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认同教育的若干问题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若干问题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3)10-0030-04
国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教育是指国民基础教育,也就是我国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狭义的国民教育是指国家实施的让学生认识真正的国情、强调青少年应有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形成学生公民意识和参与能力的教育。本文更多的是指狭义上的国民教育。国民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教育维护国家的价值体系和意识形态,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和维护社会团结。
国家认同是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推行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国民教育是当今世界主权国家的重要职责。因为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来源于民众内心对国家制度及其体现价值的内在认同,通过学校培养一种凝聚的民族国家意识,对现代国家而言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政策。卢梭(J.Rousseau)就认为,教育是使人民得到“一个民族形式”的最重要方法,“当他第一次睁开眼的时候,一个婴儿应当看到祖国”[1]。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当代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都在采取不同的方式,运用不同的载体,努力构建适应本国国情、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国民教育体系,从社会的各个领域合力实施国民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认同感,培养以多元性、差异性为前提的具有“共同价值理想”的国家公民。当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国际竞争加剧,民族关系复杂,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多元分化。面对多重挑战,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巩固意识形态的统一,如何整合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如何去促进公民对民族国家的认同、维护社会统一团结显得十分迫切。要防止社会离心力,促进社会的整合和团结,不仅要有一套解决社会冲突的整合机制,还要通过一套有效教育方式来培植公民共同的国家认同感。通过加强国家认同教育来增强公民的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在当今时代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国家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现实语境下我们需要怎样的国家认同教育,我们又该如何去开展国家认同教育,这是尚需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如何正确把握国家认同教育的内涵
在现代多民族国家,对民族(文化上的)的认同与对国家(政治上的)的认同是统一的。正如安东尼·史密斯(A.D.Smith)所说的,现代民族既是“法律—政治”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2]国家认同以民族认同为基础,国家认同又是民族认同的目的和归宿,两者互相联系,又互为促进。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处理影响到国家的建构与稳定。德里克·希特(D.Heter)就告诫我们,“在我们的时代,民族性与公民身份之间的平衡已经成为新生国家建构政治稳定的基石,如果缺失这一决定性的基石的话,就会接二连三地发生混乱”[3]。国家认同教育是作为民族历史文化共同体的认同教育和作为法律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教育的有机整合,正确理解两种认同维度及两者之间的建构性关系是正确把握国家认同教育内涵的关键。
首先,民族国家的存在是民族以统一的国家为标志和认同核心的,它的基础在于民族性。民族认同使得民族国家取得国家的形式,“民族国家的本质要求,就是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没有一定程度的国家认同,一个国家就不可能取得民族国家的形式”[4]。民族认同作为重要的集体认同,对于实现现代性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理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国民提供了炽热的情感动力和心理支持。只有公民对“民族”有了认同感,才能对国家产生认同。另外,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又离不开国家政治认同的整合,因为在民族国家内部过分凸显不同群体的权利以及强调不同群体的认同会对国家的内部团结构成威胁。建构国家共同体一元的政治意识以及在族际沟通和坚持民族多元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努力建构国家层面的共质文化,是增强国家凝聚力、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当然,国家认同并不排斥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国家层面的共质文化与多元的民族文化是对立统一的整体。正因为如此,每个民族国家都致力于促进共同语言和共同的成员感,促进享用社会制度的平等机会,通过教育在国民中形成一种超越于民族认同之上的国家认同感,同时又实施多元民族文化教育,对不同文化予以同等的尊重与保护,努力促进新的、更加包容的民族认同形式。
