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瑞[1]2006年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模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由于资源消耗的压力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向注重效益和重视质量的方向转变,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从国际市场看,绿色消费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许多发达国家甚至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这些都使得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我国企业要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要摸准世界经济发展的脉搏,就必须使经营方式由高消耗、低效率、污染重的粗放型转变为低消耗、高效率、污染少的集约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而要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就是绿色技术创新,在循环经济条件下,绿色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延长企业寿命的灵丹妙药和增强企业活力的月光宝盒,绿色技术创新也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正是基于这种缘由,本文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指导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使我国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首先从绿色技术及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性入手,回顾和分析了绿色技术与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并结合我国当前具体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接着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作了较为科学的限定,并以此为框架展开本文的具体研究。为了弄清各种创新动力要素在促进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论文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定义、特点和机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接着从分析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目标入手,在详细阐述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及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对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从而明确了各种动力要素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影响和转换机制,使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加强。最后,在对原有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以及深入分析评论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的适合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未来需求预测—综合期望收益”动力机制模型。这就为企业制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及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借鉴。
张惠丽[2]2015年在《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文化产业集群相对而言发展较慢、研究欠缺,对其研究可以借鉴传统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却不能照搬其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论文正是基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借鉴一般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集群理论,运用自组织理论、统计学、系统动力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基于文化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和文化产业链探讨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寻找文化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剖析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探析文化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首先,基于文化产业园区空间分布分析文化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基于文化产业分类、文化产业集群主体和环境等分析文化产业集群的层次结构;基于文化产业知识链和文化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分析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基于三角化方法分析文化产业集群的供应链网络结构。然后实例分析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和产业链结构,归纳文化产业集群的产业链结构特点、集群知识特点和空间分布特点。最后,基于文化产业链结构分析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横向集聚、纵向集聚和网络集聚过程以及结构演化趋势。(2)探析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形成机制。首先,指出文化产业集群不同演化阶段的演化动力。其次,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形成机理。自组织演化机制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不同阶段体现为企业衍生机制、竞合机制和创新机制。企业衍生机制有利于扩大集群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同时可以促进知识溢出;竞争和合作机制通过合作促进知识溢出、通过竞争激励创新;协同机制可以从不同层面上促进产生文化产业集聚效应、集群效应和协同效应,创新机制有利于集群积累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总之,动力机制的作用结果形成了集群演化动力,推进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3)基于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解析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作用机制。首先,基于产业链理论、统计学方法筛选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影响因素,其次通过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正反馈作用机制确认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因素。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可以分为外源性动力因素和内生性动力因素,这些动力因素形成了一个具有4级的多级递阶网络结构,通过正反馈回路作用路径形成了文化产业集群演化的动力。(4)实证分析陕西省文化产业集群动力机制。陕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以西安为核心,形成“关中综合文化产业带”、“陕北红色文化产业带”、“陕南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带”三大文化产业带。陕西文化产业集群处于稳定成长阶段,呈现文化资源丰富,但创新不足;政策全面,但受惠面窄;市场文化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但挖掘不足;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总体协调,但区域发展严重失衡;投融资难问题逐步缓解,但依旧突出;综合型管理人才培养逐步加强,但仍然严重匮乏等一系列特征。陕西省文化产业集群动力因素在企业衍生机制、竞合机制和协同发展机制作用下形成了集群演化动力包括吸聚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协同效应。(5)探索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路径。陕西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他组织动力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自组织动力培育不足。文化产业集群结构演化特征和演化动力决定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应注意通过文化产业链纵向协同加强他组织演化动力和横向协同强化自组织演化动力。文化产业链横向协同通过生产协同、分工协同、市场协同和资源协同降低集群内企业生产、交易成本;文化产业链纵向协同通过竞争协同、文化协同和制度协同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知识溢出;文化产业链网状协同通过产业协同、创新协同以及同环境协同发展,促进文化产业链整合、集群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孙冰[3]2003年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技术创新浪潮此起彼伏,已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许多中外知名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也充分证明了技术创新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不乐观,表层问题是技术创新效率低下,深层原因则是创新动力不足。