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笔谈8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笔谈论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民族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族精神:民族的守护神
吴潜涛
在宗教迷信及神话传说中,神是指超自然的、具有人格和意志的存在,它具有呼风唤雨、排山倒海的不可思议的威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往往习惯于用神来表示带有传奇、神秘色彩,能够决定事物生死存亡的力量。民族精神就是这样一种力量,它或者被称为民族之魂,或者被称为民族的守护神。充分地认识作为民族之魂或民族守护神的民族精神在民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国家的繁荣与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支柱,具有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是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文化传统的稳定的成员联合体。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其对成员个体具有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即民族整体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表现为各个民族成员在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中,相互协调、相互帮助的合作行为,而驱动主体行为的力量之源则是经过历史积淀而成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属于具有多层面结构体系的民族意识的范畴。它主要包括民族追求的共同理想、确立的共同价值观、形成的共同思维方式和共同品格,是民族意识整体中最高层面的内容,或者说,是民族意识的最高形式。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中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自豪骄傲、自尊自强的精神支柱,它远离民族的劣根性,闪耀着“积极”、“进步”的光环。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的“希腊精神”、“日耳曼精神”、“法兰西精神”等也都是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民族精神的。这种民族精神犹如民族的守护神,它的存在与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因此,人们常常把它作为民族魂的代名词使用。正如恩格斯指出:“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着灭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50页)。党的十六大报告也强调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十多个民族构成的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开发建设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支撑、促进这个民族历经风险磨难、饱尝艰辛困苦而永葆旺盛生命力的强大力量和不竭源泉,就是这个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特别是近代以来在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形成了大多数民族成员认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感情、思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形成了具有亲和力和融合力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五种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爱国兴邦这一主题,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铸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之魂。这个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它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不懈奋斗,战胜了各种各样的风险,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继承者和弘扬者。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民族精神的社会作用。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他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概括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塑造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培育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拼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毛主席就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保持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精神,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又培育了“解放初期精神”、“六十年代初期克服困难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等等。
实行改革开放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同样重视民族精神的社会功能。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高度物质文明与高度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他曾经多次强调指出,“要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也曾一再要求全党同志要坚持发扬五种精神,即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困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如一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精心地培育并倡导了“64字”创业精神、孔繁森精神、'98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并从新概括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等。在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要求全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大力弘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以上这些中国共产党人倡导和培育的精神,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它体现了继承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品格和力量,凸现着中华民族的生机和活力,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坚持结合时代特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我党领导人民在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概括出来的一条十分宝贵的经验,也是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一条基本经验。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曾经缔造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中华民族精神,在继往开来的今天,仍然具有不断增强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的神奇,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巨大精神动力的神奇功能。
第一,中华民族精神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主要力量,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主要是指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军事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的力量虽然不同于物质的力量,但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力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整体中最高层面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离开了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没有远大的民族理想,就不可能凝聚力量,不可能成就伟业,更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我们说,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军事实力的竞争,而且更是民族精神力量的竞争。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根深蒂固,具有强大的亲和力和融合力。面对当今世界局势的新变化,坚持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就能充分地发挥每一个民族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就能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挑战,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宏伟的,前景是灿烂的,但任务也是繁重的,前进途中难免要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陶醉于“宏伟蓝图”而稍有懈怠,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越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每一个重大关头,全国人民就越是需要中华民族精神所具有的非凡的凝聚力。有了这种凝聚力,我们就能战胜前进途中的一切困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我们要完成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仍然要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效法古代先哲“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死生以之”的报国为民风范,就能够强化国家意识,树立国家观念,以爱国为崇高之志,以报国为终生之责,为国家振兴、民族腾飞贡献出自己毕生精力。弘扬和培育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贞刚毅精神,“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增”的与时俱进精神,就能激励人们锐意创新、开拓进取,就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勇于攀登,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各种各样的考验,坚韧不拔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第三,中华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能使我们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首先,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具备“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的提高,是同贯彻落实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同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的实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下真功夫、苦功夫是不行的。我们只有坚持和弘扬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才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不断地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其次,中华民族精神是反对和防止腐败的强大力量。