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创新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中国论文,视角论文,框架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式管理存在吗?作为学者和企业家长期争论的焦点,这一问题始终没有定论。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中国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式管理孕育和成长的根基[1],表现为企业家的政治战略和政治行为在中国企业战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相对于营销中国企业更加重视渠道[3],中国企业的长期取向文化最强[4]等。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式管理不存在:在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管理思想和实践相互交融[5],在管理理论和方法上不存在地域之分[6],往往多种管理方法并存,很难区分是中国式的还是美国式的[7]。
本研究认为,中国式管理是客观存在的,但尚处于孕育期。每一种管理模式均是在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经济高度发达,拥有众多成功企业的前提下总结提炼出来的,如美国式管理和日本式管理。而我国拥有独特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商业实践上亦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并且在未来会继续不断向前发展,这就构成了中国式管理客观存在的前提;只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和美、日企业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还需要不断消化和吸收各种管理思想的精髓,因此,中国式管理还处于孕育阶段,但其核心架构——中国特色管理(有些学者使用中国特色管理一词替代中国式管理,认为两者是等同的)却已是一个成熟完整的体系。现阶段,学者们需要多维度、多视角总结提炼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为今后研究中国式管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
已有研究多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视角,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中国企业管理影响的演绎式分析,研究中国特色管理理论,那么,能否采用其他研究视角,以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进行研究呢?对此,笔者作了尝试。
1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评述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①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运用的理论与方法[8],如公司治理制度创新、企业成长制度创新,以及企业行为与监管、国企出路和外企本土化等;②中国企业管理的特征[9],主要基于国内外企业管理实践的比较进行总结提炼;③促成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形成的企业内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家、员工、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传统文化、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等,及其对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形成的影响机理,其中尤为引发研究者兴趣的是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形成的历史渊源[10,11];④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3,12]。
其中,最吸引研究者目光的是中国企业管理的特征,并已积累了很多研究成果,如M理论、和谐管理理论、东方管理理论、C理论、人情—面子理论、家长式领导理论、和合管理理论以及道本管理理论等。上述研究成果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研究文化是如何影响“中国人”和“中国事”来探讨中国企业管理特征的。
而最具有争议的是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一些学者认为现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主流研究方法不甚科学、不符合工商管理领域对研究方法科学性和规范性的要求,也由此造成了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未能得到国外学者的认同,应采用中国化的西方管理学研究范式[3,13]。但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现有的主流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支持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发掘[12]。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在众多国内外学者的悉心研究下已初具雏形,但单一的研究视角难免具有局限性,多视角的研究可使得研究思路和成果更具创新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并能够多角度地解决问题,提供较优解[14,15]。
2 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思路
2.1 研究内容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①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这是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积淀而成并经过反复实践被证明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②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根据企业内外部发展情况有选择性地学习和引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③中国企业近几年的管理创新,这是中国企业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推行的全新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在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及引进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包括中国化的西方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及中国企业独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基本架构见图1。
