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垦职工医院 甘肃玉门 735214)
【摘要】目的:探究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和应对措施。方法:收取2015年1月至12月抗生素处方500张作为观察组(实施应对措施),收取2016年1月至12月500张抗生素处方作为对照组(常规处理),对比且分析两组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生素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通过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实施应对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值得研究。
【关键词】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原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05-02
抗生素药物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率,且效果显著,但随着临床上抗生素药物的不断增多,从而导致我国临床抗生素滥用的情况随之上升,为目前临床治疗难点[1]。本院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和应对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2015至2016年),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院收取对象为抗生素处方,收取时间在2015.1-12月-2016.1-12月之间,对收取1000张抗生素处方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张。
观察组各项基本资料——处方中男性300张、女性200张,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年龄(48.56±1.35)岁。
对照组各项基本资料——处方中男性310张、女性190张,年龄在20~78岁之间,平均年龄(49.33±1.03)岁。
两组抗生素处方患者在各项临床资料对比中无显著差异,即性别、年龄等,因此,可采用P>0.05来表示,能进行对比。
2.方法
观察组-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实施应对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医师原因:①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一系列基本信息未掌握完全,如药理作用、适应症、禁忌症、药性、药物半衰期等。根据上述情况,临床上可出现给药剂量、给药方法、应用指导以及给药时间不规范现象,甚至出现重复、多次给药现象。②患者未进行病原体体检或进行药敏检验的情况下,医生根据自身临床经验对患者疾病进行判断并给药,易导致患者发生菌群错乱现象,甚至还可出现双重感染,进而导致其出现药物耐药株[2-3]。③部分临床医师缺乏责任心,对药物调剂情况未能进行严格审查,且未能将不合理处方资料及时上报。
(2)药物原因:①由于我国临床抗生素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患者在使用时可出现不可预见性的不良反应,甚至无法达到治疗效果[4]。②部分抗生素进行联合应用,易导致患者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出现肾毒性及耳毒性。
(3)患者原因:由于患者均为独自的个体,且身体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同的药物治疗不同的患者可存在明显差异性,而这种差异对患者的配合度以及药物耐受性均带来严重影响。
对照组-实施常规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抗生素处方的指标,即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与判断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后,其中计数资料——(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情况),采用(%)来表示,两组抗生素处方在研究中对比各项资料具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来表示本次研究数据能够进行科学的对比。
2.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见表。
表 对比两组抗生素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情况(h)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P<0.05。
3.讨论
抗生素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率,但也是由于使用率较高,从而导致临床上抗生素药物滥用的情况不断上升,而实施一项有效的应对措施十分重要。
根据方法中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对其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内容:(1)严格落实抗生素的相关规章制度:在使用抗生素药物时,应对患者病原学检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重视,并根据其结果选择敏感度较强的药物,从而保证治疗效果。(2)强化用药管理:医院应加强对抗生素药物的监控与管理,并建立药物管理委员会,同时采用分级的方式提高用药质量[5]。(3)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按时开展有关抗生素使用情况的培训,由此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操作水平,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强化对抗生素合理用药的认识,并对药物的半衰期、配伍禁忌症、适应、药理作用等情况进行充分的掌握,有利于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高敏感度的药物,提高用药的方向性与准确性[6]。(4)明确抗生素后期效应: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时,由于细菌与药物接触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生药物浓度下降的情况,因此,应充分考虑组织分布、血液浓度与药代动力学,并对药物影响所致的细胞生长规范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同时对药物剂量以及用药时间进行合理的调控,从而有效保证用药质量和效果。
本次研究数据,观察组抗生素处方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0.05。
总而言之,通过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后实施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减少临床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情况,值得进一步探究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虹.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2014,33(3):81,83.
[2]高振东.分析基层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医学信息,2016,29(17):396-396.
[3]尹久荣.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探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328-329.
[4]陈蓓.抗生素临床不合理应用的原因分析及措施探究[J].海峡药学,2017,29(10):259-260.
[5]鞠海青.临床使用抗生素不合理的原因及应对措施[J].中外医疗,2014,27(25):160-160.
[6]吴丽娜.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原因与应对措施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6,25(24):211-211.
论文作者:蒲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抗生素论文; 不合理论文; 药物论文; 处方论文; 原因论文; 应对措施论文; 情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