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_银行论文

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_银行论文

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影响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银行业论文,结构调整论文,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美国政府的并购“新政”将促使未来银行业市场结构调整。2008年9月22日美联储正式宣布放宽银行业股权投资新政策,包括引入投资银行,尤其是私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了便利投资者们对陷于困境的银行获得新的股本投资,2008年11月21日,美国联邦银行监管机构(OCC)公布了一项有关新类别国民银行牌照的规定,被称之为“待启用牌照”(shelf charters)。这是OCC对投资者获得国民银行营业特许权有条件的初步批准,直到相关的投资集团能够对“陷于困境的机构”实施并购时才启用。OCC实施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潜在买家收购陷于困境的银行,便于投资者对陷于困境的储蓄机构进行新的股本投资。

金融危机中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扮演着破产银行接管者的角色,FDIC在2008年接管银行的数量改写了1993年以来的纪录,2009年前5个月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按以往惯例,当FDIC接管了那些“陷于困境的银行”之后,通常是在一家银行关闭之前,寻求商业银行或储蓄贷款机构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竞标,而私募投资者等其他机构无法参与。OCC颁布的这一新规定使潜在的非银行收购者可以从OCC那里申领到仅适用于国民银行的有条件的“待启用牌照”,这一牌照在颁发之后处于“未激活状态”,一旦这些收购者从FDIC竞标夺得被拍卖的银行,这些机构便可正式启用这一国民银行的牌照,并从FDIC那里收购被接管银行的资产并承担存款项下的债务。OCC已于2008年11月份批准福特集团银行持有18个月国民银行的“待启用牌照”,福特集团控股公司以组建子公司(银行)的方式来申领国民银行“待启用牌照”,能够向FDIC购入资产与存款,以实现对美国银行业进行投资的目的。

OCC实施这一创新举措的具体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OCC审查“待启用牌照”的申请。评估拟建银行管理团队的资格、陷入困境银行可得到的资本来源和数量以及银行如何运营的简要业务计划。第二,若审查通过,OCC将提供国民银行特许权的有条件初步批准。一旦特定机构进行有针对性并购,就应该准备更正式、更详细的运行计划。第三,投资集团在核准之前,要清楚地知道FDIC关于破产或陷入困境银行的名单,投资集团有资格对这些机构竞标。第四,如果竞标被提交且被接受,FDIC就会批准这一竞标,这样银行就会按照投标的条款被并购。“牌照”在未满18个月时仍处于“搁置状态”,在这一期间,“牌照”仍可用来参与其他竞标。

OCC这一前所未有的举措被称为“银行兼并方面的一次变革”。现有的金融机构可能不是唯一的有能力或者有意愿购买这些问题银行的买家,新的程序大大提高了银行潜在买家参与的可能性,扩大了股本投资者,而且还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有条件的“搁置”程序。此创新举措迎合了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并购市场的需要,这类新型的牌照将使潜在投资者目前面临的不利条件最小化,从而扩大了那些失败机构的投资池,这将给未来美国银行业的并购与银行股权结构多元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危机加剧了美国中小银行两极分化之势,这孕育着更多的市场并购机会。一方面,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银行倒闭潮将延续,这促使美国银行业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经营良好的小银行会利用大银行的调整期来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些小银行正趁机吸收存款并从受损严重的大银行那里吸引顾客和优秀的管理人才,通过增强银行稳定性,拓展社会关系以及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咨询,来扩大客户基础和经纪项目,以实现投资并购规划。美国崇尚自由市场的理念决定了美国政府对银行进行国有化只是为了解决危机的一时之需,不会作为永久持有人。一旦危机过去,市场信心恢复,时机成熟,政府将会有序地把政府股份通过出售、回购等方式出让,因此危机过后美国大银行的重组、并购仍会持续。因此可以预见,未来一两年内还会有众多中小银行破产,大银行为尽快摆脱危机而加速并购,美国银行业将经历一轮市场结构的整合,银行业的集中和垄断程度将进一步上升。

二、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经营结构的影响

在传统信贷流中,资金盈余者通过金融中介直接将资金传递给资金需求方,然而随着资产证券化的飞速发展,金融中介越来越多地将各种贷款证券化,在证券市场上销售,不再持有贷款到期,这些贷款证券化之后也不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可见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大大改变了传统的信贷资金流,而危机之后,银行业经营结构的转变将促使信贷资金流更多地沿用传统渠道,美国的银行业将通过调整经营结构实现传统银行模式的回归,但这不是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一种全新的传统经营结构的理性回归。