图1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基本架构图
鉴于此,若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则可以从中国企业近几年的管理创新入手在4个方面开展研究:①选取典型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包括管理创新理论与方法;②研究企业推行该管理创新的行为,具体为确定典型管理创新事件的过程,如管理创新信息获取—实施决策—试实施及适应性修正—正式实施—标签化,通过中外企业的比较剖析各阶段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③通过对各阶段影响因素进行聚类和因子分析,确定并分析影响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融合的调节变量及其作用,如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等;④研究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特征。研究的重点是基于中外企业的对比,剖析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过程、行为、各阶段影响因素和模式的特征,从而总结提炼出中国企业的特色管理。
2.2 理论架构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融合”是本研究理论架构的切入点。所谓融合是指熔成或如熔化那样熔成一体,与适配理论相契合。适配理论源于种群生态学的模型和情境理论[16],以协同学为基础,意指协调一致或互相搭配,在工商管理学科中主要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战略管理2个领域。本研究选择其中的配合模型作为理论架构基础,因此,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融合即是指两者的适配。
此外,选择适配理论作为理论架构基础还在于:中国企业近几年的管理创新成果是管理创新行为的结果,而管理创新行为建立在原有的管理创新理论与方法(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及引进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或多或少受到其影响。这三者均需同时实现与外部环境和组织的适配才能最终促成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成功。不符合中国企业运营环境和企业具体情况的管理创新理论与方法不会为企业所采用,进而不会有管理创新的推行,即管理创新行为;企业在推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会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不断调整推行方式,以取得管理创新的成功;最终成型的管理创新成果必是与外部环境和企业相适应的[17],见图2。同时,鉴于管理创新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涵盖范围大的特点,需要在界定管理创新分类体系的基础上,对各种类型的管理创新进行分类研究,如生产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等,各种管理创新应具有不同的适配模型架构。
图2 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形成机理
3 基于适配理论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需要以案例研究方法为主,辅以问卷调查和理论研究方法。
首先,由于基于创新视角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以典型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事件为切入点,描绘管理创新实践的过程、行为及模式,并且通过中外企业典型管理创新事件的对比,析出中国企业各过程阶段行为、影响因素及模式的特点,主要需要解决如下4个问题:①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实践如何?②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是如何与企业内外部环境适配的?③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有何特点?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与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是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全球化和经济转型等因素影响下融合的?而案例研究方法特别适用于回答研究对象“How”和“Why”[18]。其次,由于中国特色管理理论尚属于未知的范畴,因此,需要选择有理论构建功能的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不但能够通过证实和证伪已有理论或案例来强化修正已有理论,而且还可以用于提出新的研究问题,构建新的理论框架,拓展现有理论体系的解释范围[19]。再次,案例研究的结论是从整体情境中得出的[20],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因而能够结合完整刻画的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背景,如高语境文化[13],真实反映管理创新实践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适配过程。最后,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研究者和受访者面对面的接触,可进行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访谈,易于研究者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析出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特点,并发展新的研究框架。