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孵化: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意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可或缺论文,思维论文,意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久前,笔者在一次教研活动中听了两节课,内容都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八册的《倍数和因数》,但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差异.这里呈现“找36的因数”的两个片段,以供讨论.
片段一:(在教学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之后,教师开始进行例题的教学.)
出示例题: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进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生1:我们小组根据算式1× 36=36想到1和36是36的因数,又根据2×18=36想到2和18是36的因数…所以,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利用乘法算式有序地找到了36的因数,真了不起.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2:我是从1开始,一个个试的,用36÷1,再用36÷2….
师:一直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生:一直除到36,能除尽的就是36的因数.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我们小组是用除法找的,根据36÷1=36找到了1和36,再根据36÷2=18找到了2和18,接着我们又找到了3、12、4、9、6.
师:你们喜欢用什么方法呢?
生4:我喜欢第一种和第三种方法,很方便.
师:是的,这两种方法都是一对一对地找到了36的因数.大家学会了吗?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找一找15和16的因数吧.
片段二:(教师在课前用小研究的形式把这个问题布置给了学生.问题是:36的因数有哪些?你是怎么找的?把你的方法简要记录下来.课上学生先将课前研究在小组里交流.)
师:你们是怎么找36的因数的?
生1:将36分成两个数相乘,得到36的因数有1、36、2、18、3、12、4、9、6.
师:不错,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2:我是用除法找的,用36一个一个除以非0的自然数.
师:一个一个除是不是从1除到36?
生2:不用,36÷1=36中除数和所得的商都是因数.
师:你们明白了吗?
生3:我听懂了,他说36÷1=36,就得到36和1都是36的因数.
师: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这一步一次找到两个因数,除到什么地方为止呢?
生4:一半的地方,18.
生5:我觉得他说的不对,除到9就可以了.
生6:我觉得除到6就可以了,除以1、2、3、4都可以分别找到两个,6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
师:如果中间的两个数不一样呢?
生7:要一直除到出现重复为止,如36÷9=4,和上面36÷4=9重复了,就可以停止了.
师:我们从几开始除起呢?
生8:1,因为1可以被所有的自然数整除,不从1的话就会有的重复,有的还没写.
师:说得真好!从1还是保证有序,不遗不漏.刚刚还有人提到了乘法呢,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9:除法反过来就是乘法,都是一对一对找到的.
师:说得真好!你会找一个数的因数了吗?谁来出一道题目让大家试一试?
这两节课的后半部分都设计了练习,通过现场的观察与课后的了解,片段二的学生对因数的寻找方法掌握得更透彻.笔者以为,这与教学流程的差异有着极大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差异,就是片段二中的教师引导孩子们一同经历了“思维孵化”的过程.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孵化”,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自己在逻辑思维的道路上走一回.它的要点有三:一是让学生自己走,自己发现、解决问题,而不是“学生看老师走一回”;二是要在“数学思维”的道路上走,要展现数学的魅力和思维的美感,这样的数学课才有魅力,学生才有兴趣;三是要把零散的思维点走成连贯的思路.这样,“数学思维”就会在课堂上孵化,在孩子的脑海里生根.那么,如何进行数学思维的孵化呢?
1.关注过程:“思维孵化”的基本取向
过程取向是新课程改革的一种重要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特别强调“过程”,比如,“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等.可见,“关注过程”应当是当下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取向.
对比前文的两个片段,不难发现,片段一中的教学是结果取向,学生说出了正确答案,教学目标就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反复练习,知识没有打开,学生没有思维的实践过程.这样做,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很经济,但学生学习的效率却很低,因而其实并不经济,更不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而片段二中的教学就是过程取向,在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孩子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一个展现数学知识和思维推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展现了一条思考的道路,教师并不急于得到一个确切的答案,相反,还把很多学生认为是“答案”的地方问成了问题,因而可以很清晰地感觉到思维的步步深入.而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后,体验到了知识的打开过程,因而教学效果更佳.同时,由于教师的教学展现了一条清晰的思路,因而更多的学生可以沿着这条思路往下走,达到理解的境地.
2.数学魅力:“思维孵化”的教学指向
从“过程”出发去往哪里?或者说,过程性的目标是什么?除了规定的教学目标之外,思维孵化的数学课堂还应当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魅力.笔者以为,数学的魅力就在于思考的“持续性”和“严密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习过程中反省认知的薄弱,表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是思路的停滞.他们无法或很难独自完成思维的孵化过程,他们需要教师的引导,持续、严密的“追问”就是思维动力的基本保证.
对比两个片段,有一个类似的讨论,当学生提到“可以从1开始,一个个试除”的时候,片段一的教师随即转换了问题,向其他学生提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而没有抓住继续追问的机会,因为这可能不是他要寻找的答案,而当学生说出了他要的答案后,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思路也就终止了.片段二中教师却通过一个个的追问,比如“一个一个除是不是从1除到36?”“除到什么地方为止呢?”“如果中间的两个数不一样呢?”“我们从几开始除起呢?”等,带领学生进行了持续、严密的思考,将数学思维引向深处,学生的理解就有了根.在这些问题与对话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至精确的过程.即学生开始对问题的想象解答是很发散的,但是一旦找到了可能的方向,在教师的引领下,就开始集中精确.
3.教学智慧:“思维孵化”的背景支撑
作为一种生命化的教育,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思维孵化”不仅需要数学的学科智慧,更需要教育的共同智慧.教育学者张文质认为,所谓的教育智慧都是教育计划之外的东西,你能够计划好的就不是智慧.当我们能够热爱学生、热爱数学、热爱教学的时候,智慧往往就在不经意间流淌.
孵化是一个生命化的过程也是个性化发展的过程,它强调的是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要为个体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时空.对比两个片段便可发现,虽然两者都有讨论,但存在很大的差异.片段一的讨论时间在课上,且小组讨论时,一些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略有基础的学生最先在小组里分享了自己的方法,于是小组内的其他成员便不再深入思考,似乎听懂了,讨论也就结束了,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仅不能激活其他学生的已有经验,相反有可能会抹杀部分学生对于知识探索与研究的欲望.而片段二中,教师课前给了学生一些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时间,大部分学生都有了独立思考的过程,课上大家争相阐述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了较准确、完整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教学需要有所等待,等待尚未掌握方法的学生掌握方法,等待初步掌握方法的学生掌握得更透彻.这个过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完成才有意义,教师不能包办,也不能简单滑过,而必须用充分的时间,等待学生的思维孵化.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要聆听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学习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叶澜教授曾说过,我们这二十多年教育最大的失误在于我们忽视了具体的个人,而这个具体的个人才是教育的难度所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孵化”的过程落实在对个体的关注上才是真实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