因此,在我国已成功加入WTO、企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的背景下,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探讨如何增强创新动力,不仅具有理论上的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内外技术创新动力理论进行认真总结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论文针对创新动力相关研究缺乏整体性的现状,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该系统由两大子系统构成,其中,企业外部创新动力子系统由市场需求拉动力、市场竞争压力、技术推力和政府政策行为支持力等动力要素构成,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子系统则由企业利益驱动力、企业家精神影响力、企业文化感染力、企业激励机制催化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保障力等动力要素构成,从而将所有的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时,运用两大著名的自组织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的主要观点对该系统进行研究,指明了使技术创新动力系统实现进化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弄清各种创新动力要素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定义、特点和机能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之后,论文从分析企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行为目标入手,在详细阐述技术创新动力要素的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作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明确了各种动力要素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运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要素之间的影响和转换机制。 鉴于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实现定量研究的重要一环,论文以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系统的组成为基础和依据,在遵循既定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包含4个层次、30项底层指标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基于格栅获取的模糊Borda数分析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赋予权重,并采用主成分投影法确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结果,由此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模型,为下一步的实证研究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最后,论文运用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综合评价模型对31家样本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动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剖析。进而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提出了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的对策和建议:营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环境,健全和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功能,改善教育体制和文化环境;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家素质,弘扬企业家精神;采取多种激励形式,完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这些对策和建议的提出,既为政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决策借鉴。
王婷[4]2012年在《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在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实现自主创新最重要的载体。但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发展尚不成熟,加之我国自主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不完善,导致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动力不足,能力不强,严重制约了其竞争力的提升。如何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如何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已经引起了政府、理论界和产业界的高度重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发展中国家的学者主要侧重于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直接对企业自主创新研究的较少,因此,从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自主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主线,对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国外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成功经验中总结出我国可以借鉴的方面。同时,对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因素进行了重新归纳,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构建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模式。本文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结构应该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的路径选择,自主创新模式的内部运营子系统,主体子系统,投入产出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保障体系。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相互影响与被影响,共同构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结构。最后,通过对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本文构建的自主创新模式的可行性。本文主要的创新点有:(1)对企业自主创新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明确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涵。(2)提炼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对影响自主创新活动的因素进行了重新归纳。(3)在综合创新理论和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并对其中的要点进行阐释。(4)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理论模型与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实证研究。
张仁开[5]2016年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生态系统是以生态学的理念来考察创新系统而形成的概念体系,本质上是“创新系统”的“生态学隐喻”;它的提出和兴起,既是创新模式演进的规律使然,也是全球创新实践的共同选择。近年来,学术界和实践界掀起了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潮和持续关注,但从“演化”的视角来审视区域或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学术领域。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生物进化视角揭示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要素、结构、功能及其演化的一般模式和动力机制;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和关系经济地理学的分析逻辑,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要素E-关系R-功能F三维模型(ERF模型),并以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为例,从构成要素(创新物种)、网络联系(创新网络)、系统功能(创新功能)等三个层面,探讨其演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模式;同时,设计城市创新生态系统系统演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演化状况进行综合测度;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提出推动上海创新生态系统良性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创新生态系统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梳理阐释了生态系统、演化经济地理学、自组织理论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观点、发展脉络及其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创新系统和创新生态系统,详细论述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基本内涵、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其主要功能。