此外,相对于单案例研究,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案例的复制支持研究结论,更能保证研究的外部有效性和信度,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索性的[21];同时,中国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特点需要通过中外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的对比析出,适宜采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辅助研究的目的是对通过案例研究析出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内外部环境适配因素进行检验,以弥补案例研究方法信度较低的缺陷。理论研究的作用是在通过比较案例研究得出中外企业管理创新差异性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3.2 研究样本
案例研究应以典型案例为样本[22,23],因此,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需要选择典型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案例:管理创新实践发生在全球化和经济转型大环境中,涉及企业管理的多方面,具有中国特色,其实施使得企业管理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一个5~7个个案的多案例研究中,先要选取情况相似的2~3个个案来验证该理论,然后要选择另一些个案验证相悖的理论假设,若这些个案的结果互相矛盾,则需要增加个案辅助检验[24]。此外,并非所有的管理创新实践都具有可比性。行业和企业规模是影响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实践的2个最重要的企业分类维度。不同行业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尽相同,如行业竞争结构、产品需求变化、细分市场变化及营销模型变化等[25,26],因此,会产生不同的“应激行为”。显然,行业环境是企业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企业规模是影响企业战略、行为、资源、组织结构和运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决定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可行性、推进过程和绩效。据此构建基于研究内容比较维度的案例样本分类维度,见图3。
图3 基于研究内容比较维度的案例样本分类维度
4 研究框架的初验
本研究选取具有相同规模、同属于商用电器行业的3家企业——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简称三洋)、海尔集团(简称海尔)和哈斯曼公司(简称哈斯曼),以服务创新为例,通过中外企业及2家中国企业服务创新模式的对比分析,分析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特点及成因,以及传统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等适配调节变量的作用,对构建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框架进行初验。
4.1 超市展示柜产品市场环境分析
超市使用展示柜以达到冷藏和陈列商品的目的。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商业领域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外资超市纷纷抢占中国市场,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的40家已经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本土连锁超市业自1994年起,年平均增长速度也高达70%。在这种形势下,开利、“哈斯曼”、三洋、“海尔”和中科美菱等国内外大企业纷纷进入中国超市展示柜产品市场,小鸭、中山商联和青岛百特等非主流本土企业也参与到低端产品的竞争中。由于展示柜的核心构件——压缩机大多采用进口,整个市场普遍通用,因此,难以形成核心技术的较量,产品差异化程度较低,价格成为大多数超市采购展示柜的主要标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国外展示柜行业起步较早,行业高度发达,市场竞争较国内更加激烈。
国内超市将展示柜视为一次性投入,只关心初次采购价,并没有考虑产品的技术性能及维护保养(简称“维保”)服务可以节省远远大于初次采购差价的运营成本,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很少对设备进行维保。而国外超市对此却非常重视,使得其设备的平均使用寿命较国内超市长3年。
4.2 “三洋”、“海尔”、“哈斯曼”超市展示柜产品的服务创新模式
4.2.1 “三洋”的服务产业化模式
“三洋”成立于1994年,由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大连冰山集团和双日株式会社3方共同投资组建。虽由日方控股,但总经理及各部门部长均由中方担任,日方并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工作,并不像其他合资企业一样带有外方管理和文化色彩。其超市产品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排名国内第一,2008年市场占有率达55%。
2005年,“三洋”提出选择超市展示柜产品领域试推行服务产业化,原因如下:①通过服务产业化的实施弥补销售和工程利润不断下降的损失,同时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②很多外资超市有对展示柜定期保养的需求;③超市展示柜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每家大型超市一般拥有70~80台展示柜,集中度高,便于“维保”服务的实施。项目实施初期,“三洋”建成统一号码接入的呼叫中心,并根据以往的购买量和付款情况对客户进行了细分:①优良大客户(购买量大且付款记录良好的客户)。建立SBU直接与客户总部洽谈“维保”服务计划,提供包括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保”在内的一站式高附加值服务,以及4小时内的响应服务。②非优良大客户(购买量大,但付款记录有问题的客户)。提供包括设计、安装、调试和维保在内的一站式高附加值服务,以及24小时内的响应服务。③小客户(购买量较小的客户)。提供48小时内的响应服务。
“三洋”超市展示柜产品的“维保”服务是由签约维修商代理完成的。“三洋”根据市场上产品数量来确定维修商的数量,现有东北及山东、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六大营销中心,每个省份拥有5~6家服务商,总共140多家代理商辐射全国。呼叫中心对服务情况采取了严格的电话回访,以确保客户满意,同时完成对代理商的评估。此外,“三洋”每年定期实施产品巡检,对市场上的产品进行大规模抽样检测。其服务体系管理结构见图4。
