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桥梁工程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而桥梁工程施工裂缝问题仍然存在。近些年,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形成概率不断增加,再加上外部因素的影响,施工裂缝就存在强烈的扩大趋势。针对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裂缝;成因;解决对策
1 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成因
1.1 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
桥梁工程在现代化的建设工作中,主要是通过混凝土施工来完成的,施工裂缝在出现过程中,与温度的变化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而言,当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以后,需要一个逐步硬化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水泥的水化分解作用,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这种现象的发生,促使混凝土的温度,表现为持续升高的现象。部分混凝土施工当中,表面的散热相对较快,因此在外部的温度上,会趋向于快速的冷却。可是,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却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散热完毕,这就很容易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表现为较大的差异性,由此产生了内外温差过大的现象。当这种温差,超过了混凝土自身的承受限度以后,就会产生裂缝的问题。桥梁工程施工裂缝当中,温度裂缝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同时也是近几年工作需要重点应对的问题,不能有丝毫的放松。
1.2 技术操作不过关
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与行业进步,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稳定方面,更加是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现阶段的工作中,需要针对桥梁工程施工裂缝开展深入的分析。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技术操作不过关,是比较重要的裂缝成因。桥梁施工过程中,任何一项技术的选择应用,都不能从传统的角度来出发,应坚持对不同的技术内容、技术内涵,做出深刻的把控,将施工技术按照综合性的原则来运用,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的可靠性、可行性。可是,某些施工方在技术的应用上,完全按照最简单的模式来应对,表面上提高了施工的技术效率,实际上对技术质量,未开展良好的把控,以至于在最终的工作成绩上,造成了恶性循环。
1.3 材料质量低下
桥梁工程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推动了材料市场的繁荣发展,并且在很多层面,都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模式来操作。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成因当中,材料质量低下,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首先,部分厂家在销售、制作材料的过程中,采用错误的成本控制方法,按照"以次充好"的模式来应对,表面上能够对材料质量做出积极的把控,实际上特别容易导致桥梁施工的材料,在错误的性质上发挥,最终给桥梁的整体发展,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其次,材料质量在核对过程中,并没有利用专业的测试技术来完成。现阶段的材料行业,正在不断的趋向于良性循环,很多工作的执行,都必须对材料本身的特色做出积极的把控。有些施工方,对于材料的检测工作十分不重视,以至于材料的应用和功能发挥,存在严重的混淆现象。第三,材料的比例应用,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桥梁施工过程中,每一种材料的应用,都具有自己的规范和要求,仅仅按照单一的指标努力,肯定会给裂缝的出现,提供较多的机会。
2 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温度的把控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桥梁工程施工裂缝已经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重视,为了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严重的恶性循环,一定要在温度方面做出全面的把控。我国的桥梁建设,在数量上、规模上,都表现为持续扩大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选择水泥的时候尽可能用低热或中热的水泥,例如矿渣水泥和粉煤水泥;科学的控制水泥用量;降低水灰的掺合比例;合理改善骨料的配比,加入合适的减水剂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的热量;加强混凝土搅拌工艺的研究,有效降低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加强混凝土温度变化的监控工作,及时采取调节温度的措施。通过在温度上获得良好的掌握效果后,桥梁工程的施工裂缝,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裂缝的反复出现,对于今后的工作进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2 强化干缩裂缝的应对措施
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出现,并非是偶然现象所导致的,而是因为在工作过程中,有很多的技术层面内容,并没有得到积极的把控,以至于在最终的工作成绩上,出现了严重的恶性循环。在施工裂缝的应对上,需要在干缩裂缝的应对水平上快速提升。我国很多区域的桥梁工程建设,都进入到了非常重要的阶段,针对干缩裂缝,努力运用综合性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干缩裂缝反复的出现,还需要在相关的辅助手段上加强,确保桥梁工程的整体稳定性,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第一,应该选用收缩量小的水泥,可以选用中低热类的水泥,可以有效降低水泥的使用量。第二,在对混凝土搅拌时,需要按照水泥型号掌控好水灰比例,适当加入一些减水剂。第三,加强混凝土早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合理的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进行延缓。注意季节性变化,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第四,在混凝土结构中要设置适当的变形缝来适应热涨冷缩的影响。经过上述手段的积极运用,干缩裂缝的处理,可以在工作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控制。
2.3 加强材料的积极把控
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过程中,还需要在材料方面做出科学的应对。所有的桥梁工程施工,都必须在多元化的材料应用方面,努力获得较好的支持。材料方面的工作,是细节上的组成部分,一定要对材料的特性、功能、优势等,都做出较好的利用。第一,材料在采购过程中,需要开展深入的对比分析。现如今生产的材料,有很多都是新型材料,但并不见得一定符合桥梁建设的要求。对于任何一项材料的采购,都必须寻找到相应的需求点,这样才能在材料的运用上,获得较高的匹配性,不至于出现严重的隐患。第二,材料的把控过程中,需要坚持对材料的多项指标,做出衡量分析。现如今对于材料的应用,展现为综合性的特点,如果仅仅突出材料的某一特性,在其他方面忽视不见,肯定会对材料的长久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第三,当桥梁工程施工裂缝出现以后,弥补性质的材料应用,需要开展积极的测试分析,观察不同材料的弥补效果、花费时间、成本构成等等,要坚持在细节上丰富材料的把控手段。
2.4 健全施工制度
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应对,基本上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很多工作的实施,都不会出现严重的隐患。首先,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处理,必须利用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开展分析,要明确造成裂缝的具体原因,选择针对性的手段来应对,不能总是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来完成,这样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成绩。其次,在裂缝的处理工作中,一定要考虑到各类动态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极端天气发生时,特别容易对未完成的桥梁工程部分,造成较大的损坏,由此产生的裂缝非常严重。需要尽量的加强桥梁工程内部、外部保护手段,更好应对多变的天气情况。第三,针对地质方面的勘查和地基建设工作,都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实施,结合桥梁工程的特殊要求来完工,防止由此造成严重的恶性循环。第四,在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发现任何形式的裂缝,都必须及时的报告处理,不能有任何的放纵情况。
3 结束语
本文对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成因、对策展开讨论,在整体上比较符合预期很多工作的落实,都没有出现严重的隐患、冲突。日后,应继续在桥梁工程施工裂缝方面,加强技术性的分析,选择合理的手段进行管控、弥补,更好的提高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马春江.桥梁工程施工裂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37(04):125+127.
[2]李杰.公路桥梁施工中裂缝的防治对策[J].交通世界,2016(27):80-81.
[3]孙福宝.桥梁施工裂缝的形成原因与应对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142.
论文作者:黄启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5
标签:裂缝论文; 桥梁论文; 材料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作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