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鹏飞

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鹏飞

佛山市顺德区碧桂园物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行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建筑工程的数量、规模、工艺技术水平等,都不断提升,同时对其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建筑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工程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也有较高要求。在此情况下,应积极分析目前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不足,摆脱落后的管理思想,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

关键词:创新思维;建筑工程管理;应用

1 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

所谓的创新思维就是对于一件事物或者问题换种方法进行解决,这种解决的方法是符合时代潮流,能够切实有效率的解决问题的,在具体运用的时候表现为不拘泥于原有的旧的方法,思想不是故步自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十分的快的,为了跟上不断变换的时代潮流就必须及时的进行创新,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上的创新是全面的,包括技术,材料,人员管理等等。

这是当前我国发展的必然的趋势,当前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的深入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建筑行业的大发展就不能一味的故步自封,要积极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经验,以此来促进建筑行业的大发展,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此外这也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经历的过程,社会是快速变化不断发展的,为了适应当前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在管理的方法上不断的进行创新,总的来说这种创新的思维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的意义是十分的重大的。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设计师需要在设计的过程中遵循节约资源的原则,尽自己最大努力促进资源的节约,并致力于促进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和积极性,从整体上来对整个工程进行把握,从而保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能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达到降低工程材料开支的目标。这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在工程准备阶段就能够尽最大可能的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不仅仅能够实现资源的节约还能够实现工程施工方利益的最大化。从总体上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我国的高层建筑行业已经取得了非常良好的发展和进步,但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还需要不能够放松警惕。只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综合社会各界的努力,在对国际先进理念、技术进行吸收借鉴的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始终将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及重点,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建立一套严密的施工计划与方案,并严格的按照计划和方案,时刻保持警惕性和严谨性,才能够做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的目标。

2 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2.1 管理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情况来看,建筑工程管理的制度,展现为不健全的问题,而且在处置的过程中,应坚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否则很容易影响到未来工作的持续改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建筑工程管理的开展,并没有对制度的制定、实施进行重视,完全是按照老旧的标准及经验开展工作,也未能与时俱进,同时在时事热点的关注上并不高,未能够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出有效的对比、分析,以至于制度本身的可靠性、可行性出现了严重的下降现象,后续工作的开展得不到足够的制度保障;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未能逐步解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问题的长期积累所造成的,部分建筑工程的管理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违规现象,对国家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2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相对而言,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现象,已经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探讨,同时社会舆论压力也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也是其中之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并没有按照团队作业模式来进行开展,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独立管理,互相的工作衔接不够紧,从而造成的挑战和不足非常明显;管理人员在工作上报中,出现部分隐瞒的现象,当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已经受到了很多的非议,在相关问题被隐瞒的情况下,更易给安全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对工程的质量提升也无法做出更好的保障,最终影响到整个工程行业的进步。

3 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精细化管理思维的应用

精细化管理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促成部分,强调在常规管理工作基础上,将管理细化到每个环节和流程,同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确保管理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具体化开展。其主要目标是通过开展细节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管理成本及资源占用,同时以更高的效率完成管理目标。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工程而言,精细化管理思维都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特别是针对国内建筑行业以往的粗放式生产状况,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思想,对工程建设目标进行逐级分解,明确建设质量、工程进度、成本、环保效益等各个方面应达到的要求。同时精细化管理也需要工程人员的全员参与。以制度化的规则,确定岗位责任,并采用量化指标,对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从而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应将精细化管理思维作为建筑工程管理思维创新的基石,细化开展工程管理工作。

3.2 信息化发展思维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管理的改进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是提升工程管理效率的主要途径。目前各个工程建设企业已经在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由于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独立性较高,还未能发挥出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全部优势。在此方面,应以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构建统一的建筑工程信息管理平台,对以往使用的质量管理系统、进度管理系统和成本管理系统等加以统合。在此基础上,应引进建筑BIM技术,利用BIM技术构建的3D建筑模型,协调好各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进度和成本维度,构建5D模型,在可视化的建筑模型下,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的动态控制。在构建的BIM模型中,不仅可以查看工程进度,还能够随时调取建筑构件的详细信息,开展碰撞检测等,从而提升工程施工的合理性,减少施工冲突,避免出现返工重建的情况。

3.3 PDCA循环控制理念的应用

针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于工程建设乃至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应引进PDCA质量循环控制方法。PDCA循环控制方法又被称为戴明环,是由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基本步骤形成的管理闭环,并通过在工程建设活动中循环进行,不断发现、改进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尽可能详细地建立工程管理计划,包括总体目标、分层分项目标、工程实施计划、管理制度等,为工程管理的开展提供依据。然后在一个循环周期内,严格实施这一计划,不允许擅自更改。同时,定期对工程管理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评价目标完成情况,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如果在本循环内存在的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还需要代入到下个循环,在计划制定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在此情况下,工程管理问题一般可通过1~2个循环得到解决,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较高,对创新思维的应用持有肯定态度。未来,应继续在创新思维的实施上,选用合理化的手段来进行,减少冒进思维的影响,对于创新工作的进行,必须努力从长远的角度来出发,全方位确保建筑工程管理的落实,不断地迈向新的台阶,为工程行业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博华,王鑫.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四川水泥,2018,(9):207.

[2]李建沛.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8,(9):201.

[3]杨桂安.关于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思考[J].江西建材,2015(22):266-267.

论文作者:潘鹏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创新思维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潘鹏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