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培养新一代--未来15年上海青少年素质定位的静态指数与动态发展_能力素质论文

跨世纪培养新一代--未来15年上海青少年素质定位的静态指数与动态发展_能力素质论文

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未来15年上海青少年素质取向的静态指标和动态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取向论文,上海论文,静态论文,跨世纪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在全球性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人们正日趋关注未来青少年素质的发展取向;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一问题的解决与否,更是决定其现代化成败的关键。由此,如何定位人的素质发展对于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如何明确跨世纪一代新人素质发展的目标?特别是——如何使笼统的目标化为现实可行的结构性指标体系?如何把握指标的动态发展并加以适当调控和引导?这一系列问题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实施进程中,已经无可回避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必须尽早作出回答。本文试图结合上海地区的某些特定情况,对此略作探讨。

理论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战以后,发展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则意味着社会发展理论的根本转折。这一理论至少从两个方面,揭示了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发展从开发自然资源为主转到开发人力资源为主。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它的合理开发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人的资源是无限的,是一种比自然资源更为可贵的资源。罗马俱乐部博持金等人在《学无止境》的报告中指出,面临自然资源的逐渐衰竭,人们应当看到“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来帮助人类摆脱它的困境。”同外部极限相反,人的“内部界限在我们自身中存在着并孕育着无可比拟的发展潜力”,因此,应当“把目标放在开发人们潜在的、处在心灵最深处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上面。”

徐匡迪市长曾明确指出:“长期以来,相当多的同志和部门看到资源是矿产、原材料,或者是生产性的设备、机械、装配线,等等,没有把人才看成是一种资源。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思想必须改变。20世纪90年代,科技竞争使得世界资源开发的重心由物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移。因而,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开发利用人才资源作为上海发展战略决策的一个基本点来考虑,这是我们要树立的一种新思路”。的确,从发展的战略来看,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问题;与此同时,中国最大优势也是人力资源。中国人力资源的数量极为丰富,但开发不足就是包袱,而深度开发则是动力,是财富。为此,一方面控制人口数量,另一方面更要把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员素质作为发展的第一战略。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将以发展的“客体”为中心转到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

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客体”指的是对象,“主体”指的是社会的人。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模式,看不到经济发展只是为了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目的,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心是发展的客体。70年代以来,这种理论受到严厉的抨击。以法国著名学者佩鲁为代表的理论认为,发展的目的应是“以促进该共同体每个个别成员的个性全面发展”,而“普遍地重视人则是一个社会能够正常运行和保持稳定的关键之一。”罗马俱乐部主席奥尔利欧·佩切倚奇则明确指出: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的发展是人类的最终目的,与其他方面的发展或目标相比,应占绝对优先的地位。

以发展的主体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和现实。针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中断和失败,美国现代化专家英格尔斯在其著作《人的现代化》中指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他在另一部著作《走向现代》中进一步指出,人的素质改变的关键在于培养人的“现代性精神”。他强调,在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中,人都是现代化进程中最基本的因素。他归纳出现代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特征:“即现代人是参与型的公民,并有丰富的知识;他对个人的效能抱有充分的信心;他在受到传统势力影响的时候,特别是在对个人事务作出决策的时候,有高度独立性和自主性;他愿意接受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即是头脑开放的人。”英格尔斯把这些现代精神看作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前提。

中国的现代化不应也不可能走西方早期现代化的老路,而应努力探索如何凭借相对少的生存空间和自然资源,来充分利用和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这就要努力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跨世纪青少年的素质。这种素质不仅应包括技术、工艺素质,也应包括人文、道德素质。

我们还应明确,处于中国现代化前沿的上海,由于其生存空间、自然资源相对更小、更少,因此在跨世纪之际实施以人为本、以人的素质取胜的发展战略,应是一个重要的时代抉择。

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

“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是近年来由郑杭生、单少杰等中国学者提出的。该理论认为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是“整体性发展”,但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则是“非均衡发展”。这个理论对于我们确定未来15年上海青少年素质指标体系颇具启发意义,因为,作为社会的对应物,人的素质发展目标和养成过程也可以用“整体性和非均衡性”理论模式来阐释。

