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以水泥、石灰、石膏和粉煤灰或石英砂为主要原料,以铝粉为发气剂经发泡、成型、蒸压养护等工艺制成的微孔块状墙体材料,其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可加工性等优点,符合目前节能建筑的要求。但由于砌块材料具有明显的吸水率过大(高达60%以上)、膨胀干缩等自身特性及施工因素造成墙体出现裂缝,影响使用功能。要避免出现墙体裂缝就必须对材料、施工工艺、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控制。下面就对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的优势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优势;质量控制
1加气混凝土工艺特点
1.1重量较轻
通常情况下,加气混凝土容重在400-700kg/cm3范围内,与普通的混凝土容重相比,只是其五分之一,并且同样要轻于正常的骨料混凝土。所以,如果使用加气混凝土来当作墙体的材料,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建筑物自重,并且能够缩小建筑物基础与梁柱机构件的尺寸等,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筑材料的使用量以及工程的资金消耗。
1.2保温隔热性能高
因为加气混凝土的内部存在较多的气泡与微孔,所以自身具有一定的保温与隔热的性能。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容重在400-700kg/cm3范围内的加气混凝土导热的系数是0.09-0.17W/m?k,但是加气混凝土的隔热能力却是普通混凝土的4-8倍。
1.3可加工性比较强
加气混凝土可以不需要添加粗骨料,所以,可以在工厂内部生产不同类型的产品,与加工木材的方法相同,进行钻、锯、刨、钉,同时,还可以针对具体的工程情况在实际的施工现场进行再次加工,并且十分简便,可以添加相应的钢筋,进而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相应的条件。
1.4原料来源比较广
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材料可以是矿渣、生石灰、砂、粉煤灰与水泥等,而且还可以利用当地实际的条件来确定加气混凝土的品种和具体的生产工艺。
2加气混凝土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做好施工技术操作交底。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要求,针对砌块吸水性强,散水性差,墙面抹灰易出现裂纹、发霉等缺陷,在验收、存放、搬运、砌筑、抹灰等方面制定详细的技术措施和要求,并对队伍进行针对性的砌块墙体和砌筑操作技术要点的交底,如各部位的砌筑方法及砌筑砂浆的铺设、加筋要求等。
2.2监控原材料质量。严格实行材料采购、验收交接制度。进货前先要查验生产厂家的产品标准、查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件。查验砌块出厂日期是否足够28d,进入工地的砌块,采购员要向工地材料验收保管员履行交验手续,严禁不合格砌块进入工地。砌块进场应按不同规格和标号分别整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6m,并避免雨淋,以防止砌体产生干缩裂纹。
2.3加强砌筑的质量控制
2.3.1在墙体砌筑前,根据施工图的具体要求,结合砌块的模数、几何尺寸,绘制砌块排列图。砌块出厂后应置放40~60天,体积变化稳定后方可上墙。同时要考虑砌块上下搭接错缝,要求搭接长度不小于块体长度的1/3,并且不小于150mm。当在同一位置3皮的搭接长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缝内每道设置不少于2Φ6钢筋,钢筋两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350mm长。
2.3.2设置混凝土导墙。
宜在墙体底部设置素混凝土(C15或C20)导墙。底层(无地下室)所有墙体底部都应设置混凝土导墙,这样可以增强底层墙脚的强度和墙体的抗渗性以及增加房屋的耐久性。对于2层以上建筑的墙脚是否设置混凝土导墙,多层建筑最好设置,至少可以统一标高,对施工期间的防水也有好处;高层建筑不宜设置,因为200mm高的混凝土导墙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将会增加不少墙体自重,对建筑物结构不利。
2.3.3严格控制砌块上墙含水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孔隙率大、吸水率高,抹灰前不进行浇水湿润或浇水不够,砌块将大量吸收抹灰砂浆中的水分,使砂浆水泥水化不能正常进行,抹灰砂浆强度降低。因此,砌块砌筑前24h浇水湿润,直到表面充分湿润为止,砌筑面要达到饱和面干状态。但含水率过高,则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因砌块失水体积收缩而出现水平及垂直裂缝,因此应控制砌块的含水率不大于l5%。雨天施工时堆放在室外的砌块应有遮盖设施,不得使用被雨水淋湿的砌块。当雨量为小雨以上时,应停止砌筑并对已砌筑的外墙体进行遮盖,防止雨水浸入。
