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卢亚飞

江苏省如东县第四人民医院 2264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3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3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PANSS量表评分、抑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4、8周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NSS量表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抑郁;临床效果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临床症状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其中情感障碍是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而情感障碍中又以抑郁最为常见,抑郁症状会导致患者病情迁移、反复发作,极大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将心理护理干预纳入综合治疗措施中,现将临床应用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83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状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男35例,女48例,年龄在31-52岁之间,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45例,男19例,女26例,平均年龄(36.9±2.7)岁,病程在2-7年之间,平均病程(4.1±0.7)年,首发年龄27-49岁之间,汉密尔顿抑郁(HAMD)量表评分均高于9分,平均得分(16.2±2.9)分,对照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1±2.3)岁,病程在1-5年之间,平均病程(3.5±0.4)年,首发年龄30-48岁之间,HAMD量表评分(15.9±3.3)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两组均给予喹硫平联合舍曲林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多存在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的临床特征,患者多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拒绝或抵抗与外界和他人交流,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即应主动与其进行积极沟通交流,介绍医院病房环境,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和饮食,教授患者正确应对常见症状及缓解心理压力,逐步消除患者悲观、绝望情绪,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期间还应与家属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告知家属疾病的可治愈性,使患者能获得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使患者能更早有效的融入家庭和社会生活[1];个性化心理干预,患者受自身个性、家庭及社会环境影响,临床表现出的心理症状有所差异,针对不同患者出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应介入不同的心理干预措施,如悲观情绪严重者可多介绍治疗成功病例,以增强患者信心,自我适应能力较差者,可采用多陪护、多沟通的方式,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期间根据患者自我爱好安排相应的文娱活动,丰富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认知干预,安排患者进行适应的社会活动,指导患者处理人际关系,逐步引导患者融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帮助患者建立理想思维,纠正不正确认知[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PANSS量表评分、抑郁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PANSS量表分为阴性症状、阳性症状、抑郁因子及认知缺损四个维度,各维度及总量表评分越低说明临床症状改善越好,根据PANSS量表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PANSS量表评分相比治疗前降低80%以上视为痊愈,评分降低在60-80%之间者视为显效,减分在30-60%之间者视为有效,减分小于30%者视为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及有效病例数[3],抑郁症状采用HAMD量表进行评价,评分越低说明抑郁症状改善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采用SPSS15.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HAMD及PANSS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HAMD量表及PANS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各时间段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ANSS量表各维度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感障碍、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及思维障碍等,因此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7.8%,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仅为84.2%,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介入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各项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金风仙,赵建利.心理护理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广东医学,2013,34(20):3217-3219.

[2]蒋红.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422-423.

[3]于莉,孙锡绢.心理护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14):2821-2822.

论文作者:卢亚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卢亚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