国家认同根植于一定的国家民族和政治语境当中,其本身是在一定情境中的建构。由于在民族上和政治上的差异,国家认同教育的具体实践在不同国家表现出不同的属性与特征。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实施以民族整合为目标的“文化的大熔炉式”教育政策,在保持“移民国家”多样化特质的同时,塑造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共同体观念。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作为多元移民国家,实施多元文化认同教育,通过承认其他民族文化的平等存在和共同发展来增进各民族的共同国家意识。我国当前推行的国家认同教育也必须符合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发展和政治体制特点,以提升我国公民对社会主义民族国家的认同水平为目标。因此,在不同国家,对国家认同教育的两种标准——民族与民主——有着不同的理解方式。在民族的认同标准上,我们要超越这种观念,即认为一个民族必须有自己的历史起源,过分强调共同的地域、文化、宗教、艺术、语言以及独特的体质、心理素质和个性行为方式,刻意追求其不同之处。民族认同标准的建构不仅仅与历史文化变迁相关,也是适应国家政治的需求。将民族固化和浪漫化,在实践中可能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在民主的价值标准上,我们要打破西方民主认同标准,不能仅仅依据西方的国家观和民主观来理解国家认同,而必须考虑我国历史现状与民主制度发展的独特性。
二、现实语境下需要怎样的国家认同教育
基于我国的现实语境,国家认同教育一方面是基于大中华民族基础上的多元统一民族认同教育,另一方面是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平等、法制基础上的公民教育。理性的国家认同教育是中华民族认同教育和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有机融合体。
首先,我国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需要深刻体认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和认同中国人的身份。民族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总是通过历史记忆和文化符号激发民族成员同属一体的想象。中华民族是在不同民族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多语言、多文化的一体多元的族群共同体,中华民族内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了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另外,领土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宗教记忆的一部分,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象征,是联系人民、使他们自我认同及互相认同的纽带。人们生活在同一片领土,由于分享共同的历史记忆、文化习俗而形成对共同体的归属感。同时,民族国家的认同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根基。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历经千年并绵延不息,主要源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在心灵结构上契合这种文化形态,由此产生坚定的文化认同。一个国家只有具备为民族所认可的价值观念,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共同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文化,才能使国民形成稳固的国家认同感。因此,我国学校有必要让青少年学生回顾和学习民族历史,引领他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在学习生活中推崇那些具有传统美德的人和事,激励他们更加自觉地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形塑良好的国民品质;认知我国在近现代历史中遭受的屈辱和艰难奋斗,理解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并珍惜今天的不易;客观地看到我国在全球的位置,了解国家发展的未来前景。这样既可以避免青少年妄自菲薄、崇洋媚外,也可以避免其自夸自大、目中无人,使他们认识民族国家对于个人的意义和个人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与义务。
当然,我们既不是否认民族身份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是贬低其他民族的狂热民族主义者。我们需要胸怀世界的包容意识,而不是以本国为中心无视他国正当利益的狭隘的爱国主义。事实上,认同一个国家与接纳别的国家或者国际社会并不相互矛盾。国家自豪感越强的人,对其他国家、国际社会以及移民等的接纳度越高。个体对国家越自信,越不会去担忧其他民族国家对自己国家造成威胁和伤害。因此,相对于不自信的国家,自信的国家也会显得更加包容和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爱国和爱世界之间是不冲突的。
其次,我国公民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建立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认同基础之上。“只有那些共享的价值观、象征符号以及彼此接受的法律—政治价值秩序,才能提供必要的、广泛流行的合法性;顶层的一致协议和国际上的承认,都不足以构建或者确认一个国家。”[5]分享共同的政治价值观念,而非单纯民族情感,这同样是构成一个国家内在凝聚力的关键。这种内在一致性的达成需要个体与共同体之间利益的一致性,需要个人的理想与社会整体政治理想的一致性,需要个人荣辱与社会荣辱具有统一性,即个人的善与整体的善具有统一性。我们通过公民政治认同教育拓展社会公共领域或公共空间,使人们的思想文化超越地域、族群和狭隘习惯的束缚,凝聚公民之间的共同感,从而培养公民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意识。市场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使我们不能再被动、消极地依赖传统的认同模式。过去的人们都是通过家族、族裔、信仰共同体与国家联系起来,现在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公民权利走向国家宪法认同。实际上,人们只有超越了家族、族裔和宗教信仰的束缚,才能成为真正自主的公民,才能形成自觉的公民意识和国家认同。
因此,培养公民的社会主义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是当前国家认同教育的另一个重点。通过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些理念的确立不仅会大大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而且会有力地形塑社会主义共同价值,提升公民的社会基本制度认同,巩固国家的合法性,维护社会稳定和团结统一。因此,我国应该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增加公民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大中小学生公民教育,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让学生接触公民与宪法教育课程,在大学阶段把公民与宪法学课程作为所有院校各个专业的必修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还将公民教育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当中。由于传统文化中的臣民意识浓厚,公民教育,如政策参与、社会决策过程民主化的教育和参与公共政策讨论能力的培养等,对我们来说都是新事物,这些方面确实有待于加强。事实上,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生活,在公民教育过程中起着模拟的平台作用,其通过建构学校公共生活,让学生从小在公共交往过程中形成公共理念、塑造参与意识、形塑国家政治认同感。
