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孔令尊

开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孔令尊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开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分析需求、设计总体规划、研究详细步骤、书写程序、系统测试、运行安装及后续维护等,每一步骤都涉及专业人员和操作,触及范围大,技术专业、不可预见因素多,风险性高。这种不可预见无法避免,即使软件制造商具备极强的开发能力和水平也无法将过程中的许多变量固定。可以找寻专业人员对系统软件进行测试和评价,但由于评价结果不具有客观唯一的标准,使得信息系统软件使用方承担了一定风险。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风险控制

引言:随着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我国已经步入新时代,市场经济体制成熟,企业竞争更加激烈,对企业防范风险的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在企业的运营管理中,财务管理是始终贯穿整个企业运营当中,因此最关键的就是对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通过财务风险控制防范才能够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保障。而且企业只有将财务管理以及风险都落到实处才能够达到财务管理目标。本文在对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企业财务风险优化策略。

1风险管理与信息技术

过去四十年,人们见证了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推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的渗透越来越深,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使用越来越广。从一开始的单个用户在桌面的局部应用,如账簿系统,直到现在的覆盖企业价值链各环节的大规模的ERP,对大企业而言,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和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其管理水准的一个突出的指标。

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的重合其实并非偶然。风险管理的理念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但是由于量化的风险分析对信息系统的依赖,在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前,风险管理并没有深入应用在企业管理中。例如,在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中普遍应用的组合管理技术,其原理早在1950年代就已被发现,但是由于日常应用中所需的计算量比较大,直到1980年代后期PC得到普及,在柜台操作的交易经理们都有了个人计算能力以后,该项技术才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组合管理已经是基金管理的常识性管理科目。

又如,在1990年代摩根银行开始出现的“四点一刻”风险报告,也是由于当时各大金融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比较高,才得以在华尔街其他大金融机构普及。反过来,风险管理的应用,特别是其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复杂过程的模拟计算,以及对各种风险信息的整合处理,给管理信息系统提出了高要求,从而促进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发展。

企业对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需要是其风险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大企业,面临的风险种类繁杂,瞬息万变,且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对单纯依靠人脑进行管理是很大的挑战。例如,一个跨国公司每天都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的信息,包括经营状况的信息,政治形势的信息,法律变化的信息,舆论环境的信息等。公司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从中发现可能影响公司目标实现的因素,特别要对世界各经营地发生的突发事件迅速开展分析,做出决策,并将此决策化为公司在全球各地的统一行动。对于市场发生的行情、客户需求的变化等信号,不是仅仅靠经验和常识就能识别和分析的,只有通过信息系统的方法才能识别和分析。

2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现状

2.1并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

企业文化其实是企业并没有明文规定、约定俗成的群体规范或者说是整个企业下意识遵循的价值准则,该价值准则尽管没有对职工执行进行强制性规定,但是其在职工心理上起到十分重要的命令,因此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防范来说形成风险管理文化是十分关键的。但是目前多数企业的文化中并没有形成成熟的风险管理文化,更多的只是对财务风险防范的明文规定,但是此举无法将财务风险控制防范落到实务,无法发挥出财务风险控制防范的根本效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2公司管理架构并没有科学化运行

现代企业在运营中的组织架构通常是采用三权分立的准则,分别由公司所有权、运营权以及监督权的运用。但是我国企业尽管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是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运行,尤其是其中血缘、裙带等关系普遍存在,而且监事的监督权更多的是摆设,而且加上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行为使得委托代理理论无法得到强有力的落实。因此就会造成财务管理风险人为控制的情况,无法避免的会为财务管理带来较高的风险。

2.3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建尚未成熟

所谓财务预警机制其实是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财务报告、运营规划以及相关内部信息所形成的将各种财务风险数据化的分析方法,其能够将企业所面对的各种情况与潜在财务风险分析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管理人员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时针对企业所产生的经营波动与风险的原因以及目前财务体系存在隐患进行预警提醒。但是企业对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并不是十分关心,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防范体系并没有完善,无法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其进行事前控制,将企业所面临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大化降低。

3控制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风险

3.1降低风险对策

企业应用项目风险不能够绝对消除,但是可以努力查找引起风险的因素,尽量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比如:如何避免客户不满意。客户不满意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没有判断客户满意度的依据,即没有双方互相认可的客户验收标准,还有一种是开发方没有达到验收标准,即没有满足用户需求。不管是哪一种,开发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好以下环节以避免或减少风险:

(1)系统规划设计阶段要多与客户沟通。只有多与客户沟通,才能了解企业需求,而不是想当然地将开发商思想强加于企业。

(2)将目标系统的模拟或DEMO(demonstration样本)系统向企业客户端展示,并要求给予反馈。如果双方意见一致,可以进入下一建设阶段,否则要及时修改,将修改后的样本向客户企业展示,直至双方无意见分歧。

(3)要有合同双方认可的项目验收方案和标准。事先预计变更控制和管理,通过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或影响程度来减轻对项目的变更。比如通过风险调查发现,项目开发的程序人员对应用的开发技术不熟悉,则可以尽量替换成他所熟悉的技术来编程,消除其在成本和时间上对项目的不利影响,也可以尝试用短期培训来降低不利因素的影响。

(4)考虑风险发生的应对措施。比如:为了避免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在一个大的软件项目中应考虑异地备份方案。

3.2做好应对开发风险的计划措施

(1)进行详细调研,查找各项变化流动的原因。只有提前做好准备,才能应对变化。

(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尽量争取缓解流动变化。针对流动变化情况发生原因,做好风险管理,使变化因素尽量缩减。

(3)针对项目人员变动要做好准备,一旦人员离开可即时调整,保证项目继续建设实施。比如进行相关的岗位轮换培训,使人员能够快速顶替上岗。

(4)拟定文档的统一标准,保证文档按时规范生成。

(5)将所有工作落实到人头,规定质量标准和期限,使其能够按照进度计划完成工作任务。(6)还要对个别关键性技术人员加强培训,积蓄后备力量,结合比较风险成本,如果风险成本大于培训投入,则应该采取此项措施,防止关键技术人员缺失给项目建设造成停滞的严重后果。

结束语: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十分多样化的,因此企业必须要重视对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晓东.县级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风险控制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200-201.

[2]刘丽莉.试论现代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109-110.

[3]廖亮亮,叶松勤,王婷.信息化条件下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探析[J].商业会计,2013(22):6-8.

[4]杨静.会计信息系统风险控制方法浅谈[J].科技风,2012(22):268.

[5]王海鸿.对电力营销信息系统升级风险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0):170.

[6]孙晶.浅谈信息系统审计风险与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22):18-19.

论文作者:孔令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开发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研究论文_孔令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