从目标上来说,未来的青少年要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人,其素质应得到整体性的发展和提高。但从经验上说,所谓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在发展中国家里没有实现,即使在发达国家中也没有实现,甚至在很远的将来还难以充分实现。所以,这种整体性的发展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一种目标理论,一种理念。因此,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一项正在进行的事业,不仅应有其理想目标,还应有其现实的过程,不仅应有目标的预设,还应有适应现实情况的过程性、阶段性(或曰非均衡性)目标。

还应看到,由于在实践素质要求的整体性发展的现实过程中,决定人的素质的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存在着差异,使得某些素质获得较多的强调,某些素质则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非均衡发展的情况,在发展中国家常常由于客观原因或人为原因而显得尤为突出。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和明智的选择。

可以说,整体性的发展要求侧重在目标,非均衡性的发展侧重在过程,两者都强调发展,所以是相通的。不过前者要求人的一切素质获得同等程度的发展,后者则要求适应特定社会发展的主要素质以相互联结的形式获得某种程度的发展。显然,前者是一种理想设定,后者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可操作性。

为此,关于未来15年上海青少年的素质结构指标,应该是整体性目标和非均衡性目标的协调统一,必须根据国情、域情确定目标,并使之具有最大的现实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我们既是根据整体性要求确定青少年素质的理想性指标体系,作为一种目标理念来追求;又要根据非均衡性要求,制定具有中国特色、适合现代大都市要求,针对上海青少年特点的青少年素质的阶段性指标体系。

青少年素质的结构性指标和整合性显现

一、素质的概念

素质,是人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素养和品质结构。然而,由于这些素养和品质大多具有不可直观性,它要通过人的活动、社会行为才能表现出来。所以,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就是人所具有的有效从事一定活动的内在条件,一种现实的或潜在的状态。评估、测定一个群体的素质,一般总是将其作为整体结构来看待:不仅要分析他们在自然状态及其过程中的素质因素,而且要把握他们在社会状态及其过程中的素质因素;不仅要分析其已经和正在发挥的诸种能力及其水平即显在因素,更要把握其将来可能开发的诸种能力及其水平即潜在因素。据此,我们认为,当代青少年作为一个跨世纪的群体,作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主体,其素质要求不仅应包括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积累,更应包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全面的角色整合能力。这是青少年素质的整体性结构指标体系。我们也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高科技信息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结合青少年群体日益凸现的独生子女现象,来确定上海青少年的非均衡性(阶段性)结构指标体系。可以说,前者侧重于体现人类的共性,更趋于理想;后者则较侧重于个性——中国(上海)特色,更贴近现实。当然,这两个指标体系之间明显存在着交叉关系、相容关系。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实际素质总是要通过其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体现出来,而每个人的角色素质无疑就是其诸种素质结构性整合后的综合显现。

二、整体性素质结构指标

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在一个人身上综合体现出来的当代科学文化知识把握和理解方面的基本素质。在现代社会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已成为这个基本素质的核心内容,求实求真、追求精神生活应成为跨世纪一代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道德素质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其素质主要包括:基本的道德倾向,反映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实际态度,个人对品质和行为的选择。这是基本道德倾向的具体化。

综合能力素质 跨世纪的青少年要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要在信息时代中生存,必须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自立的能力;必须树立新的学力观,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必须树立新的职业观,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技能。

心理素质 一个人,既是自主的人,又是社会的人,即在个人层次上起作用,又在群体层次上起作用。我们要从个人和群体两个层面上来思考培养跨世纪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指标。个人的心理素质大致应从意志、感情、生活调适和品格方面加以把握。从现代社会的要求来看,重点在于成就动机、宽容性、挫折承受力和信仰需求等。当然,这里也有一个层次性的问题,对心理素质的最低要求或下限,应定位于心理健康,即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学会提出的4条标准。至于群体心理,我们这里指的是民族凝聚力即个体自觉成为民族成员的内在心理力量,它集中体现在个体对民族强烈的认同、归属、崇敬和奉献心理上。今天,世界已成为“地球村”,但是民族凝聚力仍然是推动每个民族奋发努力的重要力量;不过,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更多的是强调互容、协调,而否定对抗。

三、非均衡性素质结构指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高科技信息浪潮的到来以及上海青少年群体的独生子女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从社会的个体、主体和客体等不同层面的不同需求来把握未来上海青少年素质的非均衡性结构指标。

