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诊断和监测论文_冯洁红,叶思婷,官球珍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诊断和监测论文_冯洁红,叶思婷,官球珍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目的 为了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率失常性冠心病的诊断与监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7年至2018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别进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与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检查率。结果 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且动态心电图在病变部位的检测率也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态心电图能够24h监测患者的心率以及冠脉缺血情况,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

冠心病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的范围较广,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心绞痛,心肌梗死,无症状心肌缺血,缺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猝死五种类型,病情严重且发展较快,其中心律失常是冠心病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在患者患病后,对其进行及时的诊断治疗十分重要,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心电图检查是临床检验冠心病的一种常见方式,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心电图的模式与功能等都做了一定的改良,其中动态心电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检验方式,在临床运用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主要研究了动态心电图在心率失常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7年至2018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符合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获得确诊。其中男性42例,女性38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72.1±4.3)岁;合并糖尿病23例,合并高血压33例,合并高血脂27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将患者分别采用两种心电图方式进行诊断,其中常规心电图检验方式:在患者平静的状态下取仰卧位,运用12导联心电图进行连续的描记,走纸速度保持在25mm/s,增益为10mm/mV,在扫描时保持平稳的基线,在检查完成后立即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测,保证其他客观条件的一致[2]。采用SE-2012型动态心电图仪器进行检查工作,对患者进行24h的监测,在期间叮嘱患者尽量少运动,减少心脏的负荷,保持皮肤的干燥,减少排汗,避免因为汗水导致电极片错位,在监测过程中明确疾病的诱因;同时在监测过程中要叮嘱患者要远离电磁场,避免由于电磁波干扰影响到诊断的结果,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上房颤以及室早的发生情况。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两种检验方式检测的准确率,以及对房早,房颤以及室早等情况进行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说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种检测方式检测准确率的比较

在本次参与研究的80例冠心病患者中,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测出阳性患者有24例(60%),检测的准确率为60%;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出阳性患者32例(80%),检测的准确率为80%。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显著(X2=9.524,P=0.002),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种检测方式在病变部位上的检测率

在本次80例患者中,在常规心电图的检查中,房早的检测率为5%(2/40),房颤以及室早的检测率为0;在动态心电图的检查重,房早的检测率为22.2%(9/40),房颤的检测率37.5%(15/40);室早的检测率为20%(8/40).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病变部位的检测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X21=12.586,P1=0.000;X22=46.154,P2=0.000;X23=22.222,P3=0.000)

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中的一种急性病症,具有发病急,且病死率高等特点,冠心病的类型较多,只有明确患者的患病诱因,才能够进行针对性治疗,因此在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3]。传统的心电图诊断方式无法对具体的病变部位进行清晰的观察,从而出现误检或是漏检现象,给患者后期的诊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动态心电图通过对患者进行24h监测,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房早,房颤以及室早的发生规律,对其发作频率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为医生后期的诊治提供参考价值[4];同时连续性的观察能够对患者的心脏活动等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诊断价值,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监测,且能够清楚的了解到患者的患病诱因,能够为医生的诊治提供更加准确的参考价值。综上所述,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型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更有利于临床上对患者的诊治,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林超. 分析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诊断及监测价值[J]. 医药前沿,2017,7(4):18-19.

[2]陈继生,王达开,许军荣.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1):106-107.

[3]张辉. 心律失常型冠心病应用动态心电图诊断及监测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5):87-88.

[4]罗晖.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22):3544-3546.

论文作者:冯洁红,叶思婷,官球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9

标签:;  ;  ;  ;  ;  ;  ;  ;  

动态心电图对于心律失常型冠心病的诊断和监测论文_冯洁红,叶思婷,官球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