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深化高师教学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高师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把怎样的高等师范教育带入新世纪,为国家培养更多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师资,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我校根据原国家教委深化教学改革的精神,围绕“培养和造就高水平师资”这一根本任务,深入开展教学改革,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加强国家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教学工作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
一、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探索和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师范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水平师资。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必须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索符合21世纪需要的人才成长规律,摒弃陈旧、落后的教育思想,树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需要的教育观念。近几年来,我校先后召开了各种类型的教学工作会议、专家报告会和教育思想研讨会,认真分析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点以及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开展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讨论。大家初步明确了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在高师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学术性与师范性是统一的,师范性是方向,学术性是水平。长期以来,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观念,认为高师的职能只是传授现成的知识。所谓“综合性大学发现规律,师范院校宣传规律;综合性大学创造价值,师范院校传播价值”,就是轻视师范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反映。其对师范教育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一是把师范性简单等同于教师的职业性,二是将师范性与学术性对立起来,认为强调师范性,必将削弱学术性,师范性即等于低水平。面向21世纪的高水平师资,不是简单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是富有创造性和学术性的新式人才。因此,师范性不仅是指教师的职业性,同时是包含思想性与学术性在内,能将基础知识转换成某种创造性的中介、桥梁或机制。将学术性从师范性中抽出来,然后再强调二者之间的对立,是一种思想逻辑上的混乱认识,不摆脱其束缚,高师教育改革就难于有高的境界和开创新局面。因此,高师院校既要遵循师范教育的规律,努力办出师范特色,又要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做到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统一。唯其如此,才能完成时代赋予高师教育的重任。第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要认真探索和建构面向新世纪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懂得教育规律、师德高尚、专业基础宽厚、具有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为此,要转变学科、专业划分过细、过密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全面而综合的素质教育观,确立以“终身教育”、开放式、国际化相联系的“大教育观”;要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过程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从教技能的培训有机地融为一体,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第三,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转变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保守思想,确立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深入实践的无畏精神,又要树立全局观念和协作精神,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整体优化。高师院校要主动适应和促进地区和全国经济、科技、文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服务于基础教育,又要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积极引导、提升基础教育到新的境界。
二、积极组织实施“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自1994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提出并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以来,我校根据原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精神,围绕培养新世纪高水平师资这一根本任务,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积极开展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学校组织广大教师干部认真学习和研究原国家教委有关教改立项计划的通知精神,提高对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重要意义的认识,把组织实施教改立项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看成是落实党的“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看成是全面推动我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契机,因而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投身教学改革研究的热情。几年来,我校参与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教改立项项目28项,主持师范司教改项目37项,委托项目2项,主持北京市教改立项项目9项,组织校级立项项目23项。学校投入相应的经费,积极支持教改立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并制订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管理措施,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从21世纪科技和社会发展以及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出发,提出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规划,并落实到教学计划和课程教材编写上来。在组织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1.“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立项项目要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做到起点高、立意新。我校主持的研究项目要求充分研究本学科前沿最新的发展动态,从未来学科发展的角度去探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充分研究国内外著名大学学科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和成果,大胆借鉴和吸收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切有益的东西。如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项目,对国内22所理科高校、17所工科高校和4个科研所就专业课程改革发出调查问卷133份,并从美国125 所设置有电气工程或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高校中,抽样25所大学相关系的本科生11种课程进行了比较,在对专家的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该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知识体系和课程设置的构建方案提出了建议报告。我校承担的“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瞻”和“高师教育的投入与产出研究”这两项师范司委托的重点项目,将突破现有师范教育的体制框架,从我国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出发,探讨有中国特色的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为主的师范教育体制的多种现实形式,探讨面向21世纪高师发展的规模、结构和区域分布,提供政府决策的可靠信息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因而是面向21世纪高师教育改革研究的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要研究项目。