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我们党之所以能在8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就在于我们党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经不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做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俘虏,就是因为在他们那里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全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腐败现象。江泽民同志也曾反复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军队,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上坐享其成,满脑子是金钱万能,成天贪图享乐,那末,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军队,是毫无希望的,是没有不衰落和不垮台的。”其三,中华民族精神是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一个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一个人只有树立了群众观点,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人生价值观,才能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行动上自觉地贴近群众,确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然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离不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艰苦奋斗的实践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砥砺磨炼意志,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始终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患难与共。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必须应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现“西化”、“分化”图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由来已久,而且从来就没有间断过。他们利用其在经济实力和新科技方面占据的较强优势,利用其在文化领域的霸主地位,肆无忌惮地对其他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企图使世界各国都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在我国的经济实力、新科学技术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的情况下,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构筑防范敌对势力渗透颠覆活动的“堤坝”,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极为艰难的。面临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面临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文化渗透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精神能够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因为有了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就能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就能顶住世界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有效地抵制西方腐朽价值观的渗透与影响。
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王霞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始终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精神力量。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团结和凝聚全党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发图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爱国主义是一个多层次多涵义的概念。首先,它是人们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发展、巩固起来的一种对自己的祖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是爱国主义的基础,它来自于人们对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的依赖和认同。其次,爱国主义又是调节个人与国家、与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道德和人生价值规范。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它强调公民具有热爱和保卫祖国的基本政治责任和义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要求人们把爱国、报国、救国、兴国、强国看作崇高美德,而把卖国、辱国、祸国、乱国、叛国视为对祖国和民族的不道德行为;作为一种人生价值的准则,它提倡一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强调祖国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倡导一种报效祖国、为社会为国家献身的精神;第三,爱国主义还是一种体现爱国情感的社会实践行为,是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和效国之行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爱国主义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演化、提炼、升华,特别是人类社会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之后才得以形成、发展起来的。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里,没有国家,也没有爱国意识,但各个氏族和部落内部有共同的语言、生活习惯和信仰,氏族或部落成员基于对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和共同利益的依赖和维护,便逐渐形成了爱氏族、爱部落的观念和最原始的集体意识。这种意识虽然原始、朴素,但却包含着对自己世代生活的家乡的怀恋和对生息繁衍在这里的乡民的认同,包含着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不惜牺牲生命而英勇奋战的精神。这些意识为爱国主义的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在我国,比较明确的爱国意识最早出现在夏朝。随着秦汉帝国中央集体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华夏民族的爱国意识有了更加丰富、系统的内容和要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得以最终形成。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切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其中,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体现在处理本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要爱国,就必须保持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本民族和世界其它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基本要求,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中华民族历来都主张“协和万邦”,平等相待,反对任何形式的以强凌弱和侵略战争;勤劳勇敢是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中国人民创造中华文明,建设和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根本体现;自强不息则是一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崇高追求,它是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总之,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四种民族精神,都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延伸和拓展,是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上,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和特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开发和改造祖国河山,创造灿烂的中华文明;反抗民族压迫和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以及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治国安邦,施利于民。这些内容是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民族之魂。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光大。围绕着救亡图存的主旋律,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反对封建压迫,推翻腐败的封建专制统治以及寻求和探索救国强国之路。从林则徐到孙中山,为了拯救中华民族,围绕着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由于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先进力量的领导,中国人民的种种努力最终都失败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终于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深刻、最广泛的社会变革。历史证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巩固和发展,体现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华民族由贫穷走向富强,由落后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是辩证统一的,爱国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力量源泉,而社会主义则是爱国主义不断发展的方向保证;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就是要爱社会主义的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特征的精辟概括。江泽民也指出:“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反动统治的斗争,把黑暗的中国改造成为光明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设国家的问题,是我国的强国富民之本、民族发展之基和民族凝聚力之源,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旗帜。
进入新世纪,面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特别重要。第一,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全球化既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为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文化、价值观念的渗透带来了便利。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形态的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基础上并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它的目的是试图通过经济手段冲破民族国家的界限,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体系,克服和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矛盾。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实践中,任何的经济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民族国家之中或之间,都需要国家的管理、保护与支持。因此,民族国家将在全球化中得到更新和发展,爱国主义依然是团结和凝聚全国人民、坚持民族独立、激发民族斗志、维护民族利益、推动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对我们来说,就必须一方面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积极的姿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抓住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要认清全球化的实质,立足于民族经济的发展,高扬起爱国主义的旗帜,以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公民爱国意识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形象、民族的利益和国家的安全。第二,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需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奋发图强,进行长期的努力和奋斗。在实现这个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甚至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和考验。而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支柱,今天依然是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团结统一: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
