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手机依赖效应的辩证考察论文_熊梓琦

中学生手机依赖效应的辩证考察论文_熊梓琦

熊梓琦(湖北省武汉市外国语高中高一(二)班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担忧,我们只有辩证考察其效应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理这一问题。适度依赖智能手机对中学生学习、成长具有积极作用;过度依赖智能手机则对对中学生的学业、心理与情感世界、身体健康以及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对未成年人尽早科学的教育引导是防范中学生手机依赖成瘾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成瘾;双重效应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4-170-02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求学的关键期,但当下绝大多数中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手机依赖现象,其中相当比例学生智能手机过度迷恋而成瘾,并对其身心健康、学习造成各种危害,这一情况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忧虑。如何有效防范和治理中学生手机依赖成瘾成为家长、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目前还没有发现普遍有效的防范治理方法,智能手机依赖成瘾的对象正在蔓延,程度正在加深。当下很多人都侧重以管理者身份,站在批判的立场,对中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进行挞伐,相对缺乏以中学生身份,客观中立的立场,对手机依赖效应的辩证分析,从而很难真正理解并有效防范和治理中学生过度智能手机依赖成瘾的难题。本人作为一名在校高中学生和智能手机依赖者,试图辩证考察中学生手机依赖的影响,并在结语部分简单指出手机依赖成瘾的多种原因和防治综合策略。

一、适度智能手机依赖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智能手机具备网络所有功能,但却比电脑更方便携带,因而越来越成为人们随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中学生能够正当使用手机,对手机适度依赖,也即虽离不开手机,但使用时间上保持节制,个人神智和兴趣保持以现实世界为立足点,那么智能手机对中学生学习、成长具有诸多明显的促进作用。

1.手机工具功能对中学生学习和成长促进作用

智能手机具有强大的工具功能,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信息搜索、在线学习、在线购物、在线理财等。对中学生而言,首先,中学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查询和搜集各种有用信息来完成作业和自主研究。如: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在线阅读经典著作和科研论文,查询他人解决特定难题的流程与经验,通过各种学习软件学习,参与网路课堂等。其次,中学生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搜集自己想要了解却不便公开咨询的某些有用信息,如:自己的隐私问题,以解决自己的困惑。

2.手机社交功能对中学生关系需求满足作用

中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无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他们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社交平台与他人轻松沟通。我们知道,现实世界中社交关系联结和维系往往都需要外在某一机缘,如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学缘关系等,因而在现实世界中个人事实上无法自由选择自己想要交往的对象,同时也因为有各种顾虑,也难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现实世界中个人社交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被外在力量所影响和决定。但智能手机社交网络却可以完全凭个人兴趣自由结群和沟通,如:中学生可以通过百度贴吧参加某个自己喜欢的动漫或数学讨论,因而智能手机所提供的社交平台能很好地满足中学生对自由、平等、参与等心理需求,同时也能满足中学生对情感慰藉、沟通和归属感的需求,特别是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内心抵触身体亲密接触和视觉线索或口头表达能力不强从而具有一定的社交恐惧的中学生,智能手机社交平台能更好满足他们对情感和关系的需求。

3.手机游戏功能对中学生补偿与成就需求的满足作用

游戏是人的自由和解放的体现,手机游戏属于网络游戏的一种,具备传统游戏所不具备的功能。我们知道,人在现实世界中角色形象和生活处境受客观条件限制,具有相对稳定性,如果想要发生积极的改变则往往需要个人在实践中艰辛奋斗和外界的运气因素。但人们可以在手机游戏的虚拟世界中随自己的想象设置或选择自己的角色,随自己的心意安排虚拟的生活环境和设施,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因而人可以重建并探索、体验和现实的我完全不一样的新我,甚至将现实的我完全颠倒过来,这种颠覆是彻底的社会身份再造,从而使玩家虚拟体验到多种完全不同人生,补偿自己因现实世界生命的单调性所导致的生活的压抑、苦闷。另外,喜欢手机游戏往往是学生、孩子、职员、社会青年等从属方,而反对者则是家长、老师、上司和警察等管理方,“从属者是经验上的弱势群体,谦卑、领受、遵从与驯服弥漫了主体的全部日常经验......甚至玩一种用十八般武器痛打上司、教授的网络游戏。从属者在抵抗规范的游戏事件里消耗了体能、精力,得到了身体的发泄和快感,同时更因为对社会关系等级十足的破坏而完成了对领属者意识形态的成功逃离,从而获得重拾主体性的满足。”[i]再次,人人都有英雄梦和精英梦,政治舞台上各种热点问题,如种族民族问题、能源环境问题、核武器与战争问题、反恐和犯罪问题等往往是青少年关注的焦点;创造财富、构建商业帝国,成为某一领域的精英也是许多青少年内心渴望。手机游戏软件能够让中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因而能极大满足了青少年的成就需求。最后,以智能手机为平台,以对抗和竞争为特征的电子游戏竞赛,作为类似于棋类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全方位锻炼和发展参与者的思维反应能力,手眼四肢协调能力,意志力,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可以给中学生提供和其他学科竞赛一样的成长体验和经验、教训以及自我肯定感、成就感。

