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的教育隐喻观论文

论孔子的教育隐喻观论文

【教育教学】

论孔子的教育隐喻观*

赵 玲

(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摘 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他以明道、尚德、怀仁、谙六艺的目标培养学生,培养了富有影响的人才七十多人。他教育学生主要采用隐喻的方式,重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他的学生的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都很强。他的隐喻式教育重视“德”与“礼”的渗透与暗示;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孔子多以启发、暗示、替代的隐喻方式进行;他教育学生能够身体力行,现身说法,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要努力做尽善尽美的人,其教育方式皆用隐喻;他与学生的交谈和对学生的评价也都是以隐喻的方式进行的。

[关键词] 孔子;教育;隐喻;人才

孔子一生教弟子三千余人,大多躬行、明理、守仁。孔子去世后,学生如同死了父母一般待他,诸多弟子在他墓旁结庐而居,三年而后去,子贡甚至守孝六年。“昔者孔子没,三年之外,门人治任将归,入揖于子贡,相向而哭,皆失声,然后归。子贡反,筑室于场,独居三年,然后归。”[1] (P125)可见孔子教育之成功和在学生中的地位之高与影响力之大。孔子教育的成功,不仅归于他“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尽知而出、情同亲人的教育方法和师德师风,更在于他一贯奉行的教育隐喻观。

孔子的教育隐喻观,首先一个表现就是重视“德”与“礼”的渗透与暗示。孔子认为,人的关键是“德”,对人处事要懂“礼”,所以教育关键是要把这两个方面的事情做好。孔子论“德”,有三个层面:最高层就是形而上的“德”,这是品质层,也就是人的本质;次高层便是“仁”,这是经过教育一般人都能做到的,即仁人之心、仁慈之情怀;最底层为形而下层面,也就是“孝”,即人的仁慈首先体现于对父母的“孝”。孔子认为,只有“孝”做到了,人才可以进入第二个层面“仁”,这是一般人都能够做到的,而在“仁”的基础上要做到形而上的“德”,其实并不容易,这是一个本质问题。所以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孔子在一种潜移默化的隐喻式教育中,追求对有德人才的培养。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2](P4-5)孔子认为,人应该多重视实干精神的培养,也就是他的弟子所说的:“其为人也孝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P2)所以孔子反对那些善于做表面文章而不务实的人:“巧言令色,鲜矣仁!”[2](P3)可见,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更关注务实精神的培养。这其实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渗透式隐喻教育。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此时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混乱,周礼受到冲击和破坏,甚至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孔子是为了维护和恢复周朝的奴隶制统治,这是不可取的,然而就教育本身来看,孔子以培养人的“德”为核心,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本身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在教育思维的运用上,孔子突显出对人的“德”的重点培养,这是符合社会现实和历史发展潮流的。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隐喻式的教学方式,因为“隐喻的工作机制是通过选择和突显喻体和本体的某些因素,并使喻体中的因素‘映射’到本体,从而达到认识本体的目的”[3](P93-94)。所以孔子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基本是采取隐喻的教育方式,而并非是直接指点和传授的方式。这样做不仅效果好,而且对开发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学生曾子深有体会地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P3)试想,假如我们培养的学生每天都能够多次反省自己是否竭尽全力地去做事了,是否诚实地对待朋友了,是否认真复习了老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了,那教育该是何等的局面?人才的质量还用我们担忧吗?知识的传授还会遇到障碍吗?应该说,孔子的隐喻式教育是成功的,是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

除此之外,对于汽车传感器、电子触摸屏、车内声场、功率器件、电动机、无线充电系统、车辆NVH、腐蚀防护等方面的仿真分析,COMSOL同样也与用户一起创造了很多新的可能性,体现了COMSOL 多物理场仿真工具探索未来、助力创新的重要工程意义。