(一)影子银行继续萎缩,银行业资产清理仍将持续

过去20年银行业的表外业务高速发展,在银行体系之外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影子银行或平行银行系统。影子银行系统包括经纪自营商、对冲基金、私人股本集团、结构投资工具(SⅣ)、渠道(conduit)、货币市场基金以及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这些机构除货币市场基金外杠杆率远高于银行,它们借入期限非常短、流动性好的资金然后用于发放贷款或投资于流动性较差的长期工具,这一功能是通过运用以银行业信用资产为基础的信用衍生品工具来实现的,这样可以规避正常的银行监管,如准备金要求、资本金要求以及向存款保险体系缴纳保险费等。

在此次危机爆发之前,人们并未意识到影子银行已经在全球金融系统的信贷供给中扮演着重要角色。Geithner(2008)指出,金融体系结构在大繁荣时期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非银行金融系统变得非常庞大,尤其是货币市场和基金市场。保罗·克鲁格曼(2009)则指出影子银行系统已经逐渐成长为传统银行的竞争对手,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传统银行,它们正重新创造着一种可能引起大萧条的金融脆弱性,影子银行体系中的挤兑是引起危机发生的核心。在这一金融系统里,一种自我强化的资产抛售循环很容易发生,这一循环会进一步加剧市场动荡,而投资者对影子银行系统信任的丧失又导致了一轮“去杠杆化”的恶性循环。

传统银行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督,从属于联邦储备体系,运作较为公开、透明,并通过存款保险和最后贷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躲避挤兑风险。而影子银行系统的经营活动则更为隐蔽,其中多数机构并未形成可以预防挤兑的防火墙。资产泡沫破裂后出现的去杠杆化导致投资者无法判断哪些机构具备偿付能力,从而使影子银行普遍遭到挤兑,这样最终导致整个结构投资工具和渠道体系的崩溃。膨胀的对冲基金业在未来两年可能会进行大规模淘汰,拍卖利率证券、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利差交易等产品已经不复存在,影子银行系统仍将不断缩减。影子银行系统中各机构的自我监管意识将进一步加强,这些机构将接受越来越多的系统监管,最后贷款人支持和存款保险将扩展到该体系的更多成员。随着影子银行的崩溃,银行业不得不加速资产清理进程,将结构性投资工具、对冲基金等机构予以撤销,将不透明的资产纳入资产负债表。未来银行业高风险、高杠杆的表外业务将会大大减少,经营策略将更加稳健、保守,更加注重基础资产的经营。

(二)传统银行将从强大的零售储蓄基础上获益

遭受重创的美国银行业将设法增强其融资能力,更注重稳定的零售和高净值存款(Retail and High Net Worth Deposits)。各家银行为吸引存款将展开激烈的竞争,争取储户的价格大战将日益激烈,同时对批发资金(Wholesale Funding)的依赖将进一步下降。花旗以及摩根大通等银行将从强大的零售储蓄基础上获益。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变为银行控股公司以获得零售存款,而且还会通过资产管理业务,利用第三方销售,例如经纪人存单(Brokered Certificates of Deposit)或通过并购拥有存款基础的银行来增加存款规模。

在危机中表现良好且具有资本实力的银行将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区域优化发展战略。根据区位优势理论,决定商业银行在何处拓展的区位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要素禀赋;二是政府政策的影响,因为一国的税收政策、外汇管理政策、有关外商投资企业的法律规定等都有可能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三是社会文化环境,危机中一些银行在北美市场上一败涂地,但是在新兴市场上取得了较高的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银行整体得以安然度过危机。危机之后美国部分大银行将逐步调整区域战略布局,高储蓄率的新兴市场布局将凸显重要性。

(三)银行通过金融创新盲目做大表外业务的经营方式将有所改变

毋庸置疑,金融创新始终是金融业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而此次次贷危机表明,金融创新是次贷危机发生并全球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创新衍生产品链条过长、风险模型复杂、监控措施缺乏,不仅使投资者无法获取准确信息,甚至创新金融产品的开发者、信用评级机构和承销商都无法准确评估损失的程度与危机的发展前景。创新过度的结果不得不以金融动荡的形式予以表现,以促使过高的市场风险偏好水平向理性水平转变。