夏鑫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位置,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化孕育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经久不衰的强大精神支柱。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特征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完整内容,团结统一的精神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群体意识和行为所呈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精神状态,它体现了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追求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为目的的精神特征。团结统一精神不仅要求各民族内部团结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求中华各民族以及全世界的炎黄子孙团结起来,维护整个中华民族和由中华各民族组成的伟大祖国的统一和独立,在统一的国家内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团结统一既是中华各族人民精神追求的共同理想,也是中华民族能够保持团结统一的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多元”是指统一的中华民族由众多的民族组成,各民族有着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一体”是指各民族都对统一的中华民族有着认同感和归属感,都把自己看成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整个中华民族有着统一的历史和文化。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没有妨碍统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各民族在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在相互理解中不断吸收,在相互交往中不断学习,民族的交往不仅增强了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和谐,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古代每一民族都由于物质关系和物质利益而团结在一起。团结统一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和共识。基于这种共同利益和认识,最终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有着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奋进的历史。自秦汉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成为中华各民族共同的理念,这种思想不仅在汉族人民和统治阶段中根深蒂固,而且为许多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所认同。在中国历史上,尽管也曾发生过三国魏晋南北朝的分裂以及唐末五代十国的短期割据和宋金对峙,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实际上,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和汉族的民族之争,都是以统一中国、争夺“中华正统”为目的,在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抗衡中,抗衡失败则俯首称臣,抗衡胜利便建立政权,实施对各民族包括汉族在内的统治。但是,每当外敌入侵时,中华各民族又总能够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中国现代史上的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发扬团结统一精神,维护祖国统一独立的历史经典。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全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国共实现两党合作,两个战场互相配合;各民主党派抛弃前嫌,积极支持抗战;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道,英勇地投身于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之中;海外华侨积极捐款捐物,很多华侨回国参加对日作战。中华民族的这种团结统一的精神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精神保证。
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弘扬了这一民族精神,并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振兴。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我党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团结和领导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各少数民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兄弟民族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早已陆续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结成了社会主义的团结友爱、互相合作的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党坚持和弘扬团结统一精神的最好体现,这一制度既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少数民族权利的实现,促进了民族团结,又维护了祖国的完整统一。
团结统一精神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首要前提,是因为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就不会有整个中华民族的产生,更不会有我们现在统一国家的存在。具体地说: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大利益,是中华各族人民最根本的福祉所在,是各族人民共同追求的目标。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精神,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热爱上,表现在对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追求上。没有为实现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而奋斗的精神,就谈不上爱国主义,更谈不上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团结统一精神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就是要实现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中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对每一民族或每一成员来说,就是以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自觉地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团结统一精神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的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构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团结统一精神是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基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有着崇尚友爱、和谐的品格,这种品格对内表现为各民族的团结统一精神,对外则表现为爱好和平的精神,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团结统一精神的对外扩展。中华民族是多灾多难的民族,恶劣的自然条件与外患养成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性格。从一定意义上讲,维护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目的,也正是这种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品格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直接源泉。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直长盛不衰,这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原因就在于,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团结统一精神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直接源泉。中华各族人民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那就是要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这种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为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各族人民有着统一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各族人民都把自己看成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团结统一的思想已深入到中华各族儿女的心灵之中,成为他们自觉选择的价值取向。团结统一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得以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精神动力。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中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国际民族争端纷起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民族关系的大背景下,坚持和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一,坚持和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说过,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的同胞,还有海外华侨,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要共同奋斗,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中国共产党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进行了宝贵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香港、澳门顺利地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澳门的回归,结束了西方列强侵占中国领土的历史,实现祖国统一的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现在,我党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基本国策,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相信,在全世界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台湾问题必将解决,祖国统一大业定能实现。第二,坚持和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我国目前的根本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这一伟大历史任务离不开团结统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持。毛泽东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一方面,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可以为现代化建设凝聚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国内各族人民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的共同努力。