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_常越

晚期肝癌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_常越

(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100)

【摘要】目的:观察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64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2例患者则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差异。结果:本研究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服务干预后,观察组32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病情痛楚及死亡恐惧,值得后续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关键词】晚期肝癌;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214-02

本研究为选择适宜晚期肝癌患者应用的护理服务方案,良好降低肝癌病情所致的患者生理、心理层面消极影响,系统纳入了我院2016年3月以来接收的32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治疗同期给予了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且为便于护理成效观察,特选取我院同期接收的另外32例晚期肝癌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了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的两组患者预后情况进行了综合对比,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64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护理服务对象,64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为肝癌晚期,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4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分布为25~76岁,平均(52.5±14.2)岁;对照组32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区间分布为24~75岁,平均(55.1±17.2)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本研究对照组32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即做好患者癌症病情、生命体征观察同时,做好日常药物、饮食护理等相关护理工作;观察组32例患者则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护理路径如下。

(1)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因晚期肝癌病情不可逆性,患者容易产生暴躁、偏执、易怒、恐惧、焦虑等相关不良心理,另有部分患者易对生活丧失希望,终日郁郁不堪[1],基于此类情况的存在,着力做好心理护理干预,强化患者的个体治疗意志力十分必要。护理人员需本着人本服务原则,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与患者展开不同的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表现出对足够的理解、尊重,倾听患者诉说,鼓励患者说出自身焦虑、痛苦,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以此对应做好疏导解决,以便促使患者有机会发泄自身负性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心理情绪导致的夜不能寐、精神萎靡等问题,保持平和的心态配合医护工作,提升现实生存质量。

(2)癌痛护理干预:因肝癌晚期患者常见肝区疼痛情况,产生患者较严重的生活质量影响,因此针对不同患者需给予对应护理管护,以达到缓解癌痛所致的生理不适。譬如针对中度癌痛患者,定时肌注、口服给予镇痛药物并不能有效缓解持续癌痛反应,因此可选择静脉持续给药方式予以缓解疼痛[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药物镇痛同时,护理人员还可综合指导患者保持胸式深呼吸减痛,抑或引导患者取侧卧体位,减轻腹壁张力拉痛。还可通过每日为患者按摩,放松胸肋、背脊肌肉,改善疼痛情况,确保患者获得最佳镇痛成效。

(3)日常优质管护措施:晚期肝癌患者的治疗方案、化疗时间、病情均存在不同差异,患者心理、症状不适体现也各有不同。因此,针对晚期肝癌患者除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各项生命体征外,还应实施差异化护理干预措施。比如针对24h化疗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需随时辅助患者变换体位,以减少机体疲劳不适。针对情绪不稳定、急躁不安的患者,除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康复环境外,还应协同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必要的社会支持,以强化患者的生存信心[3]。另外,应为患者搭建科学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饮食偏好,结合病情及营养需求,合理安排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饮食。且因患者化疗后易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关注患者呕吐物的性质,防止消化道出血,并及时漱口、静脉补充营养。日常嘱患者少食多餐,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此综合管护措施,促使患者安然的度过生命最后阶段。

1.3 观察指标

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实施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内容涵括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4个生理健康维度;同时包括了生活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4项心理健康维度,每维度分值均为100分,评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此维度水平越佳。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18.0软件作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F-36量表评分情况对比可知,观察组32例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F-36量表均分为(375.4±41.2)分;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为(487.3±24.1)分。相比同期对照组32例患者护理干预前的SF-36量表均分为(380.5±42.4)分;护理干预后则相应改善为(412.5±25.1)分。综上可知,本研究两组患者入院时的SF-36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评分相比干预前呈明显改善,且评分结果也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肝癌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现逐年提高趋势。通常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大多已为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病情不可逆性,晚期肝癌患者在面临着癌痛、胸腹水、黄疸等病理变化所致的痛楚同时,部分患者还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易出现精神颓靡、抑郁等情况,导致生存、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4]。因此,针对晚期肝癌患者着重给予医护干预,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促使其正面疾病,重塑生活信心,现实而必要。

本研究中,观察组32例晚期肝癌患者实施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是本着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的原则,依托以往护理服务经验,综合考虑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自身,细化实施了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方法,通过借助心理护理工作,良好强化了患者的医护工作配合度;且通过癌痛护理、日常护理干预措施,降低了患者的生理痛楚及机体不适情况发生,切实提升了患者护理成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32例患者SF-36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进一步表明了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值得综合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建华.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学,2015,21(29):112-113.

[2]张倩,于玲玲.人文关怀用于晚期肝癌患者护理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5):186-186.

[3]黄丽霞.优质护理应用于晚期肝癌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3):94,71.

[4]严秀芹,赵夏英.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2016,10(5):282-282.

论文作者:常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4

标签:;  ;  ;  ;  ;  ;  ;  ;  

晚期肝癌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_常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