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素质

一般认为“市场经济”可列为现代化道路的四大基本规定之首。为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培养跨世纪青少年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人素质,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此项素质的指标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竞争意识:1.功利意识(实事意识、兼顾意识、权益意识),2.市场意识(发展意识、协作意识、公平意识、责任意识),3.法律意识(宪法意识、公民意识);

(二)现代生活意识:1.惜时观念,2.效率观念,3.科学意识,4.环境意识;

(三)健康人格:1.心理承受力(应变力、耐挫力、差别承受力),2.开放性格(行为的公开性和一致性、思维方式的灵活性、开放度、宽容性),3.拓展性人格(进取精神、独立意识、参与意识)。

体现精神文明的现代人素质

如果立足于人类自身的角度看,人的精神的文明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完善人生、理想人生的追求过程,是人类自身的一项建设伟业;如果立足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只有我们不再把财富的创造当作生活的目的,而只当作手段,并且能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精神品质时,一个稳健有序、健康向上的现代社会的建立才是可能的。

由此,每一个跨世纪的青少年都应确立和完善自身的人生理想,从而建立自身的精神家园,得以在现代社会中安身立命。精神文明的内涵与我们现在讨论的人文精神有相合之处,所以不妨说,体现精神文明的现代人素质也可称之为现代人文素质。这些素质的指标体系,大致可以从以下认知和行为层面上加以描述。

(一)终极关怀:树立理想信仰

1.国家、民族的认同感,2.国家、民族的前途观,3.信仰需求和理想追求,4.人文意识与精神的理解与崇尚;

(二)现实目标:崇尚伦理道德

1.道德取向(爱国意识与参与感、集体归属感与敬业精神、人际交往安全感),2.品质选择(诚实与欺骗、认真与草率、节俭与奢侈),3.行为倾向(自律与他律、自主与从众);

(三)处世态度:追求现代生活方式

1.职业意识和工作目的(谋生与自我实现、金钱观),2.日常生活取向(闲暇观、文化生活意识),3.消费观念行为选择(务实意识、独立意识)。

立足高科技信息时代的现代人素质

本世纪下半叶科技迅猛发展,世界经历着工业文明的第三、第四次浪潮的冲击,新工业文明的负效应也日益显现。“全人类第一次为自身的生存而必须团结一致以共同克服工业文明在今天造成的全球性问题。”为了解决全球性问题,为了实现人类的自我拯救,最重要的是实行“人的革命”,即把人类追求目标由物转向人自身,转向人的教育,转向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及人与他人及自然的和谐相处。显然,这就向生活在“地球村”的跨世纪青少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鉴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这种素质要求对上海青少年来说可能既有现实性又有超前性。限于种种条件,我们这里提出的有关这一素质的指标体系还是大可讨论的。

(一)全球意识:1.可持续发展意识,2.民族责任感和全球的协作意识;

(二)地球伦理观:1.工业文明正负功能意识,2.环境危机意识,3.环境法律意识和他律行为,4.环境道德意识和自律行为;

(三)自我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1.自我持续发展意识(进取精神、自立意识、参与精神、终身学习意识),2.自我持续发展能力(应变学习能力、协调合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

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素质

跨世纪的青少年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这在上海尤为突出——自1985年起,上海每年独生子女的领证率已达98%以上,至1995年底,上海的独生子女总数已达217.4万,占上海总人口的16.7%。以后,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将保持上升趋势。可以说,未来的上海社会在某个年龄层面上将是独生子女的“天下”。独生子女的优点十分突出,但他们在早期发展中也存在某些人格缺陷,诸如自我中心、懒惰、孤独等。为此,我们应确定一些针对性的指标体系,改善他们的有关素质,帮助他们逐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一)正确的劳动观:1.劳动光荣感,2.家务劳动意识,3.公益劳动意识,4.助人为乐精神,5.协作意识;

(二)积极的社会活动观:1.集体归属感,2.人际交往信任感,3.社会参与意识,4.独立自主意识;

