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刘庄小学 277415
一、导入设计的原则
1.相关性原则。导入的首要作用是引导学生为本课的学习在知识、心理、能力、方法等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导入设计必须和本堂课在内容、情感、写法、作者、学法等方面必须有一定的相关性,利用相关性引导学生把关注点聚焦到本课的学习,从而为本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导入的首要作用。
2.主体性原则。导入设计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成长历程、性格特点、社会阅历、心理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水平等方面,要尊重学生这一接受主体,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导入,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导入目的。
3.情感性原则。在导入阶段,把学生导入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必须要调动学生的情绪,这是由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决定的。小学生的情绪体验强烈迅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宋代的程颐认为:“性之有动者谓之情。性之有喜怒犹水之有波浪。”富有情感的导入容易使学生的情感产生波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水到渠成,润物而无声。
4.自然性原则。在导入环节嵌入德育,必须自然,不能为了德育而生硬地导入。导入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德育要自然融合,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否则容易产生割裂,使学生产生较为强烈的说教感。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更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因此,在利用导入进行德育,要自然,要和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5.时间性原则。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导入设计要有时间意识,一般在2-3分钟,最长不能超过5分钟,否则容易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倦怠和疲劳,反而削弱了德育的作用。
二、导入设计的方法及案例
1.引用名人名言。名人名言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一是它是语言经典,能够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思想的力量;二是能够使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从而为学生语言的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典型有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德育效果。在导入环节,自然地引用名人名言,既导入了新课,提升了德育效果,也使学生积累了名人名言,一举三得。
课文:《虎门销烟》(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德育点:爱国主义。导入设计:我引用鲁迅先生的话导入,“同学们,我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在其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样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虎门销烟》,感受林则徐这位中华民族的脊梁的家国情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古诗词导入。古诗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是古代文人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既有形式之美,又有思想之美,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反映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引导学生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道德素养的重要资源。
课文:《珍珠鸟》(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德育点:和谐,信赖,热爱大自然。导入设计:“同学们, 杜甫笔下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张志和吟诵‘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白居易写下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轻盈的鸟儿,是自然的精灵,总是与和谐相伴,与信赖相随,今天,让我们走进《珍珠鸟》,感受信赖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依的美好。”
3.歌词导入。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恰如其分地引入音乐元素,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背景下导入课文,同时实现德育目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文:《老师,您好!》(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德育点:奉献,感恩,为一部分学生埋下从师的种子。导入设计:播放背景音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同学们,这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描写了这样一位老师:放飞的是希望, 守巢的总是你;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那个讲台, 举起的是别人, 奉献的是自己。而我,长大后就成了你!今天让我们走进《老师,您好!》,了解作者笔下的默默奉献的老师,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故事导入。好的故事不仅有动人的情节,而且往往蕴藏着深奥的道理,能够美化学生的心灵,促进孩子的成长。学生喜欢听故事,喜欢模仿故事里的人物,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让孩子受到濡染和教育。因此,在导入环节中中给学生讲合适的故事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课文:《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德育点:持之以恒,专一。导入设计:多媒体播放滴水穿石的动画,“同学们,我来将一个李白小时的故事。他是我国唐代大诗人,被人称为‘诗仙’。但是,他小时不喜欢读书,有一次逃课到山下的小河边玩。他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上前问道:‘老婆婆,您磨铁杵干嘛呀?’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说:‘哎呀,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着说:‘只要天天磨,铁杵越磨越细,一定能够磨成针的!’李白想到自己逃学,心中惭愧,他懂得了凡事要目标专一,要持之以恒,从此他发奋读书,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滴水穿石的启示》,看看我们从中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论文作者:张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德育论文; 的是论文; 学生论文; 的人论文; 同学们论文; 课文论文; 原则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