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曹士红1,秦川

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曹士红1,秦川

1郑州市人民医院;2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分析妇产科手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因素,探究影响妇产科术后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相应制定妥善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还可为临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防治经验。方法 结合某医院妇产科2014年1月-12月共接收的585例手术患者的入院治疗临床资料,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年龄、确切住院时间、手术过后是否出现感染、具体的感染部位等,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影响妇产科术后感染的因素。结果 妇产科手术后,585例患者中出现术后感染的共有24例,分析其感染率为4.6%,其中发现,妇科感染率要高于产科。研究还发现,妇产科术后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有: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肠胃系统、宫腔以及切口感染等,同时30岁以下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比30岁以上患者要低。由此可见,随着患者年龄的不断增长,手术后出现感染的几率也随之呈现增长趋势。结论 妇产科患者手术后最易出现感染的部位是呼吸系统,所以在护理时,也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保障患者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感染;临床分析;护理措施

引言

现如今,妇产科患者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情况相对较为严重,同时妇产科也成为医院出现感染的主要科室之一,其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多。本文针对妇产科一共585例住院患者,对其治疗经验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患者的质量经验进行整理,继而分析了影响妇产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因素,从而提出有效的护理策略。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收集并整理2014年1月-12月某医院妇产科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58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保所有患者在住院以前均未发生感染且排除合并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入院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全面检查,保证临床资料的完整性。其中妇科380例,年龄17-70岁,;产科205例,年龄19-38岁。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后是否发生感染、确切的感染部位等进行整理并记录。

2、调查方法:发现患者出现感染应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医生换药情况进行现场查看及调查手术病人住院病历、备皮情况,对接触这类患者的各类环境及物品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查看并随机抽样监测,包括病房、手术室、妇检室空气、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手术器械用品、换药敷料器械、冲洗用物、麻醉器具、床头柜、电灯开关、床栏、电话机、电脑键盘等。

二、结果

1、术后感染率。585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24例,感染率为4.6%;妇科患者术后感染率稍高于产科。具体的感染率详见:妇科共调查380例患者,其中感染例数16,感染率为4.7%;产科共调查205例患者,其中感染例数8,感染率为4.5%。

2、术后感染部位分布构成比。妇产科术后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共12例,占39%;其次为泌尿系统、胃肠系统、宫腔和切口感染。

3、年龄与术后感染的关系。年龄在30岁以下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最低,为15%,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感染率成上升趋势。

4、住院时间与术后感染的关系。住院时间在一礼拜之内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最低,共发生2例术后感染,感染率为3.8%,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术后感染率呈上升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讨论

妇产科手术患者较多,术后感染情况较为严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科室,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主要讨论妇产科患者术后引发感染的因素及针对因素提出的护理措施:

1、感染因素

1.1术后呼吸系统感染原因及护理妇产科患者术后受到创伤,免疫力下降,一方面,手术本身需要对呼吸系统进行一些侵入性的操作如气管插管等,容易造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导致感染;另一方面,妇产科特别是产科术后家属探视密切,导致病房人员流动大、拥挤、空气不流通,给病原菌滋生创造条件。病房环境因素不容忽视,空气监测显示室内距地面0.5m处采集的细菌总数高于其他空间,可能是因室内下部气流稳定性低,易受人流或医用车来回运动的影响;较大质量的微生物粒子多集中于下层空气,患者卧床时,伤口易受微生物的污染;病房消毒设施差,没按时开窗通风,消毒管理不规范,终末处理不严格,均可造成空气及环境污染。

1.2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原因及护理国外有研究报道,泌尿系统感染占医院感染第1位。妇产科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侵入性的插导尿管以及导尿管的留置。

1.3术后切口感染原因及护理术后切口感染主要是由于医疗器具消毒不彻底、手术室环境受到污染、切口血肿或者术后切口暴露导致。

2、护理对策

2.1第一种影响因素的情况,除了加强病房的消毒、通风之外,应加强病房管理,每周清除卫生死角、限制陪伴、探视人员,合理安排换药、治疗时间,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床单位终末消毒、合理安置手术后患者房间;查房揭开敷料后,在最短时间内换药,还应密切监测病房的空气质量、开导家属减少探视频率、及时更换并处理患者的生活用品等。

2.2临床护理时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术后健康教育,教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另外,对有细菌性阴道炎或胎膜早破等医院易感患者,可针对性的采取抗菌药物治疗以预防感染。

2.3临床护理时应该加强对医疗器具和手术室、病房的消毒,消毒要彻底,避免出现消毒死角;手术过程尽量消除死腔,严格按解剖关系缝合切口,减少出血。

高龄患者的护理本研究发现,年龄在30岁以下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最低,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感染率成上升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且高龄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妇科术后感染的主要人群。再者,长时间住院患者的护理本研究发现,住院时间在一礼拜之内的患者术后感染率最低,共发生2例术后感染,感染率为3.8%,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术后感染率成上升趋势。针对长时间住院的患者,首先要降低手术感染因素的风险;医护人员应该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消除不良情绪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促进其早日出院。

结束语

总之,在妇产科手术后一旦发生感染,需要明白预防大过治疗,且预防手术感染是一个完整系统工程和集体行为,医务人员在手术、诊疗和各项医疗护理操作的各个细小环节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手术室、换药室、妇检室、病房等相关科室管理,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切实降低妇产科手术感染率,保障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张莉.妇产科护理中感染问题的分析和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7(19):336-338.

[2]陈明英.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原因分析及优质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1(3):440-442.

[3]周晓韵.子宫切除术后残端出血及其处理[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3):203-205.

论文作者:曹士红1,秦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  ;  ;  ;  ;  ;  ;  ;  

妇产科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论文_曹士红1,秦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