2.3.4控制砂浆灰缝饱满度。砌块使用粘结剂砌筑,水平灰缝厚度控制在3~4mm,垂直灰缝控制在4~5mm,砌体水平灰缝、垂直灰缝饱满度不应低于80%。每砌完一皮砌块后应对所有灰缝原浆勾压密实,并勾出l~3mm的凹缝。在砌筑过程中,应采用“挤法”或“灌浆法”使竖缝灰浆饱满,一边砌筑,一边进行补缝、勾缝处理。重点做好框架与砌块之间的接缝的勾缝处理。在砌筑完上层砌块后,应隔层砌块对灰缝进行二次勾缝。
2.3.5砌体顶部处理。填充墙砌完后,砌体还将产生一定变形,从而影响砌体与梁或板底的紧密结合,导致产生结合部位的水平裂缝。因此砌块墙顶面与钢筋混凝土梁或板底应预留10~25mm空隙,空隙内的填充物宜在墙体砌筑完成7天后进行。
2.4墙体结构构造质量控制。砌体的转角和纵横墙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因特殊原因不能同时砌筑及其他需要留置的临时间断处,施工缝应留成斜搓。如留斜搓确有困难时,必须沿高度每500mm设置2Φ6拉结筋,钢筋伸入墙内,一般每边不小于700mm。拉结筋设置可在框架柱中预埋铁件,预埋铁件在竖向应留有较大余地,以便在焊接拉接筋时有上下调整的空间。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拉结筋的常见设置方法:1)植筋(埋设)法。砌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相接处,采用2Φ6拉结筋,用植筋或预埋钢筋办法,施工时预先在砌块的水平灰缝面开设通长凹槽,置入钢筋后,用黏结剂或M7.5水泥砂浆填实至槽的上口平。但也有的施工企业采用未开槽施工,将拉结筋埋置于加厚的灰缝内。2)专用铁件连接法。该方法一般用在框架内隔墙上,设置L形钢制专用连接件。钢筋混凝土柱(墙)处用射钉或膨胀螺栓连接,砌块处用2寸铁钉固定。钢筋焊接网连接法。钢筋网有的要求用Φ6,有的要求用Φ4。采用该方法只能加厚砌体灰缝。砌块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柱(墙)间应预留l0~l5mm的间隙,待墙体砌筑完成后,采用PU发泡剂嵌平实。砌块墙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待前次砌筑的砂浆终凝后,再连续进行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4m。在进行管线敷设和箱、盒安装时,应根据尺寸要求,确定好位置,并弹出位置线,用切割机割开槽,不能随意剔凿砌块,损坏砌块墙体。箱、盒安装和线管敷设好并固定牢靠后,将该部位的砌块浇水润湿,用掺107胶的泥砂浆抹实补平,在大面抹灰之前,钉铺密目钢网片,面积较大的暗装箱背面,应钉铺双层密目钢丝网片,以有效防止抹灰空鼓、裂缝产生。
2.5产品保护措施
当墙体砌完初期强度较低,因此在砌筑后7d内要避免撞击、振动,为砌体强度正常增长创造条件。
2.6质量验收
2.6.1检验批划分。填充墙砌体工程按每栋每一楼层为一个检验批。
2.6.2技术资料检查。①砖或砌块、水泥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②砂浆试块试验报告;③楼层平面放线记录;④构造柱、圈梁、拉结筋的隐蔽验收记录;⑤构造柱、圈梁混凝土试块报告;⑥检验批验收记录。
2.6.3外观质量检查。①砌体所用材料品种、规格、强度及砂浆的强度,构造柱、圈梁的钢筋规格、数量、位置符合设计要求;②砌块错缝搭接,搭砌长度满足要求,竖向通缝不大于2皮;③墙体灰缝饱满,砌体水平灰缝饱满度≥80%,对于空心砖砌体,其竖缝填满砂浆,不得有透明缝、瞎缝、假缝;④顶部与梁(板)的接缝紧密,无松动;⑤构造柱、圈梁混凝土表面质量符合混凝土验收规范要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不仅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强度高、保温隔热性好、质量轻、可加工性强等一系列优点,该加气混凝土砌块施工技术还有工序简单、工期短、节约材料、降低成本、减少或避免抹灰层空鼓和裂缝等诸多优点。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工,控制好施工质量,保证墙体的质量;同时,研究者也要不断改进施工技术,解决传统砂加气墙面粉刷容易产生脱层、空鼓、裂缝等质量通病,使加气混凝土砌块技术得到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强.加气混凝土砌块填充墙裂缝成因及防裂措施[D].青岛理工大学.2013
[2]林心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施工质量控制[J].福建建材.2014(07)
论文作者:徐艳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砌块论文; 墙体论文; 混凝土论文; 砌筑论文; 砂浆论文; 砌体论文; 钢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