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成果报告方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改革成果报告方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改革成绩报告方式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成绩论文,方式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构建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我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的着眼点。我省改革了以往的成绩报告单,编制了《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全面反映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情况,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我省试行报告书的实践与思考作一扼要的介绍。

目的与内容

对把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转到以提高素质为核心的基础教育的轨道上来,人们已经形成了共识。但是,基层学校却面临着无法深入的困惑,其中一个重要障碍,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没有根本改变。眼下升学压力并没有缓解,“应试教育”以其强大的惯性仍然推动着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即使是素质教育观念已达到一定认识水平的校长、教师包括家长,在这种惯性的作用下也只得违心地顺应着“应试教育”的评价方式走。

成绩报告单是评价的终极显示,反过来它又影响着评价的过程。由于在评价中存在着轻过程而重结果的误区,使得成绩报告单变成了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从而扭曲了评价的功能。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要将这种“扭曲”纠正过来,发挥评价正常的导向、激励和调控功能。从这一意义上讲,改革成绩报告单,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我省改革的突破口,也是我省实施素质教育三个基本环节之一。

我省报告书的内容体现了:

1.评价的全面性

过去的成绩报告单偏重考试学科,倾向于反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情况。即便在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也只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学习动机、风格、兴趣等其它的重要因素,因而异化了评价的性质。报告书扩展了反映素质的广度,成为名副其实的“素质”发展报告书,提高了评价结果呈现方式的信度与效度。

2.评价的发展性

报告书主要由身体发展、心理发展、思想道德发展、科学文化学习、审美素养、劳动实践和在校活动表现等七个维度构成,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小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情况。

考虑到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报告书中分别就一年级、二年级、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等不同阶段,列出不同发展水平的指标,循序渐进地提出合理的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必须注意时间变量,动态地看待学生变化的势头。在教师寄语的填写中,更应注意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无论从哪个年级段来说,报告书的评价都是形成性评价。

3.评价的对象化

把评价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测量的行为指标是编制这份报告书的关键。其中特别要解决的是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行为方式与习惯等相互渗透与联系的问题。报告书将心理发展、思想道德发展、审美素养和劳动实践综合为“品行”,列出20项(一年级为15项)主要行为表现,有的部分侧重心理发展,有的部分侧重思想发展或劳动实践,但区别不是绝对的。

4.评价的过程化

学生评价是一种教育活动。整个评价过程呈现着动态的特点,教师应注意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学生。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学生既是评价的主体,又是评价的对象。评价要取得效果,关键在于使学生逐步将外在的评价目标变成对自己自觉的要求,最终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发动、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自评、小组评,写好“学生的话”一栏,这是学生参与评价的重要方面。

5.评价的激励性

报告书内容的设置充分考虑到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积极意义,坚持以正面评价为主,积极鼓励为主。“教师寄语”、“学得好的科目”、“学得有进步的科目”等栏目的设置,正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评价方式上的改革,激发了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一是评价方法,针对不同的考查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考查方法;二是评价形式,在评价中引入了小组评和自评的内容;三是评分方法,采用了等级制,实行无劣等考查。这样的做法,缓解了分数造成的心理压力,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空间,从内因方面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组织与实施

报告书与以往的成绩报告单有很大差别,教师的认识与接受是用好报告书的关键。为此,我省作了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1.颁发“教师使用指导”和“教师观察记录”

“教师使用指导”对报告书编制的依据、原则、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等,都作了明确的阐述,回答了教师对报告书的疑问。“教师观察记录”则向教师揭示了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即经常、认真地观察学生,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教师观察记录”有效地帮助教师积累了评价的素材和依据,同时对评价观念、评价过程都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2.组织校长、教师认真学习报告书的内容,熟悉报告书的使用

在颁发报告书的同时,我委在《江苏教育研究》上刊发了一组配套文章,从素质教育评价的理论问题、评价操作的基本原则等方面阐明了报告书编制、试行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同时在各地举办了不同范围和多种形式的培训班。这些做法,为报告书的推广扫清了障碍。

