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行为价值观体系重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价值观论文,农村劳动力论文,体系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价值观的定义和特性
价值观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关于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一切主客体价值关系及价值现象的根本态度。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周边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意识是能够影响行为的。而价值观无疑是所有意识当中最为基础和根本性的部分,是影响和操纵其它一切思维意识的神经线,能够影响到人类对周边事物价值的判断,进而影响到人类的具体行为。人类只会去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行为总是和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的原因。
个人的价值观念大都来源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他所属的那些群体,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等因素濡染和教化的结果。同时,个人的价值观念也形成于个人的价值活动中,来自于个人在价值活动中多次实践反馈的观念积淀和内化。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成为主体头脑中一种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个人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传递和文化心理积淀,就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长期占据人们的头脑,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迅速改变,从而成为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一种可怕的力量”。这是价值观的惰性。
价值观念的惰性或稳定性是相对的,因为价值观念毕竟是社会的产物和表现,它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革。在社会变革时期,价值观念的变革也会随之被提上日程。通常的情况是:起初,社会价值观念的紊乱和多元并存使许多人茫然而无所适从,发生种种困惑;继之,维护旧秩序的价值观念和反映历史进步要求的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冲突,旧的价值观念暴露出严重的缺陷,呈现出深刻的危机,而新的价值观念则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最后,经过时实践的探索和理性的论证,人们选择和接受新的价值观念,完成价值观念的新旧交替。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历史上社会形态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当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革的时候,价值观念的变革也会成为紧迫的时代课题。这就是价值观的时代性。
二、中国的社会转型
所谓社会转型,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看,是指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人类历史就是在这样的变革中一步步从野蛮、落后走向文明、先进的,如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等。不过,这些历史上发生的社会转型,就其意义来说,远不及近代以来所发生的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变革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对人类的前途命运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转型,指的就是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生活中实际感受到,短短20余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之后,这种变化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比以前更迅速、更深刻了。我国的社会转型从经济领域发起,但影响的却是整个社会的所有领域,不仅仅引起经济方面的巨大发展,也引发政治、文化、社会以及思维意识上的深刻变化。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瑰丽的文化宝藏,这是值得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使得我们拥有了一整套中国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这些独特的价值理念从形成之日起就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从古至今,乃至无穷远的将来。但这是只是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概念,具体到各个时代,或具体到各个时代发展的不同阶段,受不同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性,即广泛的时代认同性。
目前中国国民价值观念的时代性应该说有两个方面值得提起。一个方面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场全国范围内的浩劫。那不仅仅是一场政治浩劫,它所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尤其是它对传统价值观体系的冲击,引起了国人价值标准的混乱,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现今国人价值标准的差异化。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改革”是对文化大革命冲击下扭曲的价值标准的一种矫正,“开放”带来的则是新的西方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是一个总趋势,各种文化的交融正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必将继续融合,相互影响下去。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现状
考察我国农村劳动力价值观的现状和变革趋势,不能忘记一个总的大背景:我们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的现实进程之中。农村劳动力价值观的现状和变革的走势,离开这一背景,就无从得到说明。
现阶段我国国民价值观的来源大约有4个:中国传统价值观、现代西方价值观、改革开放前的“左”的价值观和改革开放实践中新生的价值观念。作为农村劳动力,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在接受新事物如西方的价值理念方面会稍落后于社会上其它群体,不仅仅表现在时间的先后上,在对新事物理解的深度上,也是存在差距的。但总的来讲,改革开放20多年的时间跨度也让新理念和新思想的影响波及到了农村,波及到了农村土地上的农民,所以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同样呈现出在经受着以上四个方面的冲击和影响之后的特征。
行为价值观念到底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其基本结构如何?这在我国理论界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有利于说明问题的视角,这里择取几个基本方面对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进行考察。
1.对政治理解的多元化,出现了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信任危机