项目运作初期,“三洋”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内资超市缺乏产品维护意识,虽然有需求,但不愿为服务埋单。有的超市甚至以今后继续购买其产品为由,要求“三洋”提供免费的“维保”服务。“三洋”通过行业会议及客户培训等各种机会,强化客户的“维保”意识。同时,随着国内超市行业的发展,内资超市不断向外资超市学习,而且行业内人员流动频繁,内资超市在设备“维保”方面的意识逐渐加强。至此,“三洋”也获得了很多内资超市的服务订单。
图4 “三洋”的服务体系管理结构
此外,“三洋”也曾尝试自建服务网络,后因成本过高而中途放弃。经过2年多的运行,一些大型超市将其他品牌产品的“维保”交给“三洋”去做。在接手其他品牌产品的过程中,“三洋”遇到的最大2个障碍是技术与配件。在研发部门的支持下,三洋一个个攻克了其他品牌、不同型号产品的技术重点与难点;对于配件问题,主要通过由客户出面向原厂购买解决。
4.2.2 “海尔”的服务创新模式
“海尔”在国内市场上以服务著称,拥有完善的家电维修网络。早在1990年,“海尔”就投资800万元成立了售后服务中心;1997年,“海尔”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呼叫中心。
“海尔”目前拥有家电、通讯、IT、家居、生物、软件、物流、金融、房地产、电器部品、数字家庭和生物医疗共12个产业,以家电生产为主,超市展示柜事业只是其众多产业中很小的一部分,“海尔”甚至将其管控划至家电产业类中,员工总数不足200人。由于家用电器与商用电器在技术、维修重点和配件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区别,“海尔”展示柜的“维保”服务无法依托于其完善的家电服务网络,只能另建商用电器维修网络,现有网点不足100个。“海尔”也为大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高附加服务,与“三洋”不同的是并不出面直接与大客户总部进行洽谈“维保”服务计划,而是根据各个超市单独的要求,安排“维保”服务商提供需24小时提前预约的服务;也并不提供其他品牌产品的“维保”服务。其服务体系管理结构与“三洋”相似。
4.2.3 “哈斯曼”的服务创新模式
“哈斯曼”成立于1906年,是全球著名的超市及制冷设备制造商,其产品品牌包括哈斯曼和科克斯卡。
1935年,“哈斯曼”在加拿大成立了首家服务机构。2000年,被英格索兰公司收购,成为该公司旗下重要的气温控制技术子公司。“哈斯曼”现有的服务业务隶属于英格索兰工业制冷解决方案(industrial refrigeration solutions,IRS)。IRS除为“哈斯曼”提供服务外,还为英格索兰公司旗下的其他子公司提供服务,北美地区现有服务网点45个,1600名工程师。
“哈斯曼”的服务采用统一号码接入,由调度员根据正确的工程师、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以及正确的工具原则对维修进行调度。同时,IRS配有敏捷技术服务系统(smart tech.service system,STSS),该系统可对“维保”项目自动进行调度。除此之外,STSS使维修工程师可通过随身的无线上网笔记本接入存储有产品信息和“维保”记录的中央数据库,并与调度员进行联系、安排工作顺序、完工后进行电子签名。
鉴于美国和加拿大超市行业发展较早,各个超市均重视对设备的“维保”,“哈斯曼”的“维保”服务已有较长的历史,并为用户提供环境审计服务,以确保用户能够达到美国环保局的要求;提供能源审计服务,不断为客户降低产品的使用成本。2004年,“哈斯曼”推出了综合设备和服务解决方案保险计划,加入该计划的用户可以得到“哈斯曼”从设备安装、保养和维修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并可享受“哈斯曼”提供的定期“维保”服务和价格优惠。同年,“哈斯曼”还推出新形象项目,该项目为客户提供不停业的展示柜翻新服务。此外,“哈斯曼”还为客户提供完全资产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其展示柜产品各部件的详细情况和“维保”建议。
4.3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特征分析
“三洋”、“海尔”和“哈斯曼”展示柜产品服务模式的主要区别见表1。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创新模式主要源于西方企业,是与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适配后的结果,表现出制度和竞争不完全与资源约束下,以战略和行业地位为主导的质量+关系模式特征。
4.3.1 国内外企业的比较分析
(1)与制度的适配 3家企业服务种类差别首先是与制度适配的结果。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出台了超市展示柜使用年限的相关规定,而我国却无此类规定,并且由于内资超市不愿付出“维保”成本,致使很多展示柜超期服役,达不到保鲜标准。很多制造商出于服务盈利甚微,甚至倒贴成本的考虑,并没有实施服务创新。此外,由于相关的展示柜节能环保标准的缺失,也使得国内制造企业服务创新模式较为单一。而“哈斯曼”受益于制度的健全,于20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维保”服务,并不断拓展其形式和内容。
(2)与市场竞争的适配 服务种类的差别以及技术平台的区别也是与市场竞争适配的结果。“哈斯曼”的技术平台较“海尔”和“三洋”增加了STSS,而该技术在北美市场上广泛应用,行业中的其他竞争对手均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以提高服务质量,并且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获得竞争优势。在国内,由于冷链行业发展不过20年,竞争者并没有引进高科技支持平台提供多种服务,因此,“海尔”和“三洋”还处于呼叫中心和相对较为单一的服务形式发展阶段。
(3)与企业资源的适配 美国“哈斯曼”与国内2家企业在服务商性质和服务时效上的区别是与企业资源适配的结果,主要包括金融资产、技术能力、网络能力、产品种类和系列规模等,具体如下:①服务商性质。“哈斯曼”的服务商隶属于英格索兰,英格索兰的主要产品涉及空调系统、气温控制系统、工程机械以及安全系统,其中气温控制系统产品包括冷藏运输设备和固定制冷设备,“哈斯曼”和冷王都是英格索兰“维保”服务的对象。英格索兰多品种、多品牌的企业特点及“哈斯曼”的行业地位使得其具有相当规模的产品“维保”服务市场需求;同时,企业的金融资产能力也为企业自建服务网络提供了保障。与“哈斯曼”相比,“三洋”的产品系列相对单一,金融资产能力相对不足,自建服务网络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不得不将服务进行外包。“海尔”与“三洋”的情况类似,只是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更不得不选择服务外包形式。②服务时效。“三洋”和“哈斯曼”的服务网络较为发达,强大的网络能力使得这2家企业的维修商能够迅速响应客户需求。而“海尔”受其商用设备维修网点数量不足的限制,无法像家电服务一样做到“按约定时间”上门服务。
