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科学哲学研究:多元维度与纵深向度——2012年“科学解释与科学方法论”国际学术会议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论文,方法论论文,维度论文,学术会议论文,纵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2年9月17日至19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科学解释与科学方法论”国际学术会议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荷兰、芬兰、澳大利亚、韩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科学哲学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当代科学哲学研究中的两大核心问题——科学解释和科学方法论问题,并由此延伸到与之密切相关的科学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其他一般科学哲学问题领域,分四个单元展开讨论,共有33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做大会报告。会议集中展示了一批本学科领域颇具代表性的最新成果,表明了当代科学哲学研究在多元维度和纵深向度两个方面的持续推进。
一 科学解释的元理论问题
科学解释的元理论问题是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与会专家从语境论基础、理想化理论与操作主义、科学解释与理解的关系等新颖视角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许多富于创见的新结论。
1.科学解释的语境论基础。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郭贵春教授作了题为《科学解释的语境论基础》的报告,从语境结构、要素和特征三个方面论述了科学解释的语境论基础。他指出:语形、语义、语用的统一完整地呈现出科学解释的语境结构,这是理解科学解释语境论基础的首要层次;科学解释始于具体的科学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无法脱离特定的理论和知识背景,随着科学解释过程的展开,问题、背景要素与主体及其意向性要素相结合,使得原初的语境结构不断在新内容的补充下得以扩张、整合和更新,科学解释的意义及其价值就是在由这四种主要元素决定的特殊解释标准与其语境结构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和实现的;在这一过程中,科学解释呈现出鲜明的语境开放性、系统性和横断性特征。正是从语境结构和要素的综合作用中才产生出解释规则、过程、标准及其模型的多样性、多重性和多元化。报告最后指出,语境论思想能够进一步增进科学解释理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导向一种更广义的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多元观念,从而包容各种不同科学解释思想内在的统一性和共同的价值。
2.理想化理论与操作主义。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伊尔卡·尼尼鲁托(Ilkka Niniluoto)教授在题为《理想化理论的解释》的报告中指出:理想化科学理论陈述自然和社会系统如何在反事实条件下运行,因此它们对于事实状况的描述至多是似真的。在对经验事实和规则的演绎—律则解释中,作为覆盖率的此类理论的应用是存在问题的。波兹南学派(Poznan school)使用理想化与具体化的方法发展出一种更为系统的视角:理想化假定首先被澄清为反事实条件的前项,接着这些假定通过修正后项而被消除或和缓。这种做法涵盖了所谓的伽利略式理想化和隔离。这使得我们能够区分理想化解释的若干重要类型。清华大学王巍教授作了题为《法则性解释与操作主义观》的报告,指出近十年来詹姆斯·伍德沃德(James Woodword)的操作主义观成为科学解释论题中最有前途的路径之一。报告认同伍德沃德的不变性概念推动了我们对于法则、CP法则以及科学解释的理解,同时认为操作主义观需要得到法则性解释的补充而非取代。报告结论认为,法则性解释有助于我们的全局性、整体性思维,而操作主义观更利于我们的局域性行动。
