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现实价值
赵 燕1,王昭雯2
(1.安阳工学院,河南安阳455000;2.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4)
摘 要: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概括了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和伟大的贡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供了强大思想武器。本文通过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研究、分析,从写作背景、现实意义等方面入手,论述其在当代具有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主义;现实价值
一、写作背景
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3月17日马克思墓仪上发表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表达了深切的哀悼和纪念,对于马克思倾其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做出的贡献给予了热情的赞扬和崇高的敬意。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从马克思的科学发现、人格境界、革命实践三个方面概括了马克思丰富的一生,强调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形象,旨在向全世界展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结晶,它必将超越那个时代,指引人类去改造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共产主义。
二、现实价值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共一千多字,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概括了马克思光辉的一生和伟大的贡献,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为了不产生空间假频,必须满足采样定理要求,道间距小于有效波最小视波长的二分之一。增加叠加次数,可压制随机干扰,加强相干信号,从而使信噪比得到提高。一般情况下,山区地震勘探的覆盖次数较平原地区要高。覆盖次数的选择直接影响压制干扰波的效果,影响有效波能量,即直接影响资料的信噪比。为保证丰富的反射信息和资料处理的方便性,覆盖次数的选择需要考虑Crossline方向自动剩余静校正及速度分析精度,即必须保证纵、横向覆盖次数相对比较均衡。一般的经验是,三维勘探覆盖次数不低于二维覆盖次数的三分之二。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起着指引的作用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一生。他指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人类今天或许还在“黑暗中摸索”。事实确是如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根本的指引作用。
解 如图11所示,由于不妨看作点F由C运动到B,且速度为15,并将其用平行四边形法则可分解为向左9,向上12的速度,而D有向右16的速度,因为点H为DF的中点,那么点H就有了一个向右3.5的速度以及向上6的速度,所以运动方向与水平向右方向夹角θ有轨迹为一条线段,如图10,从AC中点到斜边AC上高线中点的一条线段MN.所以线段CH长度的最小值即为点C到MN的垂线段长为
首先,枣树开甲后,若甲口愈合较晚,并内有虫粪,可清理后喷一次48%毒死蜱400倍液,晾晒1 d,将报纸缚在甲口上,再用胶带或塑料膜条封闭,一般7 d可愈合,愈合后17:00左右可把膜去掉,留下报纸;若未愈合期间,遇雨水淋湿报纸,可天晴后把甲口包裹物去掉,晾干甲口,次日可用报纸及胶带封闭,促使其愈合。其次,甲口已愈合,树势较弱,甲口不需特殊处理。最后,甲口过早愈合,且树势偏旺,可在主枝进行窄环剥(0.5 cm),或间隔7~10 d连割数次,防止幼果脱落[1]。
目前,在我国通向现代化的征途上,也出现了许多困难、问题和矛盾。比如,个别地区没有很好地遵循经济规律,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不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不愿沉下去到群众中、到实践中去寻找解决的办法,而是习惯于老思路、老办法,致使经济发展不甚乐观。这是违背了实践标准,单凭主观意志不愿根据新情况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深入实践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研究并推进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社会主义改革才能取得成功。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正确的理论往往需要经过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样的反复检验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较长和曲折的历史进程。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怎样发展等重要课题,而且深入实践探索,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遵循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社会,认识时代,洞察未来,勇于实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经过多次实践检验的,是总结党的历史及十八大以来无数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科学真理。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胜利走向胜利。实践已经证明,只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大道就会越走越宽广。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自此,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中国共产党经过近百年的探索实践,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了从贫穷到富强的历史性转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历史雄辩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一个民族要繁荣发展,必须有符合这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指导思想。对中华民族而言,这个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高风亮节,给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精神财富。以马克思命名的马克思主义,正指引着世界各国人民为实现自身解放而不懈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生力军,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新时代合格的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因此,认真学习研究《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学习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事业的精神,对于激励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不照抄照搬西方的所谓经验,更不相信资本主义的歪理邪说;既不教条主义,也不经验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聚焦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针对性地解剖麻雀,大胆探索和创新,不断摸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总结和形成了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针对我国的现实问题,提出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证明,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引下,不管世界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凭着党的坚强领导和亿万人民群众的顽强奋斗,终于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世界看到:厉害了,中国!
(三)学习马克思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励和培养新时代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努力奋斗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调查研究中国国情,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正确认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制定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战略举措,它标志着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其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言而喻。高校应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如何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习总书记的讲话就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
电极或者仪表的基本设定参数包括: 温度补偿曲线、电导电池常数,温度偏置等;校准历史包括: 仪表零点校准、斜率校准、验证测量、离线手工取样等操作的执行时间、记录结果等。
改革开放四十年光辉历程,我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使我国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要以国家前途为己任,以民族发展为重,努力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学到真学问,练就真本领,真正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事实证明,中国这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创造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历史还将证明,马克思主义将继续推进整个人类文明进程。我们有理由相信:“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28(2019)03-0117-02
DOI: 10.19329/j.cnki.1673-2928.2019.03.032
收稿日期: 2018-11-26
作者简介: 赵燕(1962-),女,山西垣曲人,安阳工学院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陈丽娟)
标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现实价值论文; 安阳工学院论文; 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