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设备维护
1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存在问题分析
1.1检修方式落后
整个电力系统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问题,都有可能或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以当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实践观察,整体检修方式相对比较落后,而且检修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对当前的电力稳定运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整体检修的频次相对比较高,这也导致新投入设备频繁检修使得不能完全保证电力设备断电运行,甚至还会进一步加剧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模式,给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晚上的安全隐患。另外,在实际电力系统变电运行过程中并没有制定出合理的、科学的解决计划,不能够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来对检修操作进行合理调整,这严重的影响并且运行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1.2电气设备的安全隐患
由于在整个电力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电气设备,如果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也会给整个系统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安全性,使得电力系统故障发生的频率进一步增加,甚至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并没有对电力设备的检修以及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使得很多设备的一些隐性安全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
1.3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电力企业在实际进行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导致其变成运行管理的随意性较大,并没有针对变电运行实际状况建立起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这也为整个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效果提升形成了制约作用。而由于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导致很多操作人员不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来进行操作,不规范操作现象屡见不鲜,不仅进一步加剧了电力设备到时候会损坏现象,但是可能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
2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各电力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应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各类系统运行指令发送的合格性,达到提升系统运行效果的目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落实,应从电力设施的标准接地,加强电力设备运行中的温度调控等方面进行[1]。
2.2严格落实检查制度
检查制度对于电力系统中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质量的提升有着重大的意义。电力企业应通过结合绩效考核制度、落实设备检查制度,提升作业人员的积极性、保障设备检查制度的有效性。保障各项检查作业的落实,也为后期设备的故障检修以及设备维护提供了基础的设备检查资料。
2.3完善单位的安全管理系统和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电力系统中完善的安全管理系统及安全管理制度,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及维护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效果。电力企业应通过各电力设备机组的分布区域安装情况,设立对应的监控系统,设立安全指示牌以及信号灯,依据各设备的分布区域设立安全检查点位,根据安全检查点位设定检查制度,后期依据安全检查点位进行相关设备的安全检查及管理。对电力设备运行中的各类操作顺序进行全范围的监控和落实,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及人员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和处理。
2.4提高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
电力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设备的安全管理影响重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电力企业应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训以及安全素养测评,保证值班人员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在运行中出现突发事故时,变电运行值班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相关问题的处理。
3电力系统有关变电设备方面的维护策略
3.1构建变电设备方面的维护机制
完善的变电设备维护机制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保障。所以要构建完善的维护制度,定期地更换、检查和维护变电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变电设备的各方面性能都能够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同时对制定的维护制度还要进行严格的落实,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防止出现失误等现象,使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始终贯穿于电力系统中,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3.2选用先进的有关维护用具
先进的维护工具能够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维护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还能进行有效的保障。例如,在监测装置上配备绝缘的操作杆,维护工作人员可以借用绝缘操作杆完成相关的操作,避免与变电设备进行直接的接触。对变电设备中的污秽物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高流速水冲洗的方法,这样可以提升设备的维护效率,并且提高除污效率。此外,还需要对维护设备进行电气试验和机械试验,保证违规设备的安全性能[2]。
3.3对变电设备方面的检测评价机制进行完善
变电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都要进行定期的检测评估,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管理制度。无论是在变电设备使用前、运行过程还是技术改造之后都必须要对变电设备的性能进行认真的检测评估,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能够及时地发展变电设备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优化,减少变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发生隐患的概率,从而提升整个变电设备工作的整体水平。
3.4强化设备方面的评估工作
变电设备的评估工作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也非常重要,所以在对变电设备进行维护工作时,一定要结合变电设备的实际情况,根据其状态、质量、性能以及寿命等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且还要构建完善的变电设备评估机制,保证在对变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的过程中能够依据之前的设备评估结果进行合理有效的设备维修工作。通过多次对变电设备进行评估工作总结分析,可以对变电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和维护,保证整个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和进步。
3.5开展精细化维护
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可以同样全面推广精细化维护管理,在精细化的维护管理模式下,要重点针对并且运行设备存在的各种缺陷问题进行严格处理。也就是说,直接进行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变电运行设备实际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精细划分,将一些能够对变电设备以及相关操作人员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缺陷定义为需要及时进行停电处理的第一类缺陷;将能够对变电设备运行的经济性、以及绑定形成影响的需要在电力负荷低估情况下进行处理的缺陷定义为第二类缺陷;将对变电设备基本上不会造成影响的而且可以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消除的缺陷定义为第三类缺陷[3]。以此来针对不同类型的变电设备缺陷问题实施精细化的管理。另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激励制度,来进一步提升相关操作人员的主观意识以及能动意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变电设备安全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对变电运行设备缺陷危害的最大程度控制。
总之,为切实有效地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质量和设备的维护效果。电力企业应从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健全安全管理及检查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应急预案等方面入手,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保障电力企业的实际收益以及用户的用电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泽.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探讨[J].电子测试,2017(12):121-122.
[2]穆怀宇.论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检修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145.
[3]王珊.浅谈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变电设备的维护[J].科技与创新,2015(7):52,54.
论文作者:尹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缺陷论文; 操作论文; 制度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