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世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面向世界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规划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战略,其中包括一系列理论上的新突破与新认识。从世界经济的发展特点与竞争要求看,这一战略是完全正确的,是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趋势的科学规划。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问题,可以加深我们对这一科学规划的认识,并为这一规划的实现提供启示。
挑战与机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紧迫性
世界经济向我们提出的挑战与机遇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江总书记指出:“在新世纪将要到来的时刻,我们面对着严峻的挑战,更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和大好机遇。”这深刻地揭示了我国当前所处的环境。只有坚定不移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才能不失机遇赢得挑战。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机遇和挑战无疑是十分显著的。这种挑战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挑战。世纪之交,世界经济正在走向全球化、一体化。世界贸易组织建立了一个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体制,并且因覆盖商品与服务贸易的广泛领域而对世界经济具有全局性的意义。中国要想更好地利用外部条件,必须开放自己的市场。在过去的近2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要承受发达国家现代制造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一步到位地满足发达国家的要求开放国内市场却仍然相当困难。在“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漫长而艰难的谈判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这种压力。我们正在以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为条件换取参与国际经济和利益。在国内企业改革、经济结构调整中我们已经面对着就业问题的巨大压力,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然增大这种压力。
第二,金融国际化的挑战。在世贸组织的后续谈判中,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已成为一个新的主题。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中一系列新的发展已经使金融国际化的程度大大提高,加深了国际金融的相互影响乃至冲击。墨西哥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事实一再向我们敲响警钟,宏观经济政策或金融货币政策的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导致整个经济或金融体系的巨大动荡。作为一个刚刚发育起来的金融市场,我国要接受来自于发达国家金融业的竞争和变化莫测的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无疑是十分艰难的。
第三,信息革命的挑战。90年代中以来,以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已经在美国拉开序幕。这场革命正在彻底改变社会生产和人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世界经济和人类历史的影响将大大超过当年的工业革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赢得这场革命的国家将赢得21世纪,而在这场革命中失败的国家将至少要在落后中煎熬数百年!在这种曾为历史所证实的警示面前我们必须十分清醒。而现实情况是我国在这一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相当之大。尤其是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上对经济的发展还停留在实物经济的认识上,对信息经济尚无概念,这将成为我国生产力新一轮历史飞跃的根本性障碍。
同样从世界经济的角度看,我们也面临着十分有利的机遇。这种机遇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的市场与要素流动机遇。世界经济一体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商品与要素流动的环境,市场不断扩大,资金与技术来源充裕,这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尤其有利。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当前的发展特点尤其需要大量稀缺要素的流入,特别是资本和技术,而高速增长中国内有效需求的不足又尤其需要外部市场的支撑。因此,有效地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条件,就可以减少不利影响,增大有利影响。
第二,生产一体化提供了产业结构跨越式进步的机遇。跨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飞速发展,并正在全球范围中规划生产与经营,这就为我国跨越传统的产业发展道路,直接建立现代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可能。这些年来,我国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已经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大量出现和迅速发展,这方面的机遇也在增多。抓住这一机遇的关键是吸引外资政策和战略的正确。
第三,亚太经济合作扩大了地区内的经济联系,深化了我国与该地区各成员国间的分工,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在信息革命的过程中,一场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发生,各国都将在这一过程中寻找自己新的位置,夺取在国际分工中最有利的制高点。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上,这种由科技革命所提供的后进国家跨越发展的机遇是十分难得的,我们必须牢牢把握。
在建国后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中,我们曾多次失去过世界经济所提供的发展机遇。究其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体制本身缺乏一种机制能自动地有效地适应环境,抓住机遇。世界历史证明,只有市场经济体制才有这一功能。面对今天的挑战与机遇,我们既要有清醒的认识,也要建设一个高度灵敏和能适应现代世界经济特点的经济体制。
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开放型的必然性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我们应当全面建设一个开放型的市场经济体制。
江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提高。”这是从世界经济的现实出发对我国对外开放提出的更高目标和要求。
70年代末开始的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是从兴办特区、利用外资等多种形式的探索开始的,18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外开放的探索已经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开放已经被公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如果说开放政策是在一定的体制下有选择地对外开放的话,那么开放经济就是以开放为基本特征和运行机制的经济制度。重要的是,经过18年开放政策的实践,我国经济的基本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计划经济为本质的封闭经济正在转变为以市场经济为本质的开放经济。全面建设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对外开放发展的一个新的目标。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这9 个字表明,我国已经不再只是有限地对外开放,更不是继续进行对外开放的试点,而已经着手建设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开放型体制。无论从市场看还是从投资来源看,我国目前还集中在少数国家。全方位要求我们开辟更多的国际市场和投资来源。从投资产业水平、贸易商品结构水平和劳务合作水平等方面看,我国均处于较低的层次上。投资产业的高度化、贸易结构的多样化和劳务合作的知识化是对外经贸合作多层次的主要内容。除了贸易投资以外,我们应当寻求技术、管理等领域的合作,实现金融服务业等方面的对外开放,现代发达市场经济所采用的国际经济合作方式我们都可以采用,这就是宽领域的意义。
开放以来18年,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出口大国。但是对市场拓展方式的分析表明,廉价销售是主要的竞争战略,而出口市场又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和日本。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在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也成为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国际社会看好中国市场的缘故,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和企业进一步提高效率的需要。在相当大部分产业经过了多年来的发展以后,中国不但已有可能经受住来自外部竞争的压力,而且进一步的发展也有赖于来自外部竞争的积极作用。因此,进一步降低关税水平是开放进入新阶段的体现。国际资本流动是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迄今为止中国是以资本流入为主,很少有资本流出,这不能反映当代世界生产一体化的特点,也不利于中国企业真正参与国际竞争。企业跨国化是现代世界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中国企业应当以这一目标进行拓展。因此,实现资本的双向流动,鼓励对外投资以更好地体现我国的比较优势和在国际经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一个新的任务。国有企业的改革将为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通过对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对外的进一步开放,我国经济的运行素质将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是因为企业自身的素质将大大提高,经济运行的机制将得到进一步改善,这些将使经济自身形成一种不断实现结构优化和适应性调整的内在机制。
