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对策探析
徐晓敏
摘 要: 本项目研究目标聚焦于智媒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以知沟理论、信息茧房等理论为框架,来分析和探讨我国大学生在智媒时代媒介素养的现状及培养困境,以大学生为重点,智媒时代为背景,提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引领大学生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关键词: 智媒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
2016年被看作智媒元年,智媒时代由此开启。彭兰认为,“智媒”指的是人工智能与媒体的全新融合与碰撞。“以人为主导的媒介形态开始被打破,各种智能物体及新技术的交互融合,推动传媒产业链的新变革。”[1]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在这样一个人机共生的时代里,媒介素养不可或缺。智能媒体发展迅速,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正是整个时代面临媒介剧变所需要作出的应对措施。
1 智媒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发展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可以直接体现大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使用能力。
1.1 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传统媒体时代,由于技术的单一性,信息都是线性、单向地传播,传播者和受众的地位始终处于不平等的局面。在传统的信息传播框架中,传统媒体始终是媒介议程设置的领导者,所以,大学生群体只能在媒介形成的条条框框内有限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在传媒设置的议程下,大学生群体无疑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大学生群体本身缺少对信息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在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和质疑能力上都处于弱势。因为缺少及时的信息反馈渠道,他们的话语权和媒介接近权在很大程度上缺失。
当前,林业管理人员在开展森林抚育管理工作时,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没有限定天然林的采伐量,且能够进行的森林抚育管理工作仅仅为割灌、修枝。其二,高郁闭度人工林所占面积较少,地区分布较为零散。其三,木材市场走向颓势,林木产品大量滞销,所能投放在森林抚育管理方面的资金较少。因此,导致目前森林抚育管理工作效率低下,预期的管理目标难以实现[1]。
1.2 智媒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智媒时代,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传受双方的地位和角色悄然发生着改变,受众逐渐掌握话语权,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从被动化为主动。大学生群体力图突破传统媒介体系下单向的传播路径,寻找双向互动渠道,他们对于信息获取的主观能动意愿增强,能够主动筛选信息,更加注重信息的自我满足。智媒时代的大学生会主动在各种搜索引擎平台进行信息搜索,譬如查找文献资料、知识普及等。
2 大学生媒介素养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移动社交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突破了物理上的局限,远在千里之外的人们,只要拥有畅通的互联网和一部手机,便能实时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和交流,再也不必像古时用书信传送信息那样,长达几个月才能收到一封家书。物理距离虽然可以通过技术跨越,但是心理隔阂却越来越深。
2.1 信息茧房
2.1.1 算法推送,局限认知
作者简介:林海纯,女,深圳市龙华区柏克莱幼儿园,幼儿园一级教师,深圳市南山区优秀班主任,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快乐教学、幼儿园教育。
2.2.2 自控能力削弱
参数之间的关系在图1说明。这些公式是专门针对日本的地质情况定制的(见数据与来源一节)。由于位移的散射较小,因此P波和S波震级以最大位移Amax的形式表示,而不是最大加速度或最大速度。
媒介依赖的形成过程中会有许多催化剂,这些催化剂叠加在一起产生化学反应让大学生对媒介无法自拔,要想摆脱媒介依赖,第二课堂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在第一课堂时间外进行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以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二者恰当结合对于大学生的媒介素质培养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第二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刻不容缓,当给大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第二课堂选择时,他们会在第二课堂找到适合自己并感兴趣的实践活动,然后积极参与进去,这样他们就不会仅仅想着上网冲浪,浪费大好光阴了。
SAE包含10层网络,即一个输入层,8个隐藏层和一个输出层。8个隐藏层被分成4个组,每个组有2个隐藏层并且每个组中的节点数是相同的。第l层的第i个神经元通过上一层(l-1层)的各个神经元的输出和对应的权重W并加上偏置项b,再由激活函数输出得到:
2.1.3 阅读碎片,分散注意
数字媒体技术大大降低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只要拥有一个能够连上网的终端,不管是电脑、手机还是平板,受众就能够获取自己几乎所有想要的信息。在这样的媒介技术推动下,大学生获取资讯的方式开始由纸质书籍资料向电脑、手机和平板转移,“低头族”已经成为校园一景,出现了老师在台上不论如何卖力“表演”也得不到学生抬头看一眼的现象。碎片化阅读加深了整个社会的浮躁,它虽然便捷、省时省力,但让读者放弃了深度阅读和思考学习的机会。碎片化阅读成了读者专注的一大障碍,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很难再集中到那些深刻而又晦涩的文字中,通俗成了这个时代的流行。