(三)全面的社会责任感:1.法律意识,2.道德意识,3.家庭意识,4.社交意识,5.志愿者服务意识。

四、素质的整合:角色素质

角色是指与人们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从根本上说,每个人的种种素质最终要通过人的社会行为,即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体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把角色素质看作是人的素质的结构性有机整合的综合性表现,具有一种在系统状态下的现实生活中全面反映人的素质的功能。对于正处在社会化过程的青少年来说,有针对性地调控、提高其角色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角色素质包括:角色认知——认识与实践(即知行同一)的一致性;角色担当——能力与实践的协调性;角色整合——社会、经济、政治角色的有机统一;角色调适——多重角色的承担和适应。这些素质要求大致可用下述指标加以描述:

(一)角色认知:公民意识(生存意识、创造意识、人格意识、荣辱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制意识、志愿者意识);

(二)角色担当:1.自我认识水平,2.自我反省水平,3.学习、工作投入感,4.职业意向和准备状态;

(三)角色整合:1.家庭角色、职业角色、公民角色的认同度,2.角色的有机协调能力,3.角色的组合方式、重点把握;(四)角色调适:1.就学、就业的阶段性自我调适,2.空间、职业、生活流动的自我调适。

青少年素质发展的总体态势、特点和动力机制

如果说,素质的指标体系是对未来15年青少年素质要求的结构性静态分解,那末,我们还应对未来15年青少年素质发展的趋势作出动态的预测性描述,并进而分析青少年素质发展的特点和动力机制。

一、素质发展的总体态势

跨世纪的青年一代是在邓小平改革开放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人,作为改革的直接得益者,作为实现强国梦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具备建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理念基础上的现代政治—经济素质。

跨世纪的青年一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人,是改革事业的直接受益者,他们已经成为或终将成为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最拥护改革的一代人。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内容的党的基本路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基本保证,因此,这一代人将具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政治信仰。90年代以来,改革深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物质充裕,跨世纪的上海青年一代对国家前途的信心日益增强,对现实的关注和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也在加强。为了回应日益加速的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挑战,他们中有责任感的群体,将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对旧体制弊端的新一轮批判;同时,也会进一步复苏民族意识,回归传统,吸纳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东西方文明之精华,在新的整合中弘扬民族精神,从而为中国、为上海开创一个建设与创新的21世纪。

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将在“示范群体”营造的社会氛围中,在参与构建“三德”,推进市场经济规范化的建设中,实现自我价值,养成符合国际大都市建设需要的现代道德—文明素质。

当前,伴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而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对于经济与社会,对于人们自身利益带来的危害,正日益为人们包括青年一代所认识。为了维护改革所获得的正当利益和自身权益,青年一代将日益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范化而努力;同时,在社会和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在示范群体的带动下,他们也正在认真地从东西方文明中汲取精华,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精神文明素质,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现代人群体。而随着上海城市格局、功能和生存环境的根本性变化,得风气之先的上海青年一代,将从小市民变成大市民,做到有气度、有气派、有气魄、有气象,做到有眼光、有器识、有襟怀、有境界。“八运”期间,上海市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表现充分说明,他们已经与大市民的风范拉近了距离。

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将自我塑造以面对高科技的信息时代,树立奋发进取、努力创新的精神,使自身逐步具备接近和超过周边地区、国家的科学文化素质。

据预测,到2010年,上海青年接受中等教育的比例将达到95%以上,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将达到35%~40%,与香港、新加坡的水平相当。与此同时,随着职教事业的发展,新增劳动力中接受专业教育的比例将达到90%以上。上海青年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的提高更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了。此外,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跨世纪的青年一代,终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自动调节、保持心理健康。

距世纪的青年一代,将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自身的努力中,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投身改革事业,推进现代化建设,在社会实践中养成较强的社会适应素质。

在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素质教育中,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他们在人格上将是健康的、和谐的和全面发展的,他们具有积极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他们不仅有较高的智商,而且有较高的情商。他们能够独立地、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对自身、对社会有着明确的责任感。他们能坚定地立足于现实世界,具有与现实生活相适应的能力;但他们又不是消极地与现实世界保持一致,而是在追求目标、发挥个人能力与现实之间,保持着持续的、创造性的紧密联系。

二、不同素质的发展特点

层次性发展的现代经济—政治素质

跨世纪青年一代对改革的支持,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拥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大致将经历一个人从“感性→理性→信仰”的层次性发展过程。