从历史上看,农村劳动力在中国的政治权力场上一直是个弱势群体。中国历史上有过农民最终登上最高权力宝座的先例,但这并不能改变农民整个群体仍处于国家政治结构最底层的状况。中国的农民是习惯于集权统治的群体,尤其是在和平年代,农民对于政治上的要求是很简单的,他们仅仅要求一个英明的领导,能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富足和精神上的平和即可,其实这也是农民被称之为“朴实”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如前面所述,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正受着四个方面的剧烈冲击,农民也不例外。受整个大环境影响,农民对于政治现象的理解已和改革开放前很不一样了。改革开放前,整个国家都不富裕,但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不大;那个时候的农民对于党的事业和国家建设是怀着极大热情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渐变,社会经济政治上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对党和政府形象的重新思考。不断拉大的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沉重的税赋负担、农村干部的独断专行、转移就业过程中遭受的歧视和平等待遇等等激起了农村劳动力对党和政府的怀疑。具体事实反映在近年来不断涌现的针对基层政府的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和群众上访事件上。社会转型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危机,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一个党和政府必须突破的瓶颈。
2.对经济利益追求意识的显化,使其在方式方法上存在不择手段和非法性的偏差
相对于政治信仰来讲,农村劳动力更关心自己对经济价值的获取,也就是说实际经济利益的得失最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成为他们行动的向导。在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有一个主要思想就是,经济状况越差、社会地位越低的阶级(群体)越是革命性强的,贫农是最具革命性的,当然革命的动力就是稍好的经济状况和更为平等的社会地位。但由于农村劳动力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就业手段的缺乏,他们寄希望于一个英明的政府来带领自己走出贫穷的泥沼。改革开放前,农村劳动力对于经济价值的追求处于一个低谷,这是大环境决定的。他们怀着对共产主义的憧憬投入到了国家恢复国民经济的热潮中,国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并没有引起农村劳动力的反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对党和政府的强烈信任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在改革开放后,很多事情发生了改变。相对于计划经济对个人利益的强制压抑,市场经济非常强调个人利益的合法性,并承认个人利益的获得是社会前进与发展的动力,也影响了人们追求经济价值和个人利益时的一些行为价值取向。人们不再认为对经济价值的追求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会害怕有人来割“资本主义尾巴”了。同时,城乡投入收益比的差距和国家城乡壁垒的逐渐消除让农民离开土地有了动力和可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地丰富了工作类别和岗位数量,这也是农村劳动力追求经济价值手段丰富的重要原因和必要条件。他们对于经济价值的追求也不再难于启齿,事实上,获得经济价值的多少也成为衡量他们能力的一个标准,他们也需通过追求经济价值来达到自己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满足。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完善对个人利益的矫枉过正导致了一些农村劳动力对于经济价值获取的不择手段,这点在一些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身上能得到体现,比如“农民工”带来的城市治安问题。社会转型过程当中,各种体制的不完善为这些不和谐因素的出现提供了基础。价值观体系中理性主导价值观的缺失则是农村劳动力的思想漏洞,一些依靠掠夺其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欲望的思想也不会受到良心责备。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仍然被一部分人奉为人生价值导向,这是一部分农村劳动力追求经济价值方式不合法的重要原因。
3.教育和就业观念发生了巨大转变,但仍缺乏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的意识
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比较重视教育。但对于教育的理解古今是有着较大区别的。在以前“官本位”为主导价值理念的封建社会时代,国人的想法很直接,要想出人头地,就得“学”,去受教育。“学而优则仕”在中国人脑海中一直有着极重的分量。以前,商品经济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商人的地位也远不如现在受重视,踏上仕途成了教育之后的唯一选择,而能否从政则成为衡量一个人受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准。农村劳动力自然也明白受教育是自己和子女“跳出农门”的唯一出路,但由于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原因,自己和子女受教育的机会是很少的,而一旦有机会受教育,踏上社会地位极高的官场便是唯一目标。
如今,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地位相对来讲有了较大提升,加上国家对整个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视,他们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机会增多了。而由于社会形态的变革和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对于教育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前是“学而优则仕”,现在农村劳动力重视教育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转换。学得好可以跳出农门,可以由“农村人”变为“城里人”,当然职业选择不一定是从政,可以从商,可以从事城里人从事的一切活动。这种身份转换的心理更是他们在子女教育投资上不遗余力的原因,尤其是自己的子女学习成绩较好时。他们希望为自己和下一代创造一个相比现在要优越的生活条件,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摆脱农民身份。
一谈到农村教育,一般是指农村劳动力对其子女的学校教育。农村劳动力可以为子女的教育倾尽全力,但对自己的教育投资却是非常少的。一方面,他们甘于现状,认为自己不值得再去投资;另一方面,子女高昂的教育费用和沉重的生活压力已经让他们身心疲惫,便很少会考虑自己的再教育问题了。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也存在局限性,改革开放前,农村劳动力是被束缚在土地上的,不允许自由流动。那时候的农民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身份,一种很难改变的身份。现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劳动力可以相对自由的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但由于这种身份的限制和自身条件的束缚,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标准是极低的。他们从事的大多是城里人所不愿从事的高强度、强体力的脏活、累活。他们满足于此,是因为相对于做农活来讲,他们的这种付出还能得到“较好”的收益。
4.重新解释以往集体主义概念,但存在忽视集体利益的倾向