未来过度的金融创新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创新的动力不会消失,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规模脱离实体经济水平的局面将有所改变。第一,银行业将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客观的态度衡量其各个业务的风险调整收益,并考虑从缺乏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产品和市场中退出。为了满足投资者不同风险和收益偏好需求,适度的金融衍生工具会继续得到发展,但那些远离基础信贷资产的复杂衍生金融工具短时期内将没有市场。第二,银行将密切关注业务创新可能引发的风险点,不断改进风险管理技术,以全局视角加强金融创新产品链条各个环节的全面风险评估。通过基于情景和历史的压力测试评估特定的事件或一系列财务变量的变动对银行经营带来的潜在影响。第三,未来跨行业金融工具、交叉性创新产品依然存在,创新金融机构依然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银行业参与创新衍生品市场的透明度将进一步加强。

(四)银行业或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进流动性管理方法

在次贷危机发生前,五家独立的全球投资银行——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主要依赖短期担保贷款的方式为长期资产提供资金。危机发生后这些投资银行无法对短期资金头寸进行延期付款,从而发生了流动性危机。与此相似,一些批发银行相信其持有的抵押组合流动性非常充足,并认为贷款池在发生流动性困难时可以较容易地从证券市场上获取资金,但在危机来临之际这些假定却发生了改变。

经过流动性危机的考验,未来美国的银行或将采取一系列举措来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第一,通过提高现金和短期债券占总资产的比率来改善流动性,融资方式更加多样化、均衡。第二,更加注重资产负债结构的期限结构管理,通过创立或改善流动性组合来匹配短期流动性缺口。第三,在无法获取大额资金的假设条件下,展开更严厉的压力测试,对银行、国家、全球进行系统性情景假设并执行模拟流动性演练。第四,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密切跟踪早期预警信号,比如信贷违约掉期利差(CDS Spread)、评级下调等,及早预警可能的流动性危机。第五,制定危机应急计划与沟通机制,关注到期存款和借款展期等方面的潜在风险。

(五)改变顺周期性经营,重视房地产周期调整引发的信贷风险

2001年以来,美联储连续降息直接推动了这一轮美国房地产的繁荣周期。当房地产市场处于景气周期时,随着房价的一路飙升,各大银行放松了信贷标准,房地产贷款业务飞速增长。特别是为了开拓低收入、低信用群体的住房需求市场,许多银行降低了信贷标准,通过金融创新将风险转移出去。但是房地产市场周期性调整难以避免,当由于国际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引致的通货膨胀压力上升后,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调整压力于2006年下半年后开始释放。银行业便开始提高信贷标准,减少信贷资金的发放,这样企业的贷款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房地产市场在增长周期累计的风险在经济步入衰退时期时开始集中释放。银行普遍的顺周期运作无疑会进一步加强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幅。

未来美国银行业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或将改变顺周期运作,将更加重视房地产周期性调整的风险,尤其是房地产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政策性风险以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加强对房地产价格变动的趋势预测,未雨绸缪地做好在价格风险突然释放情况下商业银行的应急方案,进一步提升抗周期能力。

监管者将会通过资本规定和会计标准调整提供适当的激励机制和指导原则,这主要体现为:第一,当经济处于上行期时,风险容易积累且通常被低估,此时应当要求银行积累额外的资本缓冲,以增加银行在衰退时期吸收损失的资本和准备金。第二,规定银行杠杆率上线。除了更稳健的风险加权资本计算外,监管者可以考虑将杠杆率上限指标作为一项补充限制。第三,加强信息披露,使反映整个周期内风险演变的信息更加充分、透明。特别是在信贷迅速扩张时期能够提取更高的贷款损失准备金,评估当资产价值高度不确定时定值储备或调整的方法,以及公允价值的计量等方面。第四,促使银行采取措施改善流动性缓冲和融资风险管理,从而减少流动性风险的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期,需要更多地关注融资期限结构和资金来源的可靠性,以防止这些因素在经济衰退期时期引发金融的脆弱性。

三、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组织结构的影响

以银行控股公司为主的全能银行仍将是未来美国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危机促使投资银行向全能银行过渡,已有的全能银行将展开艰难的归核化调整,包括地理范围的归核化和业务种类的归核化。