孔子认为,人的“德”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选择妻子关键要看重她的“美德”,而非漂亮的外表;侍奉父母,要能够做到尽心尽力,有“品德”;为国为君,要能够豁出生命,为国为民着想,有“仁德”;对待朋友,要能够诚实守信,有“义德”。这便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四个核心内容,即“德”“孝”“忠”“信”。“德”是人本质的形而上的最高表现,属于心灵层面;“孝”是人的“德”在家庭层面的体现,属于人的“情”的层面;“忠”是人的“德”的国家之表现,属于人的意识形态层面的表现;“信”则是人的“德”的社会层面的表现。也就是说,完美的人就是“有德”“有情”“有仁”“有义”之人。从物质层面来看,就是人——家——国——朋;从精神层面来看,就是品德——孝悌——忠诚——信义。尽管孔子是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上,但作为对人的教育来说,孔子的教育方式不仅被后人接受,而且还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所以他的优秀弟子子夏深有体会地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2](P5)子夏的说法本身就是隐喻式的,他其实是说人的道德、情感、忠诚、社交,而并非简单的娶妻、治家、事君、交友。就教育来说,一个品德高尚、情感美好、忠于国家、信守承诺的人,就是完人。怎样才算有德呢?孔子认为:“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2](P11)也就是居于高尚、纯洁、无邪之地位。而孔子认为“中庸”才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这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也是隐喻地希望自己的学生继续努力。如何做到孝呢?“子曰:‘无违’。”[2](P13)也就是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按照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了,按照规定的礼节葬埋和祭祀他们。同时孔子认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P7)隐喻人做事一定要遵守规矩、按照常理、继承优秀、摒弃糟粕,而不可越位。如何做到忠诚呢?有子说:“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2](P8)有子的话是一个隐喻,他以过去圣明的君王做事不管大小都能做得恰到好处,暗示作为老师的学生,就应该什么事情都做得非常恰当,这本身就是对国家的忠诚。如何做到诚信呢?有子认为:“信近于义,言可复也。”[2] (P8)隐喻人说话一定要符合“义”,也就是公正合宜,这样他的话才能兑现,才能落到实处。所以孔子的教育重在人品的培养,这在今天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次,孔子特别重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体现出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所以在实施教育过程中,为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孔子多以启发、暗示、替代的隐喻方式进行。

在孔子看来,只有社会这个大课堂才能够造就出优秀的人才。作为知识分子,不仅不能奴颜婢膝,不能骄傲自大,而且还要乐于清贫,不懈追求,要不断在社会这个大熔炉里锻炼自己。它与子贡的对话便表现出了他的基本观点:

在上文里,我从少数民族地区职高女生们的生理和心理阶段特点、学校对教学缺乏重视的态度、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的不合理三个方面的因素剖析了女孩们对体育课堂兴趣低下的原因。我想广大的教师们在浏览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我的想法产生一些小小的共鸣。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我们承载着社会对我们教书育人的期望,理所应当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心。怎么转变当下的体育教学形势,重新点燃女生们对体育学习的热情,引导他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呢?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我在教学时采取的方法。

当然,实习和参加社会实践是很辛苦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因此孔子循循善诱地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2](P9)这里,孔子采用的是类比的隐喻方式,这是因为“隐喻建立在类比基础上”[6](P174),“它是通过类比,从一种事物推及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事物”[7]。就当时而言,孔子是一个全能的教师,他既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还要教学生掌握文化,也要教学生棋琴书画,又要带学生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如果教学方法单一的话,学生势必会厌倦,因而孔子常常采用隐喻式的教学方法,因为他知道“在教学中使用隐喻是讲授生疏概念最有效的方式之一”[6](P7),既婉转含蓄又幽默风趣,既传授知识又启迪思维。在孔子看来,人活在世上,应该把精神追求放在首位,不能仅仅满足于酒足饭饱和居住舒适,而应该有理想、有追求,不断地到社会实践中去磨练自己,不断地向社会学习而追求进步。孔子一生教出有名气的学生多达七十余人,“令人惊讶的是在教学中使用隐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P8),真是不可思议!这一点也很值得我们今天的教师学习和借鉴。

