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储备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_张凤琼

达州市土地储备中心 四川达州 635000

摘要:土地储备档案管理是对土地制度进行改革的创新,土地储备档案信息对土地收购、征收等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土地档案信息管理有利于盘活存量土地,对强化土地集中统一管理、推进土地市场配置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加强土地储备档案管理,希望促进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提高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土地储备;档案管理;信息技术

前言

土地储备中心利用征用、置换、收购、转制、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分散土地进行集中开发,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通过招标或拍卖方式将其重新投入市场,将在这过程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图纸、声像等资料看做土地储备档案。这些档案十分重要,有关部门应当重视并加强档案管理。

一、实现信息化管理

通常情况下,受土地储备性质和特点的影响,传统的土地储备档案管理具有内容冗杂、信息渠道复杂、时间跨度长等缺陷,导致我国土地储备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较低,制约着土地储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关部门应当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高新手段对土地储备档案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计、移交、归档和利用,从而实现土地储备档案信息化管理,进而提升档案管理的科学性、高效性。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对土地储备档案进行管理,不仅有利于提升档案服务效率,还能节约管理成本,对保护档案实体具有积极影响。

(一)建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通过建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储备档案信息化管理。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应以安全保密标准、数据建设规范为建设基础,通过构建基础平台、基础支撑层、应用服务层来实现信息化管理。如表1所示:

表1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层简述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利用二维和三维地理空间数据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道路场地方案数据等土地储备信息进行管理。为了提高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对土地储备信息的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的管理效率,有关部门可以采用Fire Bird进行管理。Fire Bird是一个可以跨平台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被广泛应用与Windows、Linux以及各种Unix操作系统中,能够为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提供大部分SQL-99标准功能,有利于保障多用户环境下的数据库服务器稳定运行,对实现嵌入式数据库具有重要作用[1]。

地理空间数据库能够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土地储备资源、地上建筑模型等空间信息数据,不仅为实现三维档案可视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还为保障三维地形模型数据的精确性提供了分析技术支持,有利于实现片区路网、场平、建筑景观的协同设计,对提高土地储备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具有积极性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利用地理空间数据库建立三维模型

(二)建立GIS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

建立GIS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实现土地储备档案集成化管理,对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GIS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关部门应当先对分散在各数据平台上的土地储备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整理,利用储备地块数据库对土地储备基础信息、土地开发信息、土地出让信息进行集中管理,从而实现土地储备档案信息的统一管理,进而提高分散土地储备信息的综合利用效率。

档案管理人员在实现土地储备信息的统一管理后,便可以将实际土地储备需求当做分库管理的基础,利用土地资源管理服务平台对土地利用规划图、归属图、现状图进行分析和叠加。在进行土地储备档案分库管理时,要严格遵循土地分库管理原则,科学划分储备地块批报库、储备地块整理库、储备地块挂牌库,利用不同颜色对其进行标记,有利于后期对土地储备档案进行追踪管理。基本表现形式如图2所示:

图2 GIS信息管理系统

另外,土地储备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利用GIS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搭建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对土地储备计划、资格审批、前期开发、挂牌上市、拆迁回收等档案信息的跟踪管理。如此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土地储备档案全部信息的综合性统计管理,实时掌握档案出入库情况,有效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质量,还能实现土地储备档案的交互查询,对实施分析档案供需情况以及调控土地储备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科学使用3D打印技术

1.土地储备档案的物理数据收集

3D打印所消耗的材料是各种呈块状、粉末状或液态的金属材料,它能与粘合性聚合材料混合成新的实物,由于3D打印主要是通过利用计算机对重组材料的微粒数据进行计算和表达,所以在利用3D打印对土地储备档案的物理数据进行收集时,能够充分表现出实际价值和作用[3]。3D打印通常利用3D扫描仪完成数据收集工作,扫描仪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接触式扫描仪,具有精确度高的优点,而且对档案的颜色和反射性无要求,但是可能会对实体档案造成损坏;一类是非接触式扫描仪,尽管其精确度相对较低,但是不会对档案造成损坏。

2.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数据应用

利用3D打印对土地储备档案进行打印时,首先要进行复杂的数据处理,例如多数据重新编程、建立实物电子模型等,在这过程中需要许多精密仪器进行辅助,此后要依靠土地储备档案物理数据来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在使用3D打印的过程中,会在不同层次、不同位置产生相关数据组,并由此形成数据集,档案管理人员只需对数据集进行有效保存和归档,便可以在后续工作中随时对土地储备档案进行调阅、修正。另外,3D打印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档案实物所应用的材料、制作温度、粘合剂类型等信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有利于快速打印和复制。

二、理清档案分类依据

根据土地储备档案内容信息、具体操作流程、工作职责,对土地储备档案进行整理和分类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例如,根据土地储备中心的土地收储来源,可以将土地储备档案分为集体土地征收储备档案、国有土地收购储备档案、专项储备土地档案等,以此建立的档案卷宗目录会十分容易查询和辨析,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在建立集体土地征收储备档案的卷宗目录时,管理人员应当将土地年度储备计划、面积勘测定界报告、地块权属调查费用测算、所属区域征收部门签订的委托征收协议等有关材料列入其中;国有土地收购储备档案的卷宗目录通常包括:土地勘测资料、规划选址意见书、年度土地储备收储征收计划、前期计划开发的批准复函等;专项储备土地档案的卷宗目录一般包括:年度土地储备计划、相关政策依据材料、集体土地征地协议批复材料、权属注销证明材料等[3]。

三、提升档案人员专业能力

目前,我国土地储备档案管理人员多数是兼职,不仅缺乏专业管理知识,其综合素质水平还较低。由于土地储备相关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管理人员没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去充实档案管理知识,所以其档案管理能力相对较低,在开展土地储备档案管理工作时,也以应付了事为主,导致我国土地储备档案管理水平整体较低。

为了提升土地储备档案管理水平,有关部门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首先,要建立土地储备档案管理专职队伍,提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定期为其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重点学习档案管理理论、业务政策和工作亮点,并积极引导其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增强其职业信念和责任,从而推动档案管理的高效化。其次,有关部门要建立完善且明确的档案管理标准,并保证该标准具备易学易懂和操作简便的优点,令其能够帮助档案管理人员熟悉土地储备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工作时间节点,以此来避免出现重复归档和归档不及时等问题。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也应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努力充实自身专业知识,学习计算机等信息技术,以此保证能够与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一致,只有当档案管理人员十分熟悉土地储备档案管理业务流程时,才有能力理解、分析“土地年度储备计划”,从而建立起准确的日常土地储备地块项目接收台账,保证档案及时归档[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地储备档案管理对土地征收、利用具有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必须重视并加强土地储备档案管理,利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GIS技术和3D打印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根据档案内容理清档案分类依据,通过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土地储备档案管理安全,从而全面增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江永.军工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信息科技,2018,2(10):135-136+139.

[2]史晓颖.基于GIS的土地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J].科技风,2018(21):87.

[3]张旭.浅谈土地储备工作中的几点问题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8(19):187.

[4]李劼,何兴富,张艺,等.基于三维地理信息的土地储备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J].地理信息世界,2018,25(02):117-121.

论文作者:张凤琼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加强土地储备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论文_张凤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