(一)投资银行转型使未来业务调整难度加大

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暴露了独立投行高杠杆操作的经营缺陷。在金融危机中,美国的投资银行或者破产,或者被收购,或者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几乎全军覆没,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投资银行神话走向破灭。迫于危机压力,独立投行纷纷向全能银行转变以获取更多流动性支持。一方面,它们可设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吸收存款,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其他商业银行一样永久享受从美联储获得紧急贷款的权利,并可永久进入美联储贴现窗口以及为客户存款投保。同时也将受到美联储、FDIC及证监会等机构的多重监管。次贷危机之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进军投资银行、保险等领域,而当前的特点则表现为投资银行回归商业银行体系。

第一,高盛与摩根斯坦利匆忙转型仅是为了获得政府救助的权宜之计,而未来业务转型的压力巨大。高盛作为投资银行存在了139年,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需要更多时间来实现其转型后的业务计划。高盛将通过私人财富管理业务、第三方渠道及并购等方式来实现提升其银行存款额的计划。2009年高盛计划将其存款额提升到500亿~1 000亿美元之间。高盛在转换成一个银行控股公司之后不得不采取只注重高端的零售银行市场,而不是拥有一个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网。摩根斯坦利将寻求新举措为零售客户拓宽零售银行服务,并建立稳定的核心存款基础。在获准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之后,摩根斯坦利不仅在开拓商业银行业务,更是通过跟花旗的合作守住并扩大之前的核心业务。高盛、摩根斯坦利的转型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并需要长时间的整合。由于投资银行基本不具备商业银行的素质和条件,因此高盛、摩根斯坦利在后续的发展中或将着力发挥其在投行领域的核心竞争力,走以投行为主,商业银行为辅的模式,以获取新的竞争优势。

第二,未来投资银行的组织模式将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大型全能银行机构与中小型特色投行业务机构共存。一方面,以投资银行业务为特色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转型为银行控股公司后,其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尚需时日。高盛、美林的投资银行业务将纳入到大型综合化金融集团的组织框架内,形成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并重的全能银行,这将会给美国银行、摩根大通等全能银行带来巨大的业务发展机会。另一方面,那些专注于某一特定服务领域的独立投资银行,例如专门的并购咨询机构、经纪自营商及非银行抵押贷款机构等在经历了危机的洗礼之后仍将存在。

第三,适当回归服务型模式,未来传统投资银行业务仍将有较大发展空间。大型独立投资银行的消亡并不意味着投行业务消失,未来随着经济金融的复苏,证券承销、并购咨询、证券经纪和资产管理等投行业务仍将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投资银行将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交易型资产膨胀式业务模式,适当回归投资银行业务的服务型模式,收入主要来源于资本融资和资产交易的状况将有所转变,未来投资银行业务的核心价值将被重新得以体现。

(二)未来全能银行不仅注重规模扩张而且更关注混业风险

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银行业的经营范围逐步挣脱传统存贷款业务的限制,开始把目光转向全能化经营,试图通过并购重组将业务触角扩展到更大的金融业务领域,由此逐步形成了可办理几乎所有金融业务的“全能银行”。全能银行不仅提供低风险的传统银行业务,吸收存款和提供商业贷款,而且还从事交易业务、并购贷款、管理个人的投资组合、将储蓄投资于国外产品以及设计复杂的结构性贷款。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率,全能银行便开始进入到更复杂和风险更大的领域,尤其是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爆炸性发展,全能银行发现了利用衍生品开发和交易获取高额利润的机会。次贷危机中部分全能银行由于业务品种繁杂与机构臃肿而陷入困境。

未来全能银行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将吸取危机中的经验教训,加快部门整合的力度,在经营中不仅注重规模扩张更关注混业风险,夯实内部防火墙,确保证券自营业务的独立运作,并控制交易上线。在加强风险控制方面以下两个问题不容忽视:第一,加快构造内部防火墙,避免风险传染。一般而言,全能银行具有庞大的规模和品种繁多的业务,并且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持股关系,在获取协同效应的同时其稳定性也得到加强。同时,这种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持股关系也会带来内部机构之间风险的转移和传递。因此对于全能银行既要有一道风险防火墙,强调将风险限制在各自业务领域内,又要有一道资讯隔离墙,借以防止滥用信息和内幕交易行为的发生。银行在大量介入证券化业务之后,要真正有效地在信贷与金融工具投资之间划清界限,真正做到防止短期资金流入长期性的金融投资,这需要各个业务部门的决策层互相独立,总部的首席风险官拥有绝对控制风险的权力。第二,股票和债券自营业务与商业银行部门的运行分开,股票和债券部门与代客理财的基金管理部门和私人财富管理部门的运作完全独立。客户资金由托管银行管理账户,与银行的自营账户完全分开,同时,设定各项业务的风险上限,进行全面、实时的风险监控管理。