另一方面,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可以为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建设的前提,没有社会和政局的稳定,我们就不可能安下心来搞建设。我国目前受国际上民族、宗教纷争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严重地影响着我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影响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和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确实,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前提。中国近代历史已经证明,在民族分裂,国家一盘散沙的状态下,是没有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可言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独立,中华民族开始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多年而生生不息,同样,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现在,我们弘扬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就是要激发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调动包括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每个中华儿女的热情和力量,引导每个炎黄子孙投身于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爱好和平: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吴威威
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求同存异,团结和平,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贡献的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文化积淀和结晶,成为中华民族的性格。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的来源,既有经济结构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又有思想文化的原因。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自然地理的条件无疑是形成民族精神的物质因素之一,一个民族永远留着他乡土的痕迹。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耕文明培育了中华民族爱心、精心、耐心与爱好和平的天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和平主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和平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一种处理国家和民族关系的最高准则。“和”含有五层意思:一为天人之和,二为身心之和,三为人伦之和,四为社会秩序之和,五为协和万邦。五层意思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构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
天人之和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描述了天地万物共处和谐的状态。道家把“道法自然论”作为其学说的重要内容。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汉代大儒董仲舒更是主张“天人感应”、“天人和谐”。他在《春秋繁露》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如“为人通可以参天,天常以爱利为意,以养长为事,春秋冬夏皆其用也”。“王者配天,谓其道”,“人有喜怒哀乐犹天之有春秋冬夏也”,等等。
身心之和也是我国古代一个重要观念。“身”是指人的形体,由此派生出情、欲、利等;“心”则指人的精神,由此派生出理、义等。身作为血肉之躯有特殊的需要,又有对理、义等的追求。古人认为,要想身心和谐,就必须克身扬心,出形入神,崇理灭欲,用心的满足去弥补身的匮乏,使身心统一于心,其实质是指一种内心精神的和谐。所以程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不欲则不惑。”《论语·学而篇》主张“吾日三省吾身”来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逐步完善个体人格。
人伦之和是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基本主张,即“和为贵”。《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在家庭伦理中,认为“父子不和,其世破亡;兄弟不和,不能久同,夫妻不和,室家大凶”(刘向:《说苑·敬慎》)。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把人伦之和放在重要的位置。
社会秩序之和是基本主张。儒家希望整个人类社会成为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睦大家庭。孔子用“使民以时”告诫统治者要爱惜民力,施行仁政。在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儒家主张用礼,“君子有礼,则外谐而内无怨”。与儒家不同,墨子反对儒家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有差别的爱,而主张“爱无差等”的兼爱,认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老子则主张无为无争,“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认为统治者应实行无为而治的办法,让万物自己去生息,百姓自己去自由自在的生活。
协和万邦是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来的。在处理民族间关系时,中国人主张以仁政“陶冶万物,化正天下”(《汉书·禹贡传》),强调普遍的人类博爱。对外族要和,表现为信任、尊重,不轻视,不敌视,使其与华夏族相互融洽,加强联系,共享太平。秦王朝统一以后,直到十六、十七世纪,中国在世界上号称强国。中国积极发展同世界其他民族的友好往来,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举世闻明的礼仪之邦。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唐太宗发展西域交通,郑和七下西洋,著名的“丝绸之路”等,是中华民族对外和平交往的历史见证。
“和为贵”,孔子这句名言所体现的精神,一直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之中。黩武主义向为中国古代社会舆论所批评,而和平主义则为社会大多数人,特别是精英阶层所一致认同。比如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正诸侯出。”特别强调“礼”对战争的制止作用,带有强烈的道德主义的色彩。孟子采取了激烈的“非战”立场,他不仅反对战争,而且提出了人性“善”的本质以作为反战的人性根据。所以他主张实行“王道”,坚决反对“霸道”。墨子从“兼爱”的社会理想出发,反对侵略战争,提出“非攻”的主张,同时,他肯定反对侵略的防御战争,注意研究制止侵略战争的方略,讲求守御之术。老子则从“无道无为”的主张出发,提出了一个“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社会理想。
历史证明,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对内重视社会道德教化,主张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对外重视睦邻友好,主张各个国家和平共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成为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中国政府第一次宣布时,就表明了中国人民一贯支持《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德代代相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首先成为亚洲区域性国际法,很快又扩展到非洲区域及世界各地。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巨大的声誉,被规定在许多双边、多边的条约、协定以及其他国际法律文件之中,已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接受,成为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他提出用和平方式而非战争手段解决国际冲突的思想,既坚持了新中国外交实践中的精髓,又立足于时代的变迁。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各类领土及资源争端问题的解决,而且反映了现实国际关系的客观规律,符合国际间利益关系的客观要求,现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人士所认同。他创造性地将和平共处原则运用于国内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成功地解决了港澳回归的问题。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去建构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认为“少数国家垄断一切,这种形式过去多少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今后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在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后,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围绕这一宗旨,对于若干重大国际问题,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文明多样、谋求共同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于外交政策,主张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开展灵活的多边外交,加强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人民之间的广泛联系,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对外工作。江泽民的和平观既适应世界潮流又符合我国复杂环境现实,而且将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为基本内容的“冷战思维”针锋相对,是和平的、合作的安全观。为我国在21世纪抓住机遇,迎接来自安全方面的各种严峻挑战,继续营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环境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中共三代领导人都主张和平共处的政策决非偶然,这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分不开。今天,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依然要弘扬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爱好和平是爱国主义精神内涵的扩展和延伸,是其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各民族之间关系上的要求。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能够为中华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的支撑。首先,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是保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是现阶段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一切将成为空谈。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开放过程中,我们必须以和平共处的开放的心态加强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管理等领域的联系,从而可以借鉴、吸收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其次,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也是我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的根本要求。“中国政府多次声明,中国不参加军备竞赛,不搞军事集团,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称霸。”“中国对外政策的实践充分说明,中国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稳定,中国的强盛是和平力量的增长。”最后,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的推行,有利于不断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爱好和平,不等于害怕战争。我们不会侵犯别人,但如果有人侵犯我们,把战争强加在我们头上,那我们就会奉陪到底,直至把侵略者赶走,恢复和平。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些是我们民族爱好和平精神中的应有之义。
