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 730700
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是教读成功与否的关键,而学生能否主动积极地参与,决定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是否得当。古人论战,有“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这话也适用于教学,凡“善教者”无不都是能“因其势而利导之”的。“因其势”我认为就是教学要顺乎学生的认知规律,要充分重视并研究学生的实际以及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因素、思维流程。而“利导之”就是把学生引导到最有利于他们认知的情境中去,从而帮助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认知的目标。“因势”不能无视学生的存在,“利导”不是强制、包办,而是遵循教育的规律,导而弗牵。在这学习新课程的理念及新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在努力做到能给学生一把开启阅读的钥匙。
一、激励是“导”的前提
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他的话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课文的导读主张以学生为认知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教”的重点,确实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鼓舞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的自信心。我们常把学生学习差的原因归之于学习态度不自觉,学习基础差,等等,从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因素。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而采用压、逼等“政策”。如没注音就要学生多抄几遍,没背重点段落就要求学生留下来背并强逼学生罚抄课文等,结果不但使学生望老师生畏,而且使其产生逆反心理,这样不仅治不了病,反而加深了原来的症状——理解能力更差了。
二、畅想是“导”的关键
其实在语文课堂中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定出标准答案,在进一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有一位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但最后老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我觉得“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是导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在上课中喜欢让学生对文章整体地感知和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以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四人小组内合作讨论解答,这样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我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我甚至对学生说你能把我赶下讲台是我最大的成功。在我的课堂中,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天空的功劳。
三、创新是“导”的升华
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语文教学中可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营造交流的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创新,培养学生对文本进行积极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切磋学问,砥砺思想。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主动融合,自我反思,与作者做倾心的精神对话,形成自己的见解。这种见解,往往是独特的,具有开创性的,因而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在我所授的班级中每个班都分了15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有相关的负责人。如在课文朗读指导时,我让小组内分配为:指导怎样读,讲解为什么这样读,示范看我怎样读,学习我也可以读。在这样的氛围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小组活动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了热情,这样一种合作学习方式是受每一个学生欢迎的。又如让学生分组交流、探究,让学生学会在其他同学面前陈述自己的学习成果,把自己的成功之处拿出来让大家分享,不懂之处在小范围内试着解决,把仍不明白的问题保留,准备向别的小组请教,或者同老师一起交流。在热烈的讨论中,合作意识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培养,进而有效促进学生感悟到语文课堂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快乐。
四、积累是“导”的外延
课外积累也是有一定的办法的。培根说:“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读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地读。”我一方面引导学生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怎么做好读书卡片,每周上交一次读书笔记。另一方面我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说话训练,有针对性地“指导”一些内容:如七年级的“日记长跑”和“片段欣赏”,八年级的“佳作推荐”和“名著赏析”,让学生把自己的读和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我要求学生每天看一篇文章,每周写一篇周记。要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许多学生之所以会提起笔来言之无物,不仅仅在于自身阅历不够,还在于他们读书看报太少。随着阅读面的扩大,信息量的增加,知识学养、审美愉悦、心灵陶冶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写作上的“蓄势”自然也准备就绪。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随着写作兴趣的激发,又会使这些学生加倍感受到知识储备的不足,这又反过来促使他们在阅读时高度专注厚积薄发的精神,这种双向的努力,无疑构成了一个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良性循环。
论文作者:刘树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4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小组论文; 知识论文; 老师论文; 认知论文; 的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7年2月总第2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