(三)全能银行通过分拆之路从追求范围经济向归核化转变

花旗集团曾致力于打造全能化的金融帝国,并将“一站式”金融服务理念发挥到了极致。近年来,花旗在投行业务上的过度扩张和对高风险金融工具的大量介入,使花旗受到严峻的挑战。获得政府担保和救助后的花旗告别了曾引以为傲的全能金融帝国运营模式,分拆为“好银行”和“坏银行”两类。但是花旗的分拆并不意味着全能银行的终结,部分全能银行较好地经受住了次贷风暴的考验,多样化的业务结构和收入来源,业务线的均衡分布以及合理的区域布局,大大增强了抗风险能力,例如桑坦德银行(Santander)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

次贷危机虽然使风靡一时的全能银行、金融超市理念遭到挑战,但是美国重新采取分业经营模式的可能性近乎为零,危机之后美国最强大的银行仍是全能银行。第一,次贷危机后全能银行业务模式仍具有吸引力。大部分顾客特别是处于低端市场的顾客,均有广泛的金融服务需求,他们希望金融服务的价格能够较为低廉,全能银行一般能够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而小型专门金融公司的服务收费一般较高,因此全能银行与小型专门金融公司这两种模式将继续共存。未来一些全能银行将通过对陷入困境竞争对手的收购进一步扩张,另外也会有一些在危机中得到发展的机构向全能银行模式迈进。第二,发挥比较优势,专门化、精简的金融服务方式将更受青睐。克鲁格曼在扩展比较优势理论时提出由于同一产品类别下的分化,一些国家擅长于产品类别下的某一部分而不是整个产品类别,因此德国专门从事高档车生产,而日本更专注于小型节能车。若将克鲁格曼的理论延伸至银行业,可以认为银行专门从事于某些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对所有顾客提供所有产品和服务。危机之后,部分全能银行或将收缩业务范围,转向有限多元化、专业化。

业务规模大、范围广、发展快并不意味着实力强,未来美国银行业或将不再盲目扩展业务领域,而是与银行的整体发展战略有机融合,使综合化平台能够促进核心业务更快成长。大银行通过推动业务结构优化调整,打造核心业务的领先优势,在梳理、区分核心和一般业务的基础上,通过非核心业务清理、释放大量资本,突出核心业务的地位。

四、次贷危机对美国金融监管结构的影响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具有明显的“危机驱动”特征,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重大的金融监管改革都是重大金融危机的产物。次贷危机在挑战金融监管框架的同时,也造就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契机。

(二)危机形势发展促使2009年的监管改革计划更加彻底

2009年3月美国财政部推出了全新的金融体系监管改革框架,提出大幅度地扩大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授权,对那些一旦倒闭将给整个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大型金融机构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并第一次将联邦监管延伸到金融衍生产品和信用违约互换等方面的交易。此次金融监管改革框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

1.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防范系统性风险。改革方案指出要建立一个独立的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和关键性的支付结算体系,以保证金融机构的破产事件不会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对某些大型、相互关联的企业和市场的监管要在一个更加统一和更加保守的监管制度下进行,将根据公司的行为及其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而不再根据其形式,来决定由谁来监管。对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界定主要有三个标准:第一,该公司与金融体系之间的相互依存度。第二,公司的规模、杠杆比率(包括资产负债表外的敞口)以及对短期融资的依赖程度等。第三,作为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信贷来源及金融体系流动性来源的重要性。这些机构不仅局限于银行或银行持股公司,还包括根据法律要求被视为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

2.对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金融机构在资本和风险管理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监管标准。政府计划提高大型关联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对其实行更加严格的流动性、交易对手及信贷风险管理标准。监管部门将采用更严格的流动性约束,要求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能够迅速提供公司层面交易对手风险敞口的总体情况。同时,监管部门将创建迅速纠正行动机制,这将使监管部门在监管资本水平下降时能够强行实施保护措施。