勤劳勇敢: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朱喜坤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勤劳勇敢是形成最早、普及最广、传播最久、最受欢迎的美德之一,有着永恒的意义。翻开中华民族的文化史,走进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勤劳勇敢都蕴含其中,数千年的历史已把勤劳勇敢沉淀为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艰苦的自然条件和严酷的社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吃苦耐劳、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俭朴勤奋的不屈不挠精神。中华民族的伟大生命力,就来源于这种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传承。
勤劳主要是指人们对待劳动的态度及其行为品质。它反映了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与自然界作顽强斗争的精神状态,要求人们热爱劳动,关心劳动人民,勤奋动力,不怕苦,不怕累。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勤劳是一切事业成功的保证,是兴家之宝,立国之本。随着历史的发展,勤劳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它不仅指人们在劳动过程中体力与汗水的付出,也指人们对劳动成果的尊重与珍惜,因而勤劳与节俭又内在联系在一起。远在古代,人们就把勤俭看作修身、持家、平天下的必备的品质和要求,他们笃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认为恪守勤劳与节俭,为人必正,理家必富,治国必成。历史与事实都证明,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勇敢是人们在面临危难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意志特征。它是一种临危不惧、不畏艰险的英勇斗争精神。勇敢作为一种美德,与懦弱、胆怯相对应,但它不只是表示剽悍和强壮,它还有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首先,勇敢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不惧强御”、“勇者不惧”强调的就是人们在面对权势和强暴时,要有无所畏惧的精神。中华民族具有勇敢的性格,对内反抗压迫、对外抵抗外侮的精神贯穿于整个民族史中。其次,勇敢精神倡导的是一种有智慧有谋略的勇气。历代思想家都十分推崇智勇双全的人,孔子的“勇敢而又勇于不敢”的识人标准是这种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能担大任者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第三,勇敢是一种以仁义为基础的胆识,只有深怀仁爱之心、遵循道义的勇才称得上“大勇”。古人强调“勇于义而果于德”,要求人们为了追求真理,坚持正义,“赴汤火,蹈白刃”在所不辞的见义勇为的精神。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沃壤。中华民族是世界上诞生最早、开化最早的民族之一。在条件恶劣的原始社会,怎么生存和怎么发展,是时刻摆在原始先民们面前的一个尖锐的问题,巨大的自然压力造就了中华先民们勤劳勇敢的坚强性格。愚公移山、神农氏尝百草的传说真实反映了我们祖先不屈不挠的奋争精神。早在远古时期,求生存谋发展要靠自身努力的信念就扎根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之中,战天斗地、勤俭持家成为古代劳动人民生存的主要途径。因此,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对恶劣的生活与生产条件有着非凡的承受能力。
勤劳勇敢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体现在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用勤劳勇敢写成的一部艰苦奋斗史。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劳动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的奇迹。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京张铁路等,都是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建设历程的忠实见证物。
在为学从政方面,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无一不是通过勤奋的攻读和顽强的奋斗而获得成功的。“业广惟勤”、“报德明功,勤勤恳恳”是为政的最基本要求,《尚书》中强调为政者要以周文王等人为榜样,不贪图安逸,废寝忘食。后世致力于事业学问的有志之士,也无不刻苦。唐代杜佑30年时间写成了《通典》;明代的李时珍30余年修成《本草纲目》;清AI写作成的学术史著作《宋元学案》,是从黄宗羲开始,经过黄百家、全祖望、王梓材等先后补充订正,才最后完成的。古人刺骨悬梁、穿壁引光、积雪囊萤、燃糠自照等勤奋好学的故事更是世代相传。
中华民族不但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为了反抗封建地主阶级和贵族的黑暗统治,曾经发生了数百次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其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为了解除外来民族的侵略与压迫,中华民族进行了激烈的反抗。尤其在近代中国饱受外国列强欺凌的民族危亡的时刻,中国人民怀着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的理想,进行了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和革命领袖为了追求自由与进步,赴汤蹈火,奋斗不息,鞠躬尽瘁。在这个意义上,一部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中华儿女的勇敢斗争史。
中国共产党是勤劳勇敢优良传统的真正继承者。她在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党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玻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党培育了“解放初期精神”、“大庆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党创新性地发展了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形成了“64字”创业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精神是我们在任何艰难环境中都能保持昂扬的奋斗状态,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中华民族多少次凤凰涅槃般的起死回生的根本原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勤劳勇敢民族精神的支撑和推动。首先,发扬和培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思想前提。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永远离不开人们艰苦创业的刻苦精神。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但必须看到,目前我国的小康还是一个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国家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落后的基本国情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达到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还需要一个艰苦的努力过程。正如胡锦涛所说的:“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我们肩负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还会很多。”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全国人民发扬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做好长时期艰苦创业的思想准备。其次,发扬和培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培养健康消费观念的一个重要内容。健康的消费观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是一项事关国民素质的重要教育工程。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人抛弃了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尤其在广大学生中,这种倾向比较明显。青年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所以适度消费、艰苦奋斗和勤俭精神的教育在当代中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再次,发扬和培育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是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人心的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不少领导干部淡忘了甚至丢掉了党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好传统,有人甚至走上了腐化堕落和违法犯罪的道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江泽民反复告诫全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的。”胡锦涛在西柏城学习考察时也明确指出,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一个重要法宝。在什么情况下,艰苦奋斗的精神都不能丢。
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
赵爱玲
自强不息不仅是公民道德的一项基本规范,而且是始终贯穿和渗透于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项根本要求。“自强”是不依赖、不仰赖别人,自尊、自重、自立、自胜之意。“不息”是周而复始、永无懈怠之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它既是个人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它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涵:
其一,锲而不舍、知难而进,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渊源。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而著称于世。“盘古开天地”的气魄,“女娲补天”的艰辛,“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的坚毅,“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的执著,无一不凝结着中华民族一往无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无一不是对中华民族坚持不懈、奋斗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正是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精神孕育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其二,奋发进取、刚健有为,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精神实质。它强调发挥行为主体自身的能动作用,努力向上,奋发图强。《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孟子说“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唐人李咸用《送人》诗说:“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载“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这些都透射出奋发进取、愈挫愈奋、刚健有为的精神。
其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这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革新、创新的过程,它蕴涵着与时俱进、与时偕行的基本要求。《诗经》上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汤之盘铭所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西畴老人常言》中的“与时俱新”等都说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内涵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内容。江泽民也说:“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智慧、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发展着的重要动力。”革故鼎新、除旧布新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升华,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核心内容。离开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精神,自强不息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其四,放眼世界,追求真理,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本质要求。积极进取的创造活动要以获得知识、认识世界为前提。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格物致知之举,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好学、孜孜以求、追求真理的精神。中华民族不仅善于向其他少数民族学习,而且善于向周边国家学习。尤其是近代以来,自林则徐主张放眼看世界始,学习西方以改变落后的中国,已成为当时和后来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中国人的共识。可见,不断学习,追求真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所内涵的本质要求。