中国是一党专政,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爱国主义教育是伴随着爱党教育展开的,致使普通民众很难理解国家与党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广大农民是不容易区分的。他们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的辨别能力,即使是现在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很快的今天,他们仍不能很好的理解党和国家的区别。但是,这丝毫不能阻止他们拥有对国家的热爱。尽管由于农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的需要层次在较低的水平,爱国主义这种相对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无论是言语还是思想中,都不是占有很大的比重。国家大事似乎与他们离得很远,身边的东西才是实在的,在和平年代尤其如此。但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属于潜伏性质的,一旦形势所迫,农民的这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抗日战争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对于集体主义,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农村劳动力已不再赞成那种完全放弃个人利益来成全集体利益的做法。改革之前的中国历史也给出了答案,长期的牺牲个体利益是不得民心的,不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现在的农民更愿意相信可以通过协调达到集体和个人的共赢,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但是有一些农村劳动力在市场经济的刺激下产生了个人主义化的倾向,太强调个人利益的获取,扭曲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利益关系,如前面获取经济利益的非法性等。
四、重建农村劳动力的行为价值观体系
社会转型对于中国社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中国的乡村同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也不仅仅体现在农村的各种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不仅仅体现在针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法规合理化,也不仅仅体现在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体魄的强健,而更体现在农村劳动力思想和价值观念上的变化。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切的行为都是价值观念作用的结果。没有价值观念的改变,中国的乡村将永远是最穷的地方,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将永远是最穷的群体。农村劳动力价值观念的现代化是实现农村小康和构建和谐农村社会的必要条件。
1.基本原则:西方的特点,中国的规则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价值观的渗透,尤其是西方社会的义利观,给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体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我们不能忽视西方价值观体系中合理的成分,这些合理的成分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借鉴吸收,而且应当借助多种手段,主动参与世界文化融合过程。但是,农村劳动力价值观体系的重建不能脱离传统文化。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价值观的发展和演变同样不能割裂传统的价值观。应当意识到的是,价值观体系重建的实质是传统的制度和观念在科学和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对社会需要变化上所做出的功能上的适应。改革开放的今天,很多中国人有一种轻视传统的思想,农村劳动力当中也不乏其人。实际上传统并不一定与封建、落后、腐朽划等号,中国的许多传统美德,如吃苦耐劳、勤劳节约等,并不应该在社会转型后消失,而应当通过对传统美德的教育和宣传,与世界上其它地方的文化进行比较、交融,并发扬光大。
“拿来主义”对待外来文化,尊重并激活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村劳动力价值观体系重建过程中的作用,这才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劳动力价值观体系重建应当持有的一个基调。
2.发挥政府职能作用,转变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和就业观念
如前所述,农村劳动力是忽略对自己的教育问题。这种忽略自身人力资本再投资的做法会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标准的。必须从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入手,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再教育体系,不断地增加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培养农村劳动力的市场竞争意识,增加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这样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和促进经济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转变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后,他们的就业观念也需要做出调整。应当意识到,农民是一种职业,而不是一种身份,不能像奴隶那样,世世代代难以摆脱那种低人一等的社会地位。农村劳动力应当树立自信心,不能让传统的、落后的观念束缚了自己,增强自己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作为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更应当给农村劳动力这种信心,废除一些歧视性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给农村劳动力一个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和就业环境,促使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的现代化。
3.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教育,防止对个人利益追求的矫枉过正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加强农村劳动力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并不意味着回到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情形。那是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已不符合现在形势发展的需要。事实上,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部分纠正了那种扭曲。对个人利益的忽视不再是农村劳动力价值观教育上存在的问题,而恰恰应当防止的是农村劳动力价值观念中的个体本位突出和集体本位虚空现象。社会转型背景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经历了一个个人利益从被压抑到张扬的过程,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但与此同时,对个人利益的狂热崇拜以及可以对它不择手段的追求的思想也侵入了人们的头脑。“民工潮”带来的城市治安压力的加大,当然我们不能仅仅从农村劳动力价值观和素质方面来考虑这个问题,但也反映出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主导价值观是个人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观念的淡薄,爱国主义教育的忽视,成了农村劳动力价值观体系重建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体系中,理想主义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环节。理想主义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延续,把对国家的热爱转化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信心。中国农村劳动力对于国家的热爱是含蓄的,不轻易从外表表现出来。还有就是农村劳动力对于国家发展的信心是不太稳定的,往往和党和政府带给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成正比。所以对于农村劳动力的理想主义教育来讲,政府行为往往会起到关键作用。政府要给农村劳动力这种希望,就必须转变政府形象,尤其是官员的公仆定位和提高做事效率。
标签:经济转型论文; 农村论文; 个人价值观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