创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创新主体(群落)与创新环境之间通过复杂的知识、技术、文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形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大小和特定结构的功能复合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具有知识生产、知识应用、知识扩散、发展驱动和文化引领等功能,一般由知识生产群落(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创新机构,也包括一些具有知识生产功能的企业研究机构)、知识应用群落(主要是各类企业)、知识扩散群落(主要是指各类服务机构和组织)和创新环境要素(经济、政策、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等)构成。第二,基于“演化”的基本要义,分析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作为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具有不可逆性、协同性、路径依赖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或再生期等几个阶段。演化过程和路径通常受到不同因素和多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影响因素包括6类:一是创新组织(大学、高校、科研院所及中介服务机构等)自身进化因素,二是科技进步因素,三是经济社会因素,四是创新政策及体制因素,五是创新文化环境因素,六是自然生态环境因素。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包括:一是技术拉动,即科学技术进步对创新主体发展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拉动;二是市场推动,即创新产品或创新需求所带来的市场发展变化,从而推动创新主体及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中发展演化;三是政策促动,在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中,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起着非常重要甚至关键性的作用;四是环境扰动,即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往往受到其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第三,参照演化经济地理学的理论逻辑,分析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演化经济地理学认为,演化分析可从微观的组织、中观的网络和宏观的系统三个维度展开。据此,文章建构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集“微观要素E(Element)"-“中观关系R(Relation)"-“宏观功能F(Function)"于一体的3D模型(ERF模型):在微观层面或要素(Element)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组织(创新物种)等构成要素的进化,多样性和优势种是其演化的双重逻辑;在中观层面或关系(Rela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创新要素(创新组织)所形成的结构关系即系统内部创新网络的变动,地方化和全球化是其演化的两个向度;在宏观层面或功能(Function)维度,主要表现为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不断发展,集聚和扩散是其演化的两大机制。基于ERF模型,设计了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创新要素(物种)演化指数”、“创新关系(网络)演化指数”、“创新功能演化指数”等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1个具体指标构成。第四,运用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ERF模型,对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路径、模式和成熟度进行了实证研究。总体而言,上海创新生态系统处于高阶演化状态,呈现五大演化特征:一是创新物种多样与优势物种缺乏并存,二是政府强势主导与普惠政策不足并存,三是创新开放度较高与自主创新不足并存,四是环境包容性不够与生态错位乱象并存,五是创新资源丰富与支撑发展不够并存。从创新物种演化看,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在市场转型中的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也打上了政府强势干预的“烙印”;从创新关系演化看,创新生态系统的内部网络和外部联系逐步增强,地方化和全球化在博弈中逐步均衡,集聚和利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得以提升;从创新功能演化看,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研发产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从政府公共治理的视角,研究提出了促进上海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发展虽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路径,但政府作为创新生态系统中最能动的参与主体,可以对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进行调控,从而使其朝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上海应培育与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创新生态系统,要注重培育创新优势种、提升创新包容度、延伸创新食物链。
马嵩[6]2016年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文中指出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引起理论界与实践层的高度关注。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药方”是要靠改革激发东北的内生动力,尤其是切实消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东北经济振兴的必然选择。本研究以我国经济新常态为背景,以东北经济下行为切入点,以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理论为指导,概述东北民营经济演进发展,从推动地区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等方面,与国内典型发达地区和全国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作用的差异或差距;在此基础上,基于新常态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要求,明确民营经济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的目标定位,尝试构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模型,探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和动力机制,提出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路径与对策。本研究包括七章。第一章,导论。在概述问题的提出及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主要创新与不足的基础上,重点从经济增长动力、民营经济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制度约束及变迁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对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理论及其实践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第二章,相关理论分析。通过对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区域经济增长动力、民营经济发展作用、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制度变迁以及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等梳理分析,总结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中的重要动力要素;同时,经济发展基础、市场发育程度、制度变迁等又是民营经济自身发展的动力要素。第三章,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分析。本章以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为时间划分基点,分析了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及趋势,论述了新常态背景下东北对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方向,即制度和技术的创新驱动、需求结构协调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带动、民营经济发展推动,进而提出了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求。第四章,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动力分析。从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入手,采用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民营经济增长贡献、就业拉动贡献以及税收增加贡献等指标,比较分析东北地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以及全国范围下民营经济发展贡献率的差异或差距,揭示民营经济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转换中的发展潜力及动力提升空间。