3.科学解释与理解。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塞尔吉奥·马丁内兹(Sergio Maetinez)教授作了题为《为理解搭建脚手架:对因果性的刻画》的报告。报告指出,对理解的研究是科学的一个主要目的。现在人们已经广泛地承认认识论不可能与心理学分开。这为科学哲学充分关注理解概念扫除了障碍。科学理解是我们掌握不同因果解释框架的自然出现的特征。掌握解释框架包含掌握科学实践和适当的本体论的发展,后者使得不同现象统一为更一般、联系更紧密的解释。因此,解释与理解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适当本体论的产生中抽象过程的作用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澄清。美国纽约大学迈克尔·斯特雷文斯(Michael Strevens)教授的报告题为《科学是有斑纹的;世界不是》。当前关于世界的科学图景是马赛克式的,描述世界的不同方面和不同系统,由仅仅是松散地或形式地联系起来的不同的亚理论或模型所表征。有科学哲学家认为,在我们对世界的表征中,对这种非统一性的最佳解释是世界本身的非统一性。世界是有斑纹的,也就是说不是由一套单一的全能的基础法则所统治,所发生的事件需归于涵盖不同种类系统或实在部分的原则的综合。斯特雷文斯本人质疑这种支持一个有斑纹的世界的论证。他论述了通过一种基础主义的观点,即宇宙的原初条件和自然的基础法则决定所发生的一切,科学的复合体性质能够得到同样好的解释。
二 科学解释与具体科学哲学
结合具体科学探讨科学解释问题并阐述科学解释在具体科学中的应用是本次会议的重要焦点。与会专家从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等方面论述了科学解释的若干具体问题。
1.科学解释与数学哲学。英国约克大学玛丽·兰(Mary Leng)博士的报告《数学在经验科学中的模型、结构与解释作用》从公理解释模型的唯名论视角来理解物理对象对结构性解释中的数学结构的例示。如果某些数学解释是结构性解释,那么数学所具有的解释性作用就不仅仅在于关于数学模型的唯名论内容。数学的结构性解释的可能性表明,数学对于我们的科学理论来说发挥着比仅仅作为某些为真的唯名论内容的表征更重要的作用。但“数学结构的例示”是“数学公理的一个物理解释下的(近似)真”,因而数学在经验科学中的应用并不取决任何抽象数学对象的真。山西大学刘杰副教授在报告《数学的一种语境论解释》中指出,数学的语形表征是由数学家们基于语境中的语用目的而构建的;形式系统中公式之间的不断推演隐含了语形所指的变化,即语义的变化;语义解释的实现依赖于语形符号的表征以及语用目的和语用域面的规定,语义解释的选择只有在语用的指引和限定下才能成为可能。因而,语境论为数学所提供的语义解释是一种语境化的语义解释。
2.科学解释与物理学哲学。美国圣母大学凯瑟琳·布雷丁(Katherine Brading)教授的报告题为《狭义相对论和当下的时间空间范围》。报告引述斯特恩(Stein)的观点,即若同时接受:(P1)当下存在的并且只有当下存在的事物才为真(“当下主义”的标准表述);(P2)狭义相对论是一种对于时间空间关系的完整的说明,会导致一种唯我主义。一旦统一性建立在动力学的基础之上,当下的时间空间范围就变成了经验事物。这样的结果与牛顿理论中发现的普遍方法论线路是一致的。因此,当下主义作为一种经验论题并没有死亡。可以把(P1)改为:对于任何一个事物,它只存在于当下,当当下的时间空间范围小于闵可夫斯基时空所表达的宇宙的整个时间空间演化的时候。德国波恩大学的安德里亚斯·巴特斯(Andreas Bartels)教授的报告题为《基础物理学如何表示因果性》。他指出:广义相对论时空有着可以表达因果性的内在结构,至少关于两个基本特性:事件之间时间非对称性和能流。其一,可以表明在几乎所有的时空中,全域宇宙时序的存在相对于宇宙时间参数是时间非对称的;其二,存在着物理的类时矢量场,据此全域时间非对称性可以转变为与局域参数一致的方式。这样,基于因果关系的局域时间非对称性可以从时空的全域结构中导出。其三,根据标准解释,表示局域能流的4-矢量是上述物理类时矢量场的候选者,因此它可以通过时间非对称的能流来表示因果关系。因此,即便因果性并不直接由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表示,它们解中的基本结构也确实具有表示因果关系的资源。山西大学程瑞副教授的发言报告题为《时空实在论与非充分决定性论题》。报告对超弦理论的对偶性进行分析,指出量子引力理论中存在着两种形式的非充分决定性问题,一种是不同的理论形式对同一种物理实在的非充分决定性,另一种是形而上学非充分决定性;对时空理论在牛顿力学、相对论、量子理论和量子引理论中的发展进行分析,指出在理论发展中语用与语义因素对理论发展已经对实在的认识的影响,正如对时空的实在性和本体论本质的认识,是随着物理学语境的发展变化的。
3.科学解释与生物学哲学。美国杜克大学阿历克斯·罗森伯格(Alex Rosenberg)的报告题目是《物理如何造成设计的假象:为什么达尔文主义是在抱有还原论信念的前提下唯一可能基于物理而达成适应的路径》。罗森伯格将热力学第二定律视为揭示适应产生的唯一可能路径:该定律揭示了宇宙中所有不对称性的来源,且进化适应是一种不对称的过程,因此适应的出现、存在以及增强必然源自于其局域系统内混乱度的增加:该定律提供了宇宙中所有的不对称性(牛顿、麦克斯韦以及薛定谔的理论都是对称性的),进化适应过程从头至尾都是不对称的。只有达尔文式自然选择机制可以做到产生零适应、建立非目的性的适应以及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熵增过程来进行运作。因此,达尔文的理论不仅仅是一个合理的理论,在物理世界中更是唯一可能的理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保罗·格里菲斯(Paul Griffiths)的报告题目是《当基因走向分子时到底是什么样类型的进步》。他指出,从基因发展的历史看,其一直是工具性质的,并且尽管经典基因概念如今已经被抛弃,但这种工具性质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于各式各样的遗传分析来说,基因仍然是一种多样化的工具实体,在认识中各自表现为我们所能够接受的遗传形式。因此,根本不存在遗传还原论的问题,我们所面对的种种基因概念并不是一种还原关系,而是实践造成的差异化理解。从经典遗传到分子遗传是一个关于遗传理解不断丰富的过程。山西大学赵斌博士报告的题目是《语境论与生物学解释》。他认为,依托于不同语境的生物学理论(模型)是不可还原的,即便存在对应于相同生物学事件的宏观理论与微观模型,由于语境性的结构存在,它们并不是处于同一的因果性链条上,而仅仅处于同一证据链条上。因此不存在因果链条上的(部分)原因性还原,而是证据链条上的证明性还原。