3.加大对一些对冲基金和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控制,要求一定规模以上的所有对冲基金进行注册。美国法律一般不要求对冲基金或其他私人基金在联邦金融监管部门注册。目前部分从事商品衍生交易的基金必须在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进行注册,也有许多对冲基金主动在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注册,因此,没有可靠、全面的数据来评估这些基金是否单独或共同地对金融体系稳定性构成威胁。此改革方案要求所有资产管理规模超过特定门槛的对冲基金公司,以及包括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在内的私人基金都要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要求对冲基金对投资者、交易对手以及监管机构进行充分的披露。这样,证券交易委员会与负责系统性风险的监管部门就可以共享信息,及时关注对冲基金是否可能构成系统性威胁。

4.对场外衍生品市场加强监管。改革方案指出要将所有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交易商置于一套强有力的监管体制之下,并首次提出要对信贷违约掉期和场外衍生品市场进行监管,要求所有标准化的OTC衍生品合约都通过指定的核心交易对手(Central Counterparties,CCPs)来清算,并鼓励更多地使用场内交易工具,以接受全面的结算体系监管。所有市场主体都需要符合严格的资质要求,并提供交易规模与头寸的数据汇总,向联邦监管部门以保密的方式提供有关单个交易对手的交易规模和头寸的数据。

2009年6月,美国政府公布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方案主要涉及:第一,金融机构监管方面。将寻求赋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监管美国规模最大、最具系统关联性的公司。第二,银行业监管方面。计划撤销储蓄管理局,创立一个新的监管机构监督全国性的特许金融机构,取代货币监理署。第三,市场监管方面。将增加对场外衍生品、私人金融合约和衍生品交易商的监管,并增加市场透明度。推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在政策方面进行更多协调,而不是合并。第四,在消费者保护方面。计划将创立一个新的机构,负责制定和推行诸如抵押贷款和信用卡等方面的消费者保护法规。第五,在危机应对工具方面。将赋予政府接管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公司的权力,赋予美联储在非正常紧急情况下进行紧急放贷的权力。第六,在国际合作方面。拟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监管合作与新政策协调,努力创立一个相容的监管架构,例如,制定相似的信用衍生产品监管规定,对大型跨国金融机构监管签署跨境协议等方面。

(二)未来金融监管调整的关键点

面对危机以来的诸多挑战,监管者不得不重新审视危机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与困惑,尤其应就资本管理、信息披露和流动性管理等方面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政策。

1.加强资本交易账户管理,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值得深思的是,美国银行业的资本水平虽然高于欧洲银行业,却无法避免成为引爆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市场普遍认为资产可被迅速出售且头寸可被迅速平仓,银行交易账户所要求的资本金水平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而且按市值计价的会计准则助推了资产的非理性繁荣。而当金融危机来临时,银行并没有足够充足的资本缓冲来消化损失。因此有必要对交易账户资本金标准实行重大改变,并且对评估交易账户风险的整体方法进行根本性审查。未来美国银行业的资本管理或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在次贷危机中暴露出的亲周期性。亲周期程度取决于银行所采用的模型方法,未来美国银行业有必要改进风险计量模型,改变由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敏感性所带来的亲周期性,以建立相应的资本缓释政策。理想的情况是,这些逆周期的资本要求不是酌情而定的,而是实行公开的反周期性政策,以自动稳定器成为银行资本管理的内在组成部分。

2.强化信息披露,使反映整个周期内风险演变的信息更加充分、透明。在次贷危机中,美国国际大银行的信息披露不充分不仅放大了投资者的恐慌情绪,极大地影响了市场信心,也影响到监管者的决策效率。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大银行,尤其是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息披露,包括市场头寸、大型竞争对手及国家的风险敞口、表外业务、复杂估值模型以及风险管理活动等相关信息。金融监管者、中央银行在促进国际大银行加强信息披露的同时,有必要利用有效信息展开宏观谨慎评估,以评定金融稳定和早期风险预警情况。

3.美国银行业有必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流动性缓冲和融资风险管理。流动性问题一直是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最为主要的市场压力。雷曼兄弟的破产曾使欧美银行间拆借市场几近冻结,大量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丧失,全球金融系统险些崩溃,可见,银行业流动性风险具有潜在的系统性风险特征。由于国际大银行对通过交易产生流动性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加,这使得基于标准比率来进行的流动性管理更为困难。银行业有必要进一步改进流动性风险管理,特别是压力测试的假设和流动资产、现金流量及资金风险成本的估计,应当更为详细地分析交易资产以及资产负债表外头寸可能产生的流动性风险。银行尤其需要更多地关注融资期限结构和资金来源的可靠性,以防止这些因素在经济衰退期引发潜在的风险。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次贷危机对美国银行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