鲜力量和生力军,将这一部分群体带入到社区治理中是必须且必要的。七里香社区7—12岁学龄儿童居多,于是社区以此为切入点,建立“先锋少年班”,孵化社区少年广播员、培养专业的家长辅导员、与高校结对开展“支部+高校+青少年”活动,用小一代的力量聚集家中三代力量,小手牵大手,带动家庭的成长,形成共治共建共享的健康社区局面,为社区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三、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一)党员凝聚力不足

第二,实现社区管理法治化。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也是基层党组织进行社会治理的根本依据。社区治理是治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矛盾摩擦的行为,这就要求基层组织必须按照国家法律进行治理,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具备法律意识和法治化解决问题的思维,社区群众能知法、懂法、守法,一切都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进行。七里香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规范辖区群众活动,组织社区群众以坝坝会、宣传栏、LED等形式开展“法律进村社”宣传,开展无毒社区活动,设立“一村一律师”公益岗位,为村民提供免费的法律事务咨询,同时,还培训社区工作人员的法律服务意识,组织学习国家相关法律条例、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全民学法和法治舆论的良好氛围。

(二)群众主动性不够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党员源于群众,群众置于党员,党员和群众要互通互融,结合起来发挥共同的作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和力量。七里香村社区党建活动主要由党员参与、党员牵头,群众参与意识极薄弱,对于党建活动漠不关心,因为自身身份性质,不用履行党员权利和义务,只有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才会参与其中,完全和党组织脱节,养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识,导致社区活动无法拉动群众,群众参与率低。这种群众脱离党组织的意识,在社区内不得到有效整治的话将会形成更加不好的风气。因此,正确改观群众意识,带动群众参与,形成良好的社区风气,为社区发展治理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在多类别目标检测算法中,性能的重要参数为精确度和召回率。本文根据召回率和精确度绘制的曲线面积的平均值计算出均值平均度(mean Average Precision,mAP)做为目标检测算法的评价指标。其公式如式(8)所示。

(三)人力物力投入少

第一,实现社区治理人性化。人是自然社会的主体,也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社区党委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作用,主动发动群众这一社区长期生活的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听取群众的想法和建议,顺应民意,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合理改造社区环境、打造社区文化、增设社区基础设施等,小到绿化用地如何使用,大到社区活动空间整体改造,都一一进行协商探讨,营造社区和谐共治的良好氛围,以达到基层治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目标,使社区治理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居民,使人民群众获得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持续有效的幸福感、参与感和安全感。

在一个炎炎的夏日,我做完了所有的作业,正闲着没事儿干的时候,奶奶走了过来,对我说:“陈愉函,你想不想跟奶奶学煮面条啊?”我兴奋地说:“想啊想啊!”奶奶于是就把我带到了厨房,说:“你先和奶奶一起学会用灶吧。”

护筒安装完成后,根据地质情况可进行钻孔施工。对于淤泥层,为了避免吸钻和提钻过程出现困难,先选用φ1.5m钻头进行施工,完全穿越淤泥层后,换为φ3m的钻头继续钻进。对于强风化砂岩和弱风化砂岩层,均选用φ1.5m、φ2.3m和φ3m的钻头实现三级钻进;钙质砂岩则选用φ1.5m、φ2m、φ2.5m和φ3m的钻头实现四级钻进。各级钻进深度应保证约为钻头高度的70%,如果钻进施工直接全部钻进极易导致卡钻问题的发生。这是由于钻头具有上小下大的形状,如果出现超钻问题,将会使砂岩不断逆出钻头,向钻头和护筒间的孔隙流动,造成提钻时出现卡钻问题[2]。

四、强化党建引领,创新治理模式,提升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水平

(一)完善党员管理制度,增强党员凝聚力

七里香村目前开展的党建活动基本上都属于党建常规活动,创新活动明显不足。党员参加活动比较随意,缺乏约束奖惩的刚性制度。党员之间接触少,交流和沟通更少,没有将党员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也明确表明了每个党员都有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义务。基层党组织是执行中央文件的第一场所,中央文件规定的要求必须要达到,同时在不触及规定范围内,可以适当的根据自己所在基层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制定出一套符合自身党组织发展的制度,真正做到有秩序、有规范、有要求、有奖惩地参与党建活动,将党建活动渗透进党员的日常生活。

(二)营造群社一体氛围,提高群众积极性

基层党组织建设,最需要的其实还是群众的力量,党员来自于群众同时又服务于群众,群众参与是党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七里香村人员构成比较复杂,有土生土长的常住居民,也有外来务工的其他人员,同时还有村改社的安置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想把这些人进行统一管理其实很难,但社区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载体和平台将这部分人统一起来就会变得很容易。社区的发展和治理关乎百姓的各个方面,当涉及到利益需求时问题尤其突出。治社的根本就是治人,把社区治理到人人满意的程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将社区群众完全地融入到社区中,社区的方方面面都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愿,让群众做社区的主人,营造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

任何一种市场的火热都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否则就会由“火热”而变成“过热”,从而造成同行倾轧、恶性竞争等一系列恶化市场环境的现象。而自发的规范与引导单靠市场本身是无法做到的,市场更擅长的是优胜劣汰,不断提高行业的质量。因此,在市场刚刚形成势头的初期,需要政府的适当介入,行使宏观调控职能。

实验组在沟通交流、分析问题、临床操作、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均比对照组提高幅度大,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稳固发展的根基

卡尔·马克思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基层党建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投入就没有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更无法实现创新。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比较充裕的物质条件。其次,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支部的组织优势,广纳人才,提高人力物力使用效率。再次,要发挥党组织内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组织建言献策,用自身最大的力量壮大党组织。只有多方力量的投入、通力合作,将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让最大的作用力用在党的建设上。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J].党建研究,2018,(12).

[3]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01-11(00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7]吴欣.以基层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的成都探索与思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3):55-60.

[8]薛敏.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实践[N].成都日报,2019-07-17(006).

中图分类号: D26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6-0181-04

收稿日期: 2019-08-09

基金项目: 2019年成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研究”(W192275)

作者简介: 汪桢沛(1995-),女,四川荣县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党建与社区治理研究;尹德志(1969-),男,四川营山人,在职研究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农村问题研究研究;于涛(1981-),男,四川仪陇人,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 张宇霞]

标签:;  ;  ;  ;  ;  

基层党建引领新农村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模式探索-以郫都区花园镇七里香村社区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