4.科学解释与社会科学哲学。山西大学殷杰教授基于对社会科学解释合理性的考察,从复杂性视角对社会科学解释的逻辑形式、研究范式和适当性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重点分析并强调贝叶斯概率解释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指出贝叶斯概率解释为社会科学解释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
三 科学方法论问题
本次会议关于科学方法论的讨论焦点集中于科学模型及建模问题。除此之外,科学哲学家们对于经验数据、思想实验、科学推理、简单性与似然性等问题也表现出浓厚兴趣。
1.科学模型与经验数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刘闯教授的报告题为《模型、虚构与迪昂》。在报告中,他对近年来一些哲学家认为科学模型的本质是虚构的观点给出了一种批判性的讨论。如果说科学里的有些模型可以被适当地看做是虚构的,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会怎么样。这个研究的结果可以扩展我们的模型概念,并且使我们对于“虚构”的理解变得尖锐。其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引导我们看到,特定的科学模型(对于不可观察物的模型)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更加实在的概念,更接近于奇事,现在被看做是虚构的,或者假的。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罗蒙·弗瑞格(Roman Frigg)博士作了题为《拉普拉斯的恶魔及其门徒的冒险》的报告,对数学模型能否作出预期的气候科学预测提出了警醒。他指出,有些情况下,数学模型承诺作出的概率预测并不能提供它所宣称的结果。通过逻辑地图的例子,他表明如果一个模型是非线性的,并且只要有非常细微的模型缺陷,那么将模型的结果作为相关概率预测的决定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误导。这种情况使人们对模型结果的可信性产生怀疑。现实情况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使用概率预测,而意识到这些概率预测不可信无疑颠覆了许多模型论者的努力。荷兰莱顿大学的詹姆斯·麦克埃立斯特(James McAllister)博士作了题为《经验数据的真实性:观察误差的因果说明》的报告,提出了一种观察误差因果说明的替代理论。数据集合中有些虽然并不与具体的研究目的相关,但它们服务于其他研究,因而并非误差;所有的数据都是对它们所在环境的可信追踪,虽然每个数据与研究目标间的关系并不必然等同。基于此,不应再谈论误差,而应替代以与数据的相关程度。观察误差的因果理论表明经验数据是完全真实的,世界就是经验数据所示的那样,其意义在于消解了经典还原论的挑战,但只是我们必须对数据作出正确的解释。
2.思想实验与科学推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教授作了题为《火之缪斯》的报告,具体探讨了哲学上思想实验的地位。借助丹奈特(Daniel Dennett)与莎士比亚不同立场之间的较量,他形象地阐明了哲学思想实验与科学思想实验的区别与联系。最后,他以图灵可计算性为例对丹奈特质疑思想实验进行了细致分析和批评,指出可计算性依赖于(或部分地依赖于)物理世界的本质,其中计算才得以完成。计算理论不只是纯数学的,至少有部分是物理的,因而哲学思想实验的使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华中科技大学万小龙教授的报告为《非真值函数与真值函数的等价性与变换》。他以二真值的一变元非真值函数为例,通过分析经典真值函数的逆函数,构建了狭义函数相对论,其中包括狭义函数相对性原理、一元算符叠置原理、非完全可代换性原理、语义原理、形而上学原理、一元算符的产生原理和封闭性原理,试图求解经典逻辑中非真值函数真值不确定的问题、直接子句相同但经同一联结词分别形成的复合句却真值不同的难题,并说明可能世界语义学中谓词公式、模态逻辑的经典二真值函数本质,此外还给出了对比克霍夫—冯诺依曼量子逻辑、多值逻辑、辩证逻辑的新的解释。复旦大学黄翔副教授作了题为《科学发现的一种自下而上理论》的报告。他认为,溯因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都属于自上而下的推理方法,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足;在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一种方法论上的多元论态度。