2.2 媒介依赖
2.2.1 享乐主义蔓延
3.1.2 刺破信息茧房
2.2.2 立木蓄积量样方数据。使用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提供的阿荣旗林业小班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投影转换,转换为CGCS2000投影。
2.1.2 群体极化,丧失理性
自我控制是自我有意识进行的,并且这种自我控制涉及行为、认知和情感上的控制,并且通过自我的控制以符合社会期望[5]。智媒给大学生带来对媒介额外的过度消费需求,这些消费需求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当精神层面的需求占正常需求的比例越来越大时,媒介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深。大学生难以抗拒媒介带给他们的诱惑,通常选择过度沉浸媒介平台获得乐趣,自我意识变得模糊不清,自我控制能力大大削弱。越控制不住自己就越想靠近媒介,越接近媒介就越控制不住自己,形成了一个难以跳脱出来的恶性循环,大学生在这样的循环当中意志越来越消沉,最后会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彻底沉沦。
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即利用算法对用户行为和关系进行分析,挖掘用户对内容的偏好和潜在需求,以信息聚合的方式,自动为其生成符合其需求的信息,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内容推荐和定制新闻发送[2]。算法给大学生群体带来了便利,但过度类似的推送会造成人们需求的局限进而形成“信息茧房”。大学生包裹在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洪流中,许多无效信息占据了大学生接受信息的通道,真正的有效信息被排除在了洪流之外,致使大学生的需求和视野越来越局限。算法触角到处延伸的时代,风险与机遇共存,大学生需要加强提高对陷阱和风险判断的能力,防止因算法而迷失在网络的茫茫海洋之中。
2.2.3 社交关系疏远
媒介素养的提升非一朝一夕能成,在这个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困境。从新闻报道方面举个例子,智媒时代,AI助力新闻报道愈发迅猛,随着机器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将拥有人机合一的融合报道体系,机器报道时效性大大提高,但同时缺少把关人,机器新闻的真实性难以保证,机器写作的水平与很多专业记者不相上下,导致受众对于虚假新闻的真实性判断也就更难。大学生媒介素养面临的困境远远不止这些,要解决这些困境,就得了解形成这些困境的成因。
由于科技将人们区隔化,重新切分了我们所在的空间和生活,原本亲密的社交圈,变成了手机的狂欢,产生了当代人的集体孤独。大学生们在网络中特定的圈子里亲密无间,却忽略了现实生活周围多元的世界,大学四年的同窗之情很可能到最后只是成了“点赞”之交。
3 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对策分析
3.1 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3.1.1 打破媒介依赖
美国当代法学家凯斯·桑斯坦给出了“群体极化”的定义:“在一个团体中,成员一开始存在着某种倾向性,在商议之后,人们朝着这一倾向继续移动,直至形成最后的极端观点。”[3]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一些风险发生的概率增加。微博、贴吧、豆瓣等网络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群服务,在社群中大学生的各种观点和意见得到充分表达,但同时因为受众分化,形成一个个更加细分的群体,基于不同兴趣和观点建立的各种小社群,群际冲突更为明显。
由于大众媒介的麻醉作用,当代大学生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陷入全民狂欢的假象中,丧失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能力。网络中,各类聊天软件、视频APP、购物平台和游戏等娱乐的诱惑,使得大学生整天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很多大学生已经忘了自己进入大学的初衷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享乐主义使人精神懈怠、不思进取。”[4]在智媒时代,各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人的惰性也被培养出来,他们当中很多人都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政治修养欠缺,理想信念淡薄,缺少对未来的追求和行动上的吃苦耐劳精神。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促进了传统行业对创新路径的探索与发展,加速了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强烈[1]。目前,我国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如何对教学资源信息、教育管理信息、教育学习行为信息与学习成果反馈加以利用分析,洞悉海量数据背后的学习行为关联与教学模式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保证毕业率与就业率,从而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各大高等教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信息茧房给大学生带来认知、态度和行为上的局限,要想刺破这层茧房,还得找到茧房出现的根本原因,从根本原因入手解决根本问题。智媒时代,信息茧房的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之于算法,真正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不应该是如此单一的推荐形式,应该设置用户自己可选择的推荐模式,例如像番茄APP里为了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设置了学霸模式、休憩模式等供学习用户选择,算法同理也要做到帮助用户适应这些信息洪流,做到自觉、自律。技术如果能够发达到给用户提供不同的设置模式,那就真的弥补了算法带来的一大缺陷了,例如可以让用户自己选择“娱乐模式信息流”“学霸模式信息流”等,这样大学生接受的信息就不至于千篇一律了。
3.1.3 培养媒介素养教育者