三、如何去开展国家认同教育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以国家认同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与公民教育总是呈现出一种说理式的话语方式。说教者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强调被说理者的一味服从,这是一种带有强制色彩的教育方式。说教者还经常脱离教育对象的生存体验和日常生活,过于强调抽象的政治理论和抽象道德规范,其话语的有效性常常令人质疑。尤其对于今天的“80后”和“90后”群体来说,教条式的爱国主义与公民教育脱离他们的生活场域和真实语境,未能达到激发其爱国情感、鼓舞他们爱国热情的目的,甚至有时候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抽象说理式国家认同教育所体现的强制性越来越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相背离,与今天思想活跃、价值认同多元化的青少年一代不相适应。因此,国家认同教育应该从灌输式的抽象说理走向对话式的叙事话语。与灌输式说理不同的是,叙事话语立足于个体的生活世界,创造出具体的话语情境,直抵受教育者的心灵世界。
首先,借助文学、影视、艺术等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国民教育既要有严肃庄重的方式,也可以有轻松活泼、让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既保持对民族精神和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的坚定捍卫,又保持一定的弹性,逐步适应年轻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使国民教育更容易被青少年所接受。具体来说,学校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借助文学的力量,通过文学故事挖掘先进人物的影响力量,如通过献身抗日的杨靖宇将军、爱国将领吉鸿昌、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时代的榜样雷锋等爱国人物事迹的感染力,来传递民族精神正能量。二是发挥影视作品的力量。例如,在美国,《泰坦尼克号》《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一批好莱坞大片在给人们带来视听享受的时候,通过缜密的叙事以及传奇或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现和推进,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对美国文化的认同。三是借助民族叙事故事。例如,我们很清晰地记得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场景,它讲述了英国作为一个岛国神奇的发展历程,从宁静的田园农场到蒸蒸日上同时也带来种种社会和环境问题的工业时代,再到寻找新的出路,走向新的未来。这是一个代表英国民族集体记忆的浪漫叙事,展现了英国民族苦难与辉煌发展历程,能激发人们对英国民族同属一个共同体的想象。我国学校同样可以借助一批文学、诗歌、影视作品等去编织一个个蕴含民族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故事,通过具体而丰富的生活情景的展现,把抽象、理性化的规则和教条变成学习对象可以触摸、体认和感知的生命体验,变成有血有肉、充盈着生命热度和能量的教育故事,用生动的情节诠释情感,用最直白的语言传递信息,用质朴的方式碰撞心灵。
其次,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注重个体体验与参与。国家认同教育只有将它的理论命题和政治规则落实到个体日常生活中具体可感的现实问题,个体才能在解决这些日常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内驱力。抽象教条式的爱国主义教育总是希望能够从纷繁复杂、具体可感的个体中寻求出普遍的、抽象的本质,用普遍性来代替个别性。抽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本着抽象化、标准化、知识化、唯一化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带来对个体多样性与丰富性的伤害。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是关注和尊重个体生命的丰富性和特殊性,尊重个体日常生活经验的独特性。爱国主义教育并不是追求知识的严密逻辑体系,也不是追求真理的唯一性。爱国主义教育中个体国家认同的形成,不能只靠逻辑的推理或者科学的论证,更多的是通过个体对社会政治生活或者道德生活的体认、体验,融入自己的生命体验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认同而形成的。与道德教育类似,爱国主义教育最需要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体悟、理解、形象、感动”[6]。体验、互动、参与、参观等教育形式是国家认同教育的有效方法。例如,一次国旗下的讲话,一场爱国主义主题报告会,一次改革成就展的参观,都会成为激发青少年学生产生国家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的重要事件。教师要尽量去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移情理解、情感共鸣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在体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认知与情感结合、知识与想象交融、能力与发展并行。
最后,避免陈旧的说教方式。教师可以从资源开发方面入手,充分挖掘民族记忆、符号等隐性教育资源,使隐性资源和显性资源相结合;可以从实施过程入手,注重体验和参与,将其发展为互动参与、允许探讨、生动活泼的过程形态;可以从情感方面入手,融理于情,通过人性的感动来增强人们对共同理念的认同感。在空间上,国家认同教育应该从家庭入手,推广到邻里、社区、社会。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站,当然也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开端。事实上,对自身家庭邻里的热爱,到所属社区乃至地区和国家的热爱,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很难想象,一个从小对家人、对邻里缺乏感情的人,成人后会对其国家和人民产生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