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_可持续发展论文

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环境、资源、经济、社会在代内和代际间的可持续,这种可持续不仅仅表现为人类经济社会各个要素系统之间的可持续,而且还表现为各个空间区域系统之间的可持续。空间区域之间的可持续既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按照非均衡发展理论,实施了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地区发展政策。这种政策在实现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因地区差异的扩大导致了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为实现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应调整原有的地区发展政策,在非均衡推进过程中,既要重视重点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又要强调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在非均衡发展中求得协调,形成区域之间可持续运转的经济机制。

一、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对区域这个概念作出明确的界定,是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之一。区域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而且相对性极强的概念,人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把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范畴,它所追求的是区域的整体利益,这种整体利益表现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表现为地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总体协调,表现为人类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与地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发展的全球观,是区域整体性的基本要求,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区域关系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关系;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所要研究的是一个国家内部区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建立在同质性区域基础上的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部,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有着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强的经济实力,对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有两个基本的目标:经济的增长和区域平衡。从长远来看,生产力、城镇和人口在区域间均匀分布,有利于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和资源,能较好地解决环境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但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由于不可能不受到国家、社会、个人投资能力以及相应的人力物力的限制,经济增长与区域平衡两个目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涉及到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我国虽然经过了近50年的建设和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但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仍然存在,加之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强制性,扭转着区域生产要素的传统流向,我国区域间的经济交往和运行已进入“效率优先”的轨道,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必须从追求区域不平衡发展转变到争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即把经济增长和城乡布局、区际协调、生态环境改善放在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优先考虑的位置上,并且达到区域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最低,资源高效配置,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与高效的统一。

二、区域不平衡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从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前这段时期内,由于受到平衡发展思想的影响,我国一直把有计划地平衡配置生产力,消灭地区之间经济的不平等和经济差别,看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布局的首要原则。明确提出“把内地作为工业化的重点,使各地区的生产趋于平衡”。正是在这种区域平衡发展论的指导下,国家在投资的地区分配和项目选点上,过分强调缩小地区差距,有时甚至采取一平二调的办法来人为地拉平差距。在空间布局上,国家实行了“向西大转移”的方针,基建投资大幅度向西部地区倾斜。“三五”时期,全国基建投资达976亿元, 其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占26.9%,中部占29.8%,西部占34.9%。这期间投资比重占全国4%以上的8个省中,西部占了5个,中部占3个,东部1个没有。 “四五”时期,内地投资比重占到了57.5%(注:盖文启,《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山东师大学报》,1999年第2期。 )。这种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地区发展政策,客观上对改变中西部边远地区经济落后状态起到一定的作用,也逐步缩小了地区间的差距,但牺牲了沿海和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的经济发展潜能,在国民经济总体实力的增长上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国的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平衡发展战略的不可持续性。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放弃地区均衡发展战略,开始实施有区别、有重点、有选择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这种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主要以“梯度推进论”为典型代表。梯度推进论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带,这三大地带由于地理位置、劳动力素质、科技水平、经济基础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区域。中国的经济发展应该从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起来,待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逐步将资金、技术逐步推进到中西部内陆地区,最终实现区域的共同富裕。

在这样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国家的投资布局首先向沿海地区倾斜。统计表明,80年代以来,在建设资金的投向上,国家不断向东部地区倾斜,1979—1991年,东部地区国家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9.17%, 而中西部地区仅占42.7%。东西部基建投资比重也由“六五”的1∶0.97 变为1∶0.79(注:盖文启,《谈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演变》, 《山东师大学报》,1999年第 2期。)另外,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赋予沿海一些地区较大的自主权,并在财政、税收、利用外资、价格,信贷等方面给予相应的特殊政策优惠。实施了一种非常明显的非平衡发展战略。

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了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即使是中西部,其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地超过改革开放以前的时期,我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不平衡发展战略取得了极为明显的成效。

