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家典型特征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家论文,特征论文,典型论文,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家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在个性、行为和能力方面都存在一些典型特征,比较突出的是信誉、责任、和谐。未来成功企业领袖的典型特征仍很注重个性特征,并会进一步突出能力方面的特征。
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出现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企业,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企业家及企业经营管理者。转型时期中国企业面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成功的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通常会具备一些典型特征,涉及战略决策、捕捉商机、概念形成、业务经营、人际关系处理、个人修养、领导艺术等方方面面。系统分析理解这些典型特征,有助于培育新时期的中国企业新领袖,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
本次调查共提出58项典型特征,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表现或预期打分:1表示最低认可程度,7表示最高认可程度。被调查者个人特征覆盖不同年龄、任职特点(创业者或被聘为管理者)和从事企业经营管理的时间,被调查者所在企业特征覆盖不同性质、行业和市场特点(竞争性或垄断性)。被调查者中有比较多的创业者,多数从事企业管理时间较长,不同性质企业比例和行业分布等比例与总体情况基本相当,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对转型时期中国企业新领袖典型特征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在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的特征中,所有选项得分平均值都高于4.99分,说明被调查者对这58个具体特征都基本认同,只是认同程度略有不同。在被调查者认为未来成功所需的特征中,所有选项得分平均值都高于5.41分,说明被调查者对这58个具体特征在未来的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更加认同。
调查提出的58项典型特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与企业领袖个性相关的特征,如“责任感”、“自信”、“宽容”、“热情”等等;一类是与企业领袖行为相关的特征,如“廉洁守法”、“处事公平”、“身体力行”、“密切联系员工”等等;一类是与企业领袖能力相关的特征,如“解决问题能力强”、“分析能力强”、“善于规划”、“用人有道”等等。三类特征从不同的角度刻了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企业领袖的典型特征及对未来企业领袖应该具备的特征的预期。
转型时期国内企业新领袖的个性特征分析
信誉和责任是企业领袖最重要的典型特征,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对企业领袖个性特征的评价结果
被调查者对当前已具备特征的平均评分最高的三项分别是“责任感强”、“勇于负责”和“使命感强”,集中体现了企业领袖的责任感。随后两项是“值得他人信赖”和“极端重视信誉”,体现了企业领袖对信誉的重视。被调查者对未来应具备特征的平均评分最高的仍包括信誉和责任,并且更突出了信誉。可见,信誉和责任是转型时期中国企业领袖取得成功的最基本保证,也是面向未来最重要的个性特征。信誉和责任也正是现代企业制度下良好公司治理对企业董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即“诚实守信”和“勤勉尽责”。这不仅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公司治理的通行惯例,也是目前国内普遍接受的职业操守和准则,可以视为企业领袖最基本的典型特征。
创新还未能成为国内企业领袖重要的典型特征。被调查者对与创新有关的特征平均评分都较低,如“敢于创新”、“敢担风险”、“超常的勇气和气魄”和“敢于探新”等在当前和未来的得分排序都比较靠后。尽管国外有研究认为创新是企业家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但国内成功企业领袖成长有特殊的背景,也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创新体现不足。在制度创新方面,传统企业的改革是渐进式的,尽量保持稳定和平稳过渡;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是引进消化吸收和局部创新,缺少根本性创新;在管理创新方面,主要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利用国外成熟的管理方法改革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这种“重学习、轻创新”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中国作为后发展中国家的典型特点。国内成功的企业往往是学习能力很强的企业,尽管创新程度不显著,但能够适应市场的要求不断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进而赶上或超过先进企业。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与国外商业文化也有显著不同,一般对风险持比较消极的态度,缺少鼓励创新的氛围。
转型时期国内企业新领袖的行为特征分析
国内成功企业领袖的行为特征反映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体现了和谐发展的思想,见表2。
表2 被调查者对企业领袖行为特征的评价结果
