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么进行护理?论文_彭玉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么进行护理?论文_彭玉兰

乐山市五通桥区人民医院 6148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体,由于病症难以快速治疗,对患者心理生理健康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在进行相关治疗之后,应注意加强护理工作,促进患者更快恢复正常状态,提升生命质量。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本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即是因为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肺组织弹性严重下降,从而导致容积扩大、含气量增加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为出现长期的换气与通气功能障碍,还容易引发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等,甚至诱发呼吸及心力衰竭等危险问题。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吸烟、大气污染、病菌感染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患者自身体内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或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引发等个体内在因素导致,发病几率很高,尤其是男性群体,要比女性群体高出两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病症表现就是呼吸困难,病情较轻者多只是在进行剧烈活动时出现,但是伴随着病情加重,会逐渐转变为整日呼吸困难,日常生活工作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伴随呼吸道感染发生时,病症还会进一步加重,导致缺氧、酸中毒等发生;其不仅会导致呼吸困难,也会造成心血管系统以及体内循环系统承受压力和损伤,并发自发性气胸、呼吸障碍及衰竭等,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一方面需要增进对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的防治,避免其逐渐发展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另一方面促进呼吸道顺畅,减除感染病症,逐步实现病症的缓解。在治疗原则上要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并早控制,病情发展下去将会使病症更难控制,而且更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造成严重的危害。

2.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首先应是对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发病的治疗,只有这些病症有效控制才能尽量避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所以需要注意增进患者一般状况的改善,主要是进行患者机体抵抗能力的提升,以免因为感冒、感染等造成呼吸道相关病症的发生;可以促进耐寒锻炼,以及结合抗感染类药物使用等。保持生活中安静舒适的环境并积极接受各种原发病的治疗,维持自身健康状态。

2.2可以结合部分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可以使用具有促进支气管舒张的药物,如抗胆碱能药物、β2受体兴奋剂等,如果病情需要还可以结合一些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配合治疗;此外还有如茶碱缓释片等茶碱类平喘药物以及氨溴索、福所斯坦等祛痰药物。患者需要结合病情症状表现以及肺功能下降程度,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单药选择或者药物联合治疗。目前药物使用中还没有能够实现彻底根治的可能,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控制和缓解。

2.3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可以结合深浅慢腹式呼吸与缩唇呼吸结合训练,有效缓解很多患者浅速呼吸下呼吸效率过低的问题。通过缩唇呼吸训练,可以有效增加气道外口的阻力,以避免气道过早闭合,提高呼吸效率,帮助患者缓解病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可以结合呼吸肌锻炼,提高患者的膈肌活动度,有利于改善肺功能,降低低氧状态的负面影响。

2.4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但是如果出现内科治疗无效、病情难以控制的严重情况,保守治疗已经无法适用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肺减容手术,通过手术手段切除过度膨胀却无用的肺组织,缩减肺体积,使其他被挤压的正常肺组织能够进行正常工作,以改善患者呼吸质量。由于手术一般风险比较大,所以限制也相对较多,对于严重弥漫性肺疾病、年龄过大以及患有严重脏器器官疾病的患者不适于进行手术。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3.1注意休息。在急性加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机能的消耗。在卧床休息中,需要帮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在晚期时患者应该以身体前倾位最为合适,利用辅助呼吸肌帮助患者呼吸。进入稳定期之后,患者可以进行一定的活动参与,医护人员要帮助患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活动计划制定,活动应以患者不感到身体疲惫为宜,要对活动程度进行规范,量力而行并且循序渐进。

3.2加强饮食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因为病程较长,一般都会有一定的营养不良以及体重坚强情况,所以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其饮食习惯合理规划饮食护理。应多注意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清淡类的食物摄取,以促进机体营养物质的补充,以有效避免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患者呼吸肌疲劳问题产生;患者饮食应以少食多餐为宜,不要食用油腻、辛辣刺激以及容易产气的食物,避免腹部饱胀造成膈肌上抬而影响患者呼吸顺畅;还要注意患者日常多进行补水,促进身体内水分维持,也有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维持。

3.3心理护理工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病程长而且治疗相对困难,很多患者受长期病症影响,容易产生很多负面心理问题,如焦虑紧张、恐惧担忧等,严重者甚至产生绝望心理以及自杀倾向等,所以护理工作中也要注意患者心理问题。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保持更多交流互动,增进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认知,并且增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建立,为其疏导心理,逐渐摆脱负面情绪影响;再者可以将病症相关知识包括发病成因、治疗的具体流程、预后护理工作要点等介绍给患者,使其对自身病情有更多了解,更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推进,提升依从性;最后还要注意对患者家属进行相关的指导建议,保持积极态度,注意鼓励患者治疗等,为患者增进治疗信心。

3.4日常护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护理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要结合治疗中医师的建议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去人流过多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注意控制好饮食健康均衡以增进自身抵抗能力等,避免由于各种因素的刺激加剧疾病病症反应,如需要戒烟、远离病菌、注意室内清洁等。另一方面是辅助治疗,树立长期治疗意识,不能因为病情有所好转就立刻停药,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联系医生等,并养成规律性的良好生活习惯;如果家庭条件较好者还可以配置家庭氧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缺氧情况,结合呼吸肌训练等对于缓解病情有很好的帮助。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我们要注意其发病的具体成因,以结合实际病症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同时由于该病症目前难以有效根治,所以更需要重视护理工作,不仅要促进患者在急性加重期做好各种护理照料,饮食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进行,同时还要在为日常护理提供一定的健康指导,增进疾病预防,结合辅助治疗实现病情的有效控制,以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论文作者:彭玉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怎么进行护理?论文_彭玉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