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镇卫生院 甘肃 定西 743000)
(2定西市中医院CT室 甘肃 定西 743000)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X线平片与螺旋CT(以下简称CT技术)在肋骨诊断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诊断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方式检查,判断这两种诊断方式的优点和不足。结果:X线组确诊率达到75.56%,误诊率应为6.67%(3/45),漏诊率17.7%(8/45);CT组确诊率取得91.11%(41/45),漏诊率为8.89%(4/45);X线平片能通过投照摄影观测患者肋骨骨折性质,且价格低廉,能被更多患者接受和采纳,但其无法准确显示肋骨骨折形态,确诊率无法得到保障。而CT检查诊断能准确显示肋骨骨折部位和数量,直接观察患者肋骨形态,极大的提高临床确诊率。结论: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X线诊断,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而采用CT诊断,能直接观察骨折变化,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参考消息,相比X线诊断方式,CT诊断能明显提升骨折检出率。
【关键词】X线平片;CT检查;肋骨骨折;诊断效果;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110-02
肋骨骨折是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肋骨骨折的致病原因分为外力性和病理性,外力性致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外部间接或直接暴力导致的肋骨骨折,而病理性致病原因主要是因为骨质疏松等病症引起的骨质损伤发生肋骨骨折[1]。患者发生肋骨骨折以后,会表现出呼吸性胸壁疼痛、咯血以及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对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能提升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率,只有采用切实有效的诊断方式准确诊断患者的肋骨骨折部位、数量以及其他情况,对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2]。骨科临床上多采用X线平片影像学检查方法,但这种诊断方式准确率并不十分有效,很可能因诊断失误延误患者骨折治疗。为了提高肋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检出率,对患者进行X线平片和CT诊断检查比较,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肋骨骨折患者寻找最佳诊断方法有着重要意义。现将研究结果加以分析总结,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28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的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5±3.5)岁。28例患者中,因交通事故导致肋骨骨折有8例,因拳击、脚踢而发生的肋骨骨折有5例,因过度挤压而导致肋骨骨折有6例,因高空坠落而导致的肋骨骨折有5例,因尖锐物体刺伤而导致肋骨骨折的有1例,因其他原因导致肋骨骨折的有3例。对28例患者分别进行胸部X线平片检查和CT扫描方式检查。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自愿纳入研究中的患者、患者家属均同意此次研究、患者发生骨折时间<6h、无肋骨骨折史的患者。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心、肝、肾脏等功能不全患者、免疫功能有明显缺陷患者、患者脑死亡或危急重症的患者以及患有慢性传染病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方法
对28例患者分别行X线检查和螺旋CT检查。X线平片采用万东医疗FSB302-1型500mAX线机,患者进行常规X线平片检查。
CT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患者进行CT检查时,取仰卧位,对肋骨扫描时层厚设为3mm,间隔为3mm,螺距1.0~1.5mm,层厚2~5mm,软组织窗及骨窗观察,图像重建层厚为1.0mm或1.2mm,经过后处理做二维或三维重建图像,扫描结束后对图像进行处理[3]。X线检查在胸部正侧位的基础上,加照肋骨斜位或切线位。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分析,计数资料取率(%),计量资料取平均值±标准差(x-±s),组间率对比取χ2检验(或t检验),P<0.05具统计差异。
2.结果
经过两种诊断方法检查,28例患者共有骨折45处。其中,肋骨骨折明确诊断有41处。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肋骨骨折有34处,X线组确诊率达到75.56%,未经确诊的肋骨骨折有8处,错误诊断3例,误诊率应为6.67%(3/45),漏诊率17.7%(8/45),患者经CT诊断确诊患者肋骨骨折41处,诊断确诊率取得91.11%(41/45),未确诊的骨折有4处,漏诊率为8.89%(4/4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肋骨骨折是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类型,近几年来,因发生交通事故及工伤导致外伤性肋骨骨折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多,患者出现肋骨骨折会让患者的胸壁失去骨支持,对患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造成不良影响,患者在发生肋骨骨折时,多会伴有有血气胸、皮下气肿、呼吸困难、咯血等并发症[4]。尽早确诊外伤性肋骨骨折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X线平片是骨科临床中较为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由于胸部的组织结构重叠较多,并且肋骨的半环状特点,两种诊断方式各有特点。X线平片用于肋骨骨折诊断优势:(1)用X线平片诊断时,患者的肋骨呈现出连续性显示。(2)能通过观测了解患者肋骨骨折性质。(3)价格低廉,能被更多基层患者接受和采纳。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准确显示肋骨骨折形态,难以直接将患者的具体骨折部位显示出来,确诊率无法得到保障[5]。CT检查诊断优点:(1)患者检查时呈仰卧位,在进行CT扫描时,能将患者肋骨骨折具体细节清晰显示出来。(2)用胸部轴位CT检查机体胸壁以及胸部软组织损伤的界面影像较好,能准确显示肋骨骨折部位和数量,直接观察患者肋骨形态。(3)影像肉眼的能见度高,能最大限度的观察患者肋骨形态,对诊断患者肋骨骨折细节具有有效作用。(4)通过影像的三维重建来显示骨折线的方向,有助于肋骨骨折的直观显示,能一目了然的看到肋骨骨折的相关特点。(5)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并显示出病变的影像,极大的提高临床确诊率[6]。不足之处在于,相比X线平片诊断技术,CT扫描机在西部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尚未普及,CT检查的费用较高。因此,在部分偏远地区,进一步提高X线检查水平,并做好CT技术的普及,对提高骨科临床诊断效率显得极为重要。
本次研究中,通过比较X线平片诊断与CT诊断方法对肋骨骨折的诊断效果,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肋骨骨折确诊率,纳入本次研究的28例患者肋骨骨折45处,X线组确诊率达到75.56%(34/45);CT组确诊率取得91.1%(41/45);两组比较存有较大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证实,X线平片检查与CT检查手段各有互补性,在骨科临床具体诊断过程中,也需要二者紧密结合、综合分析,有效提高诊断正确率。
综上所述,对肋骨骨折患者采用X线诊断,由于X线平片的局限性,诊断过程中容易漏诊,在X线胸部正侧位的基础上,加照肋骨斜位或切线位可以明显改善X线对肋骨骨折的发现率,使骨折部位和骨折特点得以显示;而采用CT诊断,能直接观察骨折变化,且能提供周围组织、脏器的病变情况,为患者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信息,相比X线诊断方式,CT诊断能明显提升骨折检出率。但骨科临床诊断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应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者选择最理想的检查方式和手段,为肋骨外伤患者提供准确的诊断参考。
【参考文献】
[1]姚科,刘强,李振华.多层螺旋CT检查与DR平片检查在诊断外伤性肋骨骨折方面的临床价值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22:11-12.
[2]刘天壤,李武,张赐宝.用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6,03:255-257.
[3]蔡卫东,郭勇,周海红,金璐.创伤性肋骨骨折应用DR平片检查及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临床价值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04:801-803.
[4]尹鸿,黄志凌.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与X线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04:945-947.
[5]倪兵.用DR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4:47-48.
[6]甘中亮,楚克付.用X线平片检查法和CT检查法诊断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52-53.
论文作者:石宏峰1,张红梅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9
标签:肋骨论文; 患者论文; 骨科论文; 方式论文; 方法论文; 胸部论文; 效果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