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论文_倪凯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论文_倪凯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重庆 400037

摘要:近年来,在城市迅速加快进程的同时,由于机制砂混凝土具有高效,快速、稳定的特点,所以人民在生和生活中会广泛应用到上商品混凝土。因此混凝土的质量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在混凝土生产中,其强度的上下浮动对生产企业来说一直是个比较棘手的难题。波动幅度是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的关键,同样企业生产混凝土的成本和核心竞争力也会受到混凝土的波动大小所影响。本文通过结合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分析机制砂含量的多少对混凝土的影响程度,以及混凝土中水胶、胶凝材料的抗压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使混凝土强度的波动有效降低。

关键词:混凝土; 强度波动; 机制砂; 石粉含量;

混凝土的构成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砂、骨料、水泥、矿物掺合料、水和外加剂制成的,属于人造石材。混凝土在造桥修路、楼房建造、工厂厂房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的主要指标就是其强度,强度的标号关系到混凝土的应用位置。强度高的混凝土主要是为了高度和安全性的提高。因此如何减少混凝土强度的波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是混凝土生产企业非常重视的问题。由于能够开采的天然河砂非常有限。这种天然资源是不能够在短时间内再生的,导致优质的天然河砂越来越稀缺。机制砂取代天然砂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机制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强度的混凝土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其特点是含泥量低、模量好、经济稳定等。天然砂与机制砂之前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机制砂在生产中会生产出粒径小于75米的石粉。本文就石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

1 混凝土需水量的变化

在生产混凝土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混凝土需水量发生变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配比和坍落度都是相同的。而生产出来的混凝土的强度变化很大。其中一部分原因由于需水量造成的:(1)硬性需水量的变化受到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变化的影响。(2)外加剂相对掺量受到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变化的影响导致需水量的变化。

1.1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变化对硬性需水量的变化的影响

作者利用砂筛机理分析实验,采用150 m以下筛余砂来取代粉煤灰,进行了需水试验。发现筛残砂能够达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中对二级粉煤灰的需水标准、细度的标准,因此从物理角度分析粉煤灰与筛余砂是非常接近的,但在在强度上后期效应达不到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标准。因此,可以把石粉当成惰性胶凝材料用来替代粉煤灰,在一些缺少粉煤灰的地方。不过由于生产中大量的增加石粉的含量会导致惰性胶质增多。

1.2外加剂相对掺量的变化受到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变化的影响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增加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会导致惰性胶凝材料和活性胶凝材料的总量也随着增多,外加剂的用量则保持不变,相对的降低了在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掺量和减水率。最后或使混凝土的需水量增加,做成了水胶比增大,最终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2 混凝土胶凝材料的组成变化

本文指出,石粉可作为混凝土中的惰性胶凝材料。所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就是由水泥、矿渣粉、粉煤灰等活性物质和石粉等惰性材料组合而成的。在混凝土中机制砂的含量有所变化,它必然会改变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成分。

3 石粉对水泥水化的作用

经过实践证明,机制砂中的石粉是一种惰性胶凝材料,但在水泥水化过程中起到成核作用,对水泥水化析晶有引导性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泥的水化速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4 石粉在骨料填充上的作用

石粉在混凝土会产生填充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它对骨料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对混凝土的密度有所增加,使混凝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低等级混凝土中,这种效应更为明显。因此,使用石粉在合理的掺量范围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石粉在混凝土中含量也不是越少就越好。探讨了石粉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机理,对石粉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1)根据机制砂的不同类型对其出厂含量进行控制,控制石粉含量在合理范围内。混凝土中的部分胶凝材料由机制砂中的石粉代替,能够使混凝土密度提高的同时也可促进水泥水化。石粉含量高,不会影响胶凝材料的强度。(2)对机制砂进行分仓入库管理,对机制砂的石粉含量进行及时检查。外加剂用量的调整根据石粉含量的检测结果来进行,以保证外加剂用量的稳定性。(3)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可根据机制砂的类型测算,从而测算出机制砂中石粉影响强度的系数。由石粉的含量对胶凝材料的强度进行计算,对胶凝材料用量适当调整。

5影响机制砂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的因素。

通过分析发现,在增加机制砂中石粉含量的同时会使混凝土降低收缩性能,而机制砂的使用量要比河沙混凝土的收缩值小,也就是在石粉含量不到10%时机制砂混凝土的干缩值慢慢增大,会增加机制砂混凝土的干缩率。这就意味着机制砂混凝土的干缩率在石粉含量较高的情况下才会具有。不同含量的机制砂的石粉混凝土的干错程度也会有所不同。研究了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水胶占据的比例越大,石粉的含量也会随之增加,混凝土的收缩程度也会有所提高。

而混凝土的收缩程度的大小会直接受到机制砂中的石粉的含量的增减影响。这是由于水泥的水化程度和水合铝酸的形成都会受到石粉含量的增加所影响,并且还会增加减水剂的剂量。

6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思路

6.1由于机制砂自身的特点,所以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合不同于传统的河砂。通常来讲,将机制砂水灰比高出天然砂的水灰比0.05配置混凝土时,强度反曾不降。少量使用石粉来取代粉煤灰的混凝土28天后进行强度对比,其强度要高出对照组10%-15%,相似的实验很多生产企业也都做过,有很高的代替比例,结果表明,降低了混凝土的耗水量,改善了和易性,提高了流动性,减少了泌水。因此,设计和施工人员应该对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以及差异进行充分了解,。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进行调整是必要的。

6.2政府管理部门的宣传引导力度应加大,目前,对于机制砂的推广和应用还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即使有多少成功的例子,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单位采用河砂配比。目前在我国西南省份由于河砂资源限制、优良的石质使得机制砂生产运营有了相对较为熟悉的模式,从生产设备到检测、使用都用丰富的经验,政府部门也出台了关于机制砂使用的地级标准。制定相关的标准、规定、用用说明都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规范,在通过媒体介入、行业交流、成功例子来对其他企业进行推进。通过整体提高行业的地位来强大自身。

结语

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工程材料,机制砂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是非常成熟的,具有广泛的原料,抗压强度高,承载能力强和良好的经济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城市建设。然而,在实际生产商品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波动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安全,是混凝土生产企业长期面临的问题。为了满足城市建设不断发展的速度,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分析混凝土强度波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和应对方法,在结合实际条件。控制混凝土的强度波动,是城市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耿权,陈立兵,张珂,师华,金文刚,冯沅.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C30和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7,43(33):114-115.

[2]文波.机制砂特性及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相关问题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11):41-43.

[3]杨彬,潘菲,姜观荣.机制砂中石粉粒径及颗粒分布对胶砂性能的影响[J].粉煤灰综合利用,2017(01):15-19.

论文作者:倪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论文_倪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