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血液科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白血病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白血病患者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依从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期间,对照组依从性达标率为61.11%;明显低于干预组的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能有效降低化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leukemia patients in nursing work.72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Methods in our hospital admitted to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patients.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the intervention group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f leukemia patients,observ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uring chemotherapy compliance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 during the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for 61.11% compliance compliance rate was lower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88.89%,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During the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Conclusion:comprehensive nursing for leukemia patients intervention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mpliance,a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during chemotherapy,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护理干预;化疗依从性;并发症
白血病[1](leukemia)是一类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急性白血病[2](acute leukemia,AL)是指细胞分化停滞在较早阶段,病情发展迅速的一类白血病,其治疗方法主要是联合化疗,而化疗效果常与患者依从性、个体因素等密切相关,且化疗期间并发症较为复杂。优质的护理对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该类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具体报告见下文。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血液科在2012年2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3—55岁,平均29.34±8.65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8例;采用随机、双盲将其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30.21±6.94岁,ALL18例,AML18例;干预组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29.20±7.07岁,ALL16例,AML20例;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WHO最新制定AL诊断标准及分型,且不合并化疗绝对禁忌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血液科常规护理,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住院注意事项等;干预组则实施白血病综合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包括:(1)心理干预:根据患者个人情况、家庭因素、文化程度等方面,对患者进行白血病全面的讲解,尽量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树立患者信心,鼓励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治疗;与其家属共同创造轻松温馨的住院环境,打造和谐的医患工作氛围,让患者体会到切实的人文关怀;(2)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干预[3]:A、预防及控制感染,因化疗对白血病患者机体功能损伤较大,免疫系统低下,护理人员应重视各种易感染因素,保持患者住院环境安全、清洁,管理好大小便,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有创操作,避免患者因受伤、输液或环境致病菌而造成的感染;B、口腔护理,化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口腔全面检查,保证患者口腔无出血、糜烂、感染等情况,保持口腔清洁,治疗期间应没对进行口腔消毒,可及时给予3%碳酸氢钠液及制霉菌素溶液漱口。C、治疗期间嘱患者清单饮食,可适量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化疗开始后可酌情使用昂丹司琼、阿扎司琼等保胃止吐药物。若出现呕吐,因及时处理呕吐物,防止患者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或呼吸道阻塞。D、血管保护,化疗患者极易发生血管损伤,可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静脉留置部位,可选择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或锁骨下深静脉只管[4],若出现静脉留置管不适或过敏可使用静脉留置针。化疗药物使用前后推注0.9%生理盐水冲洗置管静脉,尽量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E、化疗期间可采用头置发带、止血带、冰帽等减少脱发症,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因立即进行科学处理,以抢救生命为第一原则。
1.3 观察及评价
采用我院护理部自制患者依从性调查量表(满分100分,≥75分记为达标,<75分为不达标),由责任护士进行调查测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化疗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口腔损害、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P<α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依从性达标者22例,达标率为61.11%;干预组依从性达标者为32例,达标率为88.89%;干预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感染、口腔损害、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祖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可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多种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等征象[5]。常规的化疗往往造成患者精神及身体方面的巨大损伤,包括全身感染、口腔损伤、血管损伤、胃肠道反应、脱发等,同时造成严重心理负担,影响生活质量,优质的护理工作应该包括除基础常规护理以外的心理疏导、用药指导、并发症预防,其成效不亚于治疗效果甚至有过之[6]。
本研究对7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了心理护理、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体现了专科护理的原则,更贴切白血病患者的病情需要,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依从性达标者22例,达标率为61.11%;干预组依从性达标者为32例,达标率为88.89%;干预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感染、口腔损害、胃肠道反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干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了专科综合护理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重要性,对我院临床优质护理工作具有较为有力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志旭,许威.儿童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5):1149-1152.
[2]苏尉.急性白血病复发相关机制研究进展[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3):58-61.
[3]张润弟.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8):2484-2485.
[4]吴秀.4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临床观察与护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522.
[5]陆丹,刘杏春.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舒适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28):215-216.
[6]陈丽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护理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8):209-210.
论文作者:杨谨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患者论文; 白血论文; 白血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