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水平迅速提高下,建筑行业也取得了突出性成就。然而仍有部分施工企业仍采用以往传统施工管理模式,无疑是加大了建筑行业技术管理水平提升难度。在此情况下,就需建筑企业能够持续创新完善先进技术工艺,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模式,要求各部门相互协作,有效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管理水平,从而促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展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分析
引言
建筑工程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有极大的贡献作用。但是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施工技术,为了让建筑施工的质量得到保障,就必须让施工技术得到高效的管控,所以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为了让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我们不仅需要对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技术进行学习,在技术管理的过程中所发现的不足之处,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解决措施,让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健康的发展。
1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
1.1管理目标不够明确,责任制度不够完善
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中,对于专业的机构建设较为模糊,责任分配以及义务分工等也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则就非常容易造成施工规划与施工进度之间的衔接出现问题,降低施工队伍的整体施工水平,同时也让建筑工程施工成本额外增加。一旦责任制度出现漏洞,相关部门以及负责人员在工作当中就容易出现倦怠情绪或者侥幸心理,其责任意识就会逐渐弱化,因此工作人员的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等都会大打折扣,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与摩擦也会不断出现,这些原因会让工程的施工进度受到很大的影响。施工进度的影响不仅会让工程的成本增加,对于工程的施工质量等也会造成影响。责任管理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建筑施工管理落后的首要原因。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责任制度的完善刻不容缓,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
1.2对建筑方面的相关设施材料等采购不够重视
建筑工程对于建方面的相关设施材料的重要程度意识缺失,是造成了施工设施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对建筑工程施工在不同阶段上的技术规划进行调节和完善,是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资源包含了建筑施工设备、建筑施工原材料等。无论是施工设备还是建筑材料,对于建筑施工的影响都非常大。如果施工设备出现问题,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容易出现窝工的情况,如果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材料的规格不符合要求,
那么则会对建筑质量以及施工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资源的管理以及管理制度的制定,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资源的管理以及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缺陷,那么会让建筑工程施工图案的审核出现纰漏。目前我国在建筑施工一线的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还不够高,所以对于图纸的内涵,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不能对图纸的内涵进行完全正确的理解。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对施工图纸进行修改,这样做最终会导致建筑的实际情况与图纸设计的情况相差较大,从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在施工过程对建筑图纸进行修改,还会拖慢工程施工的进度,增加建筑成本。
1.3 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建筑工程的施工通常规模较大,涉及的施工步骤较多,这就需要很多种类的施工专业人员作为技术支持,不但要求施工人员有独立施工的能力,还应具备与其他工种协调配合的能力。再加上我国目前对建筑工程的需求量大增,相应的,
对施工人员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行业的扩大,自然导致很多专业技能相对较差的人员进入行业内部,特别是按照我国目前施工人员的组成,有些是施工单位通过临时招聘的渠道找到的施工人员,而大部分都是学历较低的农村务工人员,在加上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缺乏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这一重要工作步骤,导致施工人员无法保证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的几项措施
2.1提高管理者的责任意识的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的前期设计、施工过程、完工审核中,每一个步骤都有效管控能力都决定着工程施工是否能顺利进行,工程质量也需要完善的管理才能得到有效保障。这一切的基础都来源于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前,要先加强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这一问题,相关企业应做好宣传工作和定期的提高管理水平知识培训,使管理者对自身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另外,还可以通过使用落实责任制的方式,将管理任务下发到个人,做到具体项目有人管理,具体问题有人负责,从而更好的提高管理者的施工技术管理意识。
2.2构建健全管理体系
若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首先便要构建相对完善管理体系,虽然当前施工技术极具多样性优势,但经过详细调查分析发现,多数建筑工程均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根本导致原因便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因此建筑企业要想降低失误现象出现几率,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就一定要构建管理体系,提出合理化管理实施方案,要求每一环节都能严格按照管理方案要求落实执行,充分凸显施工技术管理存在作用,便于为社会大众提供更高质量服务。在此基础上建筑企业还要不断强化执行力度,制定相应奖惩规范,定期针对技术管理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使其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位,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2.3 加大施工方案审查力度
基于建筑工程角度来说,施工方案检查审核是非常重要一项环节,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落实不但能有效满足投资方建设需求,还能为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性奠定良好基础。通常情况下,投资方提出工程标准较为理想化,若想在不对原有设计方案产生任何破坏前提下满足使用性能需求,施工方就要进一步强化施工方案审查力度,重点把握细节要点内容,积极向一些工作经验较丰富老前辈请教借鉴,进而整理提出一套适用于该建筑工程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对工作人员各项行为起到有效规范作用,促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取得突出成效。
2.4提高施工技术科学化管理水平
根据实践调查显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并不是一项简单工作,极具复杂性特点。在此前提下企业若想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总结出一套详细科学管理措施,并且还要做好统筹兼顾,安排施工技术管理水平较强员工担任领导岗位,为其配备一套相对健全管理体系。但仍需注意一点就是不同条件背景下需及时调整改进,不能一味照搬照抄,并且技术管理人员还需对技术水平高低、思想观念等有一个充分了解认识,学会扬长避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可借助以下两点举措达到科学化管理目的:第一,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使相关工作人员彼此之间能够相互吸收借鉴,进而共同进步;第二,提出相对完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效率较高且较优秀员工给予适当奖励,而对于工作效率较低且较懒散员工则可给予惩罚,对工作人员更好参与到施工技术管理中起到激励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几个环节分别进行技术管理方面的要求分析,不断重申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振聋发聩的提出一系列的改进意见,并结合一些实际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经验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的有效改进措施,旨在引领国内的建筑行业技术管理向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高效高质地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孟庆忠.探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J].江西建材,2017(17):264.
[2]林丽伟.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策略[J].门窗,2017(06):34+36.
[3]王雨果.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8):102-103.
[4]曹雯静.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05):150-151.
[5]沈军辉,章树标.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138-139.
论文作者:罗崇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建筑论文; 管理水平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