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英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 163001
【摘 要】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是指从标本的采集到加样前的整个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免疫试验质最控制中的其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常易被人们所忽视,而无论其中的哪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
免疫检验作为医院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免疫检验的质量对临床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有最直接的影响。这里提到的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是指检验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诸多因素可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得到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就必须认真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程序。笔者认为可从免疫检验分析前、中、后等方面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1.临床标本的采集和保存
一般而言,免疫测定的临床标本最常用的是血清(浆),而有的时候会因为一些特定的检测目的,也会用到唾液、尿液、粪便、脑脊液等这些标本。标本的采集过程是确保标本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会对标本质量的造成影响因素包括有:采集时间、止血带使用时间、采血姿势、稳定剂以及抗凝剂的选择等因素。对于那些激素类以及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特别是要注意收集时间甚至是体位的变化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 。如果是在早上四点到六点之间的时间,就会有一个峰值出现;促黄体激素、生长激素、促卵泡激素都会以阵发性的方式来释放。因此,我们在测定这类激素的时候,要在密切相连的时间的间隔之内来采取几份血样本,把样本的中间值做为测定值。
仪器设备的核定以及试剂的选择。免疫检验不能离开仪器设备以及试剂,试验仪器设备的性能、试剂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检验的结果。因此,水浴箱、低温冰箱的温度、恒温箱、冰箱、离心机的转速、温度计,精密仪器如酶标仪、分光光度计、比浊仪等都必须要定期核定和校正,以使它们符合试验的具体要求,最终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其他比如稀释棒,吸量管、微量加样器等量器以及实验用的反应板等也都要进行定期的检查,以免造成试验的误差。试剂的质量对免疫检验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生产厂家比较多,而且质量也不一样,所以要慎重选择同时也要对其性能做一些必要的检定工作。另外,对于同一标本而用不同的生产厂家所生产的试剂盒和不同质量的试剂盒做出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不要很频繁更换不同生产厂家的试剂盒,如果确需更换,也必须要做对比的试验。同时,也要注意试剂盒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实验室自行配置的试剂,如细胞悬液、缓冲液以及小牛血清等试剂对试验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按试验要求来严格选购和配制所需的试剂,同时要认真的检定,必要的时候要用标准品比较和核定之后才能使用。
2结果
免疫检验这项工作是医院诊疗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免疫检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效果。因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临床标本的采集和保存、仪器设备的核定和试剂的选择、内源性干扰因素、外源性干扰因素等。
3.讨论
对于每一位从事免疫检验的技术人员来说,必须要在工作的过程中牢固的树立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服务水平,认真做好检验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够保证免疫检验的高质量,同时也是新时代对检验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
3.1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标本因素。用于ELISA测定的标本中,会含有干扰酶免疫测定导致假阳性或者是假阴性结果的干扰因素,它可以分为两类,也就是内源性和外源性。
3.1.1内源性干扰因素:内源性干扰因素一般来说包括有补体、类风湿因子、高浓度的非特异免疫球蛋白、异嗜性抗体及其些自身抗体、因使用鼠抗体治疗或诊断诱导的抗鼠LG抗体、交叉反应物质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般日常的临床血清(浆)标本中,有很大比例不同程度的含有上述各种各样的干扰物质,最终导致测定结果为假阳性。为了避免类风湿因子(RF)对ELISA测定的干扰,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稀释标本的方法,使非特异的RF因为稀释滴度变得非常低,这样就对对测定几乎不产生干扰,也保证了其他的相应检验项目结果的可靠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另外还能够采取改变酶标抗体、标本中RF用变性LgG预先封闭、测定抗原,可以在标本中加入可使RF降解的还原剂、及酶标二抗使用特异的鸡抗体LgY等措施来排除干扰[3]。
3.1.2外源性干扰因素:外源性干扰因素包括有标本溶血、标本储存时间过长、标本被细菌污染和标本凝固不全等方面,因此避免标本溶血是保证标本质量的重要环节。采血时候的一些不良习惯和劣质采血器具都容易造成溶血,血红蛋白中含有血红素基团,其有类似过氧化物的活性。因此,在经HRP为标记酶的ELISA测定中,如果血清标本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比较高的话,那么其就会很容易在温育过程中吸附于固相,从而与后面加入的HRP底物反应显色。
3.2临床免疫检验的统计学质量控制:
3.2.1定性测定室内质控物浓度的选择方法:在开始室内质量控制之前,使用选定的试剂盒检测系列稀释成不同浓度的较弱阳性质控血清,按常规方法来测定,计算它的S/CO值的x以及s值,用它的x减去3s后S/CO值仍>1的质控血清作为判断实验室检测重复性的室内质控用途,同时再选择S/CO在1.5左右的质控血清以判断每次测定时试剂盒测定下限的有效性 。
3.2.2统计质控方法:基线测定-英国学者Whitehead最早对临床检验的统计学室内质量控制提出了一个操作步骤,也就是实验室在开展室内质控之前,首先就要实施实验变异的基线测定工作,基线测定就是首先使用质控物确定实验在最佳条件下的变异(OCV)和常规条件下的变异(RCV)扰成分浓度降到最低,使得采集的标本对检验结果产生比较少的干扰或者不产生干扰。对于个别激素类及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须特别注意样本的采集时间与收集时患者的体位,可错过早四点到六点,即黄体激素、生长激素、促卵泡激素的峰值出现时间。如确实需要采集,可在相连时间,每间隔一段时间取几份样本,采取中间值为样本测定值。
3.2.3影响检验结果的仪器设备使用及试剂选择因素 检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验仪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精确性。所以,要定期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检查。如:实验室所需的水浴箱与恒温箱、酶标仪、温/湿度计与分光度计、比浊仪等精密仪器进行校正和核定,达到检验所需要求,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注重检验器皿的规格,以及不同生产批次间的差异,保证检验标准的稳定性。对于其他辅助工具如:吸量管、试管、稀释棒等量器等,也要做定期的检查,把试验误差的系数降到最低。同时,试剂质量对免疫检验结果也有很大影响。因此,对试剂的生产厂家要严格把关,对试剂做些必要的性能检定,避免频繁更换不同厂家的产品。
3.2.4影响检验结果的人员因素 对免疫检验临床质量控制,每一位从事免疫检验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应在工作中,牢固树立起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服务水平,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做好检验工作的每一环节。同时进一步明确工作人员职责,明确流程,督促培养在常规工作中养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杜绝人为操作的失误,保证免疫检验质量。
参考文献:
[1]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J].医学信息,2011,24(7):4824—4825.
[2]丁艳涛,赵惠红.临床免疫检验的分析前质量控制[J].实用医技杂志,2007,6(22):1123—1125.
[3]谢文光,陈文锋,杨媛媛.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专用质量控制与朗道质量控制的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08,(8).
[4]黄舒婷.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J].中外医疗,2009,(24).
论文作者:郭晓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标本论文; 免疫论文; 试剂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干扰论文; 质量论文; 血清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