第五章,区域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选择。概述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形成要素,探讨东北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素及其组合形成的动力机制。基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模型,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需要制度、政策、金融、技术、人力等动力系统相互作用。笛六音.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大战动力转换的障碍与对策探讨。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制度约束和非制度约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现实,探讨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形成新动力机制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发现,“黑土地”文化、“铁饭碗”意识、“关系寻租”、市场化程度、资源环境状况、民营企业自身问题等,是障碍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因素,需要通过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改善民营企业融资机制等途径,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第七章,研究结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表现在:一是理论层面,尝试构建民营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模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基于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需要制度源动力系统、政府外生推动力系统、创新驱动力系统与资源要素承载力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负熵流”,进而形成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提出新常态下东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即以产权制度、金融配置、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为动力要素的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二是实践层面,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东北民营经济的经济增长贡献远不及发达地区显著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拉动就业的相关系数最低,税收相关系数显示其并没有成为区域税收增长中的倚重力量,揭示出民营经济制度源动力系统滞后、政府外生推动力系统动力不足、创新驱动力系统作用有限、低端生产要素提供的“负熵流”能级降低,引发系统走向无序,无法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三是对策层面,提出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目标及路径选择。在比较分析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民营经济贡献率的基础上,对四大区域民营经济发展的动力因素及其结构进行比较,揭示了民营经济发展动力结构以及动力结构转换的条件和规律;基于此,提出东北民营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即通过规范政府行为、完善产权制度、鼓励技术创新、优化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配置,从实践层面构建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同时,本研究的不足表现在:对于民营经济发展历史数据的整理和运用有待于进一步强化,经验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运用不足,民营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构建和设计还有待于验证。
卢展超[7]2000年在《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文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内容,它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和保证企业持续创新的积极性。研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目的就在于为我国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有利的企业内部制度条件与外部的政策与市场环境,增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以促进我国科技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论文运用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成本一收益分析法,建立了较新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同时,通过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政策探讨相结合,深入研究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障碍,并构建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是指,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重新组织诸生产要素实现技术创新的持续不断的内在要求与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外在要求的互动关系的总和。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中外学者进行了许多探讨,并形成了一些理论模式,如技术推进模式、市场拉引模式、技术推一市场拉综合作用模式、N—R关系模式,技术规范—技术轨道模式、创新主体需求模式等。笔者从刨新主体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预期这一角度入手,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建立了“创新纯收益最大化模式”:技术创新动力(M)=∑技术创新预期收益(R)×创新成功概率(E)一技术创新预期成本(C)。 从以上建立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中可以看出,决定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有三大变量,即刨新预期收益,创新成功概率和创新预期成本,而影响这三大变量的因素众多。概括地讲,影响创新预期收益的因素有市场需求、市场竞争、政府政策以及企业制度;影响创新成功概率的因素有创新能力和创新风险;影响创新预期成本的因素有创新活动费用和创新转换成本。这些因素通过影响企业对创新活动的预期,从而决定企业技术刨新动力的大小。但从根本上讲,技术创新动力形成的核心要素是企业产权制度安排以及在产权基础上所形成的利益预期。 我国企业在目前还存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动力障碍:一是企业产权改革不彻底,企业产权关系模糊,造成企业创新动力不足;二是企业(特别是国企)的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影响了经营者搞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三是技术市场的不完善,妨碍技术成果向直接生产力的转化,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动力;四是,中小企业在外部环境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了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为了尽快使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增强创新动力,必须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为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企业产权的驱动机制,即通过产权改革,重构和优化企业产权制度,驱动企业积极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二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激励机制,即通过对企业人进行物质与精神激励,提高他们从事技术创新的动力;三是政府政策的引导机制,即政府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各种激励与扶持政策,引导创新主体进行技术创新;四是市场的压迫与牵引机制,即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特别是企业家市场、技术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从而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竞争压力与需求牵引力。
