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出版业的内容管理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内容管理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目前我国出版业生产方式的特点
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的工作和经营对象主要是人类的精神文化内容。因此出版业又被称为内容产业。目前,我国出版业的生产方式,从整体上讲还比较传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内容存储分散
内容一旦被生产完成,一般就以产品为单元,以手稿、电子文件等形式存档,以后,如果需要查找某一个内容片段,则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2.内容之间缺乏关联
内容之间即使有关联,也只是产品这一层次的关联,即产品和产品之间的关联,至于细化到产品内部,在内容的层次上,即内容单元之间的关联并没有建立起来。如果读者想要跨产品地查询一组相关联的内容单元,则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3.内容较少被重复利用
内容被生产出来之后,其作用就主要停留在以产品为单元的层次上,如用它们来制作新版本,或将它们通过网络发布,却做不到将不同产品中的内容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重新整合,制作新产品。
生产方式的落后,使得我国出版业的内容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也阻碍了新的商业模式的产生。
二、内容管理系统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的流行,国外出现了内容管理技术,大型的出版公司都有自己的内容管理系统(CMS)。概括地说,内容管理系统主要有三大功能:内容创作、内容管理和内容发布。现将其三大功能的使用特点分别简述如下。
1.内容创作
采用内容管理系统进行内容创作有两个特点:
(1)协同性。利用数字和网络技术,作者、专家、编辑在一个网络环境中协同工作,基本上可以做到同步,即作者写作一部分,专家和编辑可及时看到,并提出修改意见。这就使得内容创作的过程成为可控的,大大提高了作者和编辑的工作效率。
(2)标准化。每个作者都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写作工具进行创作,例如,有的作者喜欢用Word软件写作,有的作者习惯用Word Pro软件,等等,但出版社很难将这些文档统一以各种表现形式发布。内容管理系统则可以把这些不同格式的文档统一转换成XML格式,也就是把内容和表现形式分开了,于是再用专业软件定义模板对XML格式文件进行解释,生成各种表现形式。
2.内容管理
采用内容管理系统管理内容有两个特点:
(1)将内容数字化以后,放在一个数据库中进行管理。这样,检索、调用内容就非常方便。
(2)对内容进行拆分、标注。根据应用的需要确定内容单元的大小以及标注的元数据。拆分、标注内容,就如同给中药铺的各味药材贴上标签,不仅方便检索,而且建立起了内容之间的关联。
3.内容发布
依靠内容管理系统可以动态地以各种表现形式对内容进行发布,发布方式包括印成图书发布、在互联网上发布、在PDA上发布、在手机上发布,等等。
三、内容管理系统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
内容管理系统的应用给出版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作者和编辑可以非常方便地查询系统中存储的内容;生产部门可以非常快捷地将同一内容生成具有各种表现形式的“版本”。
2.重复利用内容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系统中已有的内容就不需要再创作,被稍作修改便可用到新的产品中;同一内容可通过不同载体进行多次发布,满足不同需求,于是,企业的内容资源被盘活。
3.内容的价值大大提升
由于建立起内容之间的关联,所以,原来彼此孤立的内容就会产生出新的应用,内容增值了。
一些国外的出版企业在利用内容管理系统衍生出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也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例如,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公司将内容管理系统应用于期刊出版,开发出参考文献追溯查询功能,即从一篇文章的参考文献可以查询参考文献的参考文献,直至源头;还可以统计一篇文章被引用的次数等。这种新的服务很快就得到更多的商业回报。又如,汤姆森出版集团澳洲公司“一鱼多吃”,利用内容管理系统对国家每周公布的司法判例进行多次加工,为社会提供新的商业服务。首先,对判例进行编目并填写一些简单的元数据(如涉及的法律条文、关键词等),将这些内容作为产品推向市场。然后,对判例编写摘要,又作为一种产品投放市场。在此基础上,还继续对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形成其他产品,比如,判例与判例的关系、判例与法律条文之间的关系,等等。
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内容管理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传统出版业的产品和服务形式,甚至改变出版业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