自强不息、变革创新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悠久而光荣的传统。这一思想首先渊源于孔子。孔子十分赞赏“刚毅”的性格,他自己就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表现在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宪问》)的不懈努力和追求中,表现在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坚韧不拔的顽强奋斗中。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到到战国时代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彖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的“健”指天体运行,永无已时,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周易大传》所说的自强不息还含有“及时”、“通变”之义。“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又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说明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正是人应自强不息的根据。汉代到清代,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深入人心,其刚健进取的观点为全社会所接受,推动了中国社会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发展。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得到传承。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都是近代国人改革图强、坚贞刚毅精神的历史见证。可以说自鸦片战争一百多年中国近代的历史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开拓进取、不懈奋斗的历史。
革命战争时期,党和人民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并增添了新的内容。著名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都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这一时期的体现。新中国成立时一穷二白的面貌,不能指望别人来帮我们改变,只能依靠自己民族的力量。邓小平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人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中华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的立足点。”著名的“两弹一星”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克服三年困难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一阶段的继续丰富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过程中继续发扬光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初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回答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怎样建设党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概括出“64字”创业精神,“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改革精神、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务求实效、艰苦奋斗的新西柏坡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等,这都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体现。
社会和历史发展的现实表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中国民众中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成为中华文明得以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也是全体国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的内在条件。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增强民族向心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凝聚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的重要源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要求。坚持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民族精神的竞争。中华民族能否以振奋的精神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牢牢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关系到我们在21世纪发展格局中能否掌握战略主动权、能否处于国际有利地位的根本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首先,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有效地反对和抵御西方发达国家的“分化”、“西化”图谋。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不失时机地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分化”、“西化”的图谋从未间断过,尤其是苏东剧变之后,西方敌对势力把战略重点放在中国这个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上,使我国社会主义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社会主义方向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本质能否体现出来,承接和弘扬自立、自胜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我们树立对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也有利于积极、有效地反对和抵御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分化”、“西化”图谋。
其次,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为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目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全民族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不仅有利于我们积聚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增强全民族“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抓住21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向心力、凝聚力,而且有利于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韧不拔地为实现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的目标而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强不息精神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它所推动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上,更体现在这一精神所激发出来的亿万人民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上,体现在人们摆脱僵化、保守的思想观念的束缚而迸发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
再次,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有利于提升全民族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知难而进的开拓精神,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不仅促使人们改变着现实的物质生活环境,而且塑造着社会实践主体的整个精神世界,为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了内在动力。这不仅有利于整体上提升国民素质,塑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也有利于增强民族的竞争力、凝聚力和生命力,使民族在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相反,如果离开了自强不息精神的动力作用,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后,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为党防止和反对腐败,加强自身建设提供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论证。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自强不息内涵的革故鼎新、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既推动着党不断地除旧布新、革故鼎新,坚持以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克服和消除目前党风建设中存在着的严重的腐败现象,也激励着党继续传承和发场自强不息精神所内涵的与时俱进、不断变革和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党如果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就能尽职尽责,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成为“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就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真正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冯秀军
国民教育是全民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统一,是一种带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政治色彩的民众教育,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民族精神是社会的精神旗帜,也是反映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尺度。民族精神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核心内容,国民教育则是民族精神教育的必由之路。正如十六大报告所强调:“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必须有效把握两者结合的基本途径