4.手机娱乐功能对中学生学习压力的缓解作用

古人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中学阶段是学习最辛苦和压力最大的阶段。据笔者调查知悉,目前绝大多数初中、高中阶段学生每天集中学习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有的学校和年级甚至达到14到16小时,周末即使有双休也绝大多数同学必须上培优班或需花大量时间完成学校老师的作业。几乎每天都有雪片一般飞来不全力以赴绝难以完成的课程作业,每周有测验,经常有全年级排名考试。人非机器,焉能不想要放松片刻?智能手机有欣赏音乐、观看视频、新闻传播、照相等多种娱乐功能,是最佳放松和解压工具。同学们经常称,每天能玩十分钟的手机,那一整天都觉得幸福无比。

二、过度手机依赖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消极作用

智能手机的使用是一把双刃剑,过度使用会导致智能手机依赖成瘾,这在当下被医学界作为慢性疾病的一种。关于手机依赖成瘾的症状,目前大家赞同度较高有:心理上戒断症状和强迫症状。所谓戒断症状是指一旦手机不能正常使用,人将体会到烦躁、不安、焦虑,失眠、体虚乏力、食欲不振等感觉,类似物质成瘾戒断表现,如戒毒、戒酒、戒烟和停止精神类药物所引起的反应。所谓强迫性症状是指智能手机依赖成瘾者明知道没有意义,但不能控制自己,经常无意识在短期间隔中反复查看、搜索、阅读手机无聊信息或进行无实质意义社交。除了戒断性和强迫性症状,有人把耐受性作为手机依赖成瘾主要判断症状。所谓耐受性是伴随智能手机应用程度的增加,“原有上网获得的乐趣与满足感,必须通过更长久的上网时间,才能得到与原先相当程度的满足”[ii]。另外,有人把无意义使用智能手机时间,如一周超过8小时视作智能手机成瘾症状。还有人把逃避问题(消极退缩),不能专心完成学业和工作正当任务,淡化亲情、友情等视作智能手机依赖成瘾症状的表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手机成瘾与网络成瘾对象基本一致,主要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际成瘾, 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网络娱乐成瘾等。智能手机依赖成瘾将给中学生身心发展带来一系列危害。

1. 对中学生学业造成的危害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处于为进入理想高校而拼搏和冲刺的关键时期。当下不说进入排名靠前的国际名校,也不说进入中国的清华北大,就是进985、211和双一流大学,每个中学生都面临着激烈和残酷的竞争。据统计,2017年全国超过20个省985大学录取率在2%以下,即使天津、上海和北京也只有分别5.81%,5.33%,4.29%;进入211大学除北京(最高,为13.99%)、上海、西藏、天津和青海录取率超过10%,其他各省都在10%以下,有的省只有不到3%。[iii]进名校十分困难,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网瘾和手机瘾而导致学业荒芜或成绩退步的中学生大有人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身边发现或听闻这样的案例。不仅如此,据调查,长期通过手机上网会使中学生的视觉形象思维和听觉思维变得习惯人工制作各种强烈的颜色和声音刺激,使中学生逻辑推理思维活动变得迟钝,使中学生产生认知偏差,不能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不能科学认识自我和社会。另外,智能手机成瘾者往往缺乏明确的学习和人生目标与规划,学习意志品性大大削弱,如果不能有效克服成瘾症状,会最终削弱对自己的信心,从而自暴自弃,甘愿沉沦。

2.对中学生心理和情感世界造成的危害

中学生如果过度沉迷于智能手机中的虚拟世界,智能手机将变成其最为依恋的电子伙伴,这必然导致他们对与自然界亲密接触,与亲人、朋友互动的动力、兴趣减弱,从而变得越来越习惯独处,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疏离现实世界。尽管智能手机社交平台能给中学生提供沟通、表达、交友的平台,但虚拟关系无需相互承担责任,虚拟世界中的朋友很难生命相互融合,也无法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难题。而人在根本上需要与他人相互合作、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风雨,需要与他人深度生命链接才能克服先天的孤独感和无力感,从而得到幸福。因而网络世界中的温情不能取代现实的温情。希望通过虚拟世界来克服孤独的人,会变得更加孤独;希望通过虚拟世界体验成就的人,在现实中往往更加失败;希望通过虚拟世界获得人生意义的人,最终必将感到更加虚无。