然而,伴随着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迅速扩大。改革开放以后的17年间(1978—1995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 10.87%,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只分别增长9.42%和9.26%。尤其是在1992—1995年间, 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93%,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4.09%和11.40%。 由此导致中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的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表现,但区域差距的过分扩大必然会导致区域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区域不平衡发展导致区域差异的螺旋扩大。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能否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能否大于回流效应。一方面,在区域差异过大的情况下,不发达地区(象我国的西部地区)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资金短缺,科技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也较低。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落后地区的资金、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效益好、投资回报高的发达地区流动,发达地区的回流效应强于扩散效应。自1993年以来,中西部国家每年安排100亿元,用于乡镇企业的投资,但回流效应非常明显。 据粗略计算,有40%以上的贷款又回流到东部地区(注:杨韶艳,《浅析梯度推进战略的不完善性及对策》,《学习与交流》,1999年第6期。 )。另一方面,发达地区的扩散效应主要表现为,产业(新技术的载体)在空间上不断地由相对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扩散。但如果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落后地区不具备必要的经济技术基础和相当素质的劳动力,这种扩散就难以实现。区域差异的扩大使回流效应强于扩散效应,中西部地区将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各种自然资源不利于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最终使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弱,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扩散效应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整体利益也相应受到破坏。

第二,落后地区资源和利润的双重回流导致地区之间的不可持续发展。不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分工,一般是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制成品的垂直分工。这种分工关系在不平衡发展战略下,往往使不发达地区蒙受资源和利润流失的双重损失,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不能在公平的原则下竞争,产业分工关系和地区间利益关系严重扭曲。其结果是发达地区人口密度过大,引起各种社会问题,自然环境遭受污染;欠发达地区人员,主要是青壮年以及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流失,导致发展停滞,贫困问题严重,甚至引起区域冲突,最终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世界上不少国家在推行不平衡发展战略时都经历了这一严重后果。

第三,地区差距的拉大,阻隔了地区之间的供求关系,影响地区间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地区发展的实践表明,如果两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相似,则其需求结构和消费偏好也会相似,市场之间的隔离度就小,区域分工和贸易的机会就增大。反之则需求、供给关系弱化。如果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中西地区对加工品的需求增长必然缓慢,使东部地区的产品缺少市场,而中西部地区由于没有能力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原材料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甚至会高于国外的成本,从而迫使东部地区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缓慢推进,将迫使沿海地区长期生产那些中低档的产品,以满足中西部地区生产结构的层次和消费结构的需要,从而放慢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影响总体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进程。中、西部地区产品市场和资源供给两方面的约束,将毫无疑问地反作用于发达的东部地区,对发达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制约作用,其结果必然是损失了我国从区域分工中应该得到的比较利益,并使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第四,地区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如果地区间差距扩大,特别是人均收入差距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使落后地区经济走向萧条,而且往往会使得不发达地区的人民认为国家采取了歧视性政策,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在我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还可能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定与团结。不发达地区,收入来源单一,教育经费短缺,其结果是中小学教师大量流失,学生失学辍学严重。可见,不平衡发展战略的后果是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三、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应跳出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战略的传统理论框架,走非均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既不同于平衡发展战略,也不同于不平衡发展战略,它是两者优点的结合,是我国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我们如何在区域发展的过程中防止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过度吸纳,产生过强的回流效应,导致地区差异的扩大。为此,我们在非均衡推进过程中必须把重点论和协调论结合起来,既要重视重点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又要强调各地区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适度倾斜与协调发展相结合,以先行的带动后起的,以先进的带动落后的,从而在非均衡发展中求得协调,形成区域之间可持续运转的经济机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适度倾斜的发展战略。所谓适度倾斜是指既要有重点地推进生产力空间布局,以追求投资的高回报率和区域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协调区际间经济关系,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非均衡是必然的,既有产业、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又有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不能强求区域的平衡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东部地区已经有所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应该及时调整倾斜政策,把投资重点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但是,这种转移不是全国性投资重点的西移,而是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产业的开发,扶持的重点是中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能源及原材料的开发、农业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应加大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这种投资重点的确立有两个目的:其一,改善中西部地区的生产条件和投资环境,奠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增强经济开放度,提高中西部地区对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经济技术的接受能力,创造条件促使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扩散效应;其二,上述投资重点是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优势。重点投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优势,把区域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把潜在的优势转变为现实的优势,既可以实现中西部地区的迅速发展,又不会影响东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反而会支撑东部地区的持续发展。我国地区差距的扩大是在各个地区的经济都有了长足发展的情况下发生的,并不是由于中西部地区的停滞造成的,是发展中形成的差距,应该在发展中逐步加以缩小,不能用牺牲发达地区的潜在增长来实现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种优势互补的发展战略。所谓优势互补,是指东中西部各自都具有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而这正是东中西部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开展区域经济技术合作的内在动力机制。毫无疑问,地区之间的合理分工,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我国过去的区域经济发展中,受多种原因的影响,某些中、西部省区不顾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盲目扩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加工工业,增加资源的自销份额。东部地区由于资源产品价格过低和国家低价调拨,具有与中、西部资源密集地区同样的发展条件,因此也不断发展一些资源依存度较高的加工工业。结果就造成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封闭性的增强,地域分工弱化,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地区经济的封闭性和产业结构的趋同,影响了各地区比较优势的发挥,阻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破坏了地域分工格局。要实现区域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据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区域分工。

