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模板工程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用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模板坍塌事故经常发生,人员伤亡事件时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很难估量。因此,充分发挥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势,就必须要重视该技术的合理应用,从模板配制工作入手,明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促进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对于此,本文探析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模板配置技术
在设计模板编制方案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模板的合理性。尤其是要将施工现场的环境放到编制方案之中,并且要严格执行编制方案的具体规范要求。在编写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需要的施工技术说明及其数据、人员数量、需要的材料和器械等进行科学的分配。要提前预估出施工工程的风险,并且将施工材料进行详细的规划。在模板筛选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此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质量安全,模板材料是否与建筑工程的尺寸、位置一致,以此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达标。
1.2模板施工技术
(1)柱模板施工。具体要经过模板安装、检查对角线和长度差、安装柱箍、校正和固定等具体的工序。在柱模板施工过程中,通会选择18厚的胶合板作为模板材料,利用木枋作为背楞,柱箍则采用钢管,同时模板尺寸需要与柱尺寸相同,柱模开槽位置宜选择在柱与梁的接口处,确保柱模板与梁模板之间衔接的紧密性。在建筑工程主体模板施工过程中,相较于其他部位的模板施工,柱模板施工更简单一些。
(2)墙体模板施工。一般而言,墙体模板施工主要包括:支侧模→钢筋绑扎→安装对拉螺栓→支另→侧模→校正模板位置→紧固对拉止水螺栓→支撑固定→全面检查等几个施工环节。墙体模板施工十分关键,同时也对施工质量要求较为严格。因此,在墙体模板施工时,需要通过支设侧模,绑扎钢筋,并将对接螺栓进行有效安装。在支设另一侧模板时,需要校正模板位置,并做好对拉止水螺栓的坚固工作,做好支撑固定工作,并详细和全面的进行检查。模板安装要从外模中间位置开始,确保墙体的外形尺寸和垂直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当一侧模板立好后,需要穿入实现良好焊接的止水对拉螺栓,安装和调整另一侧墙体模板,固定好对拉螺栓。
(3)楼梯模板施工。楼梯模板需要借助大样图,控制好休息平台梁,首先分析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将基础梁安装好,然后安装好平台模板以及平台梁,安装好后,再进行楼梯底地板模板的安装工作。支撑地板格栅不能紧挨,需要留有相应的间距,格栅下方借助横托完成支撑工作,横托两侧使用斜支撑方式支撑住,斜支撑间使用木条拉固,然后开展钢筋绑扎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在帮板上安装好踏步侧板。左右侧板之间错开距离,保障其在一条水平线上,尽可能的选择定型模板节约材料和配制时间,提升模板工程的整体效率。
(4)梁模板施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梁是重要的支撑结构,这就需要高度重视梁模板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操作。在梁模板施工中,涉及到了很多工序,有搭设支架、柱头模板支设、铺设底模板等等,在具体的梁模板安装施工时,要根据不同的组成结构进行施工操作。一般来说,圆形双钢管作为大龙骨,利用方木作为小龙骨,两者之间的跨距要与支架立柱的跨距保持一致。在铺设梁底模板时,需要根据支架标高进行施工作业,而且在主次梁交接部位,施工顺序需要是先主梁后次梁,在安装梁侧模板时,需要根据侧模板、压脚板及斜撑的顺序来开展具体的施工。
(5)楼板模板施工。楼板处于水平位置,模板施工难度较低。在楼板模板施工中,先搭设支架,后铺设龙骨,并进行模板安装和预检等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具体施工中,模板宜采用木胶合板,通常为整张铺设及局部小块拼补的方法。在龙骨上设置模板接缝。采用双钢管作为大龙骨,采用方木作为小龙骨,保持适宜珠间距,跨度与要大龙骨间距保持一致。通过挂通线找平大龙骨,并根据具体的标高来对龙骨顶面标高进行确定,架设小龙骨后再铺设模板。待楼面模板铺完成后,需要对支架的牢固性进行检查,做好模板梁面及板面的清理工作。
1.3模板的拆除施工环节
当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模板进行拆除作业,但是模板是不能随意拆除的,拆除需要根据技术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此外应注意:首先为了不影响混凝土建筑结构表面的质量,包括外观形状和大小等,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要满足施工设计强度要求时,模板才能进行拆除;其次,模板的拆除作业必须要根据拆除规范和步骤来进行,应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的拆除方法”以及“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的顺序要求”。所以在拆除时应先拆除侧向支撑部分,再拆垂直支撑部分。
2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有效规范模板配置工作
施工人员在配置工程模板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工程原始设计的平面图中的各项数据来进行,特别是那些构造简单的模板可以直接根据图纸进行一比一地构建。另外,还要特别关注的是在配制房柱与施工断面以及其整个支撑的系统的时候一定不能完全采用平面图中的尺寸,而是要根据施工的基本规定来进行模板配置。
2.2选择科学合理的模板工程施工工艺
首先,必须要严格依据设计图纸的具体要求来开展施工,特别需要严格控制模板的施工尺寸和摆放位置,确保其符合设计标准要求。其次,在选用施工工艺时要选择利于后期拆除的搭建方式来搭建模板。而且其设计也必须要符合混凝土浇筑施工的各项要求。同时,要重视对模板负载力的提升,使得模板自身的强度和稳定性足以支撑混凝土浇筑后所产生的重力。
2.3严格控制施工水平
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确保技术交底的及时和有效。建筑企业的领导层要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给予工程模板施工技术应用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在钢筋安装施工过程中,要对安装技术进行明确交底,对钢筋等材料的质量进行反复的审核,必须保证建筑材料外部的清洁,消除钢筋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锈蚀等隐患,避免检查的疏忽而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
2.4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模板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首先,要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量,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从而提升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其次,为了更好地实现培训效果,在完成培训后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考核和评定,对于考核通过的员工方可上岗工作,对于没有通过考核的员工要继续加强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掌握培训知识和技能,进而提升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更好地确保施工质量。
2.5做好模板工程施工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对模板工程整体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模板工程验收工作中,涉及对模板结构的设计、模板尺寸偏差、钢管材料的强度、浇筑混凝土质量、模板工程中螺栓紧度等各个方面的验收工作。要求相关检查人员对于检查工作要做到勤检查、精检查以及准检查,将检查的周期细分为日、周、月,并将检查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结语:模板工程的有效构建是确保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具备稳定性的前提,同时也是维护建筑空间条件安全的必要措施。在落实模板施工过程中,应当针对建筑施工环境中尚且存在的浇筑问题进行着重分析,通过仔细的检查条件和分析措施,才能够确保整体工程环境具备质量有效协调的优势,如此为后续施工体系构建环境提供了良好参照的同时,也为施工体系内部技术人员素质构建打下了扎实的延伸基础。
参考文献
[1]康军.浅析建筑模板工程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32):117+119.
[2]刘雷.解析建筑施工中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15):36-37.
论文作者:王浩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模板论文; 龙骨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螺栓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