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已具备的特征中,平均得分比较高的是“廉洁守法”、“尊重他人”、“处事公平”、“能确定目标并为之奋斗”、“善于合作”和“重视市场,一切从市场需要出发”等等,体现了企业家行为与社会、其他个体、市场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转型时期国内企业和企业领袖面对比较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既要适应社会行为规范的要求,“廉洁守法”;又要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重视市场,一切从市场需要出发”,“善于合作”;还要对内处理好各种关系,“尊重他人”、“处事公平”、“能确定目标并为之奋斗”。转型时期国内成功企业领袖的行为特征表现在很多方面,这是因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关注点明显不同,企业领袖要在市场、社会和企业内部实现和谐发展。被调查者对未来应该具备特征的评价与当前特征相比差别不是很大,也反映了未来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体现出中国企业领袖不断追求和谐发展的行为特征。国外许多企业的发展体现了企业领袖个人价值追求和个人目标实现,而中国企业的目标往往是多方面的,体现了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国外许多成功企业领袖个性张扬、拥有独特的行为特征;而国内成功企业领袖的行为模式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与社会环境尽量融合的倾向。
中国企业领袖的行为特征反映了企业结构和内部关系的转变。“经常与基层联系”、“密切联系员工”、“为员工着想”、“身体力行”和“以身作则表率作用”这些行为特征,一度在传统企业中被视作企业领导人的必备条件,但在本次调查中平均得分并不高。这反映出企业结构的变化和由结构变化导致的企业领导与群众关系的变化。传统的企业领导与群众追求一种表面上的平等关系,群众往往关注企业领导是否与群众一样,如“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身体力行”等;同时领导必须“经常与基层联系”、“密切联系员工”、“为员工着想”,才不至于脱离员工,才不会失去群众支持。这种传统的领导与群众关系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企业的基本制度和结构特征。随着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领导与群众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领导的权威不在于是否和普通员工一样或平等,而在于是否具有特殊才能来领导企业发展。群众的关注点也由对领导日常行为的关注,转为对经营结果及其对自身影响上的关注。这种领导与群众关系的转变具有典型的转型特征,为企业明确大方向已经成为企业领导人的核心工作,所谓“定方向、选人才、配资源、监督和考核”,由此引领出一批成功企业。在这些成功企业中,领导人自身的价值观取向和行为模式,在形成企业愿景和共同价值观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转型时期国内企业新领袖的能力特征分析
成功企业领袖的能力反映在许多方面(见表3),既有与经营战略相关的能力,如“善于选择业务”、“决策才能高”、“善于规划”等;也有与人员管理相关的能力,如“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组织能力强”、“善于培养下级”等;也有与个人认知、智力相关的能力,如“思维决定能力强”、“判断敏锐”、“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周密,分析能力强”等;也有与人际关系处理相关的能力,如“善于理解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劝说能力强”等;还有一些特殊才能,如“具备政治头脑”、“善于应变”、“创造能力强”等。转型时期对企业领袖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也不是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具备某些能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实际的企业运作中并不需要全才。实际上,企业的成功往往是拥有不同能力的人力资源相互配合的结果,企业领袖最重要的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被调查者关于当前特征和未来特征的评价差异较大,但在“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这一项上没有差别,都排序第一。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企业领袖作为企业的资源配置者,首要能力显然是具备较强的用人能力。
表3 被调查者对企业领袖能力特征的评价结果
转型时期国内企业新领袖的综合特征分析
个性特征、行为特征和能力特征能够从不同角度反映转型时期国内成功企业领袖应该具备的典型特征,但这三个方面在被调查者认同程度上也略有不同,见表4和图1。
表4 三类特征的分布情况
图1 三类特征得分与均值的比较(示意)
从表4可以看出:在当前评价排序前20项特征中,个性特征占13项,行为特征占6项,能力特征只占1项;后20项中多数是能力特征。尽管“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被视为最重要的能力特征,但总排序只是第18,认同程度低于多数个性特征和行为特征。多数个性特征得分均高于均值,多数能力特征得分均低于均值。这反映出转型时期企业发展对企业领袖“德”和“行”的要求要高于“才”或“术”的要求,即要做事,先做人。但对企业领袖“德”和“行”要求并不能完全套用社会道德的完美标准,如“奉献”、“无私”等等,而主要是信誉和责任,即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在未来评价排序前20项特征中,个性特征下降为8项,行为特征仍占6项,能力特征上升为6项。一些能力特征的重要性明显增强了,如“知人善任,任人唯贤”由第18上升为第5;“善于培养下级”由第46上升为15;“具备政治头脑”由第40上升为第19;多数个性特征的相对重要性下降了,如“自信”、“进取心强”、“积极性高”、“具有个人魅力和好的个人形象”等等。得分超过均值的能力特征明显增多,显然,未来企业发展对企业领袖能力的依赖明显增强了,在“德”之外还要具备更强的能力。
标签:企业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