(4)与传统文化的适配 服务种类除了是与制度、市场竞争适配的结果,同时也是与传统文化适配的结果。传统文化对管理创新的影响往往表现为企业与创新模式之间的相互适配。对于服务创新而言,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客户的影响。发达国家超市将“维保”服务视为正常的、应当的,因此,“哈斯曼”可以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以响应客户需求。而内资超市将展示柜采购视为一次性投入、不愿付出更多的“维保”成本,因此,“三洋”和“海尔”的服务形式较为单一。并且“三洋”在服务产业化的推进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说服内资超市进行设备的“维保”,如基于SBU的客户关系管理,使得“三洋”在服务质量等同的情况下,获得了更多的一站式服务订单,以及其他品牌产品的维保服务订单。
基于上述分析说明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模式具有制度和竞争不完全与资源约束下的关系+质量模式特征。
4.3.2 国内企业的比较分析
“三洋”与“海尔”服务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为其他厂商产品提供维保服务,这主要是与战略和行业地位适配的结果。“三洋”为其他品牌提供“维保”服务主要是出于期望通过提供良好的服务,展现其技术能力赢得客户的信赖,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一种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战略。同时,“三洋”的行业地位支持了其服务网络的建设,因此,能够实施对其他品牌产品的“维保”。而展示柜产品并非“海尔”的战略产品,“海尔”也无意发展服务产业化,较低的市场占有率制约了其服务网络的发展,因此,“海尔”并不为其他厂商的展示柜提供“维保”服务。显然,我国制造业企业服务创新模式具有以战略和行业地位为主导的特征。
从分析过程和结果中发现,市场竞争、行业地位、客户(传统文化)、产品种类和系列规模、金融资产、战略、技术能力以及网络能力是中国企业服务创新的主要内外部适配因素,而政策因素对中国企业服务创新的影响不显著。由此,构建中国企业服务创新模式的适配模型(见图5)。
使用ATLAS/ti 5.0软件进行质性数据分析,对通过比较案例研究析出的适配因素进行验证。将访谈记录、文件、档案记录和相关研究案例等质性数据导入ATLAS/ti 5.0软件中,析出中国企业服务创新的内外部环境适配因素,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得出全部适配因素得到支持的结果。
4.3.3 分析步骤
步骤1 案例分析人员阅读、收听所有的质性数据,抽取出与对服务创新有重要影响的企业内外部环境因素主题相关的部分,将质性数据誊抄或导入ATLAS/ti 5.0软件。
步骤2 利用随机数表随机从60份质性数据资料(“三洋”40份、“海尔”10份、“哈斯曼”10份)中抽取出6份(“三洋”4份、“海尔”1份、“哈斯曼”1份)进行预测试。请案例研究小组以外的2位该领域专家阅读抽取出的相关主题,就每个访谈问题给出相关的答案类别和编码,然后进行互换审查。其中,“*”代表通配符,“|”代表布尔逻辑的“或”,结果见表2。
步骤3 根据步骤2中完成的编码表,ATLAS/ti 5.0软件自动搜索相关编码,并进行定位,形成引用,以便在后续步骤中分析人员可以根据上下文判别搜索编码的准确性。
步骤4将搜索出的所有编码和引文交给2位专家进行核对,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12处错误分析,予以剔除。
步骤5 将最终的分析结果导入SPSS统计分析软件,结果见表3。
5 结论与展望
对于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而言,研究中国式管理为时尚早。现阶段,学者们应着手研究作为中国式管理核心的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为今后总结提炼中国式管理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鉴于中国特色管理理论是由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引进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以及中国企业近几年的管理创新三者构成,而中国企业近几年的创新又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以及引进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表征,因此,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可以以中国企业的管理创新为切入点,基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方法与引进的西方管理思想和经验,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行为及成果与企业内外部环境三方面六维度适配过程和模式的研究,通过描绘典型的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实践,剖析中国企业管理创新过程、影响因素、行为及模式特点。鉴于此,需要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尤其是具有理论构建功能的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最为适宜,同时辅以问卷调查法和理论研究方法分别对析出的适配因素进行检验,完成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总结提炼。
以服务创新为例,通过对“三洋”、“海尔”和“哈斯曼”服务创新模式的比较案例研究,辅以ATLAS/ti 5.0软件进行质性数据分析,对研究框架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初验,证实了其可行性。但本研究的目的是提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思路,而且由于研究尚处于启动阶段,因此,还有很多未尽之处,需要通过深入研究中国企业服务创新及其他类型管理创新的过程、行为、影响因素及模式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对理论框架进行充实和修正。相信随着后续研究的开展,本研究能够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一种有价值并可行的范式。
标签:管理创新论文; 服务创新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管理理论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三洋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