东部地区的优势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力资源比较充裕,科技文化发达,交通便捷,信息灵敏,与海内外的联系广泛。东部地区应发挥其区位优势、经济优势、科技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外资源与技术,扶持发展技术含量高、创汇高、附加价值大、能源与原材料消耗低的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在世界性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与矿产资源,应以农业与矿产资源的大力开发和深层次的利用作为地区布局的调整方向。西部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西部地区要立足于资源开发,主要发展能源与原材料工业。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西部地区在重庆、西安、兰州等城市,也应发展资源指向性的高技术产业,培育西部地区的增长极。三线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技术力量雄厚、装备精良、人才密集,是西部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方面军。西部的发展要将三线企业纳入到区域规划中。

第三,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相结合的一种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协调,不可能简单地依靠行政力量。行政性协调是一种外来力量的推动,没有地区之间协调的内在动力机制,其协调运作是难以持续的。很多行政性扶贫项目的低效就说明了这一点。市场经济下的区域协调,应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协调作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是资源富集地区,其产业的再生产链主要是延伸于区外,在市场体系不健全(尤其是价格体系不合理)的状态下,中西部地区只能以低价输出初级产品和高价输入制成品。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消除地方和部门对市场的封锁和分割,建立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市场秩序,使各地区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实现各个地区的区域优势。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的关键是要推进价格改革,理顺资源价格体系,提高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使基础工业产品与加工工业产品的比价趋于合理,发挥各类资源的基础性效应,进而使各地区的资源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实现有效的配置。提高区域经济的开放程度和专业化程度,使东部地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充分发挥其辐射、扩散和带动作用,实现其对中西部地区的扩散效应;中西部地区也能通过市场交易把其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并形成其较强的对东部地区经济技术能量的吸纳能力,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当然,市场机制对区域资源的配置只能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且,市场机制在短期的地区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牵引下,还有可能加大区际差异。因此,要实现区域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必须把市场机制和政府支持结合起来。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央政府的支持。落后地区之所以落后,常常是因为看不到自身的优势,而财政支持则有利于诱发这种地区优势。政府的支持应着重改善中西部的政策环境与投资环境。

政策环境主要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在非均衡梯度推进战略的基础上,实施“T型地区布局战略”,形成沿海、 沿江两个经济增长轴,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形成由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开放区——中西部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地区发展布局,促使东部地区的扩散效应向中西部地区延伸。而投资环境的改善主要是要改善中西部的交通运输、通讯条件,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西部的投资效益。目的是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自身吸引力。政府的支持就是要采取措施,吸引资金与人才,加速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家要继续鼓励沿海省市与内陆省区的横向联合和对口支援,从政策上对东西合作给予支持,在税率等方面予以优惠,鼓励东部企业到中西部投资办厂,促进地区之间人才、技术和信息的交流。

标签:;  ;  ;  ;  ;  ;  ;  ;  ;  ;  

论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可持续发展战略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