在《论语》的开篇,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P1)孔子为了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或验证,所以提醒学生要“学而时习之”,而且这种实习或实践应该是经常性的、一以贯之的。只有这样,理论与实践才能够很好地结合,书本知识才能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课堂理论才能很好地为社会服务。当然,参加社会实习和社会实践是辛苦的,一般教师和学生都是不愿意的。为了克服学生的不满心理,孔子就身体力行,带着学生周游列国,采取游学的教育方式,这本身就是隐喻,也就是一种行为隐喻的方式,而且他蛮有兴致地对学生说“不亦说乎”。也就是说:你们看,这不也很快乐吗?所以孔子“在用隐喻进行劝导时综合利用了认知和语言资源”,[3](P110)因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孔子教育的成功,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断有学生投身门下,孔子很高兴,故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本身就是隐喻,孔子把这两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撮合到一起,实际上是转换角度隐喻地告诉学生要好好学习、好好实践,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在孔子看来,学习书本理论是一个方面,感受生活、感受社会才是最主要的,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你认知问题的本质。因此,当子禽问子贡老师是如何知道一个国家的政事的时候,“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2](P1),这是行为隐喻所发挥的效应。也就是说,我们干任何事情,只要态度上能够做到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就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就能够获得成功。也即是说,这些做人的细节一定要做好,然后才能谈做事。这是一种转换式的隐喻,因为“隐喻通常被认为是……转换的基本模式的表现”[4](P3)。转换就是变换一个角度,从问题的外围入手,进而解决核心问题,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应用广泛,而且效果显著。因此说,“隐喻实际上是关于其临近性的转喻”[5](P17)。可以说,孔子的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弟子们也乐于接受,这与他隐喻式的寓教于乐的方法是分不开的。

选取了10个位于加拿大British Columbia的流域,流域的面积34.6~5580 km2。所选取的流域均具有40 a以上的水文数据,其中Camp Creek,Hedley Creek,Tulameen River,Similkameen River at Princeton,以及Similkameen River at Hedley 是属于一个嵌套流域。这10个流域的面积A(km2),区域降水量P(mm)和干燥指数PET/P如表1所示。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这既是讲做人的道理,也是一种隐喻式教学。

这段对话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把当时的社会情况和孔子的圣明通过一个边境事务地方官员之口说出,它是对孔子教育的隐喻式评价,说明在当时那样一种情况下,孔子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工作既是明智之举,也确实成果显著。

孔子认为,人人都应该有一个成长计划,而不应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一生。他以自己的成长经历隐喻地勉励和教育学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P12)这是借喻的隐喻方式,现身说法,说服力极强。也就是教育学生不仅要善于学习、善于思考,还要善于进取和创新。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2](P17)这是一个替代式隐喻,也就是人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然后才能够做到“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2](P16),这是一个转换式隐喻,就是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应该课后仔细研究,并能够发挥。最后能够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P17),这是一个替代式隐喻。在孔子看来,“温故而知新”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做老师了。

因此,在孔子看来,学生学习光停留于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课后反复学习和思考,学与思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为什么呢?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P18)。那么,如何思和学呢?就学而言,首先是要做到谦虚恭敬。“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2](P28)这是转换式隐喻,孔子因此达到了“意义延伸”[9](P146)的目的,教育学生做人一定要谦恭,谦恭不仅能学到知识,更是人的基本修养的一部分,它能够拉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在孔子看来,作为学生,不仅要勤学好问,还要勤思善思,这样的学生,才能与之讨论更深的学问。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2](P9)

刘建说,本来我想让亲戚进大发的。夏俊答应了,但要六百块,说要打发总务经理和人事课长。分明是他自己想得好处,老子不想给他。而且我那亲戚刚出来,也实在拿不出钱来。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2](P25)

至于何为“尽善尽美”,孔子并没有阐发,而是用一个具体的音乐评论隐喻式地讲给学生。“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2](P33)这其中隐含着孔子儒家思想的观念,反对武力夺取天下。

因此,人就应该有仁德,懂礼仪,修身养性,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尽善尽美”[2](P33)的完人,孔子就是这样的人。一个掌管边境事务的地方官员就对孔子有很高的评价,这个评价本身也是隐喻的。

通过与当地农户交流、探讨,制定了本次试验示范。此试验使用镁立硼、硝铵磷复合肥;通过在当地相同土壤、环境和气候条件下,与使用其他品牌复合肥,在作物生长、产量提高及品质改善方面进行了对比。为镁立硼、硝铵磷复合肥在大棚种植和忻州市市场的推广上提供相关依据。

