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超声表现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价值研究论文_倪磊,唐昊

不同超声表现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价值研究论文_倪磊,唐昊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超声科 山东荣成 2643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超声表现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从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受的26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选择26名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最为参照对象,将其设置列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GE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超声表现结果。结果:观察组关节软骨双边征、关节肌腱周围强回声以及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超声检出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关节积液、关节周围滑囊积液、股侵蚀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双边征、关节肌腱周围强回声以及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和非痛风性关节炎超声表现差异显著,可将其作为联合诊断慢性痛风性关节炎鉴别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关键词:GE超声诊断仪;超声表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多次急性关节炎发作引起的关节组织纤维化及痛风石在关节软骨、滑膜、韧带的沉积,使病变关节逐渐破坏变形,失去运动功能,趾、指间关节,踝、膝、腕关节易受累,给患者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临床中是以偏光显微镜下关键穿刺的关节液金标准检查手段,但关节穿刺具有创伤性,因此在临床中检查中具有局限性,以往研究中对CT、MRT、X线等诊断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研究,但仅对不同诊断手段进行研究,对于痛风性关节炎不同超声表现诊断价值研究甚少[1]。鉴于此,本研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超声表现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提供一种无创伤且有效的诊断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本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接受的26名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选择26名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最为参照对象,将其设置列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47~68岁,平均年龄(57.5±10.5)岁。观察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7~67岁,平均年龄(57.0±10.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可作比较。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GE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将探头频率设置为9~12MHz,对所有患者掌指关节、直指关节、漆关节、腕关节、踝关节、肘关节等一一进行扫查,所有关节均进行内、外、前、后扫查,观察两组患者关节软骨、周围、囊内等病变,并对皮下组织病变行横、纵切面扫查。

1.3疗效评价与观察指标

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两组患者超声表现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两组患者超声表现检查结果纳入SPSS21.0中统计与分析,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超声表现检查结果对比

两组超声表现检查结果关节积液分别为:对照组24例,占比92.31%、观察组22例占比84.62%,x2=2.897,P=0.088;关节周围滑囊积液分别为:对照组3例占比11.54%、观察组4例占比15.38%,x2=0.628,P=0.428;股侵蚀分别为:对照组13例占比50.00%、观察组15例占比57.69%,x2=1.189,P=0.275;关节软骨双边征分别为:对照组1例占比3.85%、观察组23例占比88.46%,x2=144.028,P=0.000;关节旁肌腱周围强回声分别为:对照组1例占比3.85%、观察组9占比34.62%,x2=30.472,P=0.000;关节也内暴雪样回声分别为:对照组2例占比7.69%、观察组13例占比50.00%,x2=43.609,P=0.000;经分析可见,两组关节积液、关节周围滑囊积液、股侵蚀在超声表现检查中无明显差异,但是两组关节软骨双边征、关节肌腱周围强回声以及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超声表现检查结果差异显著,组间比较结果P<0.05。注:在临床检验中由于患者同时存在多种超声表现,分别按照超声表现进行统计,故结果存在重复统计现象。

3.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由于尿酸盐在关节囊、骨质和其他组织逐渐沉积而引起的炎性反应或造成的病损,与嘌呤代谢紊乱、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等有着直接关系,通常是发作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逐渐从下肢向上肢、由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部分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

赵清[2]等人在研究中对痛风性关节炎在超声中肌肉骨骼表现等进行了分析,发现软组织肿胀、骨侵蚀和腱鞘炎的发生率较高。本研究中对痛风性和非痛风性关节炎超声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在关节软骨双边征、关节肌腱周围强回声以及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超声检查中发生率较高,但在关节积液、关节周围滑囊积液、股侵蚀方面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将关节软骨双边征、关节肌腱周围强回声以及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超声表现联合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参考[3]。

综上所述,关节软骨双边征、关节肌腱周围强回声以及关节液内暴雪样回声等超声表现与非痛风性关节炎差异显著,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诊断参考,但是关于股侵蚀超声表现的诊断价值还具有争议,需要更多的实验做进一步研究[4-5]。

参考文献:

[1]唐小兰,唐远姣,向茜,等.高频超声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效能及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6,13(4):249-253.

[2]赵清,王婧,狄贵娟.痛风性关节炎的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及超声对其诊断意义[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8):37-38.

[3]滕冬梅,高频超声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2017,4(12):2195.

[4]罗婷婷,尹晓霞.痛风性关节炎在肌肉骨骼超声中的特殊表现及超声对其的诊断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66):126-127.杨彩平,痛风性关节炎的肌肉骨骼超声表现及超声对其诊断意义分析[J].影像技术,2018,(1):35-37.

论文作者:倪磊,唐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不同超声表现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的价值研究论文_倪磊,唐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