3.解决报告书试行过程中的问题

第一,填写报告书比原来的成绩报告单花的时间多了,投入的精力也多了,这样做是不是值得?的确,从表现上看,使用报告书消耗了教师相当一部分时间,但是这些时间都是用在观察学生、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素质发展的水平上了。实践证明,只有对学生素质发展状况有大量的观察与积累,评价才能准确,才能实现对学生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多花一些时间不仅值得,而且必须。在这个问题上教师需经历一个认识过程,而在教师深入了解了学生之后,所得到的收益,则大大超过填写报告书本身。

第二,在试行报告书的过程中,如何进行管理?一个有效的方式是针对评价的过程建立相应的制度,具体讲可以从五个方面去考虑:①建立考查测试审批制度,控制考查频率、考试的信度和效度;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一年设一个档案袋,记录学生素质发展的历程;③建立家长征询制度,征询教育建议,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④建立优秀学生表彰制度,科学制订评定标准,严格评定,隆重表彰;⑤建立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在实践中逐步形成认知、操作、情感并重的学生质量评价方案,通过抽测、分析等手段加强质量监控。

第三,如何对待学生的差异?报告书对年级之间和学生之间发展差异的关照,已体现在栏目设置与内容上。报告书依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发展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指标。设置了“学有进步的科目”、“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以及“特别表现”等栏目,从积极的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差异,使评价更具针对性。教师的填写要充分考虑对学生的发展是否有积极的意义,要突出学生的个性。要以正面评价为主,积极鼓励为主。要尽可能地发现和挖掘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使每个学生通过评价都得到发展的动力。

第四,如何处理统一要求和因地制宜之间的关系?从全省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来看,应该有统一的《小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以保证全省中小学评价改革的大方向。但是各地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不一致的,在试行报告书的时候,又要考虑到因地制宜的特点。各地编制的报告书应根据省的报告书修改。

第五,向全省推广报告书,如何确保在大面积上取得成效?报告书的编制和试行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实验,在操作和推广上,典型引路、逐步推开是比较稳妥和可行的方法。在报告书的试行上,我省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张家港市实验小学和张家港市城北小学等一些学校做得比较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一方面在这些学校按计划继续深入实验,另一方面把他们做得好的地方逐步向全省推广。在其他市、县(区)推行报告书,我们也主张这一基本思路,以确保报告书的使用取得成效。

成效与体会

报告书的试行,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乃至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有力地推动了小学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促进了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从而有力地加快了全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步伐。具体体现为:

1.报告书考查的范围从学科知识扩展到学生整体素质,因而对评价有着导向作用。进一步加深了对小学教育基本任务和目标的认识,促进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2.报告书填报的整个过程,就是评价的过程,也是素质教育的过程。这样就充分发挥了评价的反馈与调控作用,摆正了教书育人和评价育人的关系。

3.报告书本着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为学生自主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评价的过程生动活泼,学生没有过重的负担,心理压力减小。“后进生”也能在某些单项中看到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通过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报告书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而且也促进了家长教育思想的转变。家长为孩子的变化感到惊讶和欣喜,他们由原来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转而开始关注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家庭教育的质量随之提高。报告书在社会上引起了积极的反响。

在试行报告书的过程中,尚存在着许多问题。下一步,我们推进报告书试行的具体做法是:

1.对报告书作进一步的修改。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报告书反映素质结构的整体性,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小学生在素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2.进一步推广等级记分的办法,并与评语改革相结合。下一步要在全省的小学和大部分初中改革过于精细的百分制,引进和采用粗线条的等级计分,消除片面地强调分数带来的弊端,淡化追逐分数的社会心理,为报告书的使用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3.进一步部署对报告书的实施。下一步准备着手召开试行报告书的经验交流会,造成一定的声势,加大在“面”上实施的力度。

4.推行报告书的最终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要实现这一目标,抓好评价是重要的一环,但还应该狠抓课程的改革。

当前,我省正在启动课程改革,要在现行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学生构建完整、合理的素质结构。

标签:;  ;  

改革成果报告方式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