孔子的隐喻式教学也符合教育的本质:“一是以传授知识为教育的最高宗旨,一是以启迪智慧为教育的最终目的。”[8](P347)孔子的隐喻教育方式属于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即“侧重以启迪人的智慧为教育的最高宗旨”[8](P347),“不是教人以知识,而是教人以智慧”[8](P349),这自然就要采用隐喻式的教育方法。孔子所处的时代,所谓的教育,说穿了其实就是人文教育。就教育而言,人是根本,对人的教育其核心是人文教育,人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把人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其教育方法只能是隐喻式的,因为“整个人文世界都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人文教育就在于通过教师自觉而有效地采取隐喻的方式来培养学生通向隐喻世界的能力”[7]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注定是不同的。身体素质不同,基因表达不同,养育环境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不同,家庭氛围不同。有些孩子尽管很慢(相对于父母的要求而言),但不代表他没有用心学习,也不代表他学习的速度慢,只是展现出来需要的时间长而已。在孩子的神经发育还没有发育成熟的时候,动作跟不上节奏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四是严格落实扶贫资金项目的公告公示制度,自治区、市、县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及绩效结果一律公告公示。发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第一线监督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参与项目决策、实施、管理和监督全过程。

这是孔子与学生子夏的一段对话。孔子以此隐喻说明,做人一定要纯洁干净,做学问一定要专心致志,而不能三心二意。子夏由老师的“绘事后素”得到启发,进而发问“礼后乎”,也就是由先有白纸而后有绚丽多彩的绘画,进而明白了只有具备仁义之心,然后经过礼乐的装饰陶冶,人才会逐渐成为完美健全的人。子夏明白这个道理,归功于孔子的隐喻式启发教育,其中也隐喻礼乐教育的重要性。就人而言,仁义是根本,是后天成长和发展最基础、最重要的条件,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P24)也就是说,如果人不仁,礼乐自然做不好,那这个人对社会也就没有多大价值。

孔子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多用隐喻式教育方法。如他教育学生要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2](P32-33)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P33)

公冶长是鲁国人,很有学问,他的特点是勤学好问,不分等次,不管是谁,只要他的学问比自己强,他都谦虚地去问,在鲁国传为美谈,所以死后被赐予“文”的谥号,这当然是很高的评价和待遇了。但孔子的学生却不太理解。孔子没有对学生进行直接教育,而是隐喻地告诉学生:人呀,要想获得人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就必须打铁先要本身硬,要自强不息,要广受博取,要谦虚下问,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孔子的教育方式为什么被人们称道,就是因为他采取了隐喻的教育方式,也就是“以具体事物的特点描绘抽象性质”[10](P44)这种“将无生命的东西显示为有生命的东西的隐喻比其他方式更加具有将多种叙述形象化的能力”[10](P44),因而收效极佳,这也是孔子选择隐喻式教育方式的重要原因之所在。

除了以上所言仁、德、忠、孝等以外,孔子在日常教育中很善于以隐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礼仪的教育。“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2](P34)这是一个借用式隐喻,孔子是借用有些人礼仪做得不到位而提出批评。这种教育的巧妙之处在于他并不直接针对受众,而是以身边的人或事物作为喻体,从而达到说服和教育他人的目的。正因为它不是针对受众,因而它便不会引起受众本能的抵抗和排斥,而且他们听到这样有违礼节的行为时甚至会顺从老师的观点,更何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利用已知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事物,或者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我们已知的事物”[11](P30)。不仅如此,孔子还教给学生学习工作的灵活性,而且也是以隐喻的方式言说的:“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2](P37)这是一种启发思维和工作方法的隐喻式教育,说理巧妙,说服力强。当然,就对社会而言,人是复杂多变的,人对社会的认识也是有限的,因而就必须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绝不能僵化死板、故步自封,同时还要敢于和勇于追求真理,以至于“朝闻道,夕死可矣”[2](P37),这种精神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孔子此言是映射式隐喻,其实是对当时社会大多数人见风使舵、口是心非、遇难而退的一种委婉批评。

