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_农民论文

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监测公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报论文,年中论文,贫困论文,状况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中国政府继续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大幅度降低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税费负担,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低收入农户和其他脆弱群体广泛受益。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村反贫困取得新的进展。

一、2004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业发展

2004年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20744亿元,增长6.3%。全年粮食产量46947万吨,比上年增加3877万吨,增产9.0%;棉花产量632万吨,增产30.1%;油料产量3057万吨,增产8.8%;糖料产量9528万吨,减产1.2%。蔬菜、水果在扩大优质品种的基础上平稳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7260万吨,比上年增长4.7%。全年水产品产量4855万吨,增长3.2%。

(二)农民收入

200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936元,比上年增加314元,增长12%,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6.8%,创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速。由于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加上市场粮价回升和适宜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得到的收入大量增加。2004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得到的收入人均176元,增长20%,创改革开放以来新高。以农业收入为主的贫困、低收入人口的收入大幅度增长。按农户人均收入水平5等分分组,低收入组农户的收入名义增长16.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个百分点,比高收入组农户快7.1个百分点。

(三)农民生活

2004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人均2185元,增加241元,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7.3%,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吃、穿、住、用以及教育、健康、交通、通讯等各项支出全面增长,农产拥有的财产和生活消费设施数量增加、质量明显提高(见表1)。

表1 全国农村农内财产和生活设施拥有情况

指标

2004年

2003年

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27.9

27.2

住房为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的农户比重(%)  26.6

25.2

住房外有硬质路面配套的农户比重(%) 49.6

有厕所的农户比重(%)

  89.9

89.5

有取暖设施的农户比重(%)  41.5

40.1

使用液化气和电力燃料的农户比重(%) 10.6

8.9

有自来水的农户比重(%)

34.6

32.6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

 75.1

67.8

每百户电话拥有量(部)

89.2

72.8

每百户洗衣机拥有量(台) 37.3

34.3

每百户电冰箱拥有量(台) 17.8

15.9

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辆) 36.2

31.8

(四)收入分配

2004年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为0.3692,比上年提高0.0012,低于上年提高0.0034的速度。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本维持上年3.2:1的水平。

(五)农村社会保障

2004年,全国共有333个县(市)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约覆盖10691万农村人口,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8040万人。农村最低收入保障制度在部分地区开始试点。

二、全国农村贫困状况

(一)贫困标准

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4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标准由上年的637元调整为668元,低收入人口的标准由上年的882元调整为924元。

(二)贫困规模和程度

2004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610万人,比上年减少29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2.8%,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减少640万人,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5.3%,下降0.7个百分点(见图1、表2)。

  图1 1978-2004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表2 2000年以来全国农村贫困标准、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三)贫困分布

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东部地区为374万人,中部地区为931万人,西部地区为1305万人,绝对贫困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0%、2.8%和5.7%;在低收入人口中,东部地区为837万,中部地区为1744万,西部地区为2396万,低收入人口占各地区农村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2%、5.3%和10.5%(见图2)。

三、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反贫困进展

2004年,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的贫困状况也明显缓解,主要表现在:

(一)贫困人口减少

2004年,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1613万人,比上年减少149万人,绝对贫困人口比重为8.1%,比上年下降0.8个百分点;农村低收入人口为2580万人,减少366万人,低收入人口比重为12.9%,下降了1.9个百分点。扶贫重点县绝对贫困人口占全国的61.8%,低收入人口占全国的51.8%(见表3)。

图2 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地区分布

表3 扶贫重点县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绝对贫困

低收入

年度

人口规模(万人) 人口比重(%) 人口规模(万人) 人口比重(%)

2001

 18129.1

3865

19.5

2002

 17528.8

3076

15.5

2003

 17638.9

2946

14.8

2004

 16138.1

2580

12.9

(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

2004年,扶贫重点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比上年增加176元,增长12.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7.3%,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2元,比上年增加172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7%,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下降了0.5个百分点,达到53.2%,农户拥有财产和生活设施数量增加(见表4)。

表4 扶贫重点县农户财产和生活设施拥有情况

指标 2004年2003年

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

21.0 20.5

住房为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的农户比重(%)

52.5 51.0

每百户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台)

  52.8 47.2

每百户电话拥有量(部)

35.9 28.1

每百户冰箱拥有量(台)

6.2  5.4

有厕所的农户比重(%)85.0 83.9

有取暖设备的农户比重(%)

71.4 70.7

取得燃料困难的农户比重(%) 36.6 44.5

有自来水的农户比重(%)

 33.4 32.2

取水困难的农户比重(%)

 13.2 17.7

饮用水受污染的农户比重(%) 11.1 14.1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04年,扶贫重点县通公路、通电、通电话、能接收电视节目、有卫生室和幼儿园/学前班的村个数在全部村个数中比重均比上年提高(见表5)。

表5 扶贫重点县农村基础设施拥有率(%)

指标 2004年 2003年

通公路的自然村比重

77.6

75.0

通电的自然村比重

 95.1

93.9

通电话的自然村比重

64.4

59.1

能接收电视节目的自然村比重

87.8

86.5

有卫生室的行政村比重 72.5

70.2

有合格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

 74.3

72.3

有合格接生员的行政村比重

 71.5

69.6

有幼儿园的行政村比重 55.0

54.1

(四)税费负担大幅下降

2004年扶贫重点县农民人均税费负担为24.1元,比上年减少了19.2元,减少44.4%。税费负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已由2003年的3.1%,下降到1.5%。低收入农民从税费减免中受益较多:收入最低的20%农产税费负担减少最多,减幅达到53.7%;收入次低的20%农产减少了48.4%。

(五)文化教育有所改善

2004年,扶贫重点县劳动力文盲率为14%,比上年下降了1个百分点。7-15岁儿童在校率(年末为在校学生的人数占同年龄组人数的比重)为93.5%,比上年上升了1.3个百分点,其中7-12岁儿童在校率为95.8%,上升了0.6个百分点,13-15岁儿童在校率为90.7%,上升了2.3个百分点。

(六)性别差距缩小

2004年,在扶贫重点县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中,48.2%为女性,女性人口的贫困发生率为8.3%,比男性高0.4个百分点;在低收入人口中,48.5%是女性,女性人口的低收入发生率为13.2%,比男性人口高0.6个百分点。从大多数指标看,妇女在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均有改善,与男性的差距正在缩小(见表6)。

表6 扶贫重点县主要贫困指标性别差距指数

(以男性相应指标值为100)

指标 2004年  2003年

劳动力文盲率 294.1

294.4

#16-25岁劳动力文盲率 162.8

174.5

从事农业劳动时间比重 115.5

114.6

外出务工劳动力比重  47.8

45.3

7-15岁儿童在校率

98.6

97.5

担任社会职务*的劳动力比重

13.2

11.8

*指乡村干部,村民代表,乡村集体企业和各种群众组织负责人等

但是,扶贫重点县农民抗御风险能力依然很弱。突出表现在:一是因灾因病返贫比例高。2004年,扶贫重点县有40%的行政村因自然灾害减产3成以上。在当年返贫农户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户占42.2%,有残疾人或重病、大病患者的户占26%。二是劳动力就业面窄。2004年,扶贫重点县有81.8%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有16.6%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劳动力外出打工人数和打工收入增速连续两年放慢。有近80%的劳动力从未外出打过工。三分之二以上的外出打工劳动力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和餐饮服务业等行业。

标签:;  ;  ;  ;  ;  ;  ;  

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