当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推进,使得正处于人生颠峰阶段的青年成为改革成果的最大承受者和时间最长的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在受到高等教育的青年中,在各行各业的青年成功人士中,将产生一大批个人收入高、生活质量优并对社会发展贡献大的成功者,他们将首先在感性层面的体验和切身利益的驱动下拥护改革,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们中的许多人会通过自身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教育,将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层面,并进一步树立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从而更理性、更自觉地去规范和维护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去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业。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由低到高的层次性演进过程,当然,较多的青年可能仅停留在感性的第一层次,而部分青年则将演进到第二层次,更有部分有理想、有高度责任感的青年将推进到第三层次。相对而言,一般青年可以允许停留在第一层次,而青年党员而应努力推进到第三层次。

双向性、阶段性发展的道路—文明素质

首先,社会现实发展将促使跨世纪青年一代努力改善自身的伦理素质。按照党中央的规划,到2000年,我国将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则将使市场经济渐趋完善,特别是还要求上海基本形成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届时,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将进入规范状态——弄虚作假、损公肥私、搞特殊化等行为将难成气候,社会道德状况、价值评判体系和青年自身的伦理道德素质将发生明显的改变。

其次,跨世纪的青年一代将在社会现实发展中对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和改造。世纪之交,由于冷静的反思和适当的社会引导,将使跨世纪的青年一代深刻认识到:植根自己的传统文化并加以现代性的改造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并会进一步将传统的优良道德构建成种种现代社会的准则。当然,这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其具体步骤大致为:先是认真学习中国传统经典,以全面了解中国文化;接着进行思想的发酵和孕育,静心体悟、认真汲取,站在现代社会的支点上加以消化与扬弃,从而形成现代的道德意识与观念;最后,自觉地在社会实践磨砺中转化为行动的规范,使自己成为既适应开放的时代,又深悟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文明人。

适应性、开创性发展的科学文化素质

高科技信息进代的到来,使得人类知识的总量日新月异。据统计,知识总量在70年代是每5年翻一翻,到80年代已经是每3年翻一翻了,90年代虽未见统计资料,但无疑不会低于80年代,以此推算,就可以想见21世纪知识总量的增长速度了。作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得终身学习,就要从传统的“学习知识”转为“学会学习”,提高和改善自学能力,这已经或终将作为一个生存问题摆在跨世纪青年一代的人生之路上。与此同时,创新能力对于未来青少年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极为重要。以往强调的是对知识的尊重和模仿,但在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如果我们只满足于做跟前人、别人一样的事,保持和前人、别人一样的想法和做法,那就很难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立足并取得成功。由此,学会学习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跨世纪青年科学文化素质的核心部分,当他们具备了这些素质后,就会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随时调整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从容地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并能在适应中推陈出新,开创一个建设与创新21世纪。

三、素质发展的动力机制

跨世纪的青年一代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和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内外驱动力。

外驱力——社会利益总量的增加和公正分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地发展导致社会利益总量的增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体现的公平和公正原则的逐步实现,将使青年一代从物质和制度两个层面上真正体验到“德福一致”、“个人能力和个人收益同步发展”,也必然会使跨世纪的青年一代真正认同、接受一系列崭新的观念,如科学观念、法制观念、竞争合作意识、文明意识等,并进而以相关的素质标准来要求、规范自身。这样,上海青年在跨入21世纪之门时,其总体的素质必将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内驱力——自身价值的实现

当今,对于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实现已经成为青少年的明确目标;同时,主流文化也已经确认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合理性,这就使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由可能走向现实,这也理所当然成为跨世纪青年一代提高自身素质的内在驱动力。由此,跨世纪的青年将非常关注、把握自身的发展机遇,在升学、就业等方面表现得特别努力,在素质养成等方面表现得特别自觉,以求适应社会的选择和要求。与此相对应,社会也应在不同阶段适时提出各种规范要求青少年,以此引导并进而形成正确、健康的社会舆论,鼓励青少年为适应社会、贡献社会而努力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这样,跨世纪青年一代的积极性将获得较充分的调动,青年自身则将得以更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标签:;  ;  ;  ;  ;  ;  ;  ;  ;  ;  ;  ;  ;  ;  

跨世纪培养新一代--未来15年上海青少年素质定位的静态指数与动态发展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