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江苏省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200)
【摘要】目的:探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体位性损伤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93.7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与对照组78.13%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压疮发生率3.13%与对照组28.13%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手术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体位性损伤;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68-02
临床上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帮助患者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不过术后患者很容易出现感染、脱位等并发症,因此,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1]。此外,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手术体位摆放要求比较严格,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将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
研究组:男性13例,年龄36~85岁,平均(61.4±6.5)岁;女性19例,年龄47~80岁,平均(62.5±5.8)岁;
对照组:男性15例,年龄37~84岁,平均(61.2±6.3)岁;女性17例,年龄46~80岁,平均(62.1±6.2)岁。
两组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护理。首先,术前应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并全面检查,术前做好宣教工作,最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紧张感及恐惧感,仔细评估患者身体状态,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2)术中护理。平卧位麻醉及手术。
(3)术后护理。术后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在搬动患者时,将其髋关节及患肢需要整个托起,然后患肢稍微外展,放置水平状态,以免发生假体脱位情况,采取平卧,两腿之间给予一厚枕,处于外展或者患肢牵引,保障患者患肢外展位。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手术体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术前准备。在患者术前的一日或者二日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过程及术中特殊体位的重要性等,同时告知患者手术的可靠性及术中一些安全措施。然后指导患者练习如何在床上进行大小便,术后的正确体位摆放及相关功能锻炼方法,最后全面评估其身体情况,做好手术准备,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2)术中体位护理。首先,在麻醉时给予患者健侧卧位,先由一位医务人员牵引患者的患肢死者其身体移动而移动,然后两位护理人员慢慢将患者身体托起,慢慢进行侧转,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其次,在手术时,给予患者健侧卧位,在患者的右肩胛平面下,非手术侧床垫下放置双层托手架,然后慢慢转至90°侧卧,将其双上肢放在托手架上,在患者胸部放置一长方形软垫,以免压迫患者腋下神经,在头部放一枕头,保障患者颈椎处于中立位[2]。最后应用骨盆固定器将患者骶尾部及耻骨联合处固定,注意松紧适宜。
(3)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患肢外展约30°中立位,在搬动患者及卧位时均需要给予针对性护理,例如,在由侧卧位90°转至45°再变为平卧,注意护理人员应用都动作轻柔,并将患者臀部托起,一名护理人员在保障患者外展30°中立位时,应预防患者患肢旋转而诱发脱位,在多人搬动时注意动作一致,卧位时患者需要严格保障患肢外展30度中立位,在两腿间放置一枕头,并穿“丁”字鞋,,以免髋关节发生内旋及内收。术后给予患者半卧位,不过患者髋关节应保持屈曲<45°,嘱患者及家属一定不要采取侧卧位。患肢应外展30度中立,两腿之间放厚枕。嘱患者在翻身过程中避免向患侧翻身[3]。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优良率,护理满意度及压疮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自制问卷的形式调查,分为很满意、满意及不满意。
1.4 疗效评价[4]
以Harris评分评价患者关节功能情况,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69分以下为差。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11.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率表示,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Harris评分比较
研究组优良率93.75%与对照组75.0%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多为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本身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各个系统也发生退行性变化,加之,术中多采取全麻手术,患者丧失自主意识,肌肉松弛,自身调节能力丧失[5]。体位的改变,其机体的支点及负重点均为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肌肉、韧带、神经等软组织损伤,因此,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正确体位摆放,密切观察,及时调整,不仅负荷人体力学要求,同时可帮助患者调整身体各个系统的适应能力及承受的压力,进而最大程度上促使患者在属于被动体位时,其各肢体处于功能位状态。在术后采取正确的体位不仅可充分将切口暴露,还可能减少压力,减少患者发生手术体位性损伤[6]。本研究中,研究组髋关节优良率93.75%、护理满意度100.0%、压疮发生率3.1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说明,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体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Harris功能,患者满意度高,以更好的心态面对治疗和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手术体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手术体位性损伤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娟,朱婷婷,阚翔翔,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进展[J].海南医学,2014,(23):3493-3495,3496.
[2]黄辉.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体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0,25(16):58-59.
[3]谢莲金.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8):1211-1212.
[4]吴娇.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护理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6):109-110.
[5]梁光萍.3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1):33-34.
[6]陈君.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体位性损伤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4,(6):36-37.
论文作者:魏红梅1,张丽华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0
标签:患者论文; 体位论文; 关节论文; 手术论文; 置换术论文; 对照组论文; 术后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