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说,教师教学活动的目的在于向特定的对象讲解、传授教材规定的知识,这一对象就是学生。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运用不同的语言,根据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语言。
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充满情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教材化难为易。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一.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知识性?
为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既要有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材知识,又要有教材之外的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背景知识或扩展的知识。如果把知识比做水,教师自身就好比是一个储水的容器,而教师的教学口语就如同舀水的工具,教师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利用教学口语这一舀水的工具,把自身储藏的知识之水舀给学生。这样一来,就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容器里要有足够的水才经得起舀,而且,这容器里的水不能是淡薄寡味的白开水,它应当富有营养物质,舀出来给学生才有意义、有益处;二是舀水的过程,或者说是舀水的方法,要兼顾所有的学生,要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喝到水,这就是说,教师的教学口语要达到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的程度。
二.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讲求效应性
教学过程中,为了保持课堂良好的效应,教学口语要规范,不能出现知识性错误,不能枯燥无味,不能重复累赘。对每句话的重点可以用重音和拉长音的方法来突出,对重要的语句可以用重复的形式来强调。对于重点和难点,要特别运用启发性语言,来开发学生的智力。倘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既内容丰富有知识性,又浅显易懂讲解透彻且富有趣味,那么,课堂学习对学生而言将成为一件乐事,他们就会觉得有兴趣,学起来劲头十足,想学的学生会忍不住去学去钻;不太想学的学生也会因学习兴趣被激发而认真地学。在课堂上,他们会乐于和教师一起配合,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回答问题。
相反,倘若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只是照本宣科,讲解晦涩难懂,毫无半点趣味可言,那么,学习将成为一件苦差,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索然无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学科性
语言所传递的是不同学科的知识信息,每一学科都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知识素材,并通过它所构成的理论体系来揭示客观规律。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各名词术语时要力求准确,才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科学性错误,使学生有效地学到应有的学科知识。例如,有一次一位小学生问老师:“老师,‘但是’是什么意思?”
老师回答:“‘但是’,就是拐弯的意思。”
隔了几天,观摩课上老师让这位学生用“但是”说一句话。这位小同学站起来说:“出了学校门往东——‘但是’,再往南——‘但是’,就到我家了。”
听观摩课的老师和领导听了学生的造句笑得前仰后合,主讲老师被弄得啼笑皆非。
当初,这位老师回答那位小学生时,只想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他解释“但是”一词,却没注意给小孩子讲解词语虽然应当是通俗易懂,但更要注意讲清楚,讲准确,不要有漏洞和失误,以免形成误导。
四、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简明性
教师的教学口语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要使之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语言在外部形式上也要能为学生易于接受。声音过低、吐字不清、节奏不适,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收,而声音过高、语气太重,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学口语应当声调高低适度、节奏快慢合理,既不要用平淡的语言毫无表情地去讲重大而有趣的问题,也不要用慷慨激昂的言辞去讲授那些本来很平淡无奇的事实。
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语言,会运用学生的语言。当然,仅仅模仿学生的语言是不够的,教师不仅要能说学生喜欢说、喜欢听的话,还要在语言运用上高出学生一筹。一旦发现学生有难于理解的地方,应能随时进行调整,或选用学生听得懂的词句,或更改叙述的结构进行再一次的说明,直到学生理解为止。
总之,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任课教师既要注意使用科学、规范的语言来描述基本原理、范畴,又要注意用简明、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说明、论证知识的运用方法及其结论,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吸收到准确、实用的学科知识,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丰富、更精彩,以充分达成教学的目的,达到教书育人的境界。
论文作者:果丽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学生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老师论文; 口语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