自下而上的推理模式避免了溯因推理和最佳解释推理的一些关键问题,因而以类比为基础的发现模型在理解科学发现的本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复旦大学徐英瑾副教授做了题为《框架问题、相关性问题与一个打包解决方案》的报告。框架问题关涉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体如何有效地过滤掉不相关信息,因此,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依赖于如何正确处理认知建模中的语义相关性。后者意味着我们所获得信念之间的特定推理关系。最后,报告人提出了一种非公理推理系统(NARS)处理框架问题。
3.简单性与似然性问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马尔科姆·福斯特(Malcolm Forster)教授的发言报告题为《简单性、统一性和奥卡姆剃刀》。他在报告中举了一个早期科学发展的案例,就是哥白尼在他行星天文学的日心说系统中对于和谐性的追求(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系统)。那么在今天,科学哲学家已经接触到了简单性的思想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例子,以及其他真实的科学案例?福斯特教授认为,关于简单性的争论中有些是要最小化取样的错误以及要避免过度拟合。其他的,比如哥白尼的“来自和谐性的论据”和牛顿万有引力的争论都为了设定一个因就可以得到个果。存在着不止一种“简单性问题”。香港岭南大学张寄冀副教授的报告题为《论福斯特证据似然理论的反例》。报告指出,福斯特试图证明关于证据的似然理论有这样的反例:有时两个假设基于一组数据的似然率相等,但这组数据明显支持其中一个假设,其所依赖的方法和当前机器学习领域中对自动化因果发现研究的最新成果有关联。福斯特对该方法的解读是它基于一种惠威尔所崇尚的“(独立)归纳的一致性”,认为似然理论之所以有问题是因为它忽略了这种性质。张寄冀认为:福斯特的所谓反例不成立或没有说服力,因为它基于一个已经被似然学派批判过多次的直觉假设;关于证据的似然理论非但没有忽略“归纳一致性”,而且解释了“归纳一致性”的证据作用。
四 其他科学哲学问题
本单元的讨论主题更加开放、多元和丰富,涵盖了若干重要的科学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包括了对时间之箭、孪生世界、因果关系、案例研究等一系列科学哲学前沿课题的探讨。
1.科学本体论问题。美国罗格斯大学巴里·洛尔(Barry Loewer)教授的报告题为《时间之箭和自然定律》。围绕形而上学问题“什么是基本定律和概率?”与“什么建立了时间方向?”,审视了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即M观点和L观点。M观点包括:时空流形,基本实体、量、关系等,初条件,基本定律,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流;L观点包括:时空流形,基本实体、范畴、性质、量、关系等,在时空结构中items的分布。二者间的主要区别是,在M中定律和时间流是原始的与基本的,时间本质上不同于空间,而在L中它们不是基本的,是由基本实体与性质的分布决定的。洛尔教授主要就M和L能否更好地说明定律、概率和时间之箭展开分析,以路易斯的最好系统说明(BSA)为例,给出了L观点优于M观点的理由。韩国庆熙大学崔星浩(Sungho Choi)带来的报告题目是《倾向性与孪生世界》。报告深入探讨了外在论者的命题,即归因者所处环境的普遍特征对于整个倾向性归因的语义内涵造成了重大影响,并通过孪生世界的例子来说明倾向性的概念在日常实践或科学实践中是如何被用于各种分类与推论的意图,对于所谓的非干涉推理,即许多倾向性的形而上学潜在引用的一种推理路线,提出一种针对其进行弱化的理论基础。最后指出,一些针对倾向性谓语语义学的卓越提议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于我们使用倾向性概念这一事件维度的忽视所造成的。华中科技大学陈刚教授的报告题为《层次,形式与实在》。报告分析了世界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问题,论证了两个相邻层次之间的非因果关系,指出形式参与了因果作用过程,各层次上形式的因果效能是互补的,以平行的方式共同决定因果作用的结果。最后用本体论的非还原论反驳了认识论的还原论,指出亚里士多德的“在物中”的形式能够说明形式的因果效能,而柏拉图的“在物先”的形式在现代知识水平上无法具体化,也无法解决世界层次结构中的因果问题。华南理工大学的吴国林教授作了题为《波函数的实在性》的报告,讨论了量子力学中的核心概念——波函数的实在性。他认为,从实体所拥有的主体性、个体性、连续性和实在性、潜在性与真实性的统一这些基本特征来看,波函数属于潜在性的实体与结构并存的实在。