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强调的是要有思想,能决断,重行动,而不是夸夸其谈地流于口头和形式。“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P41)孔子此言显然是有针对性的。因为在春秋时期,各国之间争斗不息,人民苦不堪言,社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勤劳苦干的人,而不是口若悬河、招摇撞骗的人。所以孔子此言便是一个隐喻,实际上是借此一方面批评那些不务实的人,一方面也是对学生的教育。同时,孔子认为,要想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人就必须修德,而修德就要耐得住寂寞,就要不怕孤单。“子曰:‘德不孤,必有邻。’”[2](P41)此隐喻一方面既是对当时浮躁风气的委婉讽刺,也是对学生中个别人随波逐流、庸俗堕落的含蓄批评,更是教育学生要想成为有德之人,就一定要不怕孤单、耐得住寂寞。另外,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干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度,不能过分,这也可以说是教育辩证法,当然这种教育也是隐含在日常教学之中的,而非抽象啰嗦的说教,所以他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2](P41)《论语》中通过孔子的学生子游的口说出来这样具有辩证意义的话,其实也是对孔子隐喻式教育成就的一种隐喻式肯定,这是一种双重隐喻,更能说明孔子隐喻式教育的成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当然也有关于自己的问题。而孔子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都不会正面回答,而是采取迂回隐喻的方式来回答。“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2](P42)这是行为隐喻,孔子以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学生南宫适,隐喻式地肯定了南宫适的为人和才华。这种转换式的隐喻更具有说服力,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隐喻是一种转换”[10](P321)。同样,孔子对子贡的评价也是隐喻式的。“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2](P43)瑚琏是宗庙中盛黍稷的容器,相当珍贵,这也就隐喻地肯定了子贡的品德和才学。还有对冉雍的评价也是隐喻式的:“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2](P57)这是对冉雍德才的充分肯定,暗含着对当时用人不公制度的批判,但孔子却没有直接予以抨击,而是以古代祭祀之事来隐喻式地予以抨击,更是对冉雍的充分肯定。

我最喜欢偷窥屋。这个屋子里空荡荡的,只有四面墙,其中一面墙上有一些小洞,小洞只有手指那么大。通过小洞往里面看,你会发现里面有一个电视机,或者说是一个屏幕。因为小洞太小,所以你看不到屏幕的四条边。屏幕上播放的是很奇幻的东西,但是你看不清楚。所以嘛,它叫偷窥屋。

关于做人,孔子也是采用隐喻式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如何去做。“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2](P52)这是对那些表里不一、巧言令色的伪善者无情的批判,也是提醒学生绝不能做这样的人。但孔子并没有采用理论阐述的方式,而是以左丘明的态度予以例证说明,这实际上是替代式隐喻。孔子以左丘明的态度为例,表明自己的态度,学生更愿意和容易接受。就个人志向而言,针对颜渊、季路的志向,孔子亦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P52)那就是让家庭、社会都认可的人,这是非常高尚的人,非一般人能做到。孔子这里并没有直接回答,也没有豪言壮语,而是以家庭、朋友、晚辈对自己的态度来替代式地予以说明,其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蕴涵,隐喻方式极妙。因此孔子更倾向于让自己的学生成为“仁者”:“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2](P62)在此,孔子并未对两种人做出评判,而是以各有所取、各有所长的方式将其并列,其实隐喻的蕴涵却是非常明了的。

总之,孔子在一种隐喻式的教育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学生成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P67)的博学多能人才,这是令人钦佩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林宝珠.隐喻的意识形态力[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4] [英]特伦斯·霍克斯.论隐喻[M].高丙中,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

[5] [英]戴维·E·库珀.隐喻[M].郭贵春,安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6] [美]E.C.斯坦哈特.隐喻的逻辑——可能世界中的类比[M].黄华新,徐慈华,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7] 张祥云.人文教育:复兴“隐喻”价值和功能[J].高等教育研究,2002(01):31-36.

[8] 赵维森.隐喻文化学[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9] 刘宇红.隐喻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10] [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M].汪堂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11]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On the Educational Metaphors of Confucius

ZHAO Li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Baoji 721013, Shaanxi)

Abstract : Confucius was a great educator in ancient China. He trained students with the goals of understanding the Tao, respecting virtue, caring for benevolence and being familiar with six arts, and trained more than 70 influential talents. He mainly used metaphor to educate students, focusing on inspiring students' think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His students were very good at working and adapting to society. His metaphorical education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infiltration and implication of morality and propriety.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educ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teaching effect, Confucius often used metaphorical methods of inspiration, suggestion and substitution. He taught students to practice what they had learned and speak for themselves. He required students not only to learn book knowledge well, but also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ocial practice and to strive to be perfect people. His teaching methods were all metaphorical. His conversation with students and his evaluation of students were also conducted metaphorically.

Key words : Confucius; education; metaphor; talent

DOI: 10.13467/j.cnki.jbuss.2019.05.016

*[收稿日期] 2019-03-10

[作者简介] 赵 玲(1963-),女,陕西宝鸡人,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语言与文化传媒。

[中图分类号] G40-09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193(2019)05-107-05

(责任编校 张东茹)

标签:;  ;  ;  ;  ;  

论孔子的教育隐喻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