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影像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_蒋明迎,李军锋

多模态影像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_蒋明迎,李军锋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放射科 545000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作为常规组)与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作为联合组),并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常规组与联合组影像学诊断手段的准确性。结果:对7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单一模态钼靶检查准确率为71.05%,多模态影像联合组检查准确率为94.74%。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态影像学技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超声检查;乳腺钼靶;核磁共振;多模态影像检查

乳腺癌占女性全身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近年随着环境污染严重及女性不健康生活习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及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生活及家庭和谐的严重不良因素。因该类型癌细胞在人体内易发生转移、扩散,导致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且由于乳腺癌早期时无明显特异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易发现,耽误治疗时间。对此,就需要采取具有高确诊性的检测手段对疑似患者进行检查,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1]。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影像学(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钼靶+乳腺磁共振成像检查)联合应用,成为辅助诊断乳腺癌的有效手段。为探讨多模态影像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将于我院就诊的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共76例纳入研究,对多模态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 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共76例,且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早期乳腺癌。7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为30-69 岁;病程范围为2.4月-1.2年。患者均为单个病灶,病灶直径最小8mm,最大40mm。76例患者因偶触及乳房肿块就诊者43例,乳房不同程度胀痛就诊者15例,乳头溢液者10例,经体检发现者8例;患者均无明显特征性临床症状。

1.2 方法

X线钼靶仪器选用GIOTTO IMAGE 3D乳腺X 线机,分别于轴位、斜位进行摄片,对肿块边缘不清或疑似肿块同时进行局部点压。

常规超声:仪器选用Philips EPIQ5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 7 ~ 10MHz;对肿块从大小、部位、形态、包膜、内部回声、与周围组织关系、血流等情况进行观察。

磁共振成像:仪器选用 PILIPS1.5TMR仪,取横断面、矢状面及脂肪抑制序列平扫+增强动态扫描,DWI扫描分别取b0、b600,对造影剂在肿块内的灌注特点、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重建时间 - 信号曲线。

1.3 观察指标

超声检查由具有丰富经验的超声医师进行,钼靶图像及M R 图像均由两位具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分析;以BI-RADS 的分级标准评估病灶良恶性,以1 ~ 3 级为良性,4 ~ 5 级为可能恶性;对比两组准确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使用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结果分析本组76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均为乳腺癌,恶性结果分析:髓样癌14例,导管伴小叶癌11例,小叶原位癌15例,导管浸润癌26 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比较,常规组患者检查诊断恶性54例,良性22例,其准确率为71.05%;联合组患者检查诊断恶性72例,良性4例,其准确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乳腺癌为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及年轻化趋势,早明确诊断,并予以患者有效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早期乳腺癌由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所以往往需借助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钼靶检查为当前临床上诊断乳腺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式。钼靶检查重复性好,分辨率高。对于脂肪型乳房、结构扭曲紊乱及一些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临床诊断检查为阴性的早期乳腺癌,都能做出公允化诊断。钼靶检查在诊断病灶钙化方面,有着极高灵敏性。典型钙化情况包含:片状钙化,簇状钙化,细点状微小钙化等等。其中检测微小钙化已经成为了临床上所关注的热点内容,主要因为细小以及颗粒状簇状微钙化点为早期乳腺癌的重要临床表现,有国外统计证实,大约有30%-50%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存在病灶微钙化现象。乳腺肿块如果存在“分叶征”、“毛刺征”及微小簇状、段样钙化等情况,应怀疑为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对于乳腺癌疾病,检出率较高,极具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早期未形成肿块或肿块小受腺体干扰以及无典型钙化影患者容易漏诊。

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辨率的提高,以及采用CDFI评价乳腺肿块内血流情况,对乳腺病变发现及定性定位均有很大优势,是临床上诊断乳腺癌较为常用的方式,但由于对细微钙化灶显示不敏感,在诊断准确部分早期乳腺癌敏感性较低,故而限制了其应用。

核磁共振具有较高水平软组织分辨力,且能多方位、多序列成像,可清楚显现乳腺组织的微细结构,对病变的发现及其浸润深度进行准确评估 [3]。乳腺癌组织在核磁共振扫描时表现为肿块边缘模糊、分叶征、毛刺样、蟹足样改变,进行增强扫描时肿块可出现边界强化高于肿块中心的环形强化改变,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曲线提示多为流出型(Ⅲ型),弥散加权成像表现弥散受限制,对于病变发现、定位、定性有明显优势,但对于病变组织是否发生钙化情况显示不明显,存在一定局限性。

随着影像学设备的改进与发展,多种影像学诊断技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开展与应用。本研究中对收治的患者进行多模态影像技术联合检查,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 钼靶X线检查 + 磁共振成像3种技术联合的方式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其准确性均显著高于单一常规X线钼靶检查(P<0.05);提示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提高早期乳腺癌诊断率中可发挥积极作用。超声检查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病变并根据CDFI 评价可判断病灶内血流情况;而钼靶对微小钙化病灶的敏感性较高。而磁共振则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且通过动态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还可对病灶的发现及定性诊断起到补益功效 [4];几种方式联合应用可发挥取长补短、相互补充的作用,对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多模态影像学技术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金莉.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彩超对早期乳癌影像诊断的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7):11227-11228.

[2] 杨勇,杨一林,吕秀花,等 . 多模态影像技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 J ] .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6,25(7):603-607.

[3] 娄丽 , 马玉春 , 王克 , 等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 [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4,20: 1812-1813.

[4] 吴津民,王海宝,徐丽艳,等 .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安徽医学,2017,38(8):963-965.

论文作者:蒋明迎,李军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多模态影像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探讨论文_蒋明迎,李军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