2.科学认识论问题。美国圣母大学詹妮特·科兰尼(Janet Kourany)的报告题目是《新的无知》。她指出,无知不仅仅是指所关注领域先前知识的无效性或是匮乏,事实上,它更指某种社会的建构,比如某种特殊旨趣阻塞了信息的获取甚至产生误导性的信息,由此而带来的困惑。科兰尼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争论历史入手,探讨了传统不可知论中对于无知的定义,并通过烟草、全球变暖、肥胖以及种族歧视等社会问题的案例来对比较无知学进行说明,在这些案例中,错误或是误导性的数据无疑是造成认识混乱的罪魁祸首。她指出,比较无知学相较于传统哲学提出了一种非常不同的面对无知问题的途径。安简·查克诺瓦提(Anjan Chakravartty)教授做了题为《作为科学认识论基础的案例》的报告。报告分析了案例研究在科学实在论及其变种之间的争论中所发挥的作用,指出:首先,实在论或反实在论是否成立不受科学方法论的案例研究的影响;第二,实在论也不受关于已被否弃的科学理论的历史考察的影响;第三,实体实在论还是结构实在论能成为最有前途的哲学观点也不受案例研究证据的影响。香港岭南大学的凯利·特劳格顿(Kelly Trogdon)助理教授做了题为《基础性内容》的报告。基于福多的内容非对称独立性理论,特劳格顿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然主义的精神内容观,并将其称为“基础性理论”(grounding theory)。
3.其他问题。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凯斯林·奥克鲁立克(Kathleen Okruhlik)教授作了题为《“受限的非理性”:范·弗拉森认识论唯意志论历史前身》的报告,认为是詹姆斯唯意志论的存在主义方面,而非美国实用主义方面影响了范·弗拉森。《定律与对称性》中以及《经验论立场》中认识论唯意志论中的存在主义维度是很明显的。弗拉森师承赖兴巴赫的约定论传统也是某种认识论唯意志论。他在建构经验论中则将理性描述为“受限的非理性”并结合极其严格和承诺最小化的科学目标,以在认识论的唯意志论语境中补救建构经验论和经验论结构主义对世界表征的严格性。台湾阳明大学郑凯元教授作了题为《规则遵循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报告,提出规则遵循归因的概称语义说明:用日常语言中的习惯句来刻画规则遵循归因,回避了怀疑论悖论及其困难;借用概称认知路径,用人类的原始归纳推广能力来进行语义说明。这一习惯构造的规则遵循归因的认知语义学说明,先从习惯上构造,再进行语义学处理,不涉及规则遵循的本体论问题,优于克里普克对维氏的怀疑论解读,对于布鲁尔—林奇的争论也有一定的启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徐竹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机制与生成性事件》。他认为有关机制的核心议题是如何表述生成,试图阐明生成性事件机制以及说明这一概念何以对机制理论产生影响,提出为了消除生成性失去独特性的可能风险,应强调以正确的动词形式来指明恰当的事件属性。
五 结束语
2012年“科学解释与科学方法论”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为深入推进国际化发展、培育语境论研究学派实施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次会议参会代表近百名,分别来自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11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会议精心遴选出的33个学术报告论题,涵盖了以科学解释和科学方法论为核心、兼及科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相关论域的热点问题和重要论题,涉及内容广泛而深入,论证分析严谨而细致,讨论环节学术争鸣热烈,充分反映出当代科学哲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研究动向,生动展示了科学哲学独特的学科性质、特色和魅力。本次会议的召开圆满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是国内科学哲学界近年来举办的一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要学术活动,与会国内外专家对会议的专业性、学术水平和组织管理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会议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良好影响,为外国学界了解国内科学哲学研究现状提供了窗口,为国内外科学哲学界的对话提供了良好平台,为推动中国科学哲学事业的国际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标签:科学哲学论文; 科学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科学方法论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认识论论文; 数学论文; 推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