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建材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071051
摘要:工程建设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有很大作用。工程建设往往涉及到很多因素,其中不仅是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还包括的是工程建筑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基的土壤性质及承载强度,本文结合具体的软土地基的工程勘察做出分析,并对相应的勘察要点进行严格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
(1)触变性:当软土地基受到外力作用下,例如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或者连续起伏情况,会导致软土地基的结构发生一定的破坏,进而导致软土地基的强度出现不规则变化,发生沉降或者滑动的问题。(2)不均匀。软土地基由于沉积环境的复杂性导致了软土地层空间分布的不稳定性及物理力学性质的突变型,这主要是表现为地层的均匀性较差,尤其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由于其结构不均匀,导致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均匀沉降。(3)流变性。软土地基在所受到的长期荷载力的影响,不仅会由于一定的排水而出现变形,同时还会由发生剪切变形,这种变形的变化不明显,但是往往会由于所持续的时间较长,很容易对实际的建筑工程的地基沉降和相工程的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4)透水性较差。由于在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当中,软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对于水分的吸收,但是缺乏透水性,软土地基排水功能相对较差,因此在处理建筑物的沉降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除此之外,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在初期加载的过程当中,地基的坚固程度受到孔隙中水压力值的影响,对软土地基岩土对工程的整体施工产生那些影响要有思想准备。(5)高压缩性.软体属于高压缩土,软土的压缩性随液限增加而增大,其压缩系数a 1-2一般大于0.5MPa-1,最大可达4.0MPa-1。在软土地基上建筑工程,很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
2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要点
2.1力学性质
软土地基的实际勘察过程中,还需要做好对其力学性质的评价和判断,要做好对土层固结情况和超固结情况等方面的勘察和分析,不同的程度的土壤固结所产生的变形和压力及性能有所不同,所以在对土层的勘察过程中要做出重点处理和分析,从而确定出土层前期固结的压力情况。把握土层压力及变形参数的基础上,需要在室内试验过程中对前期固结压力和压力系数、压力指数、回弹指数、固结系数等各种参数的具体数值加以确定,从而更加科学准确的掌握软土层的具体结构情况,加深对软土层的进一步了解。在实际的工程施工措施应用中,可以对施工导致的软土性能变化进行预测,其中就包括有土层的强度和土层压缩性能的改变。
2.2土层检测
在进行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实际勘察中,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即为对土层的各项条件进行检测,主要包括:①土层种类;②土层条件;③土层分布情况;④土层排水固结条件;⑤土层沉降速度;⑥土层强度,对土层的各项因素进行检测以及记录,由于部分土层质地较薄,中间掺杂着砂层,因此更加需要进行细致的检测。同时对土层的均匀情况进行检测,包括:①土层厚度;②土层伸展性;③土层竖向的分布情况。在硬土层区域进行浅层以及深层土持续力的检测,对土层基层情况进行勘察重点观察土层分布情况以及风化情况,从而保障软土地基岩土工程中各个土层的实际情况都能够进行充分的检测,保障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
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的变化程度直接关系着地基位置的设定,进而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地下水位的控制。要想合理控制地下水位,首先,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主要包括河流、湖泊以及地下排水管道等多个部分,这样有利于充分了解地下水位下降或上涨的幅度,从中分析出水位变化的相关规律,便于针对性方案的制定。其次,在总结运用地下水位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调整建筑的地基位置,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来避免地下水位变化对建筑物的危害和不良影响,确保建筑工程的项目的顺利开展。
2.4加强对于科学测试技术的运用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发展都离开科学技术的应用,正所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更应该充分发挥科学的测试技术的作用,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并提高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引进了室内外的测试技术,主要是进行波速测试,运用检测技术和施工检测来开展静载荷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等。这些测试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能够改善传统资料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推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顺利开展。当然,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也有利于建筑行业向着良好趋势发展,两者在不断发展中可以互相促进,共同进步。(1)现场原位测试技术。软土地基具有触变性、流动性的特点,在采用钻探取样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取样出现水土流失、扰动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产生偏差。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还应结合岩土工程所在区域的软土的特征、工程等级与特点,采取相适应的现场原位测试试验。(2)静力触探。静力触探可以减少钻探取样的工作量,节约勘察时间,提高勘察质量。静力触探的静探孔孔位、孔口高程必须与钻探孔相同,孔深则应穿过软土层,深入持力层3m。静探孔位置应布置于软土层厚度出现较大变化的地方、软土层内砂夹层的尖灭带,以确定软土与砂夹层的边界、厚度、性质。若要对钻探孔的地质划分进行检验,则静探孔位置应布置于钻探孔附近5m内。进行静力触探前,必须平整场地,将触探主机对准孔位,用分度值为1mm的水准尺校准机座,并将机座紧固在反力装置上。然后将穿入探杆内的传感器引线连接到量测仪器上,打开电源,预热并调试至正常工作状态;再试压探头,检查顶柱、锥头、摩擦筒工作是否正常(若测孔隙压力时,应使孔压传感器透水面饱和);若各部件工作一切正确,将连接探头的探杆插入导向器,调整垂直并紧固导向装置,保证探头垂直贯入土中。(3)钻探技术钻探技术在实际的岩土工程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技术措施,也是对软土地基进行更加详细准确的把握,以此来获取和掌握软土厚度、状况、颜色等,从而能够更加清楚明晰的掌握地下水的深度、径流、排泄等条件,更好的掌握岩土层的相关物理和力学指标。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勘察,以在后续做好对软土的结构保护,所以应该更好的采用钻探的方式进行。另外如果需要使用护壁回转钻探技术,应该做好完善的保护措施,确保软土地基的结构性不被损坏,更加明晰的做好对原始土层的分析。在对软土采样的时候,应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方式,要做好对土样性质防护,加强对水分的保护,针对细砂层的处理也要做好防护,从而保护好后续颗粒分析的准确性。
结语
总体来说,岩土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岩土工程的地基勘察,由于软土地基具有透水性较差和强度差以及不均匀沉降和触变性、流变性、高压缩性等特征,为了有效提高勘察质量,要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应地基的勘察处理,做好对软土地基的土层检测和力学性质勘察,合理选用钻探技术和现场检测技术以及物探技术等勘察技术,不断提高软土地基的勘察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千山,赵栋,丁玉涛.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08):73+90.
[2]陈松松.基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的勘察与数据处理分析[J].江西建材,2017(03):222~223.
[3]张建磊.岩土工程勘察中的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4):199~200.
论文作者:武彦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1
标签:土层论文; 土地论文; 基岩论文; 土工论文; 岩土论文; 情况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