3.对中学生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智能手机和电脑都以互联网为载体,但智能手机可以随身携带在口袋,在枕头边,在手中,并随时待机和开机,而更便于随时使用。如果缺乏必要的节制,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必然会对中学生造成各种生理危害。比如引起视力下降,作息时间受影响,影响睡眠和生物钟,加剧颈椎病低龄化和前臂、脊柱变形风险据一篇论文中指出,“Nylund 和 Leszczynski 发现,每天暴露于手机辐射超过 10 小时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使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出现异常”[iv]。还有一些人指出,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将引起大脑的化学环境变化,从而加深人的抑郁症倾向。

4.对中学生所生活的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

中学生无节制使用智能手机对他人造成最直接的危害是影响亲密关系,成瘾者不仅不能和父母、老师共度日常生活的美好时光和分享成长中的快乐,还会给这些监管者带来无尽的烦恼,甚至巨大痛苦和压力,从而导致亲密关系中长期的、难以化解的冲突。不少手机依赖者还激化了父母本身存在的矛盾,并导致双方互相指责、抱怨,从而影响了整个家庭的和睦。另外,还有一些过度沉迷智能手机的中学生将手机视作身份的象征和时尚、个性的表现,想尽千方百计不断更换功能最先进因而最贵的手机,也有一些中学生通过手机对他人的推文用钱进行打赏,特别是打赏自己喜欢和迷恋的主播、偶像等,从而给家庭带来额外的财经负担。还有极少数中学生因迷恋手机暴力游戏,色情网站或不良损友,并走向侵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违法犯罪道路。近日新闻报道,山西一个十四岁少年沉迷暴力游戏杀父伤母,[v]就是迷恋网络游戏危害他人的极端案例。

三、结语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效应,智能手机究竟发挥何种作用关键取决于使用度的把握。但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成瘾是多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既有智能手机本身便携、功能众多的原因;也有中学生个人的生理与人格特征原因。据研究,网络成瘾有其神经机制“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对网络游戏内容刺激出现很强的脑区激活,其中枕叶、颞叶与网络游戏的画面刺激相关,扣带回、前额叶、海马和尾状核等可能参与了网络游戏成瘾的形成”[vi];同时,神经质、情绪化、内向特质的学生更容易手机成瘾,而责任性和宜人性强的人格更少手机成瘾。另外,智能手机成瘾有家庭教养和应对网络的方式原因,据统计,专制型和放纵型的教养与智能手机成瘾成正相关,而权威型和民主性教养与手机成瘾负相关;父母高质量的亲密耐心陪伴可以降低手机成瘾的可能性。同时,手机依赖成瘾还与当前学校教育以升学结果为单一评价标准从而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成就感和自尊感低有显著关联。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智能手机依赖成瘾还有社会环境的宏观原因,在深层次上与网络信息技术对人的捕捉,社会激烈竞争导致整体焦虑感和社会变迁过快所导致人生虚无感也有关联,可以从诸多成人手机依赖成瘾现象可以看出来。针对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成瘾的问题,当下我们应该多管齐下,采取综合防范和治理策略,如加强立法、社会监督、药物治疗、教育改革等。但对未成年人尽早科学的教育引导是防范中学生手机依赖成瘾的根本途径。对中学生手机依赖理解式疏导而非否定式防范应该成为教育的基本策略;同时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成就动机、时间管理意识,规则和底线意识,与他人亲密相处的能力与快乐体验能力等;应该坚持将孩子身心健康而非学习成绩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每一个人都内含自我成长和完善的种子,防范和治理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成瘾的最关键因素是让孩子自我成长的种子破土而出,时间管理能力和自制能力是自我成长的副产品。但如果孩子的自我成长种子暂时沉睡不醒,家长耐心等待,亲密陪伴,培养孩子替代性兴趣,春风化雨引导,坚持必要的规则和底线,以身作则拒绝智能手机诱惑,这些措施是治疗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成瘾的必要路径。

主要参考文献:

[i]虚拟的自我实现——网络游戏心理刍议[J].黎力.中国传媒科技,2004(4)

[ii]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状、归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胡珊,范会勇.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5)

[iii]数据来源:腾讯.大秦网.高考进985、211大学有多难?录取率排行榜告诉你http://xian.qq.com/a/20180417/011224.htm

[iv]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制[J].贺金波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第20卷第6期

[v]新浪财经,少年沉迷暴力游戏杀父伤母,看到全家福痛哭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2-22/doc-ihqfskcp7666690.shtml

[vi]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与神经机制研究,张卫、胡谏萍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

作者简介:熊梓琦,武汉市外国语高中高一(二)班学生,2003年生,籍贯广水;联系地址:武汉市武昌友谊大道七星绿色花园9栋2门301(430062);联系邮箱:1197742613@qq.com

论文作者:熊梓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4月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0

标签:;  ;  ;  ;  ;  ;  ;  ;  

中学生手机依赖效应的辩证考察论文_熊梓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