学校是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功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它是社会成员摆脱懵懂无知,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形成正确“三观”的重要场所。从学校教育过程看,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到各级各类学校,覆盖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要票据不同类型学校特点,针对各个教育阶段不同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制订相应教育目标、教学要求和方案,既突出民族精神教育的阶段性特点,又注重整体性衔接,从而把民族精神教育有效地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始终。从教育途径看,既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在各学科中灌注、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德智体美劳各育都要担负起民族精神教育的任务;又要重视课外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在日常养成中的熏陶作用。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让学生熟悉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淳厚民风和崇高气节,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迹,将民族精神内化为青少年个体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从教育主体看,既要强调专职人员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作用,又要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思想来抓民族精神教育,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家庭是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起点。
家庭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和熏陶作用。一方面,家庭教育的功能体现在其起点意义上。一个人儿童时期的活动场所和活动时间主要集中在家庭内,所受教育主要来自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时期所爱家庭教育的优劣对人的一生影响至深。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将家庭教育和培养儿童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结合起来,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家庭教育方式中注入儿童的心灵,在其心灵深处埋下民族精神的种子。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还是一种全程教育。家庭生活将伴随人的一生,人们的成长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优良的家庭教育,不只为家庭培养好子女,更能为社会培养好公民;不仅塑造个体的灵魂,而且影响民族的精神。家庭内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还有其独特的优势。父母子女之间的亲和力减弱了学校、社会教育易于产生的逆反心理,其间的代际传递自然有效地保持了民族精神的延续性等。因此,民族精神要从小开始培养,民族精神教育要从家庭教育抓起。
社会教育是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大课堂。民族精神教育本身就是一项要求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一项需要多方关心和支持的庞大社会工程。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衔接、相协调的合力,才能营造出有利于民族精神教育的良性社会环境。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社会教育,要注重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相结合,以民族美德的弘扬来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与职业、岗位教育相结合,在具体而扎实的社会工作和实践中突出和弘扬时代精神,以时代精神的培育来丰富和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注重革命圣地、旧址、纪念馆的建设,为民族精神教育提供基地;注重政策引导、法制建设,为民族精神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注重社会舆论、大众传媒,为民族精神教育营造浓郁氛围;尤其应注重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民族精神教育之中,建设、管理和利用好互联网,在网上开辟民族精神教育的新课堂和新阵地。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必须紧紧抓住两者结合的关键环节
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民族精神既无所不在地灌注于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往往在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中得到充分振奋和集中体现。因此,要善于抓住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以此为契机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热潮。重大活动多为目的明确、意义重大和影响广泛的活动。它为民族精神教育提供了鲜活载体和良好时机。比如,以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申办奥运成功,建国建党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中华大地曾多次掀起了激发人们爱国热情的高潮。党的十六大就是一次振奋和凝聚民族精神的盛会。重大事件本身具有突发性和意外性,对一个国家和民族可能造成一定消极影响,但只要善于掌握和利用,也可转化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契机。“9·11”事件无疑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有调查表明,“9·11”事件之后美国民众的爱国热情极度高涨,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政府支持率也得到大幅提升。“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撞机事件”、“98年长江洪灾”等重大事件也对我们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和物质损失,但事实证明,只要引导正确,这些重大事件也可成为激发人们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教育的良机。
以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为典型,宣传和学习其事迹、精神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环节。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之所以成为“先进”和“模范”,就在于他们的行为符合了一个民族对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其行为所体现和昭示的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内在特质相契合。对真、善、美的不懈求索正是人类作为万物之长的灵异之处。先进人物和模范群体的行为实践着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闪耀着高尚的民族精神之光,对人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先进分子的事迹将升华为永恒的民族精神之魂,逐渐积淀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其间蕴涵的强大感召力则构成了民族精神的力量之源。先进分子的示范作用还在于一些行为虽源于平凡却能在平凡中升华出一种不平凡的力量。其先进和模范不在于豪言壮语之震撼力,而在于平凡处见精神的感染力。雷锋、张海迪、徐虎、李素丽、李国安、孔繁森等都是人们身边的普通一员,其事迹也是点滴小事的积聚,但依然映射出他们精神的高尚和伟大。小事的平凡朴实具有亲切、真实的魅力,能够使人们在近距离的体验中认同和效仿先进分子的言行,从而更好地实现先进分子的示范和教育作用。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必须把握两者结合的侧重点
加强历史与传统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历史是民族的根本,是人们理解和认识现实社会的参照;同时又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母体,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历史教育既是国民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民族自信心是民族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它来自本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够对人类发展作出贡献、能够维护国家独立和统一的信念,是一切爱国行为的内在动力。靠着这种精神动力,中华民族才能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绵延数千年而不绝。深沉的民族历史底蕴是支撑我们民族自尊和自信的重要资本,是民族精神永不衰竭的源泉。在当前在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开发和挖掘祖国的历史资源,加强国民历史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是鼓舞人民群众融入全球化潮流、在改革开放中创造伟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加强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国情教育则是增强民族责任感的有效途径。江泽民曾特别提出国情教育的问题,让青少年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了解改革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没有对国情的清醒认识就不可能有深沉的民族责任感,没有对国情的正确认识就不可能找到报国之路。中国160多年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仁人志士认识中国国情,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强国之路的历史。康梁变法是基于对封建体制的幻想而进行的社会改良;孙中山正是未能看清当时国情才对西方资本主义体制抱有希望;毛泽东思想的伟大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正确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的最大贡献无疑应是对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从而使中国跨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依然是根据对国情的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四个多样化”趋势日益突出,利益关系中的深层矛盾和长期积累问题不断暴露,腐败问题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网络社会正在挑战传统的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入世”带来对各个行业不同程度的冲击等,这些国情教育的重大课题亲系着人们对民族未来的信心,更影响着人们对祖国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世情教育,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孔子说,“安不忘危,存不忘亡”,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恒久主题,也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激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人们谋求国家振兴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能够减少内耗,增强凝聚力,在面临严重民族危机的时候使人们抛开偏见走到一起。这就要求我们加强世情教育,使人们对世界格局和大势有冷静客观的把握,以此树立国民健康的忧患意识。冷战结束后,两大阵营对峙消解,国际共运处于低潮,资本主义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及新的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仍在威胁着人类安全。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充分表明世界并不太平。信息化大潮将每一个国家都卷入其中,给经济、科技上的弱势国家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这一切都提醒我们要居安思危,充分认识前进途中的风险。世界许多国家,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把忧患意识作为推动民族不断前进的动能。美国在当代被有些人称为幸福的“天堂”,但美国清醒的政治家却看到了危机,以深沉的忧患意识警醒美国人,兴利除弊,“重振美国”。日本则常以“日本列岛沉没”的担忧唤起全民忧患意识。忧患可以兴邦,我们强调对世界情势的了解,就是要唤起国民的民族忧患意识,培育强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劲动力。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刘建军