大学生进入大学的首要目的就是学习知识,教师作为学生求知路上的引路人,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大学师资力量的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发展水平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也是媒介素养难以提高的原因之一。培养从事媒介素养的教育人才可以成为师资队伍力量建设的一部分,如果教师自己都未系统了解学习媒介素养方面的知识,怎么能够准确教授学生呢?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其实可以培养相关方面的人才,让他们以后进入各个高校承担媒介素养这部分的教育责任。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对学生的引导起促进作用,否则将带来反作用。
3.2 调节大学生媒介素养,完善内在机制
以上策略是从客观环境入手解决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问题。智媒时代,人机共生,它并不是简单的人使用机器,它强调的核心是以人与机器可以发生联动作用,人机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和发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我调节大学生媒介素养,完善内在机制,才是可持续、最有效的办法。
3.2.1 提升自我教育意识
首次实验采用的方案是,对所有论文进行分词,去除连词、介词、代词等结构性词汇,再将其余词汇进行词频检索,按词汇出现频次高低排序,分析高频次词汇的词性规律。这是一般文本挖掘常用的方法,这样得出的高频词汇表中,很多日常用词居于排行前列,高频专业词汇数量太多且不集中,难以得出精炼的研究热点,故放弃此实验方案。
大学是学生教育的黄金时段,除专业之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思想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只有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媒介素养问题才有可能得以解决。大学生要自己主动去学习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补充思政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并且,及时反馈思政教学情况是为“智媒+思政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学校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思政教育的最终核心落脚点是大学生被教育的效果如何,只有通过大学生之口才能得知思政的教学体系是否适合他们。
作为选修课老师,苏湛因为学生抄袭判定22名学生零分,并强调“此分不可改”。在学术不端事件频发的当下,苏湛老师此举捍卫了学术道德,教育了学生,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事实上,好多院校、老师对学生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态度轻描淡写,甚至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带头学术不端。即使迫于舆论压力,被动处理学术不端事件,也多把高高举起的问责板子轻轻放下。
3.2.2 追求实现远大人生理想
2018年5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中国青年大学生提出了四项希望:一是要爱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二是要励志,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三是要求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四是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6]。爱国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应有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立身之本。大学生要将爱国付诸实践,而不仅仅停留在言语的表达上,得从说到做。大学生要找到自己人生的指向标,立下自己的志向,在立志之后,要努力循着这个志向去奔跑,不怕路途中的困难和艰险,坚定自己的心中信念。
当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实践操作等各方面素质都提升的时候,他的媒介素养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4 结语
提升媒介素养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身处智媒时代的大学生,站在这样一个风口上迎接智媒带来的挑战时,要认清问题的本质,科学使用方法和对策解决难题,提高个人媒介素养,为成为优秀的中国青年大学生而勇往直前,不辱时代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奋斗中梦想成真。
参考文献:
[1]彭兰.智媒来临和人机边界:中国新媒体趋势报告[R].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腾讯网·企鹅智酷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2016.
[2]喻国明,李慧娟.大数据时代传媒业的转型进路——试析定制内容、众包生产与跨界融合的实践模式[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36(12):1-5.
[3]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7.
[4]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6-19(1).
[5]许明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动机、自我控制与网购依赖的关系[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7.
[6]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8-05-03.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标签:智媒时代论文; 大学生论文; 媒介素养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