总之,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例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应当重视这一点。
国有企业改革: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性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参与当代国际经济体制竞争的需要。
江总书记的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是国内体制改革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当代国际竞争,表面上看来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实质上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则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一种体制上的竞争。一国经济有一种好的体制和好的运行机制,就能在整体上赢得国际竞争,反之,即使少数商品、少数企业赢得了竞争,整个国家仍然可能在竞争中失败。
各国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表明,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不仅包括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运行机制,也包括在这一运行过程中活动的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主体即企业的经营机制。两者不可缺一。自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各类市场建设迅速推进,经济中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机制有了巨大发展。但是,在各种非公有经济成份不断发展的同时,作为国民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却仍然存在各种问题有待解决。因此,进一步改革国有企业,寻找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对应的经济活动主体,也是中国在进一步开放的条件下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我国经济实现更强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可以使国家有效地引导经济发展,更快地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赢得国际竞争。在如何实现国有经济主导作用这一问题上,过去我们局限于产业这一层面上,即认为只能通过国有企业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占支配地位来实现。事实上,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表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还可以通过国有企业对其他企业的资产纽带关系即控制力来实现。国有企业通过层层控股关系,对比自身资产大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资产实现控制,是国有经济实现主导地位的又一形式,即在企业层面上的形式。这种形式正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现代企业制度的普遍形式,是发达国家巨型企业所采用的普遍形式。中国国有经济采用这一形式,不仅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体现经济成份的公有性,也可以实现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更有利地位,从而为提高整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
当代国际经济竞争是国与国之间在整个体制上的竞争,因此整个经济运行体系的完善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正是在这一点上,我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提高整个经济的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经济中微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金融与工业、贸易的结合,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体制保证。
十五大报告中有两处提到金融问题。一处是:“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管、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另一处是:“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从表面上看,在金融业的发展问题上,报告并没有提出像企业改革那样重大的改革措施,而是强调规范化。但事实上以股份制改革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却为金融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机遇。把握这个机遇,对于金融业的发展,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十分重要。这一机遇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股份制改革为商业银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机遇。在过去几年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探讨中,“债权变股权”和“重新资本化”是两个主要的思路。如果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在较大规模与以较快速度推进的话,那么前一种思路可以得到较现实的机会,本来存在的某些制约性的因素可望得到解决。后一种思路在整体上推进需要靠国家大的动作,也有赖于国债市场的大发展。在股份制改革中也可以部分地实行。
二、国有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得到更好的体现。一旦成功地推进了债权变股权式的股份制改革,在许多场合银行将处于控股地位。大商业银行实行完全国有或至少是国有控股应当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那么未来中国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模式将可以比较明显地预见:国家控制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控制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企业,并通过这些企业以资产为纽带控制更多的企业。这样,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就得以实现。金融与产业的结合将大大增强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公有制企业的资产重组使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减少不良资产。由于资产重组,将会出现一大批新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些企业作为新的法人,资产质量较好。国有商业银行对它的贷款从零开始,可以完全在注重贷款质量的基础上起步,按照盈利原则进行贷款选择,改变过去对国有企业贷款的被动局面,从而减少不良贷款。
四、在企业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出售和股份合作中扩大银行的业务范围。在所有这些企业重组的过程中,银行都将大有可为,可以积极地参与投资与兼并过程,这将是中国商业银行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键性的时机。在股份合作制推进的过程中,商业银行也将有一个大的发展机遇。由于股份合作制以后,企业不会马上出现吃光分光的短期行为,而是在第一轮的发展中出现投资热潮。这种投资可能来自于股份制改革中的增量部分,也可能来自于要求银行提供的贷款。这类企业由于内部机制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是一个较好的贷款机遇。
五、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无论在股份制改革的过程中,还是在随后的发展中,金融中介机构的需求都将大增,包括资产评估、投资咨询、会计事务等等。商业银行熟悉这一方面的业务,可以作为一个新的生长点。当然在法人关系上还是要按照国家的政策法规理清。
总之,从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也是我国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即体制竞争的战略。通过国有经济的这种组织方式,我国的国有企业将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在我国建设开放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起到关键作用。
标签: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国企论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股份制改革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