党的十六大不仅提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任务,而且为落实这项工作做了原则指示。十六大报告中特别提出,要把这一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这就为我们切实做好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指出了方向。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是江泽民的一贯思想和要求。他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多次阐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阐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认为进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他指出:“在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27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之中,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从句式和字面上看,“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对应性和同构性。从外延上看,二者有大小的不同,是包含关系。从性质上说,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完全一致的。虽然一个突出的是“中华民族”,一个突出的是“社会主义”,但正如江泽民所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只在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复兴,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这必然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从正面价值讲的,都具有进步的取向。“文明”概念所描述的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不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都是从正面讲的。人类历史上消极的东西,不属于文明的范畴。同样,“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正面的概念,它描绘的是我们民族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和升华而成的积极的进步的精神。虽然中华民族在曲折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民族传统具有二重性,有些是优秀传统,但有些也打着历史落后性的印记。但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升华,中华民族精神是积极的成果,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精华部分,它不包括历史上一些消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文明”。这种精神文明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社会主义时代具有新的更丰富的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吸收作为中华文明精华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内。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首先意味着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系统,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基本方面和主要领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两个基本方面: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思想政治道德精神的教育,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大对这一思想道德体系作出进一步阐述,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与传统美德相承接”。这就更加充分地证明了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有着突出的重要地位。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根本的是对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思想教育。在思想教育的不同层次上,都应该贯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不论是对象范围最广、内容层次较低的“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对象范围更窄一些、内容层次更高一些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层次最高、对象最窄的“思想理论教育”,都应该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并贯穿于自身之中。
不仅思想道德建设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而且科学文化建设也应该渗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的内容,包括教育、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以及卫生、体育、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等各项事业。所有这一些方面,都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做出贡献。
教育事业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面起着基础的作用。十六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工作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
科学事业与教育事业密切相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支柱。在科学研究和传播的事业中,不论是哲学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应该而且能够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育中,以及在人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都应该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国传统哲学、历史学等各门学术中,都洋溢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着,在中国历史中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存在着。要了解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结合历史上重要的人和事,生动地深入地掌握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不仅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应该和能够进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而且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教育中,也应该和能够渗透着民族精神的教育。中华民族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界打交道,掌握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技术。在中国古代有着发达的实用技术。这些长期在人类历史上处于领先地位。虽然用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的系统的自然科学体系,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中华民族在酝酿和发展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英国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用翔实的历史资料向全世界证明了这一点。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引为自豪的。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由此带动了全体中国人科学意识的增强。可以说,像中华民族这样,在全民族的规模上,以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和称扬科学,全力以赴地学习和引入自然科学,在世界上都是很突出的。中国人民给予科学以极其崇高神圣的地位,把“科学”作为“真理”的同义语。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觉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长处,与各民族友好往来,相互学习的“爱好和平”的精神。研究和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不是纯粹的个人爱好,而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文学艺术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由于它的形象性和为人民喜闻乐见的特点,对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有着巨大的影响。文学艺术有自己的社会内容,中华民族精神就是其中之一。文学艺术应该也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对广大人民进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每一个文学家、艺术家可能有不同的文学艺术风格,但不同的都可以为弘扬民族精神作出贡献。雄伟和细腻,严肃和诙谐,抒情和哲理等,都可以在这方面发挥自己的优势。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这些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精神的教育,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影响力。尽管大众传媒的运作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它本身也是一种产业,有自己的利益,但是这些部门都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大众传媒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天地。应该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纳入并贯穿到所有的大众传媒之中。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在全社会有着广泛的基础,广大群众都曾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等等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都可以直接间接地贯穿着民族精神教育。每一创建活动都有一个包括若干环节的完整过程。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在不同的阶段上体现出来。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伴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过程的事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无止境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全过程中,都应该贯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在内。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不是一个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而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的任务。江泽民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第139页)。因此,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也是一个无止境的长过程。只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在进行,只要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在向前推进,民族精神的教育工作就要继续。甚至只要中华民族还存在,就要继续进行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可能具有不同特点,比如在侧重点方面,在教育的方式方法方面,甚至也在教育的内容方面,会有所不同。因为中华民族精神本身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过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也是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
标签:爱国主义论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 中国精神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艰苦奋斗精神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小康社会论文; 国家统一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