2.根据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建立新型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强调要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健康等方面的关系。要从整体上优化课程设置,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倾向,打破学科课程间的壁垒,避免不必要的脱节和重复,使课程体系成为融会贯通、有机联系的整体。化学系的高师本科化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在探索与研究21世纪高师本科化学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师范性、层次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新型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它打破了至今高师本科普遍采用的传统的“四大块”模式,具有新颖的分层次特点。设计多模块的课程,划分不同的课程类型,使之形成合理分工和高低不同的层次,既有统一的要求,又可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选择。该教学计划符合大学生心智发展规律,贴近化学学科发展的新特点,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对未来中学和高师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3.注意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文系主持的古代汉语及汉语文字学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针对传统古汉语和文字学研究方法陈旧、内容陈旧、进展速度缓慢以及脱离应用的诸多弱点,进行课程内容更新、科研课题建设和教学手段改革。在课程内容的更新上,创建了汉字构型学和训诂学原理两个方面的理论体系。用系统论的方法,对汉字构成规律进行总结;对传统训诂学加以整理,结合当代汉字学的成果,对训诂学原理加以解释,同时提出了进行训诂实践的操作方法,把训诂的经验事实提高到理论高度。在科研课题建设上,体现了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教学手段改革上,将计算机引入古汉语和文字学的教学与研究中,设立了古文字造字系统、汉字属性数据库、建立并正在完善历史汉字的计算机研究系统,研制了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同时,不断加强《十三经注疏》通读、《说文解字》通读这些传统课程,以保持师承,充分发挥学科点已有的优势。该项目改革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4.重视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修订之中。教材是教学改革的物化结果,编写与选用优秀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在我校承担编写的9部国家级和9部部委级“九五”重点教材中,绝大多数是教改研究项目。我校主持的一大批课程层面的教改研究项目,其成果形式也大多是编写出版面向21世纪的优秀教材。因此,学校在制订“九五”教材建设规划中,优先把这批教材的编写出版列入学校资助出版计划中,在政策和经费上给予支持。各项目负责人十分重视以现代观念为指导,编写体例新、内容先进和科学、适用性强的优秀教材。如物理系力学基础课程改革研究中,把改革思路和成果落实到修订教材中,用现代物理学的观点改造以牛顿三大定律为出发点的经典力学体系。新体系含有将“守恒律”提高到应有地位;力学量和力学规律在各种操作中的协变性或对称性;从经典的时空观到相对论时空观的发展;非线性系统原理的混沌行为以及它如何影响经典力学基本观点的改变。该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关心物理现象,理论联系实际;借鉴物理发展,培养科学思维。该教材作为国家级“九五”重点教材,已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并受到广泛的好评。
三、加强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1994年底,我校中文、历史被批准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996年底,我校数学、物理、生物、地理、心理又入选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学校领导对基地建设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根据原国家教委建设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精神,认真研究和提出了“基地建设要有国家意识、改革意识、机遇意识;要面向前沿、关注热点、形成特色”的思路,制订了《北京师范大学文、理科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组织基地干部教师积极探索、扎实工作,并在办学条件和经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使基地在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的功能与优势初步得到显示,为推进学校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我校基地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1.开展基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我校承担的原国家教委“高师历史学基地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研究”和“高师理科基地建设与改革目标研究”两个立项项目,积极探索基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以中文、历史基地为代表的实行“基地班”的培养模式。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一学期以后,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志向,遴选优秀学生组成“基地班”。基地班学生的教学组织与普通班有所区别,其基础理论知识要比普通班更深、更宽,同时更加重视基础技能和综合科研能力的训练。基地班学生实行滚动动态管理机制,以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学习热情。二是以物理基地为代表的优秀学生培养模式。学生入学时遴选一批基础好、素质高的学生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前二年与普通班学生一样,鼓励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进入第三年通过分流培养,使一部分人成为基础型的人才。
对基地学生的管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配备了较强的管理力量,积极开展政治思想工作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其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注重全面发展。
2.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我校文、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许多探索与实践。在教学内容改革上,重视打破学科间的相互隔绝和学科内部分工过细的局面,加强渗透交流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以夯实学生的根基。规定基础课任课教师必须具有高级职称。强化外语教学,试行用英语讲授部分专业课,保证外语学习四年不断线。重视编写高质量教材,推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文系近年来出版的教材,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在国内同学科中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有“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系列教材”共10种;有填补空白的教材《民间文学概论》、《东方文学简史》、《比较文学概论》、《儿童文学概论》、《中国散文简史》等;还有获原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理论教程》。这些优秀教材反映了中文系各学科教学改革的新进展,在全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在课程体系改革上还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中文系将原《中国古代文学史》划分为《中国古典名著精读》和《中国古代文学史》,克服先前注重史忽视专著的倾向;将《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合并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有利于现当代文学的贯通;增加《文学概论》份量;将原《外国文学》改为《外国文学与中外比较文学》,立足于中国文学讲外国文学。历史系则在强化通史、古汉语和英语教学方面,对相关课程设置进行了调整。增设了《邓小平理论》课,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为提高基地学生的科研能力,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还增设了《史学论文写作指导课》,设立了“白寿彝史学论著奖”。
3.注重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以科研带动教学。高水平的科研工作是基地建设持续发展的保证。我校文理科基地充分发挥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的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其特点:一是“精品意识”。强调要有明确的攻关方向,发挥整体优势,多出有影响的成果。如中文系文艺学科全体教师合力攻关,编写出版了《现代心理美学》、《中西诗学比较体系》等高质量的理论专著。历史系顾城教授经多年潜心研究撰写的《南明史》问世后,被有关专家誉为“三百年未曾有过的厚重之作”。二是“创新意识”。如历史系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努力拓宽研究领域,出版了《中国社会通史》,还即将出版《中国文化通史》,在传统史学很少涉及的领域取得了新的成果。三是突出特色,发展重点。中文系在科研中注意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瞄准前沿,以形成新的特色。如采用现代手段进行汉字研究的古汉语和文字学学科,以及向民俗学领域扩展的民间文学学科等,在全国都是有影响的特色学科。
基地建设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近两年来,中文系共出版论著91部,发表学术论文349篇, 承担国家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0项;历史系出版专著83部,发表论文340 篇,承担省部以上项目10项,重大横向项目7项。 我校理科基地近一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51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448篇, 获各类奖项42项。高水平的科研也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在全国普通高校第三届教学成果评奖中,我校文、理科科学人才培养基地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5项。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基地学生强化基础、 拓宽知识面、加强早期科研训练和全面素质培养提供了保证。
近几年来,我校深化教学改革工作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果。但是面向新世纪的高师教育教学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学校将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加大改革力度,扎实工作,为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我国高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