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电气自动化这样一门主要用于工程实践的专业而言,实践教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多数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理论教学方面,弱化了实践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只会纸上谈兵,在后期的工作过程中显得能力不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实践教学的地位也在逐步增加。作为培养要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工作岗位的人才的高等院校,更应该引起重视,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同时也适应时代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实施途径
1导言
伴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仪器及电气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电子技术也不断更新,仪器及相关设备逐步向着智能化、数字化、集成化方向发展。这给高职学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学好这门课程,适应社会科技的新发展,电气专业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实践环节的训练和培养不能忽视,在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中,应合理安排综合实践周的内容,并且采用适当的考核办法,以有效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电子技术实践教学的意义
电子技术涉及到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电子和自动化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多学科的交叉使得电子技术理论庞杂,理解记忆存在困难。虽然有些院校在理论教学方面投入很多,但是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作为短期快速记忆,很容易忘记,使得这些理论知识不能有效地在现实中进行应用。因此,改变教学方法,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十分重要。
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发现不足。短期来看,这种方式可能效果不大,但是长期坚持的话,学生从学习兴趣、能力提升和专业拓展等众多方面,都会取得显著进步。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论知识不但没有因此而弱化,实践能力也会大幅提升,真正地成长为适应时代的人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具有开放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树立独立思考的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3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实践课存在的问题
电子技术类课程实验,是提高学生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课程,但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各门课程实验相互联系不严谨,课程分布不均匀,导致学生只能够偏于一方面技能,认识和理解某个知识点,课程整体应用能力不强,导致实践课教学并不理想。因此,在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中,合理设置综合性实验环节非常必要,这样,有利于加强教学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一些电气自动化专业虽然也安排了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但是,由于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实践环节和实践内容安排不合理,进而影响到综合实践的实践效果。主要表现在综合性不强,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缺乏有效的综合和评定等问题。因此,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实践环节的跟踪与管理,确保学生通过这一实践过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能够有所提升。传统的实验课多是教师演示性的验证实验,此种教学模式,只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学生通过实验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分段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所帮助,但不利于课程整体技术把握。在传统的实验课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仅不能够主动去查找资料,还被动的接受实验学习,此种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很难发现和解决问题。此种实践教学模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设电子技术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有机地整合先前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途径
4.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程安排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在建立理论基础之后,迅速针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拓展。比如在学习完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后,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设计电路、编写程序,制作一些例如信号灯、计时器、电子闹钟等实际作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2实验内容要突出综合性,促使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气自动化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的基本任务一是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作风,二是巩固电子技术课程理论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电子技术方面实践技能,所以,实验内容要突出综合性,促使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开设电子技术综合创新实践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有机地整合先前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认识,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只不过缺乏综合实践的实施经验,所以,电气自动化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设计环节,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熟练的应用新技术、新器,掌握安装和调试全过程。电子技术发展周期短,更新速度非常快,作为培养应用设计性人才,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必须是学生熟悉了解技术的前沿发展,在掌握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实践。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选题,选题应控制在学生能力范围内,要考虑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学生力所能及的限度内,由易到难有梯度地进行,避免实践手段太抽象,选题太难,使学生望而生畏,进而影响综合实践环节的有效实施。
4.3个性化培养
电气自动化属于工程专业,在后期都会开设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这虽然算是一种实践教学,但是课程设计的内容大多已经沿用了很多年,不仅因为参照资料过多而降低了难度,而且这些老旧的内容无法涉及到新方法、新技术,学生的实践环节与时代发展相背离。因此,为改变这种情况,课程设计的内容需要进行改变,大胆尝试新技术。同时,还可以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选择课设题目,经过老师认可之后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个性化设计。
4.4为学生的课后自学实践创造条件
学生时代是创造性与想象力最为丰富的时代,尤其是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学生理解问题的切入点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他们的想法也一定不相同。所以除了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个性化管理,在学生课后的自学生活中也需要个性化教育。但是目前众多高校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不够,学生有了想法,却没有可行的条件去尝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放宽实验室使用的申请条件,让学生自由地结成课后小组,向老师提出合理申请之后便可以同小组成员一起使用实验室,在加强团队合作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作为一门工程类的专业,同时又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主流,做好教学方法的改革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技术综合实践是改革的重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以及流于形式等问题。从教师和学生两种角度同时切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管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调动尽可能多的资源,丰富学生课后的实践学习环节。教学改革的道路依旧漫长,这个过程不仅要落实各种相关文件,同时更需要高校教育者们勇于尝试与探索。
参考文献:
[1]张兆仁.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环节的实施及探索[J].中国标准化,2017(14):249-250.
[2]黄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南方农机,2017,48(24):30+34.
[3]于秀娜.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4(19):237.
论文作者:吴改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学生论文; 电子技术论文; 环节论文; 课程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专业论文; 提高学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