杜伟[8]2002年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技术创新、制度、激励的内涵的研讨为出发点,确立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第一主体地位,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紧密联系和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内涵。随后,论文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西方学者关于技术创新制度激励的思想,对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现实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应从企业、市场、政府不同角度出发,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着手,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的系统框架。企业内部层面的激励是企业制度激励,企业外部层面的激励包括市场制度激励、政府政策激励。在企业制度激励部分,论文对激励技术创新的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作用机理和完善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市场制度激励部分,论文通过对创新技术交易、市场竞争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探讨了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交易制度和市场竞争制度的建设问题。在政府政策激励部分,论文分析了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研讨了技术创新政策和国家创新系统的基本理论,重点对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专利制度、政府采购制度、中小企业政策等的不断完善进行了探讨。最后,论文还研究了非正式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激励作用,对构建激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分析。
郭怀平[9]2001年在《论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深入广泛地开展企业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两个转变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有所提高,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粗放式、低效率、实质财富增长缓慢和经济增长持续能力脆弱,其原因之一在于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力量的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低下。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压力不大、能力不强成为长期困扰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借鉴国内外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的机制、作用、方式、战略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对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总体水平低下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技术创新研究理论的历史并介绍了相关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从理论上阐述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型及影响其成败的相关因素。第三部分从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出发,对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构筑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系统。 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包括缺乏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没有制订恰当的创新战略、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的创新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激发、企业技术创新资源不足等。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国有企业在产权明晰、权责明确、 沦文搁要政企分开、制度合理等方面尚须继续努力,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深化企业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构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管理体制、投融资机制、人才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是加快国有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根本保证。
李丽青[10]2006年在《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研究已经表明,技术是一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全球化,研究与开发(R&D)对于促进一国(地区)的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培养企业核心能力的作用越来越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R&D投入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资源推动整个经济社会走向新的文明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十一五”时期的三大战略之一。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就是科技进步,尤其是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继续提高企业的R&D投入势在必行,为企业R&D投入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已成为各级政府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全面、深入地对企业R&D投入和税收政策展开研究,对激发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而加快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从目前国内外对企业R&D投入与税收政策的理论研究看,现有的研究散见于不同的论文和著作之中,尚未有系统的、综合的论述和研究,尤其缺少从微观企业层面的研究。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对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以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可以说,本文的研究是对我国现有财税理论体系的一种完善和补充,同时也可为政府制定更为切合实际的税收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及系统分析的方法,对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从理论上研究了税收对企业R&D投入的作用机理,构建了税收政策与企业R&D投入的关系模型,分析了税收对企业R&D投入的激励效应;其次,实证分析了我国企业R&D投入和R&D税收政策的现状以及现行R&D税收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有效程度;最后,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R&D税收政策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与完善我国R&D税收政策的思路和对策。 本文主要的创新性工作及其结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系统的分析了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国内已有研究对该问题缺少深入系统理论研究的不足,从理论和实证两
参考文献:
[1].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与模型研究[D]. 胡忠瑞. 中南大学. 2006
[2]. 文化产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研究[D]. 张惠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3].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研究[D]. 孙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3
[4].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D]. 王婷. 山东大学. 2012
[5].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研究[D]. 张仁开. 华东师范大学. 2016
[6]. 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D]. 马嵩.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7]. 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D]. 卢展超.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8].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D]. 杜伟. 四川大学. 2002
[9]. 论我国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D]. 郭怀平. 厦门大学. 2001
[10]. 企业R&D投入与国家税收政策研究[D]. 李丽青. 西北大学. 2006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集群效应论文; 协同创新论文; 协同理论论文